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口才
15348800000002

第2章 社交语言的形式和原则(2)

(2)不摆架子,朴素平易

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任天津市长期间,有一次到天津大学和大学生对话座谈。当时,北京、西安等地的一些大学生因国际问题上街游行,对各大学都有些影响。怎样取得座谈的效果,即怎样达到稳定大学生情绪进而维护社会安定的领导目的?李瑞环同志决定放下架子,平等对话,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今天来,一是听听你们的意见;二是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些你们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你们有什么说什么,我也有什么说什么。"几句话,打破了领导与大学生之间的界限。这里没有市长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家权力平等、地位一样,共同商榷问题。有人提出"怎样看待大学生的价值问题",李瑞环同志是这样发言的:"人们怎么看你们,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怎么看自己。你们看没看到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大学生自己认识没认识到自己的地位?认识没认识到将来肩负的历史重任?要叫别人看重自己,首先自己看重自己。大学生要把自己摆在未来主人的位置上来要求,要有使命感。""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想挤进天津大学的有多少人?家里对你们寄予多大的希望?你们要珍惜时间,集中精力,认真读书学习,为将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打下雄厚的基础。"在这两段话中,李瑞环同志的第一段话着重谈大学生应该怎样认识自己的价值,说的是十分浅显的"大学生是未来主人"的客观规律,虽有政策色彩,但语言乎朴恳切,寓深刻的人生哲理于平凡的语言中,没有任何说教的气氛。第二段话简直是在唠家常,学生听来十分亲切。这些平易的话语,也表现出李瑞环同志朴素、和蔼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正是由于李瑞环同志具备朴实的作风,才能说出这段平易的话语。

语言的客观性

就是按照事物或问题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去反映,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是从说话人自己的立场感情出发去表达。

忌谦虚过分

《尹文子——大道》中就有这么一件事:

齐国一个姓黄的老汉有两个天姿国色的女儿。黄老汉非常谦虚,每当别人问起他的女儿,他都说:"丑死啦,不知怎么嫁得出去呀!"那时姑娘很少出门,人们只能听黄老汉传递信息。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你添油,我加醋,很快全国都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出奇的丑八怪。这就使得两个女儿都过了出嫁的年龄而全国皆无人问聘。拖了许久,还是卫国一个实在取不到老婆的老光棍冒冒失失地娶了大女儿去,这才发觉黄老汉原来是谦虚过分了。经老光棍解说,别人才知道真相,于是纷纷争聘小女儿。

黄老汉的表达不依规矩,不尊重事实,没有分寸,结果深深地害了自己的女儿,教训不可谓不深。

说话人不管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有何种认识和看法,最起码不能违反事物、问题的本来面目。是白不能说成是黑;是进步,不能称之为反动。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那只能在交际中碰壁。现实生活中,别有用心不实事求是,昧着良心说话的人是有的,但他们在本质上根本无法与接受者沟通、交流,当然更无法实现自己交际的目的。

要实事求是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一个非常讲究客观的人。他在建国后曾经被打倒过两次,"文革"中惨遭迫害,被斥为全国"第二号走资派",全国批判。他复出后,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当问到如何评价毛主席时,他说:"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当问到周恩来时,他肯定了周恩来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指出:"也说了好多违心话,做了好多违心事。但人民原谅他。"功过分明,客观公正。当问到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洪水猛兽的资本主义是否都是坏的时,他肯定了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指出有些东西,如科学、技术、管理是值得学习的。当问到一直在中国羞于启齿的个人利益是否承认时,他肯定地回答说:"承认。"

对说话人来说,客观性原则也适用于对自己的评价。从社会现实说,评价自己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自我评价高了,听者会认为你骄傲、狂妄、不谦虚、自吹自擂,影响交际效果。如果过于谦虚,自我评价低了,会让别人看轻自己,也会给交际带来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只有实事求是,不高也不低,自己是一个什么状况,就是什么状况,说出来,让接受者去鉴定。

邓小平也面对过评价自己的问题。法拉奇就问过他:"你对自己怎么评价?"他说:"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他虽然从未担任过中共中央的主席,但他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他的表达就是客观的体现。可见客观性原则于人、于己都是必需的。"

保持语言的真实性

就是不隐瞒、不臆造,怎么想就怎么说。说话人所表达的,是他内心所想的,即"言为心声",而不是心口不一或口是心非。简单地说,真实也就是说真话,表真情,达真意。

说真话

在人际交往中,真实是赢得人心,获得成功的保证。前外经贸部长吴仪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曾遇到过一个很棘手的私人问题。记者问:"请问吴仪部长,你为何至今还是独身一人?"对此部长是无可奉告,还是避实就虚含糊了事?人们揣测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方式。然而,吴仪的回答大出众人意料,她既不回避,也不闪烁其辞。

她说:"我不信奉独身主义。之所以单身,和年青时的思想片面有关。一是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心里有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形象,而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没有;二是总觉得应先立业后成家,而这个业又总觉得没有立起来。然后就是在山沟里一躲20年,接触范围有限,等走出山沟,年龄也大了,工作又忙,就算了吧。"

