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区域分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从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理论到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沿革过程。
一、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分工理论
(一)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利益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虽然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针对国际分工和贸易领域提出的,但同样也适用于区域分工。也就是说,任何区域都具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并且各区域的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各区域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在区域之间进行交换,能够使各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经济利益。但是,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如果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二)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是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李嘉图列举了一个著名的酒和毛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如葡萄牙生产一定单位的葡萄酒要耗费80个工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定单位的毛呢需要耗费90个工人一年的劳动,而英国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和毛呢则分别需要耗费120个工人和100个工人一年的劳动。不难看出,葡萄牙在生产这两种商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生产这两种商品上则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那么按照绝对利益学说,葡萄酒和毛呢都应该集中在葡萄牙生产,这样一来葡萄牙和英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就不存在分工问题了。但是,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两国之间在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分工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更有效率的。就葡萄牙而言,其从事葡萄酒生产比从事毛呢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应该集中于生产葡萄酒;反之,对于英国而言,其从事毛呢生产比从事葡萄酒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应该集中于生产毛呢。这样一来,两个国家在这两种商品上的分工不仅能得以实现,而且还节约了劳动,增加了产出。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利益说的启示:“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证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分工理论
(一)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学说。俄林也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H-O模型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新古典经济学作为区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代替李嘉图的生产成本差异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分工以及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并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俄林假定,商品在区域间可以自由移动(无运费),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移动。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应丰裕程度不同,会引起两区域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比例不同。根据生产费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会影响到两区域生产出的商品相对成本比例不同,从而在孤立的状态下会影响到两区域商品相对价格不同。而且,正是由于两区域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才会导致区域贸易的发生。一个区域输出那些含有区内供应丰裕而价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输入那些含有本国供应稀缺而价高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通过这样的自由贸易,地区间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而且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贸易的结果可以使商品价格均等化,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若要用一句话概括H-O模型的实质,那就是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决定了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
俄林的价格差异指的是相对价格差异,假定在只存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并且生产每一种产品都需要使用这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各国和地区将出口那些较多使用本国和本地区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即资本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正因为如此,H-O模型也被称为资源禀赋学说。
H-O模型以相对价格差异学说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区域分工论,并且首先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运用于国际和区际贸易理论,影响巨大。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理论构成了对古典学派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重大挑战,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俄林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并制定相应对策,在充满风险的国际竞争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此外,我们应认识到一国的生产要素实际是变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当代技术革命已改变了要素的内涵,促进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信息资本等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融合,赋于生产要素以全新的内涵。因此我们不能片面静止地对待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
(二)列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ve,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53年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对H-O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列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美国的进口是利用美国的进口替代产业的资料计算的。列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两次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证明美国的对外贸易正是按H-O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但他两次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由于这一结论与赫-俄原理背离,使西方经济学界大惑不解,并将此结论称为“列昂惕夫反论”或“里昂惕夫之谜”。
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可以分为谜内解释和谜外解释,谜内解释主要是在赫克歇尔-奥林理论的框架下进行的,第一种是从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入手,进行解释。第二类是从H-O理论的假设入手,说明假设如果不成立,则理论不能成立;谜外解释则是在H-O理论的框架以外进行的。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分工,各个地区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界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所需产品。这种现象就是劳动地域分工。按照苏联经济地理学家萨乌什金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分工讨论的空间形式就是劳动地域分工,但只是朴素的劳动地域分工观念。列宁(1899)将它和19世纪俄国出现的经济区划结合起来,把按部门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生产专门化和经济区形成过程联结在一起,指出“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又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
