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15508700000006

第6章 中国企业之怪状(4)

先进的管理方法好比是一辆大奔驰,在交通便利,路况良好的美利坚大地,它的优势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但一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云贵高原,它又会有劲无处使,飞不起跳不高,行驶速度还不如普通的国产摩托。对奔驰轿车的引进没有人会因为中国国情而拒绝,知道要想方设法改善本国的交通条件来适应它。但一换成管理技术引进则绝少有人愿意去逐步改变自己的理念、体制,而是以不适应本国企业的实际为借口将它拒之门外。

瘸子企业行为之二:长于营销短于管理。

在中国新兴企业,普遍存在着先打天下后治天下,先讲吃饭后讲发展的心态。两者集中反映到营销与管理的关系上就是一长一短,营销是打天下的活,吃饭的本钱,理应放在优先位置;管理是治天下,着眼于发展的活,虽然重要但可以缓一步。粗略地看起来,这一心态似乎蛮有道理,不先把天下打下来,把营销抓上去,哪来的天下给你治?管理又将立于何处?饭都吃不上还奢谈什么发展?但若是细细地推敲一下,其实大谬不然,他们的问题在于把营销与管理无端地割裂开来,把管理等同于大企业的管理,把管理看作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他们不懂得抓营销内在包含了抓管理,象从属于管理范畴的优化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本身就是营销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没有管理的精练,就没有营销的战无不胜,就不可能打出一片属于企业自己的天地。这与毛泽东抓三湾改编,才有苏区的红红火火;抓延安整风,才有抗日根据地的燎原之势是大同小异。反过来,洪秀全疏于管理,荒于整顿,打下南京便革命到顶。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错不在先安内,而在于他安内的目的和方法。如果他是用国共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方法来安内,则不但不错,而且功德无量。只可惜他老先生借安内之名,行一党专制、排除异已之实就大错特错了。

管理无大小企业之分,小企业缺少管理固然无妨活命,但除非是永远不想把企业做大,要不管理也是需要的。小企业管理好了,既可增加效益,也为做大企业奠定基础。俗话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桑树从小役到老直笔笔。小企业不注重管理的陋习一旦养成,想改也难。小企业抓管理有小企业的特点,完全不必跟在大企业后面依葫芦画样,管理无定式,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瘸子企业行为之三;长于质量管理短于成本控制,长于直接成本控制短于间接成本控制。

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好会立即引起退货、索赔、返工、投诉、曝光、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等一系列恶果,所以马虎不得,而成本高一点,无非是少赚两个钱,不比质量之急火烧眉毛。再说成本高一点还可以通过提价转嫁给消费者,中国市场上的暴利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同行心里都有数。即使有老板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也只是停留于直接成本的控制,对人工工资、福利、行政费用开支、原辅材料的价格能少则少,能压则压,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对触摸不到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退出成本、改革成本则知之甚少,一头雾水。至于克扣人工工资、福利会导致人心涣散,优秀员工流失;对供应商实施单赢政策,把供应商逼上绝路,会导致原辅材料质量下降,供货不及时,官司缠身,在业界的路越走越窄之类间接成本的上升,更是很少有人想到、问到、顾到。

瘸子企业行为之四:长于精神激励短于物质激励。

看到这个小标题的朋友怕要以为瘸子企业的管理大概超前了,因为精神激励相对于物质激励来说应当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殊不知,此精神激励非彼精神激励,它不过是一种委婉的顾及脸面的提法,说白了,它就是空口说白话,口惠而实不至。当老板的,一年到头不断用激动人心的大话和可望不可及的宏伟目标去撩拔员工:“大家好好干,将来公司上市时给你们股份。”“眼前是有点困难,但大家不用怕,公司很快就会好起来,到时候我不会忘记你们。”公司到底能不能上市,有没有那一天,姑且不谈,就算真有那么一天,老板早把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并且特别忌讳不识时务的笨伯来提醒,谁提醒谁走人。可怜见望眼欲穿的员工在空欢喜一场后只得卷起铺盖上路另寻东家,去重复昨天的故事。

