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狙击手
15664500000232

第232章 :围歼白朗(3)

在旧的统治者那里,乡民多几个不多少几个不少,其生死与统治者似乎无太大的关系,但在岳山这里,每一个民众,都是新经济链条上的一环,哪怕只是纯粹的消费者,在社会经济环节上都具有积极意义。君不见,原时空官方长期鼓励民众消费,企图以消费拉动经济的举措?

白朗其人,狡猾如狐,凶残如狼。但他在东南军面前,却显得落后了。他在此前派出精兵侦察之后,已经过了至少一个星期了,前方敌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白朗并不清楚。或者,在白朗看来,七天时间,又没听到有什么大兵调动的消息,东南军可能那么快么?白朗的想法,与北洋军的想法相差无几,那就是他以为东南军官兵得知自己的消息,然后派兵前来围剿,这前后的时间差,再怎么说也要半个月一个月吧,而这段时间,正是他大肆杀戮抢劫的时间!

白朗这种观点,也不能说错,因为过去就是这样的。但在东南军面前,白朗这种观念,明显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伟人的言旨。而落后还不自知,则只有覆灭一条路径!

15日晚,金寨近郊养马谷内,万余匪众安静从容,饭后便躺下休息,给人的感觉训练有序。白朗军说不上军纪,但明日要大战,今天必须休息好,否则,哪来体力冲阵?所以从白朗以下各级军官,都带头维持军纪,早早睡下,养足体力。

也就在这个夜晚,白朗军周围,东南军的官兵已经全部布置到位,在此前侦察兵的接应下,各部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连夜修建工事,埋设地雷,一道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天罗地网,悄悄形成。

“军师,我军进入皖境已经两天,这东南军一点也不动静,说不过去啊。”早晨起床,白朗心中滋生出一丝不安。

“大都督,根据此前侦察,东南军在边境地区兵力布置较少,他们在看到我万余大军时,哪有胆量正面作战啊。此时,东南军可能忙着在搬救兵吧!”军师说道。

这个白朗,也是大都督。因为他自称“东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呵呵,军事,这东南方面的援兵,你看什么时候能到啊?”军师的话坚定了白朗的决心。

“快则十天,慢则二十天及半月。”军师本来是想说快则二十天的,但他没敢托大,因为他也听闻了有关东南军的传言。

“好,有十天就够了,大军立即出发,攻打金寨!”随着白朗一声令下,养马谷沸腾起来。

白朗军在养马谷一动,表示战斗将在两个小时内爆发,所以,东南军沿途观察哨,立即向金寨城内发出信息:“白朗军前锋出谷,预计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金寨城下!”

“各部立即各就各位,白朗军上来了,准备战斗!”负责金寨城内战斗指挥的是东南警备3旅参谋长卞永德。

卞永德,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此前为蒋百里得意的学生之一,蒋百里到东南后,卞永德也追随蒋百里来到了东南。与普通士官不一样的是,卞永德是先在北洋当过几年兵,官至连长,然后才进入保定军官学校就读,属于有过实战经验的一线指挥官。当然,卞永德到了东南军后,立即又被丢进军校学了三个月,此次独立指挥作战,实际上卞永德从东南军事学院[校官培训1班]毕业才两个月。

东南军此次的金寨作战,与去年皖军初战之时的铁佛镇战斗一样,东南军将战场设置在城外,并没有依托城墙进行战斗。

因为依托城墙或房屋,敌人的炮弹打过来,必须会对城市有所损伤。譬如,敌人一颗炮弹打过来,打垮了一座楼房,根据岳山准备颁发的《战争法令》,东南军得酌请赔偿,一座楼房被敌军给炸垮了,东南军再不赔也要给个几十大洋吧?以其这样,还不如将战斗线前移,在城外挖战壕,将战争创伤减到最低。

如果东南军处处作战都如此,岂不是自缚手脚?其实不然。在金寨这样的地方,遍地都是石头,战壕依托地势与材料,往往建得出奇不意,敌军的炮火根本就没法。反而是在一些平原地区,想要建设成能防重炮的战壕,往往不得不动用一下民众的建筑材料。另外,则是古城墙之类的存在,虽然可防敌军枪弹,但防炮效果却十分有限,远不如东南军自己挖的战壕。

在距离金寨城约两千米的地方,白朗拿起望远镜开始观察城门,不一会儿,白朗就开骂了,“马达,这东南军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吧?大军已经临近,门口上依然只有几名民团士兵在执勤检查!”

只是,白朗却没发现,只要他再前进五百米,他就将遇到第一道战壕。而且,白朗还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他的部队想要从此到达城门,沿途全部是缓坡,必须得向上冲,而且,东南军为他们准备了四道带有防炮洞的战壕。

更让白朗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到达金寨脚下时,他昨晚休息的养马谷已经被东南军兜底的两个营给占领了。

战斗还没打响,白良军已经被压缩到南北不过三公里宽,东西不过五六公里长的一块狭窄之地。

“麻三,你立即带领几个人,去把城门拿下!”白朗放下望远镜,揉了揉眼睛,命令道。麻三,是白朗的近卫小头目,相当于班长。

“是,大都督!弟兄们,跟我走!”麻三说着就走出了隐蔽的丛林。

“钱皮匠,你的营做好准备,只要麻山一行到达城门口,你们就立即冲出去,协助麻三控制城门!”白朗又发布了一个命令。

“是,大都督。”这个钱营长,以前是一个皮匠,其真名,白朗军中似乎无人知道。

两个命令下达,白朗军开始紧张起来。

实际上,白朗此前的指挥,本质上讲是错误的。因为上万人的部队作战,指挥应该讲层次。譬如白朗军此时事实上也是有编制的,全军分为2师4协8标16营,每个营500人,外加一些直属部队,总计约11000人,此时,白朗应该把指挥权下移给军师、参谋长或某个师长,让他们来指挥,至于其他人,则作为战备力量。只是,白朗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军事素质。

传说,常凯申也喜欢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指挥风格,两军百万交战,常凯申经常把电话打到师一级指挥部,这样的指挥,不失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