列宁的理论很快成为苏联经济地理学界的指导思想。巴朗斯基指出劳动地理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他率先提出地理分工理论,认为地理分工就是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各个地区之间相互交换其产品。进而认为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而运输对地理分工有重要作用。
萨乌什金(1973)明确提出劳动地域分工的概念和理论。他反对生产力的均衡布局,重视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和潜在的自然资源的集中,认为生产布局在空间上的集中和运输的干线化是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二战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成为主导苏联和东欧地区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国家通过政治力量,力求从空间角度实现资源与经济要素的择优分配,人为地建立最优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在国家内部它与经济区划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学地编制国家经济区划,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建立劳动地域分工体系。而地域生产综合体则成为国家意志的经济地域表现形式。
源于苏联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思想之一。建立生产地域综合体、进行经济协作区划分等,核心思想也是用行政力量主宰生产力的空间组织,人为地配置资源。改革开放以后,受苏联经济地理理论熏陶的中国地理学家又接受了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结果造成中国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成为奇特的“混血儿”。由斯密、李嘉图、俄林等勾勒出的区域分工理论脉络和马克思、列宁、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陈才,2001)。尽管两条分析逻辑都强调社会生产的互补性会使分工比非专业化生产更能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但同时也忽略了两者在组织分工的机制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市场和企业配置资源基础之上的,后者则强调政府主导分工。
四、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为发展新的区域分工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区域分工理论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涌现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学说和理论。
(一)相似偏好理论
古典和新古典的劳动分工理论都是从供给和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和区域分工与贸易,由于假设需求不变,因此很难解释收入水平相近、资源禀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产生大规模贸易的现实。
针对这一问题和现象,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相似偏好理论,从需求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和区域分工与贸易。林德认为,H-O模型重视供给方面的作用,这比较适用于对初级产品出口问题的研究,而对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却缺乏说服力。因为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必须在国内形成消费需求,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因为只有国内产品需求趋于饱和时,产品才有可能出口。他认为,之所以发生国际贸易,主要是因为贸易国之间存在着重叠需求,而且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那么它们之间形成的贸易量可能就越大。因为商品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兴趣,进而又取决于购买力和收入水平,因此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越相近,则意味着它们的购买力和收入水平就越相近,由此导致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也越相近,在它们之间也就越容易形成贸易,贸易量也越大。
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也说明了工业结构相同的国家之间工业品贸易为何最大等一些传统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
(二)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
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林德的相似偏好理论主要是从需求角度论述了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较大量贸易的原因,而小岛清的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则是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角度来解答“里昂惕夫之谜”。
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认为,即使是在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不存在的情况下,区域分工还是可能发生。他指出,即使在消除了比较优势差距,也就是市场力量不能决定专业化的基本方向的极端情况下,仍然存在为了向以较优技术水平的生产函数转移的分工,或者是存在为了相互获得规模经济的分工。
此外,小岛清还认为,对于要素禀赋相同地区间形成的分工,虽然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加以调节,但这要以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为代价,并有可能引发地方保护或恶性竞争。相对于市场调节,小岛清认为由中央政府和有关政府出面,通过协商进行分工更有效率。正因为如此,他也把这种分工称为协议性区域分工。
(三)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
以克鲁格曼(Kmgman)、赫尔普曼(Helpman)、格罗斯曼(Grossman)等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理论和递增的规模报酬系统地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从而推动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新贸易理论中,对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贡献最大的要数克鲁格曼的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
克鲁格曼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形成,特别是要素供给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形成的同类产品的贸易,是这些国家按照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与小岛清相似,克鲁格曼同样认为规模收益递增是要素供给相似国家或地区之间形成分工和贸易的原因,但与之不同的是,克鲁格曼认为“历史和偶然”具有重要作用,是空间分工和差异的基础,而规模收益递增则不断强化这种既定的分工贸易格局。也就是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将规模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源禀赋相近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问题,具有更广泛的解释能力。
(四)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杨小凯运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发动了强有力的挑战,从而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兴古典经济学革命。在区域分工理论领域,杨小凯等人也构造出一个与新古典区域分工模型不同的区域分工模型。他们认为,假定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函数,如果交易效率有提高,则均衡分工水平(贸易依存度)就会上升,反过来将扩大交易规模,因而提高交易效率,再进一步提高均衡分工水平。在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中,存在一个关键性的概念,那就是交易效率。按照杨小凯的解释,交易效率是指“分工带来的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此外,在新兴古典区域分工模型中,分工的实现也有赖于聚集效应,并且历史的、偶然的因素在区域分工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克鲁格曼的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是一致的,不过这两个模型对于聚集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区域分工问题的解释能力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复习思考题:
1.说明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2.廖什对区位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试述比较利益学说及其意义。
4.何谓要素禀赋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