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外名篇
15227000000003

第3章 艺苑采风

达·芬奇:画家与自然

面对面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名画《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文艺论著《绘画论》,书信体幻想小说《东方游记》及许多寓言、箴言。他认为艺术要模仿自然,要选其优美部分,并善于表现美的心灵。

关键词

自然、自然与艺术、表现美

妙语锦囊

热衷于脱离科学而专搞实践的人,正如一个水手,登上一条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船,永远拿不准船的去向。

画家与自然

(意)达·芬奇

能创造发明的和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做翻译的人,比起那些只会背诵旁人的书本而大肆吹嘘的人,就如同一件对着镜子的东西比起它在镜子里所产生的影像,一个本身是一件实在的东西,而另一个只是空幻的。那些人从自然那里得到的好处很少,只是碰巧具有人形,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们就可以列在畜生一类。

许多人认为他们有理由责备我,说我的证明和某些人的权威是对立的,而这些人之所以得到尊敬却是由于他们缺乏经验根据的判断。他们从来不考虑到我是由简单明白的经验得到我的结论的,而经验才是真正的老师。

爱好者受到所爱好的对象的吸引,正如感官受到所感觉的对象的吸引,两者结合,就变成一体。这种结合的头一胎婴儿便是作品。如果所爱好的对象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如果结合的双方和谐一致,结果就是喜悦、愉快和心满意足。当爱好者和所爱好的对象结合为一体时,他就在那对象上得到安息。好比在哪里放下重担,就在哪里得到安息。这种对象是凭我们的智力认识出来的。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发源于感觉。

欣赏,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别的理由。

对作品进行简化的人,对知识和爱好都有害处,因为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就愈强烈。要达到准确,就须对所爱好的事物全体所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透彻的认识。

眼睛叫做心灵的窗子,它是智力用来最完满最大量地欣赏自然的无限的作品的主要工具;耳朵处在其次,它就眼睛所见到的东西来听一遍,它的重要性也就在此。你们历史学家、诗人或数学家如果没有用眼睛去看过事物,你们就很难描写它们。诗人啊,如果你用笔去描述一个故事,画家用画笔把它画出来,就会更能令人满意而且也不那么难懂。你如果把绘画叫做“聋子诗”,画家也就可以把诗人的艺术叫做“瞎子画”。

究竟哪个更倒霉,是瞎子还是聋子呢?虽然在选材上诗人也有和画家一样广阔的范围,诗人的作品却比不上绘画那样使人满意。因为诗企图用文字来再现形状、动作和景致,画家却直接用这些事物的准确的形象来再造它们。试想一想,究竟哪一个对人是更基本的,他的名字还是他的形象呢?名字随国家而变迁,形象是除死亡之后不会变迁的。

如果诗人通过耳朵来服务于智力,画家就是通过眼睛来服务于智力,而眼睛是更高贵的感官。

举个例来说明这一点:如果一个有才能的画家和一个诗人都用一场激烈的战斗做题材,试把这两位的作品向公众展览出,且看谁的作品吸引最多的观众,引起最多的讨论,博得最高的赞赏,产生更大的快感。毫无疑问,绘画在效用和美方面都远远胜过诗,在所产生的快感方面也是如此。试把上帝的名字写在一个地方,把它的图像就放在对面,你就会看出是名字还是图像引起更高的崇敬!

在艺术里我们可以说是上帝的子孙。如果诗所处理的是精神哲学,绘画所处理的就是自然哲学;如果诗描述心的活动,绘画就是研究身体的运动对心所产生的影响;如果诗借地狱的虚构来使人惊惧,绘画就是展示同样事物在行动中,来使人惊惧。假定诗人要和画家竞赛描绘美、恐惧、穷凶极恶或是怪物的形象,假定他可以在他的范围之内任意改变事物的形状,结果更圆满的还不是画家吗?难道我们没有见过一些绘画酷似实人实物,以致人和兽都信以为真吗?

如果你会描写各种形状的外表,画家却会使这些形状在光和影配合之下显得活灵活现,光和影能把面孔的表情都渲染出来。在这一点上你就不能用笔去达到画家用画笔所达到的效果。

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除非你有运用你的艺术对自然所造出的一切形状都能描绘(如果你不看它们,不把它们记在心里,你就办不到这一点)的那种全能,否则就不配做一个好画师。所以你就应谨记在心,每逢到田野里去,须用心去看各种事物,细心看完这一件再去看另一件,把比较有价值的事物选择出来,把这些不同的事物捆在一起。

画家应该研究普遍的自然,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多加思索,要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些优美的部分。用这种办法,他的心就会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二自然。

画家如果拿旁人的作品做自己的标准或典范,他画出来的画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努力从自然事物学习,他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罗马时代以后画家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们不断地在互相模仿,他们的艺术也就迅速地衰颓下去,一代不如一代。

阅读提示: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艺术要模仿自然,要选其优美部分,并善于表现美的心灵。在《画家与自然》一文中,达·芬奇对艺术和自然的关系作了科学阐释。在他看来,画家是自然和人之间的中介者,是自然创造物的再现者,画家应该把文学艺术看作镜子,艺术反映现实,创造第二自然。画家就是通过艺术把自然之美呈现给人们。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写出画家与诗人的区别以及他们作品上的区别。此外,举例、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也使文章生动可感,达到了通俗易懂的目的。

思维冲浪:

1.你如何认识艺术和自然的关系?

