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而言,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文化史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百科全书派
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译成法文,后来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遂决定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原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大词典》),并邀请启蒙作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主持此事。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自己不仅亲自撰写了有关哲学、历史和应用科学的条目一千多条,而且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写出条目,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在狄德罗的领导和组织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同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针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制造舆论。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已经达到高潮。
何谓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三千大千世界原是古印度传说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名称,是佛教名词。据《长阿含经》等书记载: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央是须弥山,有七山八海环绕着,海中有四大洲,海外更有铁围山。
同一日月所照耀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小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小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又由于大千世界中有大、中、小三个千世界,所以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沿用其说,以三千大千世界为释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千世界”这个词就沿用至今。
“文艺复兴”的由来
从14世纪开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文主义学者为冲破封建教会思想的桎梏,掀起了一场研究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热潮,并一直持续到15~16世纪。因为这场新文化运动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因而有“文艺复兴”之称,“文艺复兴”这个词最先是由意大利的乔尔乔·瓦萨里提出的。
这个时代的不少大雕塑家同时也是建筑家。瓦萨里的老师米开朗琪罗就是在建筑上有着丰功伟绩的艺术家。除了著名的朱理二世陵墓外,由莎迦着手的法尔奈塞宫邸建筑、卡庇托利广场的建筑群等,都与米开朗琪罗的名字分不开。而作为米开朗琪罗的得意门生,瓦萨里在建筑上也有辉煌成就,其中最出色的就是佛罗伦萨那座乌菲齐宫内的走廊。
博士、硕士、学士的含义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些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也指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士,我国五代时期就有。《五代史》记载:“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学士,最早出于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史记·儒林传序》:“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现在,学士、硕士、博士是我国学位的三个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议后,发给学位获得者相应的学位证书。
对于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学位授予单位提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名作家写作习惯拾趣
莱蒙托夫喜欢把自己的诗句写在随手抓到的破纸片或旧信封、包装纸上。
著名的童话大王安徒生常常在茂密的森林中构思他的作品。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作家拉辛习惯边走边思考、酝酿佳句或背诵自己的诗句,有时甚至在庭院里发疯似的来回走上几百遍,反复琢磨推敲。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需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家务劳动,于是,她总是随身带着铅笔、纸张,利用干活的空隙,及时将脑子里涌现出来的情节写下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善于从梦境中取材,喜欢闭着眼睛创作。他在写不同体裁的作品时,还习惯使用不同色彩的纸张和墨水。
巴尔扎克往往在半夜12点钟起床,一直奋笔疾书到第二天傍晚。他平时不沾烟酒,但在创作时却拼命地喝浓咖啡。
美国作家海明威自从飞机出事受伤后,就一直喜欢用一只脚站着写作。他认为这样做能迫使自己尽量将文章写得简洁些。
歌德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写作,他常常根据不同的创作内容选戴不同颜色的眼镜,以激发自己丰富的情感。
雨果的工作室设在盖纳西岛的最高点,其天花板和四周墙壁均由透明的玻璃构成,既可俯瞰大海,又可仰望蓝天。
契诃夫年轻时喜欢在临街的窗户旁写作,借以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们,并锻炼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为了求得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经常带足干粮和水,驾一叶扁舟,泛舟海上,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写作起来思路敏捷,得心应手。
罗曼·罗兰写作时,常在案头放一面镜子,时刻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借此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写作时“随遇而安”,即使置身于飞机轰鸣、炮火连天的战场,也能做到专心写作。
福楼拜喜欢白天休息,夜里通宵写作。他房间里的灯光彻夜通明,成了塞纳河船夫的航标灯。
法国作家司汤达为了使文笔声调铿锵有力,每天早晨都要朗读两三页民法。
三姐妹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三姐妹作家。她们出身山区贫苦的牧民家庭,幼年丧母,家境清寒,曾在一所半慈善性质的学校求学,而且先后都外出当过家庭教师,受尽了屈辱和折磨。
她们自幼都爱好文学、艺术,少年时代就开始写作,并在1846年自费出版过一本诗集。其中以艾米莉的诗作最佳,有的还被选入英国19世纪及20世纪第一流诗人的诗选。
