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冯氏锦囊秘录
14367800000060

第60章

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是也。虽始或因坐卧湿地,涉水履冰,然久必变而为热,故均属湿热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盖脾主四肢,足居于下,而多受湿,湿郁成热,湿热相搏,其痛作矣。故古名为壅疾,当用宣通之剂。如羌活导滞汤、当归拈痛汤之类,使气不壅而痛自愈矣。古无香港脚之说,《内经》名厥,两汉间名缓风,宋齐之后谓香港脚。凡肿者,名湿香港脚,湿者,筋脉弛长而软,或浮肿,或生 疮之类是也,治宜利湿疏风。如不肿者,名干香港脚,干即热也。筋脉卷缩挛痛,枯细而不肿是也,治宜润血清燥。有从外感者,有从内伤者,其为湿热则一而已。北方高燥,多饮 酪,肉食 酒,湿热下流所致。南方卑下多湿,血气虚弱之人,或遇房失,负重远行,冲冒雨雪,寒湿乘虚所致。大抵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诸阳则病在外,其症多在足外踝及足背,宜散之而愈。中于诸阴,则病在里,其症多在足内踝及 内,宜温利之。外症自汗走注为风胜,无汗疼痛挛急为寒胜,肿满重着为湿胜,烦渴热顽为暑胜。如四气兼有,但推其多者为胜,厥者,为风、痛者、为寒、肿者、为湿。寒胜则虫,皮肤中如虫行之状。热胜则纵,足六经皆能致病,惟手六经不与焉。寒则温之,热则寒之。在表则散,在里则下。若大虚气之,间作补汤,随病冷热而用之。不可拘执,其人黑瘦者,易治;肥大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人不耐风湿。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耳。其用药当分虚实寒热表里。如黄芩、苍术乃湿热必用之药也。防己、独活,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也。木瓜取入肝走筋也。赤茯、木通,渗利其湿也。肉桂、乌附散寒湿也。木香、槟榔、香附、乌药,宣行气道之剂也。

红花、桃仁,活力行凝之剂也。牛膝、杜仲、萆 、虎骨,壮筋骨之剂也。参、 、白术、归、芍、地黄,补养气血之剂也。合宜而用,则或攻或补皆可奏功,香港脚初起甚微,多不令人识也。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卒起脚屈,弱不能动为异耳,南北所感,虽有内外之殊,然皆由肾虚也。妇人病此者,亦血海虚而得之。与男子肾虚同也。若入腹冲心,呕吐不止,危在顷刻,宜八味丸温以逐之。入肾则腰脚肿小便不通,目额皆有黑气,冲胸喘而呻吟,左尺脉绝者,死,盖肾虚阳衰之人多犯此,肾乘心,水克火也。故肾虚香港脚,当以金匮肾气丸预为服之也。

南方自外而入者,止下胫肿痛,北方自内而致者,乃或至于手节也。治法初用解散,次必推荡大便,以导其邪气。《经》曰:卧出而风吹之,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至真要大论》云:太阴之胜,火气内郁,流散于外,足胫 肿,饮发于中, 肿于下。凡内伤酒食,脾胃营运之气有亏,不能上升,乃下流乘其肝肾之佐注于足胫,加之房事不节,邪气柔虚乃为香港脚,久而不愈,遂成痼疾,坚硬如石,谓之石疽。肉色赤紫,皮肉溃烂,名为缓疽,惟宜温补香港脚,或见食呕吐,憎闻食气,腹痛作泻,或二便阻塞,或精神昏愦。或妄语错乱,或壮热头痛,有类伤寒,名脚气,攻心多死。黑瘦者,易治;肥白肉浓者,难愈。