2.写出你对文章倒数第二段内容的理解。

3.阅读文章后,你有何收获?

我的留言板

加深理解:

恩格斯称赞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发现。”达·芬奇为人谦虚严谨,对事业精益求精。他曾潜心研究过几何学、机械学、地质学、气象学、宇宙学、数学和天文学,有尚未整理的7000多页笔记手稿传世。他的著作《绘画论》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用美学理论和科学观点考察了人与自然的规律、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至今对美术工作者仍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他一生最值得一提的是为后人留下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15幅艺术佳作。达·芬奇对于自己一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满足,直至1519年5月2日,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谦虚地说:“一天过得很美好,夜里一定会睡得很香甜。一生利用得很充分,临终一定会觉得很幸福。可惜的是,我一生中从来也没有做过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罗曼·罗兰:音乐

面对面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剧本《革命戏剧》,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曾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

音乐、清明的朋友、慰藉灵魂

妙语锦囊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音乐

(法)罗曼·罗兰

生命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的消逝。岁月镌刻在老去的树身上。整个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内在的海洋,你是深邃的灵魂。在你明澈的眼瞳中,人生决不会照出阴沉的面目。成堆的云雾,灼热的、冰冷的、狂乱的日子,纷纷扰扰、无法安定的日子,见了你都逃避了,唯有你常在。

你是在世界之外的,你自个儿就是一个完整的天地。你有你的太阳,领导你的行星,你的吸力,你的数,你的律。你跟群星一样平和恬静,它们在黑夜的天空画出光明的轨迹,仿佛由一头无形的金牛拖曳着的银锄。

音乐,你是一个心地清明的朋友,你的月白色的光,对于被尘世的强烈的阳光照得眩晕的眼睛是多么柔和。大家在公共的水槽里喝水,把水都搅浑了。那不愿与世争饮的灵魂却急急扑向你的乳房,寻他的梦境。音乐,你是一个童贞的母亲,你纯洁的身体中积蓄着所有的热情,你的眼睛像冰山上流下来的青白色的水,含有一切的善,一切的恶——不,你是超乎恶,超乎善的。凡是栖息在你身上的人都脱离了时间的洪流,所有的岁月对他不过是一日,吞噬一切的死亡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音乐,你抚慰了我痛苦的灵魂;音乐,你恢复了我的安静、坚定、欢乐,恢复了我的爱,恢复了我的财富;音乐,我吻着你纯洁的嘴,我把我的脸埋在你蜜似的头发里,我把我滚热的眼皮放在你柔和的手掌中。咱们都不做声,闭着眼睛,可是我从你眼里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光明,从你缄默的嘴里看到了笑容。我蹲在你的心头听着永恒的生命的跳动。

阅读提示:

这篇题为“音乐”的短文,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文章虽短,但作者的表现手法却耐人寻味:文章开头直言生命之短,肉体、灵魂乃至整个世界都将如流水一样消逝,而能够慰藉人心、滋润灵魂的只有音乐,让我们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音乐的挚爱。同时作者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讴歌了音乐的“美”与“善”,表达自己执著而永恒的爱。

思维冲浪:

1.音乐是聆听的艺术,瞬间即逝,而本文的作者罗曼·罗兰却说“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2.这篇短文通篇采用了第二人称的抒情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从文章中找出典型的语句,改成其他叙述人称,体会一下其抒情效果的不同。

我的留言板

加深理解:

罗曼·罗兰于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的一个小城镇克拉姆斯。父亲是位名律师,母亲是位律师的女儿。母亲酷爱音乐,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从事法律。于是她将罗曼·罗兰包裹在音乐和爱的襁褓里,倾其一切来培养他。

罗曼·罗兰一岁的时候,因粗心的保姆把他放在寒冷的户外很长时间,使他大病一场,险些夭折,而落下了慢性气管炎和呼吸急促等后遗症,这些病折磨了他一辈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智慧超乎寻常地发展。他从母亲那里接受了对音乐的热情、对天主教的笃诚以及对事物的洞察能力,他对功课的领受能力往往使教师感到吃惊,而令他的母亲感到骄傲。他从小喜爱文学创作,以致“不创作,毋宁死”成了他终身的座右铭。1915年,他终于因《约翰·克利斯朵夫》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关于美

面对面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在思想上深受禅宗及虚无主义哲学影响,早期为“新感觉派”运动发起人之一,主张艺术至上主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等。