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阿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简·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地位低微却勇于捍卫自己人格和尊严、执著追求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平等地位的新型平民阶级形象,受到读者的欢迎。《阿格尼斯·格雷》讲述的是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娇弱英国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外出,担任富人家的家庭教师,尝尽人间辛酸的故事。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受尽凌辱的弃儿希斯克里夫的复仇故事,小说刚发表时并不为同时代人所注意,然而自20世纪以来,评论界对此书的评价日趋升高,30年代英国进步评论家福克斯称该书是“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所产生的“三大巨著”之一。因为它反映的不只是个人复仇的题材,还更深刻地反映了被侮辱的下层人民向恶势力发出强烈抗议的社会内容。
不幸的是艾米莉在《呼啸山庄》出版后第二年就病逝了,孤独的夏洛蒂到39岁时才与父亲的前任副牧师结婚,然而不到一年,她也病逝了。
最长的科幻小说
目前被人们公认的世界上最长的科幻小说集是联邦德国墨维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说《倍里·罗丹》。该小说自1961年9月出版第一集《星杀》以来,每周刊出一集,至今已出版了1300多集。
这部科幻小说描写了地球上的超级太空人乘坐着地球的超级太空船,进入浩瀚的太空与外星侵略者进行搏斗,最后占领外星球的故事。这种题材的科幻小说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因此每集的印数都达70万册以上,而且还将继续出版。
《摇篮曲》的作者
这首充满诗意、富于韵律节奏感并具有莫扎特旋律风格特点的《摇篮曲》在世界各国婴儿的摇篮边,在各种音乐会上回荡了近200多年。音乐家、学生、一代代的父母和孩子们以及研究音乐家生平的专家们无不被这支署名莫扎特作曲的歌曲所打动。
不过直到近些年才有专家发现了历史上的破绽:歌曲刊行日期是1796年,而此时莫扎特已经逝世五年了,于是专家们对此曲的作者进行了甄别和考证,确认此曲系一个无名人士——奥地利的医生贝尔纳德·弗里斯假托莫扎特之手的伪作。
有关机构和部门相应地改写了此曲的资料,德国汉堡图书馆在珍藏的此曲原稿上添加了“戈特尔作词的《摇篮曲》,弗里斯作曲,1796年刊行”的注解。
然而这支乐曲的光辉并未因此而减弱,因为它虽然假托莫扎特之名,却绝非粗制滥造之作,而是为莫扎特的音乐“锦上添花”。
世界十大文豪
荷马(约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盲人诗人,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编订者,其史诗作品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但丁(1256~1321),意大利诗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代表作《神曲》广泛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和斗争,集中世纪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之大成,表现了新与旧的斗争,显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但又带有浓厚的中世纪宗教色彩,表现了诗人处在新旧交替时期思想上的矛盾。其作品对后世纪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爱好戏剧。莎士比亚一生著作甚多,留存剧本37部,长诗2首,十四行诗154首。主要著作有:历史剧《查理三世》、《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长诗《维纳斯和安东尼斯》、《路克丽斯受辱记》。这些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顶峰。马克思称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和艺术,青年时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他的努力为德国文学留下了不朽之作,代表作《浮士德》是他花费了长达60年之久的时间创作出来的不朽之作。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著名诗人,生于军官家庭,一生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理论作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的作品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了愤怒揭发和有力控诉,对下层贫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深刻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他一生写有诗集5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余部,戏剧二十多种。主要作品有诗歌《菁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戏剧有《邮局》、《红夹竹桃》、《摩吉多塔拉》;小说有《沉船》、《戈拉》等,另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种。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的创作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有巨著《战争与和平》,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短篇小说《琉森》(1857)、《三死》、《家庭幸福》。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以及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木工家庭,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母亲》深刻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功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列宁对《母亲》曾给予高度的评价,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高尔基的作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共同的财富,给世界工人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曾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在杭州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北京教育部任职;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1926年,陆续创作出《呐喊》、《彷徨》等短篇小说。1927年~1935年创作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世界文坛三大怪杰
世界文坛三大怪杰分别是维加、伏尔泰和科莱特。维加(1562~1635),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有“西班牙的凤凰”、“西班牙戏剧之父”、“天上人间的诗人”之称;伏尔泰(1694~1778),18世纪启蒙主义者公认的领袖、当时思想界的泰斗,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哲学家的家长”、“一代思想的主宰”等美誉;科莱特(1873~1954),20世纪法国文坛巨星、闻名世界的杰出女作家,享有“法国文坛怪杰”、“法兰西的国宝”等美誉。
