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步步走进书房,书房中正坐在桌前的正是李世民。目光扫过,我看到李儒及李皓立在左边,李泽、李唐立在右边。简单的一眼,我只稍微看到李儒平稳的神色,仿佛进来的只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官一般。我有些失望,哪怕去年在皇后寿辰上,他也没有这样的表情,也不知他是否知道我那日去探他的事。
“臣女欧阳菲见过皇上——”
“免礼——”李世民对我说完后,继续说道,“今日且谈这些,你们都先各自回去吧。”
我微垂眼帘,打搅他们议事并不是我所愿意的。
四人齐口答道:“儿臣告退——”说罢,四人陆续退去,当五皇子李唐经过我身边时,我听到他几不可闻的冷哼声。我微微一笑,他和他母亲一样,对于我家的拒婚一事仍是耿耿于怀。
待四人的脚步渐渐远去,李世民方才说道:“来人啊——看座。”
旁边宫女立刻搬来椅子放在我身边,“谢皇上——”谢完礼,我便坐了下来。方才皇子们都是站着议事,我却能享受比他们还高一级的待遇,不晓得他们若知道了会不会郁闷。
“家中可安好?”
我起身道:“家中一切安好,多谢皇上关怀。臣女此来是为谢皇上恩准臣女省亲。”
“哪来许多谢可言,”李世民似乎心情很好,脸上带着春天般的微笑,“你来得也正是时候,朕刚想差人问你是否平安回来。”
“不知皇上之前与皇子们所谈可是国家机要?被我打搅了。”我知道自己不该问,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
李世民含笑看着我道:“你对国家政事可有兴趣?”
“女子不该论政,”我微低下头道,“不过菲儿自幼对国家民生有所关心,所以有此一问。请皇上勿见怪”
“你有此心确实难得,方才我招皇子们来却不是什么国家机要,只不过问问他们对于灾民暴动之事的看法。”
我心中一动,去年我就曾听洛政与大哥谈话时,提到大哥上书朝政为灾民请愿一事。只是当时刚刚穿越,无心过多理会,原来竟已到暴动的地步了。
我正在回忆,李世民道:“不知菲儿对此事有何看法,说与朕听听。”
闻言,我抬头一看李世民,他目光清澈,并无蓄意作弄之意。我前世虽然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对于国家民生的确是有几分关心,刚来大齐之时,我知道不但作为女子不敢插手,而且君权政治下,任何人都是不该轻易插手政治的。如今情况却不一样,我为了李儒,我不得不插手,幸而李世民对我尚好,我更应该好好把握。
我略一思索,缓缓说道:“臣女认为,大齐民风淳朴,若非灾情严重,灾民无以为生,是绝不可能产生暴动的。”
李世民眼中露出赞许的眼神,示意我继续说下去。我信心大受鼓舞,说道:“据臣女所知,朝廷去年已进行赈灾,但为何赈灾反而招致暴动。我想,应该是有官员贪污了灾物,导致赈灾不顺,而且暴动背后极有可能是有人主使。主使之人应分两种,其一乃怀逆谋之心者,趁乱而动;其二为忧国忧民者,为民而起。”
我看李世民,他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对我的话赞同,我继续说道:“古语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次暴动看着是件祸事,但却不然。此次若能妥善安抚民心,不但不会动乱朝政,反而能让臣民们了解皇上圣恩,更加信任朝廷。再则,若非灾民暴动,朝廷如何可知兴兴向隆的表面背后竟有如此大的隐患。综观历史,历代君王之所以被灭国,全因失民心,民起而反之。”
说到这里,我有些紧张,国破历来都是君王所忌讳的字眼,我只因一时说到兴头,忘了顾忌。
李世民似乎丝毫没有因为我的话有任何不悦,他鼓掌道:“朕竟未发现菲儿有此真知灼见,与皇子相比也不逞多让,你接着说下去。”
听他此言,我信心大受鼓舞,“依臣女薄见,若只是一昧**暴动,反而易激起民愤。不若派钦差再押赈灾物品下灾区救灾,显得皇上仁慈。另外彻查赈灾之物是否被人挪用,严办此类贪官污吏;再查询是否有主使之人,以平此事。”
“不知菲儿觉得何人可担此任?”
我原就想推举李儒,正待说时,我对上李世民的眸子。我忽然认识到,我如果这么说了,反而对李儒没有什么好处,虽然身为钦差可以获得权利,又可以在民间建立起威望。可是我若这样说了,那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落人口舌。
正了正心思,我道:“菲儿刚刚枉自猜度国事已是大不敬。至于人选,大齐贤能之士何其之多,怎是我一个女官可以猜指的。”
李世民脸上浮起笑容,“何来不敬,方才老二、老三的意思也与你一般,叫朕欣慰啊。”
李儒有此看法我并不惊讶,他原本就是以贤能著称。但李泽让我有几分意外,我原以为他是武将,只知杀戮权谋,竟也能如此关心民生。
这样想着,我不禁脱口而出道:“不想三皇子也这般关心民生。”
说完我才觉得有些不妥,好在李世民脸并没有责怪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再说话,我见场面冷了下来,也有些忐忑不安。
“你以后来御书房当差吧。”李世民半天没说话,结果一说话又让我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