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15944200000004

第4章 改变自己,一切就都变了

远离内心的煎熬

看似平静的茫茫人海,谁又知道谁真正想什么。人们平静的外表下都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想要远离内心的煎熬,就要先改变自己。

弘一法师在回答某善友的问题时曾说:“心自在,不为外物所牵。”妙什禅师也曾教化众僧:“于此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

人若为外物所牵绊就会动心起念,备受煎熬。有个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大发雷霆,虽然她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天长日久,她终于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去向高僧求助,希望禅道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沉默了片刻,随后把她带到了一座禅房中,然后将门反锁之后离开了。

开始时,妇女气得破口大骂,见高僧不理会,又开始哀求,但高僧依然没有理她。后来,妇人见于事无补,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现在真是恨死我自己了,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说完后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现在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高僧又问她:“那是为什么?”

妇人回答说:“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说完后又离开了。

等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说:“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不值得气。”

高僧笑着说:“你现在还知道值不值,可见你的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当高僧第四次站在门外的时候,妇人问高僧:“大师,到底什么是气呢?”

高僧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思悟了许久后,似有所悟,随即叩谢而去。

我们常常将悲欢掌控在他人的一颦一笑间,为了一句话耿耿于怀,为了一件小事困坐愁城。佛法有云:增加一份定力,就减去一份痛苦,能放下一份是非比较,即能远离人事的煎熬。所以,做人不要太计较,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发火,这样,你就会少一分伤害,多一分快乐。

自作聪明是劣智

有些人爱玩儿小聪明,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很低调,因为他们知道,自作聪明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不过度虚荣和过度表现,任何时候,他们都知道如何铭心智。

弘一法师身为一代宗师,但一直不忘谦虚自检,他对自己说:“真正修行人的态度是如痴如呆。我们比古代大德比不上,即民初的先贤也比不上,自以为聪明是劣智,自以为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是修道人的大忌。先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工夫才能有进步。等觉菩萨还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失,何况我们凡夫,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

大师也曾以故事的形式点化世人不要故作聪明:有两个寺庙相邻不远,一个寺庙的僧人外出办事时,必定会经过另一个寺庙。每当这个时候,另一个寺庙的僧人总要想办法出来“斗法”。

一天早上,一个小沙弥出去办事,路过另一个寺庙门的时候,这个寺庙里的和尚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要到哪里去?”和尚问道。

小沙弥回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回去请教自己的师父。

师父告诉他说:“明天你继续问他,如果他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说,如果没有脚的话,你到哪里去呢?那么他一定回答不了!”

第二天一早,昨天败下阵的和尚早早地守候在庙门前。一会儿,昨天那个小沙弥从寺院里走了出来,和尚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拦住他,轻蔑地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风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小沙弥不慌不忙地说。

和尚再次语塞,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沙弥扬长而去,和尚只好垂头丧气地去请教师父。

师父听了和尚的描述,很不高兴,责备道:“你真是太笨了。你为什么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如果下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他一定答不出来!”

听了师父的这番话,和尚高兴极了,他心想,明天看你怎么应付我!

第三天,和尚又早早地等候在寺庙门前,等小沙弥过来后,和尚走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呢?”

小沙弥被纠缠烦了,于是告诉他:“我要到菜场去!”

和尚本来准备了一大堆问题用来刁难小沙弥,可是听到小沙弥这么说,和尚傻乎乎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

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无聊地去和别人做没有任何意义的纠结。人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得到释放和解脱。

镇静从容是一门心法

真正的勇者,该前进时就决不退缩,该退后时也决不鲁莽;真正有胆有识的人,该出手时绝对不能退缩,不能有半点畏惧之心,他们总是那么镇静。

淡定和镇静不但为世人所追求,也是佛门修炼的一门心法,只是他们善用佛法表达。弘一法师就对世人说过:“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有一年的年景特别不好,有良知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救济穷苦之人,佛教界的人士也想做些善事,以感谢平日里乡亲们的相助,于是请了戏班,希望募捐一些钱。演出当日,他们还请了附近寺院里的僧人。

在这些僧众中,有一个学僧刚入道没有多久,他觉得僧人是不该看这些东西的,本不想去,但是住持要求所有人都得出席,他只能勉强跟着去了。在节目表演时,他紧闭着眼睛,正襟危坐,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根本不存在。

表演中途,佛教界的代表出来招呼观众募捐,这位学僧站出来反对说:“我进来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所以没有必要捐助。”

