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我的大青山
14580600000062

第62章 什么是龙抬头

第二天的一大早,清河屯就热闹起来,原来今天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所以家家户户早早都吃过饭,然后调动各种交通工具,向公社进发。

“好几伙,知道是赶集,不知道的还以为去打狼。”韩涛也一大早就被怡彤给拽了起来,等到了村口,入眼的都是人,有赶马车的,有赶牛车的,还有赶驴车的,但车上都满满登登。

“好像坐不下啊,要不,谁家再出一个马车?”车老板子的马车已到村口就被大姑娘小媳妇的给围了个满满当当,一看这架势,他顿时感觉有点脑袋发晕。

“老板子,我坐你这车。”老祖奶跨个篮子也来到车斗前面,身边还站香菱嫂和秋香嫂子,敢情也要去赶集。

“老奶也要赶集,那您快往里边做,中间稳当。”车老板子不敢怠慢,对于这位老祖宗级别的人物,谁敢不拉着啊。

“对对对,老祖您先上车,快往里坐。”大伙七手八脚把老祖奶搀到车上,那些老娘们一看没法挤了,就都嚷嚷着让等在村口的张大举把大爬犁回家换成板车。

“还真是够热闹,人山人海啊!”二十分钟后,望远远的看着集市,韩涛也忍不住惊叹一声。

集市就在小学对面的大空场,比一个足球场还大,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啊,瞧那架势,肯定有两三千。

“老叔,我和萍萍老师走啦,咱们一会在供销社门口集合。”怡彤一下车就拉着大辫子,很快就钻进人丛。

“等等我——”顺着人流挤进去,这场面他还真是第一次见识,这传说中的赶大集还是是名不虚传。要不是改革开放这场面可见不到,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摆地摊的,卖农产品和衣服布料的最多,日用品也不少,有装在圆纸盒里面的胭粉,有小铁盒装的腮红,最受欢迎的就是用贝壳装的蛤蜊油,农村人下地干活避免不了手裂手干,只要晚上洗完手把蛤蜊油一抹,捂一晚上第二天就能好一半。

见大辫子和怡彤经抓不到了踪影了,韩涛只能向前挤过去。走了一阵,他发现虽然这都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市场,但是基本上也有一定规范,每一类都有各自的范围。

走着走着韩涛突然看到前面围着一大圈人,里三层外三层,不知道在抢购啥好东西,于是也就使劲挤进去一瞧,原来是老纪三叔和一位高高瘦瘦的青年在那卖猪肉。看样子是已经来了一会了,半头猪没剩下多少。

“不好意思老哥,这猪头是自己留的,所以不买。”见有人在大量身后的猪头,三叔紧忙笑呵呵的说道。

“这猪头还真不错,不买就没法了,给我来半扇排骨吧。”旁边一个老头瞧着三叔身后那个肥硕的猪头惋惜的吧嗒嘴。

“三叔,生意不错啊,我这一路过来咱们屯子来摆摊的人不少啊!。”韩涛见那老汉一脸不舍的拎着排骨走了,这才上前打起招呼。

“是小涛啊,来的挺早啊。”见韩涛过来,老纪三叔笑着拍了拍身边的青年介绍道:“这是你三婶家的二舅,。”

“二舅好。”韩涛热情地招呼了一声。

“是个好小伙,你三叔没少夸你”高瘦青年看了看韩涛,笑了笑说道:“一会散了集去我那,二舅给你弄点好吃的。”

韩涛抓抓脑袋,然后咂嘿嘿一笑:“谢谢二舅,我还有伙伴一起来的,就不麻烦二舅了。”

纪老三当然咋回事,于是哈哈大笑:“小涛,你就别客气了,你二舅正好有事求你帮忙。小娟和怡彤你不用惦记,一会我让你三婶去找她们。”

“说啥求不求的,而就有啥我能帮上忙的招呼一声就行。”韩涛见三叔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在推辞。

“这就对喽,到二舅这就算到家了。”二舅舅哈哈一笑,一边把那个大猪头装进袋子一边说道:“那你再转转,等你三叔帮二舅把摊位收拾了,我先回去准备中午吃的东西。”