东垣曰:凡香港脚服补药,及用汤渫洗皆取之大禁也。此为南方外感湿气肿痛而言,非为北方内之湿气注下肿痛而言也。若内受湿气不能外达,宜淋滞消导。泄越其邪,脚气湿流于下,生疮肿痛久而不愈,乃香港脚下注成漏也,须用升提之药,提起其湿,随以气血用药。有香港脚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萆 ,再于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炙之,泄引其热下行。一禁嗔,嗔则心烦,烦则香港脚发;二禁大语,大语则伤肺,肺伤亦发;三禁露足当风入水,两足尤不宜冷;更宜戒嗜欲,节饮食为要。

其脉浮弦者风,濡弱者湿,洪数者热,迟者寒,微者虚,牢坚者实。结则因气,散则因忧,紧则因怒,细则因悲。

有肾脏风毒壅积,腰膝沉重者,宜葳灵仙末,蜜丸如桐子大,初服酒下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桃胶即是风毒积滞也。如未动,夜再服一百丸,取下后吃粥补之。

仍当服温补药为妙。然风毒中人,随脏皆得,心肺二脏,经络所起,在十手指,肝脾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

脚跟痛,有因痰,有因血热。血热者,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痰者,用二陈加南星、黄柏、防己。若脚指拳缩无血,乃肾气不足,血气不荣也,惟宜补以荣也。

然足跟乃督脉发源之所,肾经所过之地,诸骨承载之本。凡或热或肿或痛者,皆足三阴虚热所致,丹溪谓火起于尢泉阴虚之极也。少年酒色过度者,多犯此症。

一膝肿痛不消,防成鹤膝风。以膝肿如鹤,足胫细脉多弦紧是也。乃三阴经虚,寒湿流注为患。如环跳穴,在跨眼及脚根彻痛不已,外皮如故,脉沉数或滑者,防生附骨疽乃毒瓦斯附着于骨而成。(张按:究竟有何毒瓦斯?)乃肾经阳和之气不足,故肾部隧道骨缝之间气不宣行,阴血凝滞内郁湿热为溃为脓,所以有久服八味丸,令人无骨疽之语,谓骨暖气行血无壅滞,毒何生焉?)人多误为湿热,及至脓成,气血大亏,已不可救矣。

不知鹤膝风与附骨疽,俱肾虚者多患之。因真气衰弱,邪气得以深袭,前人用附子者,以温补肾气,又能行药势散寒邪也。故体虚之人为冷气所袭,经久不消,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而溃也。若误用寒凉,必成废疾,或挛曲偏枯,或痿弱不起,或坚硬如石为石疽,或日久始溃,皮肉俱腐为缓疽,下部道远,非桂附不能下达也。况肾主骨,而臀以下俱属肾,非桂附不能入其经而宣行也。

活人苡仁酒

治脚痹。

苡仁 牛膝(各一两) 海桐皮 五加皮 独活 防风 杜仲(各一两) 熟地(一两五钱)白术(五钱) 为粗末,人绢袋内,用归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月七日,分作数服,遂贴,浸酒空心每服一盏或半盏,日三四服。常令酒气醺醺不绝,久服觉皮肤下如数百条虫行,即是风湿气散。

羌活导滞汤

香港脚初发,一身尽痛,或肢节肿痛,便溺阻膈,先以此导之,后用当归汤。

大黄(酒煨,一两) 羌活 独活(各五钱) 川归 防己(各三钱) 枳实(麸炒,二钱) 每服七钱,水煎服,取微利则已。

济世方

治一切香港脚神效。用穿山甲前两足者,烧存性研细,入麝少许,多少随人斟酌,要服此药。须去他事,晚间忌进饮食,至夜深腹空时调服,坐卧随意,及鸡鸣再一服,痛立止,过一二日便能步履如常,神效。

千金方松叶酒

治香港脚十二风痹,不能行。用松叶六十斤,挫细,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酿米五斗如常造酒法,另煮松叶汁,以渍米并 饭,其酿封七日后,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熏洗用香紫苏(半斤) 忍冬花(四两) 木馒头(七两) 苏木(二两) 为粗末,以水煎数沸,桶盛分三度添用,只一次洗完,永除病根。