酿成一场大战的小说
一本书影响一段历史,这并不是痴人说梦。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但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甚至帮助了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且对美国历史及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总统林肯曾评价这本书,说“它导致了一场南北战争”。美国学者道恩斯将《汤姆叔叔的小屋》列入“改变世界的16本书”之中。这本书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黑奴吁天录》在20世纪初的中国问世后,很快被改编成话剧上演,风靡一时,对中国近代社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斯托夫人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她的家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逃亡的黑奴。奴隶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当年这本书首次在《民族时代》刊物上连载,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仅第一年就在国内印了100多版。评论界认为这本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制情绪上起了重大作用,是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
改变世界的15本书
社会科学类
1.《君主论》马基雅维利著(意大利)
2.《常识》潘恩著(美国)
3.《国富论》亚当·斯密著(英国)
4.《人口论》马尔萨斯著(英国)
5.《不服从论》梭罗(即索罗)著(美国)
6.《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著(美国)
7.《资本论》马克思著(德国)
8.《论制海权》马汉著(美国)
9.《世界历史的地理枢纽》麦金德著(英国)
自然科学类
10.《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著(波兰)
11.《血液循环》哈维著(英国)
1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著(英国)
13.《物种起源》达尔文著(英国)
14.《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著(奥地利)
15.《相对论原理》爱因斯坦著(德国)
父子作家大仲马和小仲马
法国作家大仲马青少年时代就痛恨波旁王朝,曾参加1830年的七月革命。由于父母早亡,家庭贫困,大仲马14岁起便辍学当小职员。他喜欢文学,尤其崇拜莎士比亚。他的文学生涯始于戏剧创作。《享利三世和他的宫廷》的上演轰动了法国文坛,但《冶金学家》的上演却遭到失败,从此他便转向了小说创作。《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那离奇曲折的故事和浓厚的传奇色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三个火枪手》通过对三个火枪手为王后效力而历尽艰险以及对当时宫廷中勾心斗角等丑行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黑暗内幕,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邓蒂斯遭人诬陷,被打入死牢,侥幸越狱后,凭借狱中难友得到大量财宝,化名基督山伯爵,回到巴黎,向三个陷害他的坏蛋复仇。小说揭露了七月王朝的一些上层人物的罪恶发迹史,暴露了复辟时期法国司法制度的黑暗。
小仲马(1824~1895)写了一个剧本《私生子》,结尾有两句颇有深意的台词:
父:当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时,你一定允许我叫你“儿子”的。子:是,叔叔!
但当剧本即将公演时,剧院老板却要求去掉这两句对话,改成父子热烈的拥抱。小仲马不答应,他说:“我就是为这两句台词才写这个剧本的。”因为剧本的故事就蕴涵着他自己的身世。
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他7岁时,大仲马才认他为儿子,但始终不认小仲马的生母是他的妻子。这种切身的遭遇在小仲马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并影响着他以后的创作。他把探讨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问题作为贯穿自己创作的中心内容。
1848年,小仲马发表了小说《茶花女》,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后来他把小说改成了话剧。话剧内容与小说一样,通过巴黎名妓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上流社会的荒淫无耻和资产阶级冷酷、自私、虚伪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的同情,赞美了玛格丽特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心灵。玛格丽特出身贫苦,聪明善良,但因环境逼迫沦为娼妓。她结识了富家青年亚芒,并与他产生爱情。亚芒的父亲反对这门婚事,他用虚伪的道德说教逼迫玛格丽特离开亚芒。最后玛格丽特贫病交加,含恨死去。话剧一上演,立即轰动了整个巴黎。小仲马从此专事剧本创作,比较有名的剧本有《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感情真切自然,语言通俗流畅。
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
他(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是犹太人,是一个高利贷者,他贪婪、吝啬、冷酷、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他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最后女儿不得不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他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仆人吃饱;他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一次,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以自己的名义向夏洛克借钱;夏洛克借机报复,一面声称不要利息,一面提出了以三个月为期,到期不还便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的苛刻条件。
三个月过去了,由于商船出海未归,安东尼奥无力偿还,夏洛克便诉诸法庭,要求依约割肉。此时,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娜装扮成律师,出庭为安东尼奥辩护,提出了既不准少割、也不能伤害性命,而且不准流血,如有差错就将依法论处,并将钱财充公的条件,致使夏洛克败诉。
葛朗台
(出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守财奴》,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对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阿巴贡
阿巴贡(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致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现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泼留希金