关键词

扭曲美、感受美

妙语锦囊

一朵花比百朵花更容易令人感到华贵。

关于美

(日)川端康成

我看罢大相扑夏季赛场最后一天的比赛归来,一踏进工作间,就看见桌面上摆着的希腊小陶俑和中国六朝陶俑。这两件陶俑,一件是一千五百多年以前的,一件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这两件文物,都是从古墓出土,也都是不上彩釉的素陶俑。希腊的是左手持环的女俑,高约二十公分;六朝的是文官,男性,高约二十五公分,两件都是小巧玲珑的立像。

夜半,面对着这两尊典雅的古代陶俑,联想到白天现实中所看到的相扑力士的魁梧身躯,我忽然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希腊的陶俑是从京都带回来的,我又浮想起京都舞女的姿影。不论是京都的“衹园”舞伎,还是东京的相扑力士,他们都是存在于今天的我们当中,甚至被誉为国技或国色。舞伎和相扑力士,从体格来说,是两个极端;从职业上需要的裸体和服饰来说,也是两个极端。相扑力士和舞伎,从生理常识和伦理角度来看,应该是病态的、丑陋的,可我们许多人却感到美,甚或狂热,要求保留男性遗物的发髻和女性的垂带,假使没有这种传统的发髻和垂带,就显得古怪和丑陋。细想起来,这也是咄咄怪事。这虽是体格、姿态的事,可在我们的心灵上、思想上,恐怕也有不少这类东西吧。

体重一百七十多公斤的横纲东富士和体重四十多公斤的作家我,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日本,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奋进的。想起这些,倒也饶有兴味。体会也好,哀伤也好,都是无止境的。这样一个我,为了写这篇文章,要消除睡意,便用田能村竹田的手工制茶碗喝了一碗玉露茶。茶托是中国锡制品,那是煎茶师家华月庵祖传的茶具。我喝了玉露,同时也喝了美国咖啡。小茶壶上有竹田雕刻的“竹窗满月点苦茶”的字样,茶碗上也写了些什么。这是文政八年竹田四十九岁之作。然而,我只顾品茶,没有把茶具的作者和日本式的玉露炮制法放在心上。战败后,我喝美国咖啡也是如此,想它就觉得不得了,不想它也就渴了。我还凝视着放在桌面上的一两千年以前的东方和西方的陶俑。

有时我从罗丹的青铜像的手,想起了亡友横光利一的手;有时从侍童面具,想起了横光利一的脸。我觉得彼此确很相似。我这种心理活动又算是什么呢?今天看罢大相扑归来,又看了古代陶俑,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相扑力士和舞伎的姿影。前些日子,我也看了京都的“衹园”舞伎。相扑力士和舞伎的体格和风俗,是否反人之常态,则另当别论,那时候我只是随习罢了。然而,我觉察到这两个极端的现实存在时,我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古代希腊的陶俑和古代中国的陶俑并排摆放在日本的我的书桌上,此番情景也是一种异常吧。它既成了生的喜悦,也成了生的恐惧。

我毕竟无法认为古代希腊陶俑就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希腊姑娘的形象。这是写实的作品,六朝陶俑则是象征性的作品。从这两尊小小的陶俑,我感到了西方和东方遥远的渊源。可是,现在的我,把这两件陶俑都作为现代的东西来凝视,作为现代的东西而感到它们很美。这么说来,它们的美,在我的书桌上已经存在一两千年以上了,今后还会继续存在一两千年以上吗?像相扑和舞伎这种被扭曲了的美,也很执著,难以舍弃,这似乎就是我们的悲哀。

阅读提示:

关于美,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由一件小事写起,却探讨了有关“美”的大问题。“我看罢大相扑夏季赛场最后一天的比赛归来,一踏进工作间,就看见桌面上摆着的希腊小陶俑和中国六朝陶俑。”夜半,作者便产生了联想,他联想到“白天的现实中所看到的相扑力士的魁梧身躯”和“京都舞女的姿影”,虽然它们从各方面来说是两个极端,但我们许多人却感到美甚至狂热。然后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喝茶、喝咖啡等事情。总之,“体会也好,哀伤也好,都是无止境的”,都是美的。所以,生活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发现美的心。

思维冲浪:

1.请从写作技巧方面鉴赏本文,并说出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启示。

2.在感受美方面你有何收获?

我的留言板

加深理解:

1968年,川端康成“由于他的小说艺术,以充满高超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日本民族的精神”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后,日本举国狂欢,天皇和首相亲自向作家祝贺。川端康成谦虚地表示:“我很幸运,我的获奖主要应归功于日本文坛,其次应归功于我的翻译者。我高兴地了解到,人们在我的作品中发现的日本文学传统风格,已被西方了解了。”在斯德哥尔摩,他对记者说:“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我不能肯定今年的诺贝尔奖是否颁得合适!”

在颁奖典礼上,川端康成穿着一身黑色镶紫的丝制日本和服和一双白色的拖鞋。他拒绝承认诺贝尔奖是一个人的殊荣,认为这项奖如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他将更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