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13212400000004

第4章 详解被动投资与资产配置策略

作者:飞泥翱空,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4-4-15;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1091244780/28785152

在各个财经论坛,一直有个相对小众些的话题,叫“被动投资”;

而众多股市理论体系中,也一直有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叫“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在众多主动型投资策略里一直不是主角,比如各种技术分析,比如格老巴老的“价值投资”,因为在这些方法里,资产配置对于投资收益的重要性往往被掩盖。而看似更重要的关于“选股”“选时”的方法论占据各自理论的绝大部分篇幅。

但在规避选股、规避选时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里,资产配置却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需要弄懂的东西。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价值投资中的“安全边际”“能力圈”等词汇。

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指大分类,如股票、债券、现金、房产、黄金),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比如50%股票+50%债券,又或者30%股票+5%存款+20%债券+45%房产。

关于资产配置,我读过的,有俩本很亲民很易懂的畅销好书:一本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者,长期收益过15%,且职业生涯仅有1年亏损的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写的《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另一本是已经畅销了30多年的伯顿·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这两位作者都具有绝对传奇的经历,可度娘查阅。

一、资产配置为何重要?

以下我就直接借用大卫·斯文森的观点了——资产配置从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视角看(比如一个人的一整段投资生涯),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要比选股和选时重要得多。择时选股本质上是零和的,无论是选择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买,一方赚的钱,一定是市场中做出相反决定者亏损的钱。而从事择时选股方面的研究,就是在“市场并不是永远有效”上花功夫,与市场上持有“错误观点”的人博弈。

如果算上大量的佣金、印花税、基金的管理费,择时选股的主动努力甚至是“负和”的,这都导致了择时选股从全体投资者以及长期投资的层面看,对投资收益的贡献近乎为零。投资个体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自己处在平均投资水平以上。但即便略微超越了平均水平,其投资收益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于所关注的“大类投资品”的收益。

关于选股择时我自己持保留观点,因为我觉得如果够努力够天分,这方面的投入确实是有回报的。不过这几年我也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触,任何相对主动的投资方法,一旦公之于众,也就失效了,包括“价值投资”。这几年研究的人多了,互联网的交流分享也越来越充分,大家的视线都会自然地集中到少数符合条件的几个优质股票上,直接导致优质的投资机会很少出现,而出现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机会。

互联网虽然会加快投资者的学习进度,但也大大提高了“平均水平”的高度。导致想获得能超越市场的投资机会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或者具有更独特而又不被众人知晓的新视角去挖掘。而巴菲特这样长期战胜市场的旷世奇才,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二、资产配置的一个隐藏属性

资产配置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隐含了一个固有属性——逆向投资(低买高卖)。并且是不需要人们去克服人性的逆向投资。由于资产配置使资金在不同投资品间的划分是相对固定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几乎不动大脑,就能在不同资产中实现一定程度的低买高卖。在一种投资品不断走向狂热中逐步减仓,并在其走向恐慌中逆向加仓。

我看到的关于资产配置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建议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关于“防御型投资者”的建议,而@sosme 与@DAVID自由之路对此也都有过类似的极其精彩的讨论。

我自己也统计验证过,比如一个严格遵循格老建议的无脑配置,50股票50现金,不夹杂任何主观判断,一年调整一次的被动配置策略,在2001年到2013年的时间里,远远超过纯股票策略。虽然这期间股市长期横盘,但随后经过模拟,这种50-50策略,在下跌、震荡以及具有调整的上涨过程中,都要好过满仓股票的配置,唯独在股市直线上涨的长牛大牛过程中会跑输股市,但从长期来看,股市的7%~9%的平均收益,以及高波动强周期的特性,都使得这种策略很可行且很容易操作。

“被动投资”的理念、资产配置方法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对于普通的家庭理财而言,意义是极其巨大的。

不过也是因为实在太简单,“被动投资”这个能使普通大众通过略微学习,实现瞬间跨越盈亏平衡线的投资理念却长期被群众冷落。这东西几乎会触动所有股市寄生虫的利益——它不产生佣金,券商没动力推。不产生税收,政府没好处拿。因为简单,老百姓一学就会,一会儿就能上手,所以几乎不需要专业管理者,基金公司不喜欢。这东西也没什么可写的,不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培训,所以没有稿费拿、没有学费交。推广和普及变成了一种类似公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