三将军丸

治香港脚入腹冲心,大便不通。

吴茱萸 木瓜 大黄(各等分) 米糊丸,绿豆大,每五十丸,粳米枳壳汤下,未应再加服,以通为度。

杉木节汤

治香港脚冲心,或心胁有块,毒胜痰逆,痞满喘急,汗流搐搦,昏闷上视咬齿,甚至垂绝不知人。

杉木节(一大升) 橘叶(一升,无叶用皮亦可) 大腹皮(七个,连皮锉碎) 以童便三升,煎一升半,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停后服。

麻黄左经汤

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增寒发热,无汗恶寒。

麻黄(去节) 干葛 细辛 白术(米泔浸) 茯苓 防己 羌活 桂心(不见火) 甘草 防风各等分。一方加葳灵仙,姜枣水煎,空心服。

六物附子汤

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时浮肿。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防己(各四钱) 炙甘草(二两) 白术茯苓(各三两)姜水煎,食前温服。

虎潜丸

治肾阴不足,筋骨痿软,不能步履。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 熟地黄(杵膏,各三两)虎胫骨(二两,酥炙) 锁阳 当归(各一两五钱) 陈皮 白芍(酒炒) 牛膝(各二两) 龟板(四两,酥炙)为末,煮羯羊肉捣为丸,桐子大淡盐汤下。

人之一身,阴气在下,阴不足则肾虚,肾主骨,故艰于步履,龟属北方,得天地之阴气最浓,故以为君。虎属四方,得天地之阴气最强,故以为臣。独取胫骨从类之义也。草木之药性偏,难效气血之属异类有情也,黄柏、知母去骨中之热,地黄、归芍滋下部之阴,阴虚,则阳气泄越而上,用锁阳以禁其上行,加陈皮以导其下降,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羊肉为丸。命曰虎潜者,虎,阴也。潜,藏也。欲其封闭气血而退藏于密也。

趁痛散

治湿气攻注,腰脚疼痛,行步无力。

杜仲(炒断丝,一两五钱) 肉桂(去皮) 延胡索 萆 没药 当归(酒洗、焙,各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送下。

加味二妙丸

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 上热起,渐至腰膝,麻痹痿软,皆湿热为病,此药神效。

败龟板(酥炙,自败者佳。如无,以熟地代之) 萆 (酒洗) 防己 当归(酒洗,各一两)黄柏(酒浸一宿,晒干) 川牛膝(去芦,酒洗,各二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片晒干,四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送下。

滋肾舒筋健步丸

治痰湿手足不便,血虚筋骨软弱。

当归(酒洗) 白芍(酒洗) 牛膝(酒洗) 杜仲(酒炒,一两) 防风 羌活独活(酒浸一宿,焙) 木瓜(酒浸,焙) 川芎 防己(酒浸,焙,各七钱) 肉桂(去皮,四钱) 茅山苍术(米泔制,二两) 白术(二两) 熟地黄(酒洗,一两二钱) 桑寄生(酒炒,六钱) 共为细末,酒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下。天阴姜汤下,酒服亦可。一方加虎胫骨酥炙一两。

治香港脚方

累试神效,绝胜诸方。

麻黄(三两,去根留节炒黄) 僵蚕(二两,炒为末) 乳香(另研) 没药(各五钱)丁香(一钱) 各研为末和匀,每服一两,好酒调下,取醉,汗出,至脚为度,俟汗干即愈。后用五枝汤洗,用桃、柳、梅、槐、桑,取嫩枝煎汤,先饮好酒三杯,洗脚止痛为妙。

加味四斤丸

治肝肾俱虚,精血不足,足膝酸疼,步履不随,风寒湿气脚痛。

虎胫骨(酥炙) 天麻 宣木瓜(一个,去瓤) 肉苁蓉(各一两,酒浸、焙) 没药乳香(各五钱) 川乌(一两,炮、去皮) 川牛膝(一两五钱,酒浸) 为末,入木瓜膏,和酒杵捣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淡盐汤送下。

当归拈痛汤见前肩背门。

方脉痿证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