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山海经校注
15067200000003

第3章 西山经(1)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1。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2,其脂可以已腊3。

1 郭璞云:“澡洗可以磢体去垢?磢,初两反。”郝懿行云:“磢当为(爽瓦);说文云,磋垢瓦石。”

2 郭璞云:“今大月氐国有大羊如驴而马尾;尔雅云,羊六尺为羬,谓此羊也。”珂案:羬音咸。郭注月氐国大羊即大尾羊,尾可供食,盖视肉之类也;见海经新释卷一“狄山”节注7。

3 郭璞云:“治体皴;腊音昔。”郝懿行云:“说文云:『昔,干肉也,籀文作腊。』此借为皴腊之字。今人以羊脂疗皴有验。”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1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虫鸟)渠2,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月暴)3。

1 郝懿行云:“水经注作灌水。”珂案:王念孙、毕沅并校改作灌。

2 郭璞云:“(虫鸟),音彤弓之彤。”

3 郭璞云:“谓皮皴起也。”珂案:(月暴)音暴。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1,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2,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3,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4。

1 珂案: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南。

2 郭璞云:“仞,八尺也。上有明星玉女,持玉浆,得上服之,即成仙。道险僻不通。诗含神雾云。”郝懿行云:“明星玉女,华山囗名也。”

3 郝懿行云:“当为遗;刘昭注郡国志及艺文类聚九十六卷并引此经作肥遗。”

4 郭璞云:“汤时此蛇见于阳山下。复有肥遗蛇,疑是同名。”珂案:郭云“复有肥遗蛇”,见北次三经浑夕山、彭毗山。又有肥遗鸟,见此经下文英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1,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牛乍)牛2,其阴多磬石3,其阳多(王雩)琈之玉4,鸟多赤鷩5,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6,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1 郭璞云:“即少华山。”

2 郭璞云:“今华阴山中多山牛山羊,肉皆千斤,牛即此牛也;音昨。”

3 郭璞云:“可以为乐石。”

4 珂案:(王雩)琈,音屿浮,玉名,形态未详,山经中多记有之,此其一也。

5 郭璞云:“赤鷩,山鸡之属;音鳖。”

6 珂案:萆荔,香草,楚辞离骚作薜荔,音蔽戾。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1。其鸟多?2,其状如翠3而赤喙,可以御火4。

1 郝懿行云:“此即野羊之一种,今夏羊亦有赤鬣者。”

2 郭璞云:“音旻也。”郝懿行云:“囗当为(昏鸟);御览引此正作(昏鸟)。说文云:『(昏鸟),鸟也。』广韵云:『(昏鸟)鸟似翠而赤喙。』”

3 郭璞云:“翠似燕而绀色也。”

4 郭璞云:“畜之辟火灾也。”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1之山,其木多棕柟,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2,食之已疥。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3,以涂牛马无病4。

1 珂案:脆,王念孙、毕沅、郝懿行并校作?。

2 珂案:条草与上文同名异状。

3 郭璞云:“赭,赤土。”

4 郭璞云:“今人亦以朱涂牛角,云以辟恶。马或作角。”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1,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2,其中多(鱼丰)鱼3,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上竹下媚)4,其兽多(牛乍)牛、羬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5,可以杀虫。

1 郭璞云:“杻似棣而细叶,一名土橿,音纽;橿,木中车材,音姜。”

2 郭璞云:“音韶。”

3 郭璞云:“音同蚌蛤之蚌。”

4 郭璞云:“今汉中郡出(上竹下媚)竹,厚里而长节,根深,笋冬生地中,人掘取食之。(上竹下媚)音媚。”

5 郭璞云:“疠,疫病也;或曰恶创。”失名云:“一音赖。”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1,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2。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3,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4。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5,大如笄6而黑端7,名曰豪彘8。

1 郭璞云:“紫赤色。”

2 郭璞云:“治胕肿也;音符。”