泼留希金(出自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泼留希金虽然在贪婪吝啬上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更是他的个性。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客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实在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碜。他的衣服很像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绝不是围巾。他的卧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任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是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他甚至还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这四大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的气质与性格。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无论是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三大戏剧(神秘剧、道德剧和奇迹剧),还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大量文学作品,都能从中看到《圣经》的深刻影响。
意大利最伟大的文学家但丁写下了不朽的名著《神曲》,他把该书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大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他受天主教影响之深。但丁描写自己由地狱到天堂的行程,实际反映了《圣经》的思想:人如何摆脱罪恶,使灵魂得到净化,最终使心灵得到完善,归向上帝。在但丁之后产生的人文主义者薄伽丘、拉伯雷、彼特拉克等人的著作,在揭露教会腐败的同时,积极宣传了基督的爱,宣讲基督教宽容、顺从的精神。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虽没有一部属于宗教题材,但所有作品无一不渗透基督教的原罪观——“善恶一体”的思想,认为“罪”与“恶”本属人性,因此,莎士比亚笔下没有纯粹的善人,也没有纯粹的恶人。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上帝的爱,面对有罪的人类,上帝用无私之爱,仁慈地对待他们,拯救他们。这种上帝永恒的爱和宽恕精神贯穿于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之中。
英国清教徒作家班扬的名著《天路历程》,通过一个基督徒历尽艰辛、冲破重重障碍,最后抵达天国的经历,揭露了英国王朝复辟时代的社会现实。书中充满清教徒的虔诚,表明只有坚定对上帝的信念,才能进入天国之门。
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和雪莱对宗教似乎并不虔诚,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深受基督教精神和《圣经》的影响。拜伦的诗剧《该隐》,以《创世纪》中该隐杀弟的故事为素材,塑造出一位反抗上帝、追求真理的青年英雄形象。整个诗剧探讨了基督教所关心的人类受苦、犯罪和死亡的根源。而自称“无神论者”的雪莱,早年就专心于圣经文学,在《基督教论》一书中更是盛赞耶稣宽厚仁善的美德和无畏的革命精神。
近代欧洲大批著名文学家,无论是不是基督教徒,其作品中都渗透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比较典型的如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艰难时世》等,这些作品都对基督教提倡的博爱、自我牺牲的精神推崇备至。俄国杰出作家普希金的许多诗篇都透露出他对宗教的双重态度。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基督教信仰,他一直把耶稣的教导视为神圣而永恒的真理,并以此教诲批判与之相悖的现存教会的神学及其教义。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
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他的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朋友》等。
契诃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妙趣横生,发人深思。8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色彩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欧·亨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世界文学名著浩如烟海,究竟哪十部是世界之最呢?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2000年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以下十部经典长篇文学名著。这十部文学名著是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的文学大师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应该说,称之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是当之无愧的。
《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俄)高尔基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顶峰、走向革命的艰难道路,同时也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80年代俄国劳动者追求真理的曲折历程,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悲惨世界》——(法)雨果
《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时间和历史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座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巨著《巴黎圣母院》描述的是一个美丽、浪漫但又悲惨的爱情故事。被父母遗弃的驼背卡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长相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其精神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
《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
全书充满强烈的反抗压迫、争取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
这本书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工业资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作者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红与黑》——(法)司汤达
