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他说的要给政点教训的话还是听的,就好像这次攻打魏国的事情,她提出了善意的忠告,可是嬴政并没有采纳。
事实果然不妙,秦军大肆进攻的时候引起了其余国家的恐慌,众国这次众志成城迅速又连成合纵之势,空前团结,把蒙骜率领的兵力打得溃败不堪,嬴政随后又派了援军才不至于让全军战死,蒙骜一生功勋卓著,自觉无言面对兵士,自刎于战场,此战惨败。
这一沉痛的打击让嬴政消沉了好些时日,这些日子他闭门不出,吃住皆在寝殿,吕不韦象征性的问候了一下就代理朝政,天天兴致高昂的上朝理政。
当然,别人是不会知道这次嬴政的吃瘪都是他所能预料的允许的,只有这样,这个执拗的儿子才会认清自己的地位,自己的远罚近交的策略是最适合秦朝现在的发展。
对于吕不韦的关心嬴政是面上感动不已,愧疚不已,可是心里撇嘴轻视,这一战并没有让他失去信心,反而更加确定韬光养晦的重要,不能再一味的闹独立。
终于在闭门不出15日之后,嬴政开始和往常一样,照常上朝,对待吕不韦的态度更加和缓,嬴政的改变众人看在眼里,心里都确定经过这次一战,打消了嬴政的信心,更加的让他们依附吕不韦,而吕不韦的心里更是非常确定是自己的计谋得逞,让嬴政彻底的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大秦是举足轻重,是大秦的柱石!
从此,嬴政开始了只问民生,不问其他的君主。
只要和民生有关的事情他都是非常关心,因为他知道,征战天下,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国府必须充裕,以滋补战事需要。
所以,他在各地修建粮仓,存储粮食,做着和战争有关的所有准备。
而军事上的事情,可官员的调动他一概不管,只听从吕不韦的话。
这更让吕不韦确定已经牢牢的把握了嬴政。
此时,在朝野之中,吕不韦已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前嬴政的反对和反驳再也不复存在,这也让朝中很多不亲近吕不韦的人不再开口
赵高的确是嬴政身边很有用的人,最起码他的细心和体贴用在了嬴政的身上是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屁拍的不漏痕迹,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自从跟在嬴政身边的一刻起,他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眼线,吩咐在朝中各个角落,以至于渗透到官员的亲眷里,以随时搜集情报报告嬴政,所以,嬴政即使不出门,有了赵高的汇报,朝局已经是了如指掌。
他经过仔细筛选,发现朝中与吕不韦绝不来往的只有死去将军蒙骜之子蒙武还有其二子蒙恬蒙毅,将军王翦以及其子王贲,还有昌平君,昌文君两兄弟,以及王绾,冯去疾。尤其是蒙恬蒙毅,更有一股少年英雄惜英雄之惺惺相惜之感!
这些人或是前朝老臣,或是军功显赫之人,身受秦法影响,所以对于吕不韦的人品并不苟同,即使吕不韦对朝政确实有作为。
“这些人或是迂腐,这是眼下确实我最需要的人”
嬴政说完,看着赵高开怀一笑,赵高亦是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