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多来米骨牌
14650000000011

第11章 初起的阳光(4)

于蒙中站在门厅里,把枪平端起来,用力扣了一下扳机。“砰”地一响,一颗子弹从门板穿了出去,只听“哎哟”一声惨叫,外头扑通扑通一阵乱响,有人倒了,圆木被扔在地上,然后枪声响成一片。土匪拿起他们的武器朝门板射击,门板发出一连串闷响,被打成了一面筛子。

很奇怪,于蒙中隔着门板往外射击,一枪打中了一个。土匪隔着门板往里开了无数枪,竟没有一颗子弹钻过那两扇木板。门板上留下了所有枪弹的痕迹,正面白花花一片洞眼,无一穿透。背面只有一枪,却贯穿而过。

这一枪日后引来了不少疑问,为什么只有它打穿了门板,其他子弹无一透过?它肯定与扣扳机的力气无关,与枪支、角度、距离有关,甚至与运气与巧合相涉。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因为什么,现场始终存在于那面门板上,正面的散乱麻点,背面的独一洞眼,事实就是这样,缘故如何倒无足轻重了。

这一枪不是于蒙中拿他的驳壳枪打的,驳壳一类短枪绝对没有如此力度。当时于蒙中把手下一个民兵的武器拿过来射击,这是支旧枪,日本造三八大盖,老式武器,笨重得很,却不料一枪射穿了门板。

一个倒霉鬼倒在门外。这人被击中脖子,血水喷射而出,抬到一旁,没喘几口气就呜呼哀哉了。倒霉鬼之所以中枪,是因为他站在圆木的最前端,他很卖力,拿圆木把门撞开是他提议的,领人把圆木抬过来的也是他。这人却不是一般土匪,是迎吉村的一个村民,昨晚他就坐在这大宅里,跟区干部和民工一起喝粥,今晨他却变到了外头,带着土匪一起往里撞门。

他就是黄荣河,小旺发的姨丈,被苏登科匪帮灭门的烈士李屯是他连襟,本地人管这种亲属关系叫做同门。

原来黄荣河早就入伙苏登科匪帮,苏登科跑到邻县躲藏时,他被安排留在迎吉当眼线。这人伪装进步,靠近区干部,刺探情报,为土匪卖命。苏登科命他从县城把李屯的小儿子带回来,准备寻机杀害,他言听计从。除了他效忠苏登科外,还因为他一家有老有小,都住在迎吉,几条命捏在匪首的手里,他不敢不听,只能舍掉小外甥一个,保自己一家性命。昨晚他带着小旺发进大宅活动,被于蒙中发现,下令留下来,不让离开。他担心自己被怀疑了,借机溜走,家也不敢回,直接跑上山找土匪,自以为捡回了一条命。哪里想到不过几个钟头,等到他随土匪回村,抬圆木卖力破门之际,居然被于蒙中隔着门板一枪打死。

于蒙中那一枪也给自己暂时解了围,黄荣河一倒,土匪只怕再挨冷枪,丢下圆木一哄而散。他们远远躲开,朝大门胡乱射击,暂时停止进攻。

他们喊话,辱骂“大个呆”,威胁说,再抵抗下去他们就放火了,把于蒙中等人尽数烧死在宅子里。

于蒙中说:“大家别怕。他们不敢。”

所谓打狗也看主人,烧房子当不例外。这房子是谁的?匪首苏登科的老巢。苏登科打算烧掉它吗?眼下还未必。

于蒙中看看天空,天色渐渐明亮,估计民工队伍已经走远了。

他悄悄布置:“准备撤退。”

他们一共才五人,即使有大宅依托,无法坚持太久,时候到了,必须设法撤出。他们怎么撤呢?高宅深院,铁壁铜墙,只靠一个大门进出,此刻敌人围住了大门口,枪眼一个个对着,他们要是打开大门冲出去,肯定出一个打一个,打一个倒一个,根本不可能逃脱。

于蒙中说:“上楼。”

几个人不吭不声,从各自阵地撤出,扛着枪背着子弹带集中到大宅后院二楼。

这里有于蒙中预先安排的退路。

苏登科的这座大宅建于迎吉村的北侧,背后就是山岭,大宅傍山而起,宅的后墙与山坡间留有一段间距。为了保护墙体,靠宅这一面山坡建有护坡,护坡顺山坡走势,分几层,做台阶状砌建。苏登科盖大宅时,以防范固守为首要考虑,大宅后墙全以石块砌成,从上到下,不留一门一窗,严严实实,成铁板一块,没有一丝破绽,让敌方无法从后墙攻入。墙上没有门窗,采光很差,苏登科用一个办法解决,就是在二楼相应房间顶上开设天窗。这些房间多建有放置杂物的小阁楼,爬到小阁楼上,伸手可以摸到天窗,这就为屋里逃生者提供了一条特殊途径。