3 郭璞云:“箭,筱也。”珂案:筱,小竹也,见说文。

4 郭璞云:“如(鱼帝)鱼四脚。”珂案:关于人鱼,见海经新释卷七“陵鱼”节注1。

5 珂案:王念孙、郝懿行俱校毛下复有毛字,属下读,是也。

6 郭璞云:“笄,簪属。”

7 珂案:文选长杨赋李善注引此经黑端下有以毛射物四字,疑今本脱去之。

8 珂案:即豪猪,俗称箭猪。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1,枳叶而无伤2,木虫居之3。有草焉,名曰熏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4,佩之可以已疠。

1 郭璞云:“音美目盼兮之盼。”郝懿行云:“郭既音盼,知经文必不作盼,未审何字之讹。”

2 郭璞云:“枳,刺针(针)也,能伤人,故名云。”珂案:广雅云:“伤,箴也。”此言枳叶有刺,盼木叶似枳叶而无刺,故云无伤也。

3 郭璞云:“在树之中。”

4 郭璞云:“蘼芜,香草;易曰:『其臭如兰。』眉无两音。”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1,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2。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3。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4,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5。

1 郭璞云:“棫,白桵也;音域。”

2 郭璞云:“垣或作短,或作根,或作埋,传写谬错,未可得详。”珂案:经文婴垣之玉,江绍原谓当即婴脰之玉,见下文西次三经“泑山”注2。

3 郭璞云:“亦在畏兽画中,似猕猴投掷也。”珂案:嚣,郝懿行云,嚣、夒声相近;毕沅校本作嚣,云嚣、夒形相近;说文云:“夒,母猴,似人。”嚣当即夒之讹变也。参见海经新释卷九“东海夔牛”节注2。

4 郭璞云:“音肥。”珂案:经文曰橐(上非下巴)上王念孙校增名字。

5 郭璞云:“着其毛羽,令人不畏天雷也。或作灾。”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1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1 郭璞云:“或作遂。”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1,鸟多尸鸠2。

1 郭璞云:“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出蜀中。豹或作虎。”郝懿行云:“猛豹即貘豹也,貘豹、猛豹声近而转。”

2 郭璞云:“尸鸠,布谷类也。鸠或作丘。”郝懿行云:“鸠或作丘者,声近假借字。”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谷1柞2,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3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1 珂案:谷字吴任臣本作榖,是也,即构,诸本作谷皆误。

2 郭璞云:“柞,栎。”

3 郭璞云:“音潜。”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1,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2水。其上多桃枝钩端3,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4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5,其本6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7,食之使人无子。

1 郭璞云:“嶓音波。”

2 郭璞云:“或作阳。”

3 郭璞云:“钩端,桃枝属。”珂案:桃枝,竹名;尔雅释草:“桃枝四寸有节。”疏:“凡竹相去四寸有节者,名桃枝竹。”

4 郭璞云:“白翰,白鵫也,亦名鵫雉,又曰白雉。”

5 郭璞云:“蕙,香草,兰属也。”

6 郭璞云:“本,根也。”

7 郭璞云:“蓇音骨。”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柟,下多菅蕙1。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2,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3,名曰栎4,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5,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6,可以走马7,食之已瘿8。

1 郭璞云:“菅,茅类也。”

2 郭璞云:“或作谷遗。”

3 郭璞云:“音汲瓮之瓮。”珂案:说文四云:“翁,颈毛也。”

4 郭璞云:“音沙砾之砾。”

5 郭璞云:“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引此经作叶如葵。”

6 郭璞云:“香草也。”

7 郭璞云:“带之令人便马;或曰,马得之而健走。”

8 郝懿行云:“说文云:『瘿,颈瘤也。』淮南墬形训云:『险阻气多瘿。』”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1,蔷2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3。有草焉,其状如槁茇4,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5,马脚人手6而四角,名曰如7。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8。

1 郝懿行云:“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引此经作鼻涂。”