这一席坦率的回答使众人感到吃惊、同时也使众人大为感动。正是这种坦诚直率的大实话才使吴仪部长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也正是这种诚实的工作作风使她成为对外贸易谈判中令对方竖指称赞的女性。

一个不说真话的人,在事实上是不能与人沟通、交流的。即使在一段时间可能获得某种交际效果,但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正如林肯所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中国的孩子们都熟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世界历史上,一举击溃拿破仑大军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在俄国人民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卡捷琳娜公主曾问他究竟靠什么魅力团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他回答说:"真实、真情和真诚。"说真话也要灵活把握。

在现实生活中,说真话,又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办到的。特别是在交际环境不乇常时,更是如此。"文革"中,说真话、表真情、达真意者往往祸从口出,轻者批判斗争,重者下狱送命。以致造成普遍违心说假话的社会现象。林彪甚至荒唐地总结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但惯说假话的林彪最终落得个可耻的下场。

口语表达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并不等于说,任何时候,任何人所说的话都必须是真实的。有时完全真实,反倒会影响人际间的交往。比如一个年纪很轻,热爱生活且又感情脆弱的人,医生突然诊断出他患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亲朋获知这一信息,就不应当对他说真话,而要隐瞒真情,甚至编造出一些美言丽辞来安慰他。表面看来,这确实违背真实性原则,但从实际交往需要来说,这又是合情合理的,必需的,这是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言辞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接受者的沟通、交流。这种情况下,说真话不但不能实现沟通、交流,而且还可能造成接受者的精神崩溃,于是只有不说真话才是上策。

有时,说话人受某种环境的制约,在进行言辞表达时,也可能在"真实"上打一些折扣。应当说,这是一种说话的策略,与我们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是有区别的。

保侍语言的诚信性

诚信,就是诚挚、信用。它要求说话人所表达的言辞是诚恳、真挚而又有信用的。

庄子说过:"至信辟金"。他认为,最大的诚信是不需要用金玉来作为信物的。孔子也主张"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俗话中也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说法。说话人如果能够以诚信对待接受者,就会联络感情,赢得信赖,加强沟通,直至化解矛盾。而出口巧舌、哗众取宠、夸夸其谈、浮泛聒噪、口惠而实不至,只会令人反感,失去信任,使你沟通交流的愿望落空。

长期担任周恩来总理英语翻译的冀朝铸认为,周总理说话历来都是最诚信的。他回忆说:他自1957年结婚后,历7年都没有孩子。周总理一方面请专家给他全面检查,一方面安慰他说:"小冀啊!你没有孩子,我也没有孩子,咱们一起干革命!"冀朝铸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冀朝铸为周总理担任17年翻译后的一天,周总理不无诚信地对他说:"小冀,不能一辈子当翻译啊!40岁的年纪是转行的时候了!"并要他去外语学院物色接班的人才。在1973年,冀朝铸担任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的对内参赞。临赴任前,周总理在请韩叙、冀朝铸共进午餐时说:"你们也有白头发了……"周总理的话尽管不多,却强烈地让人感受到他的诚信。

说话要条理分明

青年人说话,逻辑一定要严密,有条理,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把自己说话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

说话首先要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是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所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我们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要求人们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时,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遵循这四条基本规律,是说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总体表现和要求,必须贯穿于说话的全过程,体现在说话的每一个环节中。

概念明确

求同去异是同一律在说话中的具体运用。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也就是说,每一个概念、判断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一篇说活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贯穿整篇说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否则就违犯了同一律。

说话中运用同一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概念必须明确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用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概念保持了确定性,那么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可以保持确定性。相反,如果概念内容不确定,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语言表述就难以做到准确、具体,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某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他说:"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这句话就犯了逻辑错误。对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概念不明确。经济学、哲学、历史等都包含在社会科学的外延内,不能并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也包含在政治经济学的外延之内,也不能并用。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学习,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有人说:"管理很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这句话的错误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就是说无论管理水平高还是低,都能取得好效益。这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类似的逻辑错误在某些人日常说话中可能会经常出现。

2、不能随意转移说话主题

在一篇说话中要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必须是贯穿整篇说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也不准随意转移中心。否则,一篇说话有好几个中心,听众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在表述什么思想;随意转移中心话题,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分散听众注意力。一些青年人在说话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脱离主题,任意发挥,海阔天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听众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如在经济运行分析上,说话的重点应该是深刻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造成的原因,今后应{亥采取什么对策加快经济发展。说话中谈到经济数据不实、虚假现象严重、水分多的问题是可以的。假如你离开经济这个主体,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等问题展开进行痛斥,大谈其危害和表现,这恐怕就离题太远。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导到一些枝节问题上,影响说话效果。

这就要求青年人在说话时,一定要心中装着主题、想着主题,紧紧围绕主题说。在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讲解时,也不能偏离这个大主题,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