于蒙中让一个战士爬上阁楼,借着宅外土匪枪声的掩护,用枪托把天窗玻璃捅破,再向天窗四周略加扩展,打出了一个可容成人穿身而过的顶洞,从那里爬上屋顶,把一条麻绳在梁上系紧,穿过天窗沿屋顶放下,悬垂到大宅后墙。从这里下去,就是后墙与护坡之间的底沟,可以沿墙路绕到大宅前部,也可以攀上护坡,从后边山岭遁走。这座大宅是匪首苏登科的老巢,匪徒们对其结构非常了解,知道只能前边通行,后头无法出入,因此集中在前边撞门,不在意后头警戒。大宅屋顶是双倒水的,屋顶中部一条屋脊,两侧屋瓦从屋脊往下倾斜,后边屋顶上打天窗扩顶洞,前头的土匪无法看见,加上枪声一阵阵响,热闹非常,没有哪个土匪注意到大宅后部的动静。

于蒙中让战士放枪,吸引门口土匪注意,掩护大家撤退。从第一个人爬出天窗开始行动,到最后一个战士爬上护坡,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时间,神不知鬼不觉间,五个人全部撤出大宅。

那时天色比较亮了,山上的草木已经显露出身形。

于蒙中低声下令:“别出声,快走。”

他们屏息静气,迅速翻过大宅背后的护坡,进了山后的林子。穿过林子,山下有一条小河,一行人跳下河涉水渡河,河水不深,最深处只及大腿,但是寒冷刺骨。于蒙中让大家拉开距离,前锋后卫首尾照应。涉过小河,前锋爬上河边一块大石,突然低喝一声:“有人!”

前方有动静。脚步声扑通扑通,还有叮叮当当轻微的金属敲击声,急急切切,从山路朝河岸这边快速而来。

“别慌,”于蒙中低声道,“放他过来。”

脚步声很单薄,可能只是一个人,从声音上听,可能有枪。迎吉村在河那岸,近在咫尺,村里土匪很多,此刻不能弄出大的动静,以免惊动土匪,引火烧身。

于蒙中一行埋伏在河岸边,待那人跑到,大家一跃而起,于对方毫无提防间把他按住,压在河边。这人果然背枪,没待他抓武器,枪就被缴下夺走,没待他发声,嘴巴即被用力捂住。他刚要挣扎,抓他的人就放了手。

原来不是土匪,是自己人,“硬才”之一,县大队的年轻战士小赵。这年轻战士从地上爬起来,一看眼前站着于蒙中,突然眼睛一眯,哭了起来。

“不许哭!”于蒙中低喝,“敌人在村里!”

年轻战士赶紧把嘴捂住:“于,于区长。”

“说,怎么回事?”

“我,我,我……”

于蒙中心知不好。

年轻战士独自一人离队往迎吉村跑,肯定不是受命前来接应。会不会是害怕打仗当逃兵甚至准备投匪?看来也不像。只有一种可能,那其实是于蒙中最为担心的。

年轻战士小赵是新人,进县大队才十来天,还没打过仗。昨天他随同县政府通信员来到四区,要护送于蒙中回县城,同来的还有另一位县大队战士,那个人资格老点,有一些战斗经验。两个县大队战士被于蒙中留下来,加强武装力量,参加抢运物资。于蒙中知道小赵还嫩,分派具体任务时,不叫他顶上去打仗,给他派了另一件重要事情:管小孩子,管的就是李旺发。昨晚李旺发姨丈黄荣河失踪后,于蒙中要小赵照料李旺发睡觉,隔天负责把小孩叫醒,带上,随民工队伍离开迎吉村。于蒙中下了死命令,这一次不要小赵上阵杀敌,只要他确保小孩安全,不许有任何闪失。

结果该年轻战士居然把小孩丢弃在大宅里。其丢弃事出意外:凌晨时小赵叫小孩起床,小孩贪睡不起来,小赵不忍硬叫,自己先去吃饭。队伍准备出发时,一位区干部临时抓差,要小赵帮助招呼民工,年轻人很卖力,屁颠屁颠,跑前跑后,这里叫那里喊,赶着民工匆匆上路。队伍刚刚出村,恰土匪下山,枪声四起,小赵随同区干部稳住队伍,让大家全力赶路,不要急中生乱。走出老远,到了安全地带,年轻人才突然回过神,想起了小男孩李旺发。

他急了,没跟任何人请示,当即离队,掉头往回跑。迎吉村这边枪声阵阵,于区长带着人还在村里打,年轻人觉得也许还赶得上救小男孩。被于蒙中他们按倒在河岸边时,他才知道战斗已经结束,小男孩已经陷在匪阵里。

“瞎说吧?”于蒙中难以置信,“我们在楼里打了半天,他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小赵答不出来,只是一个劲说:“他,他,他在里边。”

于蒙中一想,不能排除,这小旺发已经有过经验。当初他一家遭苏登科血洗时,他被他父亲李屯紧急藏在蚊帐架上,李屯嘱咐他别出声,这孩子大气都不敢出一个,静悄悄一声不响,躲在蚊帐架上直到土匪离去。

“他会不会自己跑出大宅,回他姨家去了?”于蒙中追问。

小赵摇头,坚决否定,不可能。为什么呢?凌晨他出门时,怕小孩醒过来到处乱跑,找不到人。为了防备万一,他随手从外头把房门铁柄门闩串上。没有人开门的话,这孩子出不了那个屋子。

“是哪个屋?”