——————————————————————————————————————————————————————————---

等韩涛帮着三叔收拾完摊子,正好三婶也带着大辫子和怡彤来到了摊位,见时间差不多了众人就直奔镇西头,原来二舅家就是这镇里的。

“二舅,我们来了。”到了地方,韩涛就见二舅正拾到那个大猪头,此时的猪头以经放在火上把猪毛獠干净了,现在二舅正在洗净。

“你和小程老师先去屋里坐会,一会就能吃饭了。”抬头打个声招呼,二舅开始拿刀割掉猪头上的耳朵、随后是眼角、淋巴结块以及鼻肉软骨等杂物,转眼间就将整个猪头劈开一分为二,取出猪脑放到一边。

“你二舅这手艺可是全乡出了名的。”老纪三叔拉着韩涛走过去,指了指满满一盆的大猪头:“今天你也算是大量了一回,放在以前也就二月二那天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三叔,这二月二有什么说到吗,我从国外回来对咱国内的风俗不太了解您给说说。”韩涛一脸不解的问道。

“那我就给你说说。”三叔笑了笑讲起了最拿手的故事:“要说这二月二可是咱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又叫龙抬头,可见“二月二”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

尤其是咱东北人,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23日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

而且“二月二”龙抬头是大地万物开始复苏的日子,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咱农民就要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呵,吃个猪头还有这么多讲究,而且带着神话色彩,弄得我都不敢吃了。”韩涛听三叔说完,不由感叹起来。

“那我跟你说个不带神话的,宋代的“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大辫子拉着小怡彤走了过来,见韩涛不对祖国的传统节日这么不了解,也给他科普起来。

有句老话说:“哪有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就是说的二月二,这其中道理更是不言而喻。所以人若怀才不遇,不必气馁,早晚必会找到能够理解你,而又肯接受你的人。

“吃顿猪头肉即知道了一个神话故事,又明白了一个典故,还得到了程老师的鼓励,真是长知识了。”韩涛嘿嘿一笑,不禁再次感叹祖国的文化真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换做欧美和西方一些国家懂个屁啊,在他们还在茹毛饮血时,咱老祖宗都已经把吃发展成一种文化了。这才是民以食为天的最高境界,绝不简简单单是填饱肚子。

“好了,半个小时就可以吃饭了,这大冷的天都进屋喝杯茶,哪有客人来的都站在院子的道理。”说话间,二舅以经把处理过一遍的猪头放入大锅里架起了木头柈子,接着加入了酱料和好多种草药配置的秘制卤料,就这样煮了半个小时后,骨肉已经差不多可以分离,这个时候二舅又出去把猪头捞出来,把肉从骨头上剥下来,猪舌头什么的都分门别类切好放进二舅母递过来的盘子里。

韩涛看着二舅那娴熟的动作,不禁想起三叔那处理野味的手法,都是那么熟练,简单中透着股说不出的美感。

“二舅爷,这样就可以煮着吃了?”此时的猪头已经算是半熟,闻着已经有一股肉香,小怡彤在一旁使劲的吸溜着鼻子。

“丫头这是饿了吧,快了,马上就好。”一群人全都围外屋的锅台旁边,看着他一道又一道的工序。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猪头,居然让他煮出这么多花样来。

“来张嘴,看看好吃不好吃。”二舅伸出手,用筷子捞起一块猪头肉,吹了吹放进小丫头的嘴里。

再看怡彤,嘴巴呼噜噜的张合着,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嗯,好吃,二舅爷做的猪头肉真好吃。”

“确实好吃,想不到猪头居然能这么好吃!有嚼劲!”这下连韩涛也忍不住拈了一块放进嘴里,这肉确实已经很入味了。

等小丫头把二舅再次递给她的一片猪舌头塞进大辫子的嘴里后,就连她也忍不住说道:“色泽红润、香糯浓醇、咸甜适度、肉质鲜美,肥而不腻,肉有光泽,县招待所的大厨也没这手艺,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猪头肉!”

“看人家程老师这文采,都别看了进屋吃饭吧!”

二舅的话一出口,众人再也忍不住,全都挤了过来,你夹一片,他夹一块,每个人都吃的不亦乐乎。

“太好吃了!”

“哈哈哈!”二舅坐在炕头,手中捏着小酒盅,心中觉得很有成就感,这还是最简易版的猪头肉呢,等下次把准备材料齐全,给你们做顿更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