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企业家
14031500000058

第58章 往南寻城

陈卫星南下第一站,是州鼎市,这是一种陌生的环境。

整个城市在山坳里,四面群山包围,陆地只有公路与外界沟通,往东面几十公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陈卫星原本想的也是借助市区的大码头,寻找批发销售渠道,可是市里水路交通不畅。码头倒是有,却只有几条船只,那也是市区内的运输使用。通往周边各县,不是依靠水路,而是盘山公路。

利用码头找到批发商户,已是不可能了。利用汽车站,汽车司机与收票员,都是公家的人员,他们没有经商的头脑,而且也不允许他们销售商品,最多他们只知道携带托运货物。

找了几个司机大哥交谈,他们都不敢做这种批发生意。而且他们没有时间,按时开车与上下班,是他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一旦觉得非常有满足感,外面的诱惑就变得非常不牢靠,想让他们打破这种固定运转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晚上呆在旅馆里,陈卫星象是热窝上的蚂蚁,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后半夜了,也无法躺下来睡觉。

按照他的办事风格,一定要赶在胡海生前面,把事情办妥,风风光光地回到戚卫镇。

他不知道胡海生那边的情况到底如何,自已这边确实遇到了麻烦。

如果象货郎担一样的零卖,他是有办法的,在车站或者学校门口,抓准时机卖一阵子,那四百只的铅笔盒,没几天也会卖完的。可是这种卖法,不但效率不高,而且没有后续的订单。找到大量的批发商,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一直以来,陈卫星都处于顺境,从来没有什么棘手的事落在他身上。可是现在,他觉得自已浑身是刺,又如坐针毡。自已尽然穷困到想不出办法,而如果呆头呆脑的胡海生抢在前面,回去带来大量的业务,他在孙茹花面前就会抬不起头来,更没有吹牛的资本了。

陈卫星空感叹,到了后半夜,才停止了踱步,身心疲惫地钻进被窝,过度的劳累,使他终于酣然入睡。

醒来之时,天已大亮,窗外下着细雨。

陈卫星跳下床,赶紧擦了把脸,就下楼往街上跑。可是在街上走了两步,他又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在这片未开发的商荒之地,他真不知道跟哪些人会形成共识。他索性打着伞,跟着人流,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

遇着一家包子铺,蒸笼里的镘头白花花的,刚打开冒着热汽。陈卫星感到一阵的饥饿,顺足逛进去,要了碗油条汤,叫了六个馒头,呼哧呼哧地吃起来。

这时店外一个卖货郎,挑着麦牙糖的担子,急匆匆地进了店。他把担子放在旮旯里,在陈卫星对面位子坐了下来,要了三个面包,一碗油条汤。

“你不是本地人吧?!看起来很不象!”货郎担看着陈卫星,眼睛有点走江湖的味道,“一般城里人,都在七八点钟的时候,吃过早点了,而且不会一叫就六个馒头,城里人一般只点两个,要不你是饿慌了!”

陈卫星盯了货郎担一眼,道:“说得有理,兄弟,那你是不是本地人啊?这个城里人!我看你也不象嘛!”

“不错啊,这你也看出来啦!不过看你两手空空,是来走远门亲戚的吧!”

“你是走江湖的,猜猜我到底是干哪行哪业的。”陈卫星觉得反正没事,在外地碰到个热心人聊聊也不错。

“你大概是北边来的吧,而且讲话腔调也不对,我估计吧,你不是干重活的人,是村干部什么的吧!”货郎担觉得陈卫星干哪行都不象,于是想猜个工作人员之类的,又觉得不大象,突然想起跟村里干部的样子挺象,只是年轻了点,不过也时兴年轻干部,所以大胆地猜测了一下。

陈卫星心里一乐,想不到自已还象干部,但干正事要紧,他已看出,这个货郎担或许能解决自已的烦恼。他试探道:“说得没错啊,我正是干部,不是村里的,是镇里的干部。这次大老远的到州鼎市来,主要是镇里办了个文具厂,专门生产印花铁皮铅笔盒的,我是来推销铅笔盒的。”

货郎担又环顾了一周店里,道:“铅笔盒在哪,没看你挑着,还是带着什么包裹呐!”

陈卫星掏出烟来,递过去一支给货郎担,道:“我是搞小批发的,就是一次要卖出去一大包几十盒的那种。是厂里直接拉过来的,价格相当的便宜,只有商店里的一半都不到!”

货郎担立即来了兴趣,但用怀疑的目光深沉地盯了陈卫星两眼,又装做不经意地低头,看了看陈卫星的脚底,显然陈卫星是穿着皮鞋,挺洋派的那种,有点派头。他压低声音说:“有没有搞错,一半不到的价格,是不是厂里的处理品哦?”

