书城文化药王孙思邈
16992500000003

第3章 聪慧神童,诞生乱世

药王孙思邈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在今耀州孙家原村东,名为“旧堡子”的古城堡遗址诞生。他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于唐永淳元年(682)农历二月十五日逝世,享年141岁。《长安志》载:“磬玉山下,有真人故宅。”乔世宁《耀州志》称:“孙家塬即真人籍里,在太玄洞东北八里。”

孙思邈诞生时的西魏,正是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之际。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应该说一个“乱”字。长安及其关中附近地区又是全国乱得最厉害的地区。长安和关中发生了无数历史事件。

古都长安始终处于战乱的中心。南北长期分裂后,隋、唐统一,封建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从民族大融合过渡到繁荣的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隋、唐两代奠定了基础。所以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古代中国跃上又一个高峰的前奏。

孙思邈出生于地处黄土高原的农民家庭,周围深沟大山,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土地贫瘠,水缺原高,百姓困苦,旱枯干涸,靠天吃饭,缺医少药。

幼儿时期孙思邈是“夙婴沉疾、早缠尪瘵”,“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饱尝了疾病折磨之苦。每当他面黄肌瘦、病疾在身时,母亲总是日夜守护,给他熬药喂药。父亲背着他翻沟过岭去找医生。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支付不起医药费用,只好变卖家产。看到家里因自己的病痛,给父母造成这么大的困难,心里很难过。加之动荡的社会,频繁的战乱不知使多少贫苦人家得病受伤后,因缺医少药而送命啊!幼年的病痛,家庭的困难,百姓的痛苦,周围的环境,使孙思邈从小就认识到疾病对人的危害,渐渐萌发了学医的愿望。

孙思邈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他在离家较远的私塾土窑洞里上学,不仅在课堂上用心听讲,还经常苦读于一棵槐树之下,刻苦用功,融通诸子百家,善言庄老,兼好释(佛)典,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西魏大将军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年轻时有美称为“独孤郎”,曾任大都督、柱国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在关中等地活动了许多年。孙思邈15岁时因聪颖过人,在乡里颇有影响,独孤信将军借机会见孙思邈。通过问答,独孤信见其见解独特,才思敏捷,敢于批评朝政,深为其天资和才华而感慨,赞叹道:“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