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水经注疏
14953700000396

第396章

年,明帝遣沈攸之西伐子勋,伐栅青山, 一童子甚丽,问伐者曰:取此何为?答欲讨贼。童子曰:下旬当平,何劳伐此?在众人之中,忽不复见。守敬按:《宋书 明帝纪》,泰始元年,晋安王子勋举兵反,二年八月平。《子勋传》,二年,沈攸之诸军至寻阳,诛子勋。伐栅事未详所出。故谓之青林湖。守敬按:《寰宇记》广济县载青林湖。《方舆纪要》,广济县西有青林湖。《黄州府志》县东南,疑即今之太白湖。湖有鲫鱼,食之肥美,辟寒暑。会贞按:《酉阳杂俎》寻阳有青林湖,鲫鱼大者二尺余,小者满尺,食之味美,亦可止寒热也。比此尤详。考《神异经》东南海中有烜州,洲有温湖,鲋鱼生焉,食之宜暑,而辟风寒。鲋即鲫也。湖水西流,谓之青林水。又西南,历寻阳,守敬按:?前汉寻阳县属庐江郡,后汉因,吴属蕲春郡,晋太康元年属武昌郡,二年,仍属庐江郡。永兴元年为寻阳郡治。东晋郡徙。义熙八年县废。在今蕲州东。分为二水,一水东流,通大雷。守敬按:此虚提之句,其实 大雷在下阙叶中。《御览》引之,[见补阙。]即望江县境雷港。一水西南流注于江,守敬按:注江处当在今广济县南。今太白湖水为堤所隔,不与江通。《经》所谓利水也,会贞按:《通鉴》晋咸和二年,《注》引此作《经》所谓利水也。与《寰宇记》称利水同。益足征今本刊字之误。右对马头岸。守敬按:今瑞昌县西北有马头镇。自富口迄此五十余里,朱十作千,《笺》曰:当作十。戴、赵改。岸阻江山。戴云:按《水经》于沔水内, 其

入江之后所过,盖与江水合沔之后,详略两见。今江水止于下雉县,而《沔水》内订其错简。又东过彭蠡泽又东过皖县南,又东至石城,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又东过牛渚,又过毗陵县为北江。参以末记《禹贡山水泽地》,北江在毗陵北界,东入于海。下雉县以下,大江入海之大略固具在。道元于江水 次必详悉,自宋时已阙逸矣。

赵《释》曰:何氏曰,此下《注》文,总见二十八卷沔水南江下。又曰,三卷述大江源委,即当继以沔水,盖沔即汉,江、汉同朝宗于海,不可得而隔越也。一清按:义门之言非也。《沔水》篇兼 北江、南江,《江水》篇专 中江,岂可合也?《禹贡锥指》曰,《水经》江水自下隽以东,所纪山水地名,或琐细难考。沔水自石城以东,尤多舛错。道元亦自谓未必一得其实。今据府州县志附载其下。《水经注》,江水自西塞山又东,径蕲春县故城南,又东,径积布山南,又东径下雉县北,又东,左得青林口,水出庐江郡之东陵乡。《尚书》云,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者也。又东,径瑞昌县北,广济县南,又东,径德化县北,黄梅县南。彭蠡泽在德化县东南九十里,其水北注于江,此《导江》东迤北会于汇之所经也。江水至德化县东北,与赣水合。彭蠡湖从南来注之。江水又东北,径湖口县北,又东北,径彭泽县北,其对岸则宿松县、望江县。又东北,径东流县西,其对岸则怀宁县。又东北,径贵池县北,其对岸则桐城县。又东北,径铜陵县西。又东北,径繁昌县北,其对岸则无为州。又东北,径芜湖县西。又北,径当涂县西,其对岸则和州。又东北,径江宁县西,其对岸则江浦县。又东北,径上元县北,其对岸则六合县。又东,径句容县北,其北岸则仪真县。又东径丹徒县北,其北岸则江都县。又东,径丹阳县北,又东,径武进县北,其北岸则泰州。又东,径江阴县北,其北岸则

泰兴县、靖江县、如皋县。又东,径常熟县北,其北岸则通州。又东,径太仓州北,其北岸则海门县。又东,入于海。此东为中江入于海之所经也。又曰,《汉志》湔氐道下云,江水东南至江都入海。江都下云,有江水祠。海陵下云,有江海会祠。皆以北岸言之。江海会者,谓江入海处也。毗陵下云,北江在北东入海。则以南岸言之。今泰州、泰兴、靖江、如皋、通州,汉时皆为海陵县地。今武进、江阴、常熟及太仓,濒海之乡,汉时皆为毗陵县地。故大江入海在其境。班氏所言,初无渗漏。然北江者,大江之正流也。而《志》与中江、南江并列而为三,使枝干不分。石城分江水,即南江之上源,而松江在吴县南者,中江由阳羡入海之道也。《志》更以为南江,使首尾横决,此则其所短耳。《水经》依《导水》之序,先沔而后江。《沔水》篇云,与江合流,东过彭蠡泽,又东北出居巢县,又东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过毗陵县北为北江,而不及江都,盖举其南而遗其北也。《江水》篇 至下雉县北东陵乡之东北而止,以是应过九江至于东陵之文,而不知此东陵非《禹贡》之东陵也。自是以下,则以为与沔水同,故不复见。然《沔水》篇但云过毗陵为北江。而下文则专 南江至余姚入海,无一言及于北江遂使志家有错认北至山阴为浙江者,贻误不小。按东樵之言亦非也。世本《江水》篇缺轶下卷,故中江入海之道遽湮耳。予为采撷遗文,补亡正缪,欲为郦氏洗此沈冤,长夜复旦,或庶几焉。《寰宇记》舒州望江县下引《水经注》云,江水对雷水之北侧有周瑜庙,亦呼大雷神。桐城县下云,益塘山在县南一里。《汉书 武帝纪》元封五年,巡狩,过盛唐,作《枞阳盛唐》之《歌》。郦元注《水经》云,此水源东南流径盛唐戍,俗谓之小益唐。雷水又名雷池水,又云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自发源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又东流径县南,去县百里。又东入于海。江行百里为大雷口。