瘸子企业行为之五:长于外部竞争短于内部竞争。

提倡企业的外部竞争没有人不举双手赞成,但如果是把提倡的对象改成内部竞争则又另当别论,真正认同的人不多。企业普遍会担心:提倡内部竞争容易影响团结,破坏协作,丧失和气,弊大于利。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根据的,企业内部管理既需要协作,也需要竞争,不同的部门、岗位之间需要协作,同样的岗位、工种之间需要竞争。好比是机械制造过程中,选材料要货比三家,不同部件之间需要协调。提倡企业的内部竞争是一桩十分困难的事,老板睁眼一看尽是老熟人、老朋友、老部下、老员工、老关系、七大姑八大姨,手背手心都是肉,竞争来竞争去,还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瘸子企业行为之六:长于集权管理短于分权管理。俯拾皆是的事实,无庸赘言。

瘸子企业行为之七:……

5、雾里看花,毛泽东的故事让成打的王冠落地

时间稍长,我已记不清是小平南巡讲话前后哪一年的事了,仿佛是一夜之间,在中国大陆掀起来一波毛泽东热,毛泽东像章、讲述毛泽东故事的书本杂志、由文革中歌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曲子改编而成的磁带碟片、演绎毛泽东神机妙算的电影电视,刹那间风行于神州大地的街头巷尾、影视歌坛。

不久这波来势迅猛的毛泽东热便降临到企业界,一批以王者自居的行业新贵转眼对老人家敬若神明,开始刻意效仿毛泽东的故事。

先是把毛泽东有关八大军区的做法,照搬到自家企业销售市场的区域划分上来,改称八大区域经理叫八大军区司令员,并定期调动,以防自己的封疆大吏们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了后,根深叶茂,尾大不掉。

接着,一年之中也发动三次大的战役。战役打响前,新贵们一定要召开誓师大会,一定要昂首挺胸地宣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间如果不幸连摔几个跟头,进退维谷,则称革命暂时进入了低潮,需要战略转移,需要进行长征。如果是鸿运高照,连连得手,则赶紧把战无不胜的总裁思想、言论汇编成《某某文选》,印发全员,天天学,月月学。

有的新贵不仅追求与毛泽东的神似,而且追求形似。梳个毛泽东的发型,迈起毛泽东的步伐,学起毛泽东的口吻,只恨当初爹妈没送他一颗毛泽东的黑痣。特别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一幅摄于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在机舱口向人们挥手致意的照片,被新贵们仿效表演后用于产品的广告宣传之中,新贵们以为只要象毛泽东那样潇洒地挥挥手,难分难解的市场形势便立见分晓,自已也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

还有的新贵一头钻进文化大革命的故纸堆中,找出当年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时的种种手法,如获至宝。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当年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对文化大革命一直持否定态度,但现在早已时过境迁,自己当了家作了主,成了企业的领袖,再回顾文化大革命中那些纯洁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手法时,已完全是另一种感受,觉得还真管用。他们闭上双目一想:假若在自家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也借助此类手法,收到同等效果,使全体员工对自己无限忠于,无限敬爱,岂不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巨大的利益?这就难怪为什么企业文化理论一登陆中国,马上就被新贵们众口一是地奉若上宾了。新贵们对企业文化理论的钟情不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是希望靠企业文化建设达到对员工的思想控制,制造对自己的个人迷信,最终把一个个员工驯服成一头头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老黄牛或一匹匹只知奔跑不知吃草的千里马。