代表一听,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比别人多捐一倍才行。”

学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代表解释说:“别以为你不看不闻就无事了,主要的是心动没有。你没有看表演,但是听到人们的嬉笑,你一定会猜测,所以你在心里看了、想了。”

能够骗人的不只是眼睛、耳朵、嘴巴,还有心,而且,眼睛、嘴巴、耳朵只能骗你一时,但是心却会骗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欺骗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内心的镇静才是真正的淡定,一件事情是否流于形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心定气平淡定自如

心平则气定,气定则心智澄澈,这样才能做到,小事不烦躁,大事不慌张。

弘一法师告诫众生:“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谓之静,不为外物所实谓之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心气平和来自人的内心,但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有一个叫元持的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学习非常勤奋,但始终对禅法不曾领悟。

有一次,在晚参的时候,元持特意向无德禅师请示说:“大师,弟子遁入空门多年了,可是对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请大师以慈悲为怀,告诉弟子,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口中一条虫,并且时刻和一只熊斗争,除此之外,还要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迷惑地说道:“大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没有带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又怎么去看管呢?再说了,我想了解的是与参学有关的东西,和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所说的两只鹫,就是你的眼睛,要你看管好它即是让你做到非礼勿视;两只鹿,是指你的双脚,你要把持好,做到非礼勿行,别让它走罪恶的道路;两只鹰,指的是你的双手,要让它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一条虫则是指你的舌头,约束它做到非礼勿言;那只熊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非礼勿想;而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

听了无德禅师的教诲之后,元持默默地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克制自己的弱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不断地完善,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净化和清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人如果耐不住烦苦,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一个游云僧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栖身,不久之后,他居然也收了几个门徒。

每天他都会让徒弟打扫寺院,管理菜园,而他则像个禅师一样,像模像样地打坐,然后把书上的佛理背下一些,给徒弟们曲解一番。

每天中午,和尚都要到自己的禅房里睡午觉。徒弟们见了,就问道:“大师,你为什么每天中午都要去睡觉呢?”

和尚说:“孔子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在梦中向周公讨教,醒来后用先贤的话教育弟子。我每天睡午觉,也是去见先贤。”弟子们听了也就不再询问了。

有一天中午,弟子们在禅房打坐时,实在熬不住睡着了。恰巧和尚进来了,于是把他们叫醒,训斥道:“你们怎么能在打坐的时候睡觉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打坐的时候应该心如止水吗?”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去见古圣先贤了,就如同孔子去见他们一样。”

和尚一听,愣了一下,他想,“这不是自己每天跟弟子们说的话吗?如果不能自圆其说,那不是否定自己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问:“那么古圣先贤给你们作了什么训示啊?说给我听听。”

弟子回答说:“我们见到了先贤,并问‘我们的师父每天都来向你们讨教,你们都讲了些什么,能不能也告诉我们一点呢?’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竟然说从来没有见过你。”

和尚一听,愣在那里,脸上红一块白一块,非常尴尬。

每个人都要看管好自己的行为,以修身来修心,这样才能心气平和,淡定自如。

放下虚妄修自身

一个人的身躯虽然只有六尺之长,虽然有生有死,但我却要告诉你们,苦的起源、苦的终止与导向终止的道路都在其中。你自己的天堂与你自己的地狱都在这六尺之驱里,所以人要注重自身的修行。

弘一法师劝诫世人要重视自身的修行:“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无际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当人们遇到困惑时,都会来寻求他的帮助。

一天,一个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袱,气喘吁吁地上了山,他找到无际大师说:“大师,我非常孤独,非常寂寞,常常被伤害,我现在感到生活是那么沉重,祈求大师能帮助我解脱。”

大师微微一笑,说道:“施主,你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呢?”

年轻人痛苦地回答道:“包袱里装着我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遭受失败的痛苦,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就是因为它们,使我觉得生活如此绝望。”

大师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跟着他走。很快,大师带着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然后坐船到了湖的对面。

上岸后,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扛着船上路吧!”

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船那么沉,我怎么可能扛得动呢?”