陈卫星把手里的一个馒头两口塞进嘴里吞了下去,喝了汤,只怕自己噎着,落肚以后,才道:“正规厂,都是绝对的正品,你要知道哦,这是厂里的批发价,市场上根本拿不到的。”

货郎担说:“要不带我去看看,如果合适,我可不可以买点?!有没有规定卖给谁?”

陈卫星一笑,觉得这个地方的人真没生意头脑,哪有规定卖给谁的道理。赶紧说:“我这个不走单位渠道,专门批发给私人的,就象你吧,走街串巷的,正好带上我的铅笔盒一起卖,这样可以赚双份的钱!”

话正点中要害,货郎担咕地喝了个碗底朝天,对陈卫星道:“走,快带我去看看!”

陈卫星碗里还有两个馒头,他看见货郎担已站起身来,立即抓起馒头,递一个过去道:“来,一人一个干了,我们这就立马走。”

陈卫星把馒头含在嘴里,掏出钱来,一并把货郎担的馒头钱也付了。

货郎担挑了旮旯里的麦牙糖担子,两人急急往陈卫星的旅社去。一路上,货郎担向陈卫星透了底,因为州鼎市里有一家麦牙糖厂,全市的货郎都来这里进货。

他们卖麦牙糖,就是在下面的村镇里卖,走街窜巷趟村庄,卖钱,或是兑换一些破铜烂铁破布。一担卖完后,就乘汽车或是步行来市里兑换出破铜烂铁破布,再进货麦牙糖。

陈卫星大致了解到货郎担的收入,象这种纯粹做麦牙糖生意的,也就真的是在农闲时节,跑个路费,赚个饭吃,没多少利润。

但是这铅笔盒的确不一样,投入二十元,就可以赚到二十元,吸引力巨大。

来到旅馆,陈卫星在货物寄存处取了一只包裹,提到自已的房间,神神秘秘地取出铅笔盒,各种花样,五颜六色,鲜艳至极。货郎担眼里冒光,啧啧称赞,说自已在百货商店里看的,也没这么的光亮。

陈卫星说:“刚生产出来的,还散发着香味呢,这跟积压一段时间的货,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这个才是全新货,是上等品。”

货郎担二话没说,立马要了十个铅笔盒。他说自己钱带得少了,不然要买个三十个才行。

陈卫得的目标,并不在于一个人买多少,而是要很多人按这个数量级去买,这样才能获得大面积的市场。

“兄弟,我这里有两大包的货。你带我去麦牙糖厂附近,由你来招呼那些跟你熟悉的同行。你帮我介绍成功一个人,我给你二角钱的提成。我这里的货,足够卖几十个人的,你不花本钱,就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你看怎么样?”

货郎担想不到陈卫星还有这一招,这等好事岂能错过,于是让陈卫星取了包裹,挂在自已的挑担上,一路飞奔着往麦牙糖厂去了。

这货郎姓顾,做货郎担的生意,已经有三年多了。养家糊口,贴补家用,尝到了做货郎的甜头,一直没歇下来。由于出道早,这市麦牙糖厂的货郎们,跟他混得挺熟,都老顾地叫着。

话说这麦牙糖厂,虽地处市郊,但不是很偏,加上鼎州市城区范围比较小,穿街走巷抄近路,十几分钟就到了。陈卫星在厂外几十米远的巷弄里,卸了货等着,让货郎担前往厂里招呼。

上午十点多,正是麦牙糖厂里出货的繁忙时段,一个个货郎正进了货,从厂里出来。他们在厂门口歇了,围在一起聊天,谈点生意经,并不急着回去。他们并没有效率什么的时间观念,乡下人习惯了。况且汽车返程时间大多在中午,他们一清二楚,与其在车站等,不如在厂门口竭着,一拨同行聊天有乐趣。

顾货郎一到立即跟他们打招呼,从担子里搬出铅笔盒让货郎们观赏。

等大家纷纷打听这铅笔盒是怎么回事时,顾货郎把碰上陈卫星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并说已经带他来了,正在前边的巷弄口。

货郎们想不到好事就在眼前,兴奋得纷纷挑起担子,大家呼拉拉地飞快向巷弄口奔去。

陈卫星被围了个严实。由于货郎们进货后,所剩的钱不多,他索性也不按最少十盒地批发了,谁要买多少盒,就卖多少盒。不过呢,他都给每个人一张写着联系地址电话的纸条,自已不会再来了,说要货的话,写信或打电话联系。

两个多小时过后,两大帆布包的铅笔盒,都被销售一空。

顾货郎拿到了八元的赏钱,自是兴奋不已。陈卫星又把口袋里剩下的联系条,都交给顾货郎,跟他说遇到同行,就都介绍一下。两人都说就此交个朋友,以后生意照应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