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故事非常悲壮,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件微小事情“多米诺骨牌”一样地扩散着它的影响,最终酿成大祸的过程。或许有同学要问:这和我们要谈到的“忽视复习”有什么关系呢?的确,不能用什么充分的理由把两件事情强拉硬扯到一起去,可是整件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如果马夫是个有心人,能够时常对马匹的情况进行检查,那么也就不会当冲锋在即之时才去钉马掌了,虽说不能把整场战争的失败全都归咎于这个糊涂的家伙,但是他的不经意却造成了整件事情的成败。
而我们这样输掉的“战争”恐怕也不在少数,不是吗?想象一下,在一场数学考试的时候,你很清楚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但是公式或者证明原理在脑子里七上八下,不能确定,那么等待你的只有遗憾了。
如此看来,及时复习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放学后抓紧时间复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对学过的东西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这里说的复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会使复习变得枯燥、单调无味,影响记忆的效果。应当对复习内容做到理解,力求通过听、读、写、说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复习效果。
把记住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通过使用进一步加深印象,加强记忆。因此,有些同学背英语单词,简单重复,效果不明显。如果把英文翻成中文,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样通过中译英、英译中的练习,会有利于单词记忆的巩固。
有的同学放学回家,先复习一些功课,饭后看电视,剩下的功课就想留到明天再复习了。其实,这样也是会影响记忆效果的,如果当天晚上把它复习完,就都记住了,如果等到第二天晚上再复习就会遗忘一些东西。打个简单的比喻:你第一天晚上用30分钟复习可能完全记得住,如果放到第二天晚上再复习,你可能用60分钟才能把要记的东西记住。
这些看来都是小事情,但是,不要放任和迁就自己,以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要力争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安排今天复习的课程绝不能放到明天再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自己复习功课的意识,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学会同遗忘作斗争,掌握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4.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学会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一个擅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琼浆玉液,享受到思考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哲学家穆尔:“您的学生中谁最优秀?”
穆尔说是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是他呢?我听说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他是最喜欢思考的人,而且老有一大堆问题。”
不久,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于是有人问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
学起于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创新的萌芽和基础。大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只一问。”任何一项成果的创造,都是从酝酿、提出新课题起步的,直到有所发现。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过:“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对一个人的学问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非常善于思考,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他小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
高斯的父亲是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都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3岁时,有一次当父母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计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高斯10岁时,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要他们全班解答一道习题:立即计算出1+2+3+4……+100的结果是多少?这个题目在今天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在那个时候、那个场合,对于一群小学生来说,还真不容易。
要算出这么长的算术题耗时不少,孩子们都想争取第一个算出来,立刻在草稿纸上做了起来。
只有小高斯还没有开始动手,不是他想偷懒,也不是发呆,他在想,难道一定得经过这么复杂的计算过程吗?从客观上说,他在思考,目的是要找一种能够成倍提高计算效率的策略,这个过程花去了相当于其他同学进行加法计算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这时候,老师看见了他,走上前来问他怎么了,为何还不开始计算。小高斯说他已经知道答案了,是5050。老师十分诧异,问他是否提前做过这道题。高斯于是告诉老师,他通过观察发现这一组数字中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子101……这样的等式一共有50个,因此这道题可以化简为“101×50=5050”。
“真是太精彩了!”老师赞扬他。
这种“精彩”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事实上,一个人的智力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系数并没有直接关系,成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思维习惯,使智力的潜在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认真的思考虽然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加了一个环节,却使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倍,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小高斯进行思考花去了相当于别人解题所耗时间的一半,然而计算出“101×50=?”只需要1秒钟。从这里边,你难道还看不出善于思考的优势吗?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能下决心养成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我们再来看一看贝聿铭的故事。
贝聿铭从小就十分喜欢做实验性游戏,当听爸爸妈妈说要做有趣的实验游戏时,他就会非常高兴。
与往常一样,有一天,由爸爸说,他动手,父子俩开始一场新游戏。
“聿铭,从你的玩具中,找出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比杯子大的碗或者是锅都行。”
小聿铭将三样东西拿来了:“爸爸,你看行吗?”
爸爸满意地说:“行,你用锅装些水来,并将水分别倒进两个杯子,要求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
小聿铭按示意进行完成后,然后爸爸问小聿铭:“你看两个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呀?”