又有小雷口,晋庾亮《报温峤书》云,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乃此地,即《注》所云青林水,又西南径寻阳分为二,一水东南流过大雷者也。《御览》引《水经》曰,雷水南径大雷戍,西注大江,谓之大雷口,一派东南流入江,谓之小雷口也。《困学纪闻》,鲍明远《登大雷岸与妹书》,大雷在舒州望江县,《水经注》所谓大雷口也。晋有大雷戍,陈置大雷郡。自《注》云,积雨为池,谓之雷池,东入于江,谓之大雷口。《名胜志》桐城县下引注《水经》曰,枞阳湖水,遶团亭,与江水合而东流,即此处也。太湖县下引《水经注》云,晋泰始二年置县,在龙山,太湖水边。水出县西积稻山,东南流入大江。《汉志》庐江郡湖陵邑下云,北湖在南。全氏曰:北湖即枞阳湖,与丹阳郡溧阳县之南湖,隔江对岸。《初学记》舒州引《水经注》云,破虏矶东有赵屯城,内有仓。《寰宇记》和州历阳县下云,洞口浦,魏将曹休、张辽伐吴至此,与吴军相望。《水经注》云,江水左列洞口。《书 指南》云,《水经》和州地名洞浦。《初学记》和州引《水经注》云,江水北径乌江县之丰浦,上通湖池。又云,次得阴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连为包湖,西翼潭湖。《方舆纪要》云,和州乌江浦在故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舣舟待项羽处。《水经注》云,江水又北得黄律口,即乌江渡也。章怀《后汉书 张禹传注》引《水经 注》云,吴王赐子胥死,浮尸于江。夫差悔,与 臣临江设祭,修塘道及坛。吴人因为立庙而祭焉。按东汉扬州刺史治历阳,今和州也。周应合《景定建康府志》云,白鹭洲在城之西。郦道元《水经》云,江宁之新林浦,西对白鹭洲。又曰,曲水,晋海西公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水经注》曰,旧乐游苑,宋元嘉十一年,以其地为曲水。武帝引流转酌赋诗。《方舆纪要》常熟县昆承湖,《水经注》云,广长各十八里。《文选 江赋 注》引《水经注》曰,中江东南左会滆湖,《汉志》丹阳郡溧阳县,应劭曰,溧水所出

南湖也。《说文》,溧水出丹阳溧阳县。又有 水,亦出丹陽。《建康府志》云,郦道元《水经》曰,朱湖在溧阳。又云,银林堰在溧水县东南一百里,即鲁阳五堰也。今芜湖县南有支江,俗称为县河,经县市中,东达黄池入三湖。三湖,丹阳、庙城、石臼湖也。至银林而止,所谓中江东至阳羡。即此也。苏、常承此下流,常病漂没,故筑银林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复东,而宣、歙皆由芜湖西出,达于大江。滨湖之地,皆堤为圩田。中江亦渐隘狭。故老云,当时虑后人复开此道,则苏、常之闲必被水患,遂以石窒五堰路,又液铁以固石,故曰银淋,今讹为林。又云,中江旧径溧阳县界,古三江之一,今永阳江一名九阳江,一名颍阳江,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其遗 。唐开元十七年,蒋日用作《本县城隍记》云,此县南压中江,风波不借,舟楫无施。县宰乔翔创浮梁以便行旅。中江桥梁之设昉于此。景福三年,杨行密将台蒙作五堰,施轻舸馈粮。是时中江置堰,江流亦既狭矣。东坡《奏议》云,溧阳县之西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直趋太平州芜湖。后之商人,饭卖簰木东入二浙,以五堰为阻,因绐官中废去五堰。五堰既废,则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暴涨,皆入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泽,时元佑六年也。是时中江尚通,其后东坝既成,中江遂不复东。惟永阳江水入荆溪。漫着其详,以见溧阳亦禹 之所历云。明高淳韩邦宪作《广通坝考》曰,广通镇在高淳县东五十里,世所谓五堰者也。西有固城、石臼、丹阳、南湖,受宣、歙、金陵、姑孰、广德及大江水,东连三塔湖、长荡湖、荆溪、震泽,中有三五里颇高阜。春秋时,吴王阖庐伐楚,用伍员计,开渠以运粮,今尚名胥溪。及傍有伍牙山,云《左传 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哀公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盖由此道。镇西有固城邑遗址,则吴所以拒楚者也。自是湖流相通,东南连

