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15196900000002

第2章 走近世界屋脊上神秘藏医学(2)

细读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在感受药师佛慈悲之心的同时,还能得到诸多养生启示。如,第四大愿、第五大愿、第六大愿、第七大愿、第九大愿都在指向个人修养方面。在佛教看来,尚未开悟的众生都会有各种烦恼困扰骚乱身心,特别是贪、嗔、痴等,相互混合而产生繁杂的四万八千种不同烦恼。而心理方面如此多的烦恼,就会导致生理方面有四百零四种的传统疾病和失调,使身体受到病苦之乱。药师佛的愿力就是为救济一切众生的病苦。

神秘而伟大的药王城

据藏医传说:药王门杰拉是释迦牟尼的化身,他曾在药王塔嘎尔普等天庭侍医、君希普等众位医仙、梵天等外道诸神和观音等诸菩萨,传讲医学。所传讲的内容流传到世间即成为《四部医典》。

药王城坐落在非常遥远的地方,是一座由宝石、金银、白珍珠、红珍珠、蓝琉璃构成的正方形无量宫。正座无量宫的宫墙有五层,并设有有四个门,东门由持国天王守护,南门由增长天王守护,西门由广目天王守护,北门由多闻天王守护。无量宫内装饰着各种药物宝石,望楼、房檐上悬挂着五种用天上宝石制成的璎珞,五种用菩提宝石制成的金顶、佛幢和屋脊,光彩夺目,清澈透明。

药王城的南面是阳光普照的锥顶山,那里长满主治寒性病的各种热性药物;药王城的北面是雪峰山,那里生长和存在着主治热性病的各种寒性药物;药王城的东面是香茅山,那里生长着七种诃子;药王城的西面是马拉亚山,那里生长着六种良药(肉豆蔻,小肉蔻,草果,滑石粉,草红花和丁香)及寒水石、五灵脂,还有温泉和五种药水(治疗隆病,赤巴病,培根病,双型混合病及三型混合病的药水)。

药林上空,群鸟欢歌;药林四周,躯体内存佳药的象、熊、麝等群兽伏卧。无量宫正中陈放着镶嵌各种宝石的宝座,宝座由神狮、神象、天马、鲲鹏、孔雀驮伏,座上端坐着正在传讲医学的药王门杰拉——药师琉璃光佛。当药王门杰拉传医学时,又化身为古、松、土、元丹、赤列五位热白益西,并通过这五位化身神仙的相互问答揭示医学奥秘。

《四部医典》:藏医学中的不朽经典

《四部医典》是藏族著名医家宇妥.元丹贡布于8世纪下半叶撰写完成的一部藏族医药学经典著作,也是世界医药学名著。由于本书内容丰富,具有较普遍的实践意义,因而受到藏族人民的普遍欢迎。

《四部医典》的正文是以两位仙人对答的形式,用9字韵体藏文叙述的。全书共计156章,四部分组成,即《根本医典》6部,总论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论说医典》31章,介绍人体生理解剖、病症分类和治疗原则;《秘诀医典》92章,阐述临床各科疾病之诊断和治疗;《后续医典》27章,主要论述脉诊和尿诊、各种方剂药物的配伍、药物的炮制、功能、给药途径及外治法,如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拨罐等。

《四部医典》总共收载方剂430方,单药1002种,根据药物来源、质地、生境、入药部位的不同,分为贵重药类、宝石类、土类、木类、精华类、平地产类(指作物类)、草类、动物药等八大类。并对药物的性味、炮制作了记载。作者认为药物的生长与五行(土、水、火、风、空)有密切关系;并将药物分为热性与寒性两类,热症用寒性药治之,寒症用热性药治之,这与中医用药理论类同。

全书从生理到病理,都贯串着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脏六腑,寒热气血等理论,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医或西医学中相匹的病名,藏医中关于胚胎学的认识,认为是由父精母血的结合,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胎儿。藏医在胚胎学方面的认识在世界生物学史上是很先进的。

另外,《四部医典》中还有80幅彩色曼唐,绘制这些曼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此书更通俗易懂,对初习的学童和渊博的学者都便于理解。曼唐就是医药学挂图。

《四部医典》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在总结本民族医学经验并吸收和借鉴了汉族医学、古印度和大食医学的部分理论和医药成果。成书后,历经各代藏医学家的修定、补充、注释、整理而愈趋详细完善。直至公元12世纪,经老宇陀的十三世后代宇陀·萨玛元丹贡布全面的修订,成为后世的通行本。

《四部医典》是一部对藏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奠基之作,是藏医药学的必读课本和医药经典,也是研究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都把它作为行医指南,是藏医的必修教科书,其学术地位相当于汉族之《黄帝内经》。