二楼,西侧厢房。匪首苏登科小妾商东秀住的房间。

于蒙中看着小赵,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你啊,”末了他说,“你该死。”

年轻战士眼泪又掉了下来。他把眼睛一抹,站起身往河里走。

“干什么?”

“我去把小孩找回来。”

于蒙中喝令他站住。这时候干什么去?送死吗?

5

刘:“你知道是送死,为什么把自己也送了上去?”

于:“难道把小男孩丢给土匪,听凭李屯一家给土匪彻底灭门?”

刘:“你觉得很丢面子?你的荣誉感不能接受?”

于:“关系性命,不只是面子和荣誉。”

刘:“不是只关系小男孩一条命。为了一个男孩的小命,把自己和另外几个人的性命搭上,有道理吗?”

于:“关键不在几条命换一条命,在理由。不能把孩子丢给土匪。”

刘:“你表现得很勇敢,但是逞一时之勇却是蛮撞。”

于:“不是逞一时之勇,是孩子不能死。”

刘:“你想过危险吗?清楚后果?”

于:“怎么不清楚?那是他们的老巢,我们只够他们的零头。”

刘:“为什么还去送死?”

于:“死又怎么啦?我都死多少年了。”

刘畅设想理由,为于蒙中,也为她自己,他们都需要一个理由。当年于蒙中贵为区长,其实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血气方刚,难免逞一时之勇。匪首苏登科在他管辖的四区作乱,血洗农会主席李屯全家,还要斩草除根,杀李家唯一幸存者李旺兴,被于蒙中视为血腥挑战。本来小男孩可以脱离危险,却因为战士小赵的疏忽,又被拱手交给土匪,任其屠杀,让土匪耻笑,对于蒙中实为奇耻大辱,他当然要舍命一搏。这是于蒙中的理由。她的理由呢?这么多年过去,时过境迁,早不是当年景象,于蒙中早已不存在了,她有什么理由还在为他牵扯?只因为一把产自英国的口琴,或者荣誉感与面子,就让他跨越时空,来到她的液晶显示屏上?

刘畅打听商东秀的下落。刘畅对此间往事的寻找和体验,毕竟是因这女子而来。在刘畅找到的档案资料中,这个人的记载极少,特别是她个人的情况。当年的记载没有直接谈到这个人,只是在提及匪首苏登科时偶尔牵涉。这当然有其道理。匪首苏登科应当算得上当地当时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一个小妾恐怕就够不上了。刘畅从资料中看到商东秀出现在迎吉事件里,“伙同”其夫苏登科和其夫的大老婆叶美,制造了那起事件,杀害了于蒙中等烈士。这人在事件中究竟起何作用,资料里并未涉及。以刘畅猜想,应当没有太大建树,罪魁祸首当属其夫,不会是她。在迎吉事件之后,这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非常彻底,没有任何资料有所提及。

老黄告诉刘畅一些有关商东秀的传说,属口头传闻,其中并没有商东秀下落的任何消息。这个女子在岁月之河里消失了,感觉上有些神秘。

“会不会跟她丈夫一起去了台湾?”刘畅问老黄。

这显然不可能。如果当年她去了台湾,眼下怎么会有一个从中国台湾到美国的韩教授舍近求远,委托刘畅到其老家寻访此人。

老黄说,当年苏登科携子逃台,时间在迎吉事件后不久,匪首只带走了儿子,并未带走老婆,无论是大老婆,还是小老婆。苏登科原为保安团长,本地解放前夕,当局在败退前给他大批武器钱物,让他率部上山,利用其在家乡山区的活动基础,对抗共产党,等候国军反攻。这个匪首混迹江湖数十年,他不是傻瓜,能看出利害,很快就明白新政权将巩固统治,他在这里继续作乱的空间已经很小,不赶紧逃跑,一旦被共产党逮住,肯定活不成。迎吉事件后不久,他让其部化整为零,将指挥权交其大老婆叶美,自己带着儿子离开匪窝,远遁台湾。不久叶美兵败被捕,受审时交代说,苏登科行前告诉她,带着一家人没法偷渡,只能他和儿子先走。他让老婆多坚持一些时日,他到台湾后设法站住脚,到时候再想办法把她接过去,或者跟国军一起再打回来。

“听说真的到了台湾,以后销声匿迹。”老黄说。

这可以理解。苏登科只是小小一个地方保安团长、土匪首领,不是什么重要政治军事人物。他这种人逃台后恐怕得到街上摆个摊子,以算命为生。如果不逃则肯定要挨一枪。他这一枪终由其妻代受,叶美被公审枪决。

“她也有血债。”老黄说。

“商东秀呢?不会是当年也死了?”

没有人知道。她消失了。那是个特殊年月,某个人因某个不为人知的意外成为某具无名尸体,或者因为某种缘故隐没于某个地方某个人群里,从此无声无息,这都大有人在,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