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变为受万众欢呼的一代伟人,其生平事迹无疑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不可忘却的是老人家的许多观念、做法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那些被时间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固然不必去讲,即使是正确的东西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克隆移植的。机械的照搬,拙劣的模仿只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祸害,贻人笑柄。别的不论,单看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轮流调动与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极端做法。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轮流调动有一个前提是共产党夺取了全国政权,江山一统,江山一统后的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定。而江山一统前,各大解放区、根据地的领导人是很少调动的,因为频繁的调动不利于解放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企业打市场永远不存在江山一统,刀枪入库,只需稳定,只需守成的事,永远需要以打江山的精神去开拓,去进取。至于对大区经理的控制,完全可以通过强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手段去实现。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诚然是单纯,但它的前提是闭关锁国、舆论一致及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下。请问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哪个条件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有别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思潮每天会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传入企业,员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再说员工的文化素质也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人民群众可比,对企业新贵们出于自私自利的文化建设一看就懂。这等自欺欺人的企业文化建设,除了收获一大把传统意义上的小人奸臣外,就是将企业引向穷途未路。

6、商而优则仕

我讲的商而优则仕包括了两种情况:一是加官进爵后,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踏上政坛不归路。二是加官进爵后继续老本行,脱民不脱岗。第一种情况谈的人已很多,不去管它,我着重要谈的是第二种情况即红顶商人。有朋友要问,那你干脆把标题叫做红顶商人岂不更好?我说不行,这中间还是有点分别的,标题改为红顶商人,我就不能讲得道从政的商人,得道从政的商人与红顶商人虽不相为谋,但道还是相通的,都源于厚实的官本位文化,他们经商业绩的大小一样要靠官阶的高低来评价,来确认。(说到这里,我得停下来打个招呼,在众多得道从政的商人中,不乏从小具有从政为民的崇高理想,但早年入错了行的仁人志士。现在,半路有机会从政,也是天遂人愿,有志者事竟成。特此申明:他们概与官本位无关,切勿误会。)

红顶商人看得见的好处固然不多,但莫名其妙的实惠倒也不少,首先,红不红顶,商人的自我感觉完全两样。顶不红的商人生意做得再大,名声再响还是个商人,入不了正史。一言九鼎也好,呼风唤雨也好只限于自己的企业,超出自己的企业,社会公众有经济往来的买帐,没经济往来的不买帐,总不比作为民之父母的官员们威仪赫赫。因而人在商海不谋到一副花翎顶戴不足以显亲扬名,算不得真正的自我实现。

有幸红了顶的商人,在企业内俨然是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手下打工跑龙套的也知趣,从今往后不再叫老板,改称官名。以前是问老板、告诉老板、老板说的,现在一律变为请示、指示、批示。企业里的官样文章、繁文缛节、文山会海一点不比衙门里逊色。走进企业,恍若走进了政治机关。

那府里来的股长、科长们更是些知道好歹的人,之前来企业是下基层为民排忧解难,不谈让企业奉承,至少也要他们晓得领情;尔今不同了,见到老板赶紧上前一步,打躬作揖请安,为了多得两个赏钱讨老板的欢心,忙不迭一口一个书记,一口一个汇报。

红了顶的商人,在企业外也算进了班子,决策指挥权没有,参政议政举手表决权总还是有的,该给的礼遇亦不会少,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官名辖区内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听说某书记某常委到了,言谈上肯定服贴、恭敬,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么。

其次,一人红顶,全公司光荣。三国时,诸葛亮等人劝刘备承继大位,刘备羞羞答答不同意,诸葛亮于是给他讲起东汉耿纯与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当初,耿纯请刘秀做皇帝,先后共四次无功而返,不得已,耿纯便直言相告‘各路英雄好汉为你拼死效力,不就想在你称帝后得到功名利禄吗?你如果真不想当皇帝,他们只有各奔东西,另投明主了。’刘秀一听慌了手脚,急忙顺水推舟,登了龙位。眼下,曹操篡夺了东汉的政权,天下无主,你刘大王合该当仁不让地站出来称帝,否则,岂不一样冷了兄弟们的心,大伙不辞劳苦地跟着你,不就巴望着革命成功后图个出身,捞个功名,搏得个一官半职也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么。”红顶商人的部下们,虽不存一起加官进爵的奢望,但步老板的后尘一道风光风光的想法也还是有的。老板当上正厅级的委员、常委、副书记,我等中层管理干部不也水涨船高,成了正处级的经理、主任、部长了么?正处级可是相当于七品县太爷的官,不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