藏医的基础学说

五源学说

五源学说又称为五元学说,它认为物器界(器世)及人和一切生物(情世)产生的根源为土、水、火、风、空,称之为五源。这种学说起源于印度,是古印度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土、水、火、风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四种基本物质,空是物质存在、增长和运动的空间,.它们之间相互资生、演变、发展,并进行抽象推演、演绎、归类,用以解释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动形式,这便是五源学说。

五源学说很早应用于佛教哲学,以后应用于寿命吠陀医学,藏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将它移植到藏医药理论中,广泛应用于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防病治病及药物方剂等很多方面,正如《四部医典》后续部说:“众生身由四源成,疾病缘由四源起,药物性味四源定,身病药皆四源生。”

五行学说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就是以它们的属性和相互资生、制约的复杂关系来归类、演绎、解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和事物变化。藏医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论治。藏医将五行学说主要应用于脉诊学,其他方面藏医多用五源学说。藏医早在公元8世纪末,从中医编译而成的《月王药诊》中移植过来,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有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展。

藏医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之脉象联结起来,称之为五行脉。即金主肺脉,木主肝脉,水主肾脉,火主心脉,土主脾脉。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原则,若在心脉上(火主心脉)出现了脾脉(土主脾脉)跳动,即为正常脉(火生土)。与此相反出现了五行相克的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则为病脉,如在心脉出现了肺脉(金主肺脉)跳动,则为病脉(火克金)。

藏医也认为不同的时令季节,人体的脉象也有所变化,这些都跟五行有着密切关系。即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属七十二天,在两季交替之间有十八天,这样将一年分为五个七十二天,然后冠之以五行联系。即春季七十二天属木,为万物生长季节,肝胆属木,亦属旺盛季节,故木主肝(胆)脉;夏季七十二天属火,是心活动的旺盛季节,心属火,故火主心脉;同样道理,秋季七十二天属金,金主肺脉;冬季七十二天属水,水主肾脉;春末夏初、夏末秋初、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各有十八天,四个交替时节共七十二天属土,土主脾脉。

藏医药的理论体系

藏医药学的理论有:五行、六味、八性、十七效。

藏医学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药物的生长源于五行,即土、水、火、气、空。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行缺一,特别是空缺少,药物则无生机。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

另外,藏医认为药物的味、性效亦源于五行,土性强的药物具有强筋骨,增生体力,滋补强身之效,可治龙病。这种药物味甘,具有重、稳、钝、柔、润、干之性,根及根茎类药材大都属于土性。

水性偏强的药物具有使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聚集,具有增生肌肉之效,可治赤巴病,这种药物味涩、酸,具有寒、凉、润、稀、钝、软、柔之性,。皮类和时类药材大都属于水性。

火性偏强的药物具有促进七大物质基础成熟,助消化,促吸收,增生体热,荣润肤色,可治培根病,这种药物味辛、涩。大部分花类、种子类药材都属火性。

气性偏强的药物具有强筋骨,通经活络,增生体温,收敛疮疡,促进七大物质基础运行,这种药物味苦、涩、咸。皮类药材大都属于气性。

空性强的药材,具有四性的通性,其功效通行全身无阻,舒胸宽腹,遍及肢体,适用于一切疾病。果类和种子类药材大都属于空性。

除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类药材分属五大外,还将其药材的颜色和五行联系。即黄色或淡黄色者为土,白色者为水,红色者为火,绿色者为气,蓝色者为空:于是可根据药材的颜色来考虑其属性,决定其味、性、效。

六味,即甘、苦、酸、辛、咸、涩。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开窍舒胸,生肌愈疮,干黄水之功效。苦味具有清血热、赤巴热,健胃舒胸,增生腹肌之功效。酸味具有健胃消渴,增生体温,生培根之效,对赤巴有益。辛味具有增生胃温,健胃消积,镇静催眠,驱杀肠胃寄生虫,荣润肤色之效。咸味具有熄风镇静,消肿化积,消烦渴,增生体力,生血,生赤巴,干黄水,下死胎之效;但对麻风病、痘疹、疮疖有害。涩味具有通淋止泻,复苏开窍,荣润皮肤,驱虫之效。

另外,还有三化味,即服药后在体内经吸收,其原来药物之味发生变化。如甘、咸味转化为甘味,辛、涩、苦转化为苦味;酸味吸收后仍为酸味。因此,甘、酸、苦称之为三化味.

八性,系指藏药具有八种性能,即寒、热、轻、重、钝、锐、润、糙。药性重、润、寒、钝者可治龙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十七效,就是藏药有十七种功效,即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十七效是藏医遣药组方的理论基础,每种药都有其固有的性、味、效,而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则应根据其功效配伍组方,组方原则是以十七效为对治,即寒与热为一对治,寒性病用热药治之,热性病用寒性药治之,在一对治中,一为药性,一为病性,互为对治。同理,温与凉、钝与锐、稳与动、润与糙等均互为对治,这是藏医辨证施治用药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