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而汉、唐以来言地理者,遂以为水源本通,盖皆指吴所开为《禹贡》三江故道耳。中江之蛛丝马 ,见于群籍者如此。又《汉志》丹阳郡宛陵县下云,彭泽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芜湖入江。在今宁国府界,岂即清弋江乎?《说文》泠水出丹阳宛陵西北入江,泠水疑即清水也。而应劭乃移而属之零陵郡泠道县下,故臣瓒以为非也。此水不见于《江水注》,为附记之。

校记

[一]「夏首又东二十余里,有涌口」按:金陵局刻本「涌」字作「滑」,《清一统志》二百六十八夏水下引亦作「滑」。

[二]「吴大帝推为左将军,荆州牧」按:影印本《御览》「推」讹作「封」,杨疏校改,是也。《寰宇记》百四十六公安县下引正作「推」。

[三]「二囗之闲,朱此下衍大江之中四字」按:《通鉴》梁大宝二年景拓逻至于隐矶,胡《注》引此文有「大江之中也」五字。

[四]「《御览》五十四引此,部作步」按:影印本《御览》仍作「驾」。

[五]「我何德以堪之」按:各本《宋书 王昙首传》脱「德以」二字,标点本据《艺文类聚》九八引《建康实录》补,是也。郦《注》有此二字,亦一证。

[六]「节度石」按:《寰宇记》一百十二武昌县下云:「节度石在州西一百八十四里,其石在江中。

《舆地志》云:节度石,西陵与武昌分界之处。」

[七]「上有鲁肃祠」按:《寰宇记》百十二江夏县下有「横江庙,即吴将鲁肃(祠)也。」

[八]「赵云:《 林》曰」按:本书曾引《 林》多矣,「赵云」二字可删。(台北本亦有「赵云」。)

[九]「《通鉴》献帝建安十三年《注》」按:原稿有「献帝建安十三」六字阙文,检《通鉴》,见建安十三年《注》,据补。

[一〇]「庶子壹袭沙羡侯」按:「壹」字当作「懿」,以避司马懿讳,去字之半作「壹」。《蜀志》吴懿亦改「壹」。《华阳国志》六作「懿」,可证。

[一一]「赵 善越方……民立祠于永康」按:「康」原作「宁」,赵炳见范书《方术传》下,「永宁」讹,当作「永康」,今据正。

[一二]「即古芦洲,非峥嵘洲也」按:《方舆纪要》七十六:「峥嵘洲在武昌县西北六十里,芦洲在县西三十里,与黄子矶相接。」明非一地。

[一三]「黄武八年,黄龙见举口。即此」按:《吴志 孙权传》作「黄龙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湖综传》作「黄龙八年夏,黄龙见夏口。」皆不作「举口」。标点本《宋书 符瑞志》亦作「夏口、武昌并言黄龙见」。《校记》二一云「夏口」,三朝本作「举口」,北监本、毛本、殿本作「举兵」,今据《三国志 吴志 吴主权传》改正。杨氏盖据《宋书》三朝本也。(三朝本即百衲本。)

[一四]「孙星衍曰……宋人之陋」按:固哉孙星衍之说苏轼《赤壁赋》也。东坡非不知赤鼻非赤壁,于其《怀古》词中已明云「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矣。陆放翁《入蜀记》云:「苏公尤疑之,《赋》

云: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盖一字不轻下如此。东坡何陋之有?

[一五]「旧樊楚也」按:《要删》三十五以为樊楚连读,赵、戴误读樊字断句,因而改「也」为「地」。

[一六]「《寰宇记》,汉旧鄂县」按:《寰宇记》百十二故鄂县城下引《舆地记》语。

[一七]「《广记》引作只」按:《御览》四十八引亦作「只」。

[一八]「盖权事应在此……守敬按:谓权即位于此也」按:谓权猎得豹,姥言豹尾,后果即帝位,姥之言应,故为立庙。其实帝王托言符命之故智耳。

[一九]「《寰宇记》,钓台,武昌池下」按:沈钦韩《疏证》引此作「城下」,疑「池」是讹字;沈校改可从。

[二〇]「此《经》文」按:《春秋经》作「楚人灭弦,弦子奔黄」。熊故云八字,但郦《注》未引「人」字,略之。(「此」下原有「八字」,今据台北本删。)

[二一]「《括地志》……云,在黄岗县西二里」按:《括地志》(《史记 楚世家 正义》):「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疏》误。

[二二]「封阴堂为侯国」按:沈钦韩《疏证》径改「堂」作「棠」,是也。杨《疏》明其误而未改字,岂以官书故耶?今补订。

[二三]「江水左傍青林湖」按:金陵局刻本百二十七作「江水在青林湖傍即利水」。

[二四]「明明从《汉志》寻阳九江之说」按:《汉书 地理志》庐江郡寻阳下云:「《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