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当然不会就此结束。
在会客室布帘打开,驳壳枪发出清脆枪声之时,晋书带着另外4名精兵,以及端锦,已经深入到第三十一标和三十二标驻地。
晋书是去发军饷。钱,自然是用银票去资州钱庄提出来的。再早一些,自然是岳山准备好的。
发饷的同时,晋书树起了招兵招牌。云皖省革命军待遇如何,官兵关系如何,当然也讲了训练如何苦等。这是岳山的主意。皖军,不能只是皖省之人组成的军队。
仅半天时间,就招到近300人,晋书将其编为两个连,将带来的11人安排成连长排长等官职,再利用一些鄂军的低级军官,一行人于28日开始折缓向南。
镇压保路同志军的差事,让他见鬼去吧。虽然端方是一个忠诚,但部队已经哗变完了,他也难为无米之炊。当然,端方还是给京师的皇上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无能为力,有负皇恩”。
……
武昌前线,袁世凯的清军与湖鄂革命军之间隔江而望,不再打了。
南北议和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东国境内,除了北方的清廷及袁世凯,南方的革命军外,还有一股巨大的势力,这就是列强。后世留下的许多资料,都带着“有色眼睛”,但是,如果我们以物资利益原则对其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还是能够得出一些真知灼见。
武昌起义后,列强多次向鄂军都督府试探,寻求和平、和谈的可能,有资料讲“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这样讲也未必不对。在当时,袁世凯的实力最强嘛。
另外,当时就长江一线的列强,以泰晤士国的利益为重,此外则为密西西国的商业利益,其他国家利益更是其中在其他地方,譬如熊国的利益主要在北方及东北,蛇国的利益在东南及沿海直到东北,高卢国的利益在华南西南,莱茵国的利益在齐鲁等,而密西西国主要利益在于“通商”。
考虑这样一种态势,泰晤士国肯定不愿意长江流域发生战争,同时泰晤士国作为当时世界老大帝国,除了长江流域的利益外,在京师、中枢也是有自己的利益代表的。
这个利益代表就是袁世凯。与满清相比,泰晤士等列强,更愿意与袁世凯打交道,因为袁对列强各国来说,彼此关系相对“亲善”一些。实质上是利益更容易实现与保障一些。
列强是希望和平的,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除了蛇国那种变态的国家外,大多数列强还是愿意看到一个相对弱小的,但不是烂完了的东国,因为烂完了的东国,他们的利益也会受损,不要说新利益,就是过去条约规定的利益也难以保证。
同时列强在清廷、袁世凯、革命党三者之间,列强不会再选清廷,因为那个朝廷的统治虽然卖国很大方,但本质上而言对列强还是“不太方便”,双方说话都比较困难,一句话,在列强眼里,清廷一干人马就是一群野蛮人。
列强也不会选择革命党,当然蛇国那个变态国家也要除外,因为他们就一直在支持革命党,有人说后世的神马要感谢蛇国,这话有一定道理,没有蛇国对东国的险恶用心,东国不会像后来的那个样子。
列强不会选择革命党的原因,第一是因为革命党相对来说实力更为弱小,不容易取得全国性政权;第二则是革命党内部本身并不是铁板一块,虽然举事时都在动,但一直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列强有时搞不清楚革命党到底要干嘛;第三则是革命党相对于列强来说,是一个新掌柜。一个老掌柜与大家合作得比较愉快,又何必要换一个新面孔的人来合作呢?列强也怕麻烦,而麻烦就是成本。
列强的态度如此,那再看袁世凯与革命党的态度。
袁世凯,前面已经说了,他不可能帮清廷打仗,他要消灭革命党,但那是清廷退位之后的事,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袁世凯其实比谁都更主张和平,当然,清帝必须退位。虽然清帝退位的过程可能不会那么简单,但先看着吧,谈着吧,静待时局变化亦不错。
至于革命党系列,前面说了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有的人可能不太想和谈,因为和谈的结果他可能就坐不上民主共和之总统宝座了;但有的人却愿意谈,譬如前线的黎元洪,军事失利了,不谈不行啊,而且作为首义之人,黎元洪相信他在和谈后的政治蛋糕中亦能分到不小的一块。当然,黎元洪背后的列强及立宪派的游说,也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因素。
但是,革命党不想和谈也不行,因为军事力量明显不够,如果强硬地表示不和谈不议和,武昌极有可能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到时,革命军可能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再说,南方的革命党并没有一个中心来统领已经独立的省,独立的省,其实是在“排满”旗帜下的一个松散的联合,这样一个联合,最容易被实力统一的袁世凯给攻破。
再加孙氏在和谈启动好久,都还没有归国,黄兴在国内,但因为武昌战败,黄兴也说不上大话,宋教仁……总之,先谈着吧。
所以,南北双方于12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沪海泰晤士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
革命军代表伍廷芳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为和平条件;袁世凯的代表(非清廷代表,此时,已没清廷什么事)唐绍仪则向革命军要挟,这要挟世人都知道,那就是要拥护或选举袁世凯担任总统,只有在这个条件保证之下,袁世凯才会迫清帝退位。否则……否则就打!
袁世凯当然是一种威胁,但这一种威胁是很有力的。
当然,袁世凯初期并不是直接谈的总统制,而是谈的“立宪”,当然袁所希望的“立宪”应该是最为接近泰晤士国的立宪,而不是清廷梦想中的立宪。
实际上,在这一谈判过程中,袁世凯与清廷的谈判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个姑且理解为“北北谈判”。双方的博弈几乎与南北议和一样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