大师看着年轻人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没错,施主,你是扛不动它。在我们过河的时候,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过了河,我们就要丢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同样,孤独和寂寞以及痛苦和眼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老是纠缠在这些不快乐当中,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年轻人低下头若有所思。

大师接着说:“施主,放下吧,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负重。”

年轻人依言放下了包袱。

他们继续往前走,在赶路的时候,年轻人明显轻松了很多。他终于明白了,放手后的生命原来如此轻松,并体验到了放手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思想压力,其实有很多压力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身心。所以要懂得及时放下,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东西,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不说空话只用真心

空话大话无非是一种装点,不但障碍不了别人的耳目,反而覆盖了自己的心智,倒不如挖掘自身潜力,从自己改变,诚信笃行反倒更有益处。

弘一法师面对众多出家之人曾发出感慨:“今见好心出家在家之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说着,他用手中的禅杖往外轰众人。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

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

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

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才是诚信笃行。

放下心中的“怕”

人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恐惧所笼罩,其实“怕”或者“不怕”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怕”,只是因为我们放不下。

弘一法师最初出家也是因为身体常常有病弱之相。他皈依佛门之后,就曾对众生说:“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地念,工夫得力,使贪嗔的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导致一个人恐惧的信息来自外界,想要真正消除恐惧,就要会辨识外界的信息,找到可以安心的一点,这样心安自在其中。

一个学僧去拜访行海禅师,希望禅师可以为他讲解《临济录》。

行海禅师道:“如果你真的想有所开悟,不妨去找圆觉寺的洪川禅师,他讲解的《临济录》是最好的。”

学僧说道:“不瞒禅师,我已经听过他的讲述了,你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现在想听听你的讲解。”

行海禅师见推辞不得,于是示意学僧跟着他走。他把学僧带到了平时僧人们操练的武场,并教了学僧一套剑法,直到学僧练得大汗淋漓才带他回禅房。

行海禅师看着不断擦汗的学僧问:“你觉得我讲解的《临济录》如何?”

学僧大惊,答道:“禅师何曾讲解过《临济录》,不是一直都在练剑吗?”

行海禅师说:“我就是在讲解《临济录》,你觉得讲得如何?”

学僧不解地问道:“难道禅师的《临济录》就是一套剑谱吗?”

行海禅师恳切地开示道:“我本来就善于剑道,所以我只能讲解剑道,我虽然是滴水禅师的弟子,但是并没有学习一般禅者的作为。但是《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从语言口舌上去了解,师父虽然讲过,但是我不是传声筒,所以没有办法学!”

学僧不以为然地说道:“照禅师这种说法,历代祖师传法传心的功德岂不都成了传声筒了吗?”

行海禅师摇头反驳道:“传法传心是传法传心,传声筒是传声筒。”

世间岂止是学禅不能当传声筒,凡事都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知识一定要自我消化,融会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有所得。学禅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学会了分辨信息,才能心中有数。人们越趋于理智,离恐惧和无知也就越远。

放低心态吸纳智慧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才能看到他人的成就,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

弘一法师曾讲过一个佛为老比丘穿针引线的故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

佛都能将心态放低,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之人呢?放低心态,是一种大智慧。

一个年轻人满怀失望地来到少林寺,对住持方丈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想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为此我非常苦恼。”

释圆和尚笑了笑说道:“你走南闯北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真的就没能找到一个让你佩服的老师吗?”

年轻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说:“这十几年里,我访遍了很多的名师大家,但是他们几乎都是徒有虚名之徒,我亲眼见过他们的画,画技实在是不敢恭维啊,有些甚至还不如我呢,你说让我怎么拜他们为师呢?”

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说:“老纳虽然对丹青一窍不通,但是平时颇爱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比那些名家要略高一筹,那么还请施主不吝赐教,为老纳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旁边的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纸砚。

释圆和尚继续说道:“老纳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对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情有独钟。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以满足老衲的喜好呢?”

年轻人听了傲慢地说:“这有何难,对我来说犹如探囊取物。”

说罢,年轻人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便跃然纸上,而且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着一缕茶水,缓缓地注入茶杯之中。

年轻人画完后,问释圆和尚:“大师,你觉得这幅画如何,还满意吗?”

释圆和尚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施主的画确实做得不错,但是施主却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颠倒了,茶杯应该是在上面,茶壶应该在下面才对呀。”

年轻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大师为何如此糊涂?要是茶壶放在茶杯的下面,如何能将茶水注入茶杯呢?”

