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调侃是一种攻击性比较强的幽默方式,所以常用于比较亲近的人之间,越是亲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高,便可适当攻击。但这种幽默仅是戏谑、调侃而已,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亲戚、朋友间的聚会上,幽他人一默,巧添欢乐。
家庭成员之间,调节“正经”气氛。
亲近的同学、同事之间可偶尔适当使用。
亲近的人之间,用幽默的方式来调侃戏谑彼此,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幽默能给人打开快乐的大门。幽默有时候也可以使一些具有“伤害性”的话题变得妙趣横生,趣从中来。
北宋文学家苏轼,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极富幽默灵性。孰不知,苏小妹也是一位罕见的幽默高手。相传,某日,苏轼与妹妹就彼此的长相开始调侃,展开“攻击”,苏轼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据传,苏小妹额头略凸出,眼窝略凹下一些)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则报之一笑,瞅准哥哥不加修整、乱糟糟的络腮胡须,当即反唇相讥: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女孩子最怕别人说自己长相的弱点,苏小妹“损”苏轼的胡须似乎还不解“心头之恨”,仔细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脸又长得极长,两只眼睛也距离较远,整个五官显得极不合比例,遂又“挖苦”道: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苏轼一听倒是乐得大笑不已。
苏家兄妹就彼此长相戏谑挖苦,可以说是百无禁忌,而且语带双关,运用极强的文字杀伤力去攻击对方的弱点,但兄妹之间却并未因此而“反目成仇”。整个过程攻击性极强,兄妹二人也是妙语百出,既夸张又幽默。
戏谑调侃式的幽默,亲切感较强,通过显示亲切情感引起对方共鸣,越是亲切,越可攻击,越是攻击,越有幽默。
这种幽默,一般针对他人的缺点进行攻击,但却不是平铺直叙地说出对方的不足,而是在戏谑中让对方逐渐“感悟”到,在隐藏较深的言语中透露出亲切感,较之其他幽默方式,能够更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1.确保对方与你足够亲近
在人际交往中,戏谑调侃式的幽默适用人群较窄,只适用于关系密切、亲近的双方之间。在使用这种幽默时,要找好对象,确保彼此之间相当熟悉、关系密切。
例如,下列场景:旅客:“您好!到××要多少钱?”
出租车司机:“20元。”
旅客:“行李呢?”
出租车司机:“行李不要钱。”旅客:“那您帮我把我的行李拉过去吧,我自己走过去就行了。”出租车司机:“……”
旅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属于陌生人关系,使用这种调侃式的幽默,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甚至容易惹怒司机。所以在使用这种幽默方式前一定要找准合适的对象,否则有可能与你的初衷背道而驰。
2.对于攻击性,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戏谑调侃式幽默中,对于攻击性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过之和不及都会导致幽默失败。
有一个人很有幽默感。一天,他请了几位朋友到他家一聚,准备施展一下自己的专长。他临门恭候,等朋友接踵而至的时候,挨个儿问道:“你是怎么来的呀?”
第一位朋友说:“我是坐的士来的。”
“啊,华贵之至!”
第二位朋友听了,打趣道:“我是坐飞机来的!”
“啊,高超之至!”
第三位朋友眼珠一转,反应道:“我是坐火箭来的!”
“啊呀,勇敢之至!”
第四位朋友坦白地说:“我是骑自行车来的。”
“很好啊,朴素之至!”
众人齐笑。
这个人的戏谑调侃恰当好处,既对朋友的到来方式做了调侃式的评价,又让朋友感觉到了他的幽默。那么对于这种调侃中的攻击性,分寸该把握到何种程度就是恰好呢?
攻击性在对方可承受范围之内,对方既感觉受到了攻击,又感觉这种攻击不是伤害。
要使对方能够体会到你的“言外之意”,这就需要找思维反应敏捷的对象。
对方表面选择远离你的攻击,却在心理选择更加接近你。
3.戏谑调侃也不耽误正事
这种幽默方式使用过后,在遇有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还需付诸行动。因为所有的幽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能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实际问题,幽默是束手无策的。所以双方调侃玩笑过后,实际问题还尚待他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