小聿铭左看看右瞧瞧,说:“啊,是一样多。”
“你将一个杯子的水倒进锅里,你再看看,是锅里的水多呀,还是杯子里的水多?”谁知小聿铭不假思索地给了爸爸满意的答复:“一样多。”
“为什么?你看锅里的水这么少,杯子的水那么多,怎么是一样多呢?”
小聿铭从容地说:“爸爸你看,这是两个同样大的杯子,我倒进的是同样多的水,然后再把这个杯子装的同样多的水倒进了锅里,因为锅比杯子大,所以看起来锅里的水好像少些,其实它们一样多。”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对液体容量守恒定律如此肯定的回答,而且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完整。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唯独小聿铭别出心裁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仍旧一意孤行。
爸爸妈妈问他时,小聿铭振振有词:“从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
正是由于小聿铭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小聿铭的思维、判断和推理能力,才造就了日后的一代建筑大师。
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经过思考的学习,一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我们可能有这种体验。没经过思考的东西,即使学了,也会很快忘得一干二净。理解了再加上自己思考后的东西记得最牢,往往会一生受用无穷。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散落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对书本知识的有利吸收,可以防止“死读书”,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良好的习惯,成就你伟大的梦想
——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致儿子的信
亲爱的儿子:
有关习惯的问题,我一直想写封信和你谈一谈。因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前途太重要了!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习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的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狂热的力量才可与之相比。
如果说个人的习惯只是把一个人变成了机械,使他的生活仿佛由习惯所驱动,那么社会的习惯势力却具有一种无比可怕的专制力量。
古代的斯巴达青年,在习惯风俗的压力下,每年都要跪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锻炼吃苦的耐力。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初期,曾有一个被判死罪的爱尔兰人,请求绞死他时用荆条而不用绳索,因为这是他们本族的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后天所培养的习惯,而成为与他人有所不同的个体。但是有的时候必须审查自己所有的习惯是否有益,如果是好的习惯,请坚持下去;如果发现习惯是不好的,一定要改变它。
纽约有位贫困工人约瑟夫,长期以来养成了抽烟的习惯,最终他也为此受到了惩罚。有段时期,约瑟夫抽烟抽得很凶。一次他在度假中开车经过法国,而那天正好下大雨,于是他只得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当约瑟夫清晨两点钟醒来时,想抽支烟,但他发现,烟盒是空的。于是他开始到处搜寻,结果毫无所获。这时,他很想抽烟。然而,如果出去购买香烟要到火车站那边去,大约有6条街以外那么远。因为此时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已关门了。他抽烟的欲望越来越大,不断地侵蚀着他。被迫无奈,他决定出去买烟。然而,当他经过路口时,一辆汽车急驶而过,而此时他已被烟瘾折磨得神志不清,被汽车撞倒,还好没有受到很重的伤害。
事后,约瑟夫承认,这一切都是烟造成的,如果不是长期养成抽烟的坏习惯,也许他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有时候一个坏的习惯一旦定型,它所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习惯这种力量往往是巨大而无形的,当你感觉到它的坏处时,很可能想抵制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一个好的习惯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反复地重复着一件有益的事情,渐渐的,你就会喜欢去做,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习惯的力量可以冲破困难的阻挠,帮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
著名画家史迪芬森每天都要抽出大量的时间作画,有一天风雨大作,他心情不好,没有作画,整日坐卧不宁。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灿烂。他一早起来,推开窗户,阳光明媚,情绪来了,早餐没吃,拿起画笔,一连画了4幅画,中午也不肯休息。待画完最后一幅画时,才心有所安。不教一日闲过,史迪芬森就这样保持自己的习惯,无一日虚度光阴,这就是他成功的历程。
“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成了鼓舞多少人前进的座右铭。它说出了“业精于勤”的道理。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使所有生物和所有事物,都臣服在环境影响之下的法则。这个法则可能会对你有利,也可能对你不利,结果如何全看你的选择而定。
当你运用这一法则时,连同积极心态一起应用,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这就是你思考、致富或实现任何你所希望的事情的根本驱动。
也许你并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你一旦有了好的习惯,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儿子,你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很好地驾驭它!因为,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最终会成就自己伟大的梦想。
永远爱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