释圆听了,说道:“原来施主并不糊涂,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丹青高手的茶注入自己的杯子,但你总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要高,你想想茶怎么可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才能从别人那里吸纳到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顿悟。

如果一个人老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那么他的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令他不满的现象。有了偏见,又怎么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放正自己的位置,要谦虚诚恳地向别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才会真正地了解自己,检讨自己,改正缺点。

懂得回报他人

人要时时检查自己,查看自己的言行,对别人施与我们的恩惠要懂得回报。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弘一法师在谈及这种贪心时,引用了妙什禅师的一句话:“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

大多数人都有这些障碍,须认真检点自己,有无贡高我慢,嫌弃他人之习气。

不强求功德自在其中,只要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智慧,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小和尚刚来寺院时只有七岁,所以僧众们都当他是孩子,事事谦让,时常会帮他做些杂物,天长日久,小和尚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帮助。

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小和尚长大了,而且又高又壮,可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却老了。

一天轮到小和尚和师兄担水,十多年了,他们一直是搭档,而且师兄非常照顾他,但是现在师兄老了,担着水上山非常吃力,可是小和尚丝毫没有怜惜他的意思,不停地催促,甚至抱怨他走得太慢,耽搁了时间。

天长日久,小和尚厌烦了和师兄一起担水,于是找到方丈:“大师,我不想和师兄搭档了,他年老力衰,根本赶不上我,太耽搁时间了,你还是给我换人吧!”

方丈听后,问小和尚:“你来庙里时几岁?”

“七岁。”

“当时你可担得动水。”

“担不动。”

“可敲得了钟。”

“敲不了。”

“那你的工作是怎么完成的呢?”

“是师兄帮我的。”

“他可曾嫌弃过你,呵斥过你?”

“不曾。”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谁都有所不能,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都帮助过别人。你现在还想换人吗?”

小和尚羞愧地低下了头。

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恩,懂得回报。

在参禅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一颗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在讲佛的时候,弘一法师对“学”和“自省”分别作了透彻的讲解:

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所以读书当在求索。

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尽信师不如无师,人的智慧是思考得来的。洞山良价禅师的剃度恩师是云岩昙晟禅师,虽然他后转到了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但是每逢云岩昙晟禅师忌日,他都会设斋上供。一次,当他为恩师忌日忙碌时,一个学僧问道:“禅师每年都会为云岩忙碌,是因为在他那里得了开示,所以才会如此尽心?”

洞山良价禅师答道:“虽曾在他座下受教,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不解地问:“既然是这样,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你现在在南泉普愿禅师处受教,完全可以不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虽然没有得到先师的道德佛法,但是只为他不为我说破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为云岩设斋,是因为肯定他的禅风吗?”

洞山答:“只能说一半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会是一半呢?”

洞山答:“如果我全部肯定恩师的禅风,那就是辜负了他。”

这些道理,洞山良价禅师是在恩师圆寂之后,见到水中自己的身影才开悟的,并做了一首悟道偈:“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所以他说感谢禅师没有点破。

参禅悟道如果完全依赖师父就会失去自我,但是如果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指引,何能因见月?

岂止参禅悟道如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光靠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当然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我们又会浪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这就是禅师所说肯定一半的道理。

人们除了要懂得思考,还有要懂得自省,对待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并时时自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这个目标。无德禅师为了给学僧多讲解佛法,经常会举行小寻时(应学僧的要求举办的座谈会或者开示)。在一次小寻时上,他问学僧:“你们在我这里参禅时日已经不短,不知你们可曾找到禅心没有?”

一个学僧回答道:“禅师,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禅心,在没有参禅之前,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除了自己的事情,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心和在意,可是现在我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不再只妄想我与我所,并为之前的行为深深自责。”

无德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示意其他的学僧继续说。

另一个学僧说:“以前我评判事物的标准是: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但是现在我的目光开始放得长远,心胸开始变得开阔,我这样算是找到禅心了吗?”

无德禅师听后依旧保持微笑的表情。

第三个学僧说:“从前我做事情总是会有所保留,能走五十里路,一定只会走三十里,但自参禅后,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去证悟永恒的法身,甚至恨不得不眠不食地求索,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第四个学僧说:“我以前很自卑,大小事情都处理不好,但是参禅以后,我发觉自己肩负着弘扬佛法的重大责任,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事情也很自信了,我想这就是禅心。”

第五个学僧说:“我身材矮小,所以常常持有这样的心理‘天塌下来别人会顶着’,但自参禅以后感受到了烁迦罗(坚固的意思)心无动转的信念,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无德禅师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们都精进了不少,可是这些都只能是你们修行的法喜(自身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与自在的感受,是人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佛性的显现),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清空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这样,做人亦是这样。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人们要时时闭目自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个人反观自身,并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终究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