这本书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病态爱情的悲剧,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她唯一的作品《飘》的影响力。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十卷二千页的小说,它是一个对音乐天才艺术发展过程的精雕细琢的记录。罗曼·罗兰描绘书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他还消除了法国与德国之间的艺术隔阂。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经历也就是每一个丢掉过去、开拓将来的天才人物的经历。1915年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在1877年完成《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轰动了整个文坛。
罗曼·罗兰的艰苦历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声誉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因为其父母双方祖上三代都是律师,所以这是一个在当地颇受尊敬的家庭。而其父给儿子起名为罗曼和保罗爱弥尔,也是希望他能像古罗马作家普卢塔克笔下的罗马英雄一样具有强力的精神和超凡的天赋。
在这一点上日后的罗曼·罗兰并没有让父亲的愿望落空。但罗曼·罗兰小的时候身体却并不健康,有一次还因为仆人的疏忽,不到一岁的小罗曼·罗兰被单独放在寒冷的户外,差点冻死。
少年的罗曼·罗兰一直是体弱多病的。对于一直溺爱他的双亲来讲,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把他禁锢在家里。而这与小罗曼·罗兰向往自然的天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在回忆这段童年生活的时候,用了“鼠笼”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处境。
这个“鼠笼”最大的弊端就是扼杀了小罗曼·罗兰的“精神自由”。他无法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到田野间放牛牧羊,无法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嬉戏玩耍。而这竟导致了幼小的罗曼·罗兰对生命和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在罗曼·罗兰5岁那年,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突然因为白喉症被夺去了生命。而这个事件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父母对罗曼·罗兰更加严厉的“保护”,而妹妹的死亡也让幼小的罗曼·罗兰无形中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
由于小罗曼·罗兰的家庭在当时属于体面的中产阶级,而其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所以在罗曼·罗兰14岁那年,为了让他接受优良的教育,他们一家人迁往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这次迁居对于罗曼·罗兰的一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在巴黎这座大都市里,年少的罗曼·罗兰开始是极为不适应的,在他看来“大城市是庞然可畏的有机体,那里灵智的微生物会像一切痼疾的霉菌那样迅速繁殖。假如新来者不能立即顺从,就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时期,使他们的血能适应这些毒素”。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内向且爱幻想的罗曼·罗兰来说,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园,都市疯狂的节奏和学校的混乱情形,让年少的他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罗曼·罗兰开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伏尔泰等大师的作品,他那荒芜的精神领地再次焕发了生机。而且十分幸运的是在一次拜访朋友的途中,他遇见了当时的大文豪雨果。这次会面显然给了罗曼·罗兰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对他影响重大的艺术大师有很多,从他自己为这些伟人写的传记人们可以如数家珍:《贝多芬传》、《歌德与贝多芬》、《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
罗曼·罗兰在罗马上大学的时候,曾认识了一对漂亮的意大利姐妹。年少的罗曼·罗兰对她们都充满了爱慕,一时竟不知道到底喜欢她们两人中的哪一个,在自己像猜拳一样的独角戏中,暗自体味着恋爱的苦恼。而当他鼓起勇气试图表白的时候,才发现两姐妹对他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于是这场自编自演的戏剧也到此画上了句号。对这次初恋的回忆,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还不懂得独立思考,却自我陶醉在感情空虚的悲歌里。”而他的处女作也从此诞生了——一部名为《罗马的春天》的小说。
罗曼·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犹太姑娘,她的父亲是语言学家,在巴黎的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婚姻生活:“小小的喜悦、失望、好笑,或者奇异且有时悲伤的日子里,我们像兄妹一样互相倾诉。我们还以相同的眼光来批判这社会。我的妻子有观察与剖析心理的天分,这一点与我一致,也与我互补……我的妻子是一位音乐家,和我差不多;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中占了很大的地位……”
看得出来,起初的婚姻生活是波澜不惊的,很和谐也很美满。但后来的情形就发生了变化。罗曼·罗兰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这些剧本或是小说却很难有上演和出版的机会。因为巴黎实在太大了,罗曼·罗兰一个外省人在这里凭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根本无法立足,每一次都要靠妻子的帮忙,才能获得一些表现的机会。妻子始终认为“只有被别人认可的,才是有用的东西,或者说任何创作的目的都应具有实际利益的出人头地的追求”(大概每一个女人都是这样劝说自己的伴侣,然后名曰“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而这一切使罗曼·罗兰越来越感到是在受别人的恩惠,他宁愿为了尊严而放弃现实的利益。在几次毫无价值的讨论中罗曼·罗兰始终没有和妻子达成共识,最终结束了他们长达八年的婚姻。
而在离婚以后四处碰壁的生活,和那些艰辛的体验却恰恰为他以后的创作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和灵感。
后来的罗曼·罗兰便写下了那部世界闻名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能凌驾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写下了被众多有识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虽然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1916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这种博大的胸襟正如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描写的那样:“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
1944年8月24日,巴黎解放。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