2 郭璞云:“音色;或作蒉,又作葍。”

3 郭璞云:“今礜石杀鼠,音豫;蚕食之而肥。”

4 郭璞云:“槁茇,香草。”毕沅云:“即槁本也;本、茇声之缓急。”珂案:槁本见中次三经青要之山,槁作 ,字同。

5 郝懿行云:“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引此经无白尾二字。”

6 郭璞云:“前两脚似人手。”

7 珂案:王念孙、郝懿行并校如当作玃如。

8郭璞云:“或作?。”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1,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敏牛)2。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3。

1 郭璞云:“音美目盼兮之盼。”郝懿行云:“郭既音盼,知经文必不作盼,未审何字之讹。”珂案:上文浮山盼木,郭音与此相同。

2 郭璞云:“音敏。”珂案:周书王会篇云:“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即此。

3 珂案:即鹦鹉。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柟,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1、玉,其阴多旄牛、¤、麝2;其鸟多鸓3,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1 珂案:项絪本、毕沅校本、百子全书本黄下无金字。

2 郭璞云:“¤似羊而大角细食,好在山崖间;麝似獐而小,有香。”

3 珂案:经文鸓,王念孙、毕沅、郝懿行并校作(叠鸟);音叠。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1,是錞2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3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4、黄金,多丹粟。

1 郭璞云:“音巍;一音隗嚣之隗。”

2 郭璞云:“錞犹堤埻也;音章闰反。”汪绂云:“錞犹蹲也。”珂案:汪说于义近之,錞盖蹲字假音也。

3 郭璞云:“或作浽。”

4 郭璞云:“采石,石有采色者;今雌黄、空青、碧绿之属。”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騩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1,其祠之礼:太牢2。羭山神也,祠之用烛3,斋百日以百牺4,瘗用百瑜5,汤6其酒百樽,婴7以百珪百璧。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8用一羊祠之9。烛者百草之未灰10,白席采等纯之11。

1 郭璞云:“冢者,神鬼之所舍也。”

2 郭璞云:“牛羊豕为太牢。”

3 郭璞云:“或作炀。”郝懿行云:“说文云:『烛,庭燎火烛也;炀,炙燥也。』”

4 郭璞云:“牲纯色者为牺。”珂案:经文斋,汪绂本作齐,是也,古斋字多作齐。

5 郭璞云:“瑜亦美玉名;音臾。”

6 郭璞云:“或作温。”郝懿行云:“汤读去声;今人呼温酒为汤酒本此。”珂案:汤酒,今作烫酒。

7 郭璞云:“婴谓陈之以环祭也;或曰婴即古罂字,谓盂也。”珂案: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第一章注10云,婴系以玉祀神之专称,其说近是,可供参考。

8 郭璞云:“牷谓牲体全具也。”珂案:牷音全。

9 失名云:“二吴(吴管、吴任臣)本均作牢,恐非。”珂案:经文用一羊祠之,汪绂本无用字。

10郝懿行云:“此盖古人用烛之始,经云『百草未灰』,是知上世为烛,亦用麻蒸苇苣为之。详见诗疏及周礼疏。”

11郭璞云:“纯,缘也;五色纯之,等差其文彩也。”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1,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1 郭璞云:“音囗钳之钳;或作冷,又作涂。”

西二百里,曰泰1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2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3,多白蛇4。

1 郭璞云:“或作秦。”珂案:初学记卷六及太平御览卷六二引此经正作秦。

2 珂案:浴水,初学记及御览并引作洛水,是也。

3 郭璞云:“藻玉,玉有符彩者;或作柬,音练。”珂案:初学记及御览引此经多作有。

4 郭璞云:“水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1。

1 郭璞云:“今蜀郡平泽出青珠。尸子曰:『水员折者有珠。』”

又西北五十里高山1,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2、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3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1 珂案:宋本、吴宽抄本、吴任臣本、汪绂本、毕沅校本、百子全书本,经文高山上并有曰字,此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