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12974100000002

第2章 激情报国篇(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一航发展的新跨越

——2004年6月25日在国防科技工业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暨十大军工集团成立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刘高倬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它把握了发展的规律、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创新了发展的观念、开拓了发展的思路,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有力理论武器,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中国一航同全国和所有军工集团一样,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要克服的困难。经过5年的调整改革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在部队、民航、兄弟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集团公司广大员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一系列成绩:集团经济持续发展,资产总额大幅增长,型号研制硕果累累,改革调整日益深化,管理创新不断加强,集团文化有声有色,集团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新世纪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依然存在着影响我们发展的矛盾和制约因素。一是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不协调;二是基础薄弱,核心竞争力急需提高;三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四是管理相对落后;五是员工的全面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航空报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航空报国的第一要务。谋发展,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中国一航成立不久,就提出“面向新世纪,建设大集团”的目标,审慎研究制定了“整合、凝聚、创新、卓越”的大集团战略,提出了“快速成长,创造卓越,跻身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的愿景。经过艰苦努力,大集团战略已深入人心,以事业部制和母子公司并存的大集团组织框架进一步明晰,专业化发展逐步理顺,大集团整体优势日益彰显,已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战略。

在大集团战略指导下,我们确定了“突出航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主业相关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对与主业关联度低、不熟悉的领域,不轻言进入,并逐步改制分流与主业关联度低的已有业务。

第一,始终把重点工程任务放在发展首位。航空军事装备,特别是重点工程任务,是集团公司最大的政治,能否按照计划圆满完成,关系到国家安危、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也关系到集团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是发展之本,必须放在首位,确保完成。正是基于这种发展观,5年来,集团公司承担的几十项重点工程任务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5机(弹)设计定型、8机鉴定、15机首飞。同时,通过大规模、高水平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制和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形成了以第三代战斗机为标志的科研生产体系,部分试验设备和生产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可以开展新一代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部分试验、试制工作。尤其是某飞机完成设计定型,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自主开发先进战斗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军机发展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跻身于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先进歼击机的国家之列。列入重点工程的飞机、发动机、导弹的生产交付量逐年增加,2003年重点型号飞机交付量已占74%,为提升我军装备科技含量、部队战斗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谋求更大发展,我们还主动投资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军品,包括“枭龙”飞机、“山鹰”教练机、新型无人机、先进雷达等。

第二,以全新思路发展民机产业。民机是我们的核心主业,本应支撑半壁江山。但由于过去在民机的发展观上认识不清,使民机产业走了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其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长期以来,在发展民机上存在三大争论:在发展项目上,存在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之争;在发展模式上,存在自主开发还是国际合作之争;在以谁为主发展上,存在东西之争,即以东部的上海航空力量为主,还是以西部的西安阎良航空力量为主。长期在发展观上的冲突,对我国民机发展影响巨大。

中国一航成立后,认为必须从发展观上解决影响民机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发展项目上,根据实际,我们确定了从支线飞机起步,进而发展大型飞机的思路。在发展模式上,吸取历史教训,坚持走以面向市场、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国际合作的发展模式。在由谁为主发展上,坚持大集团战略,克服巨大阻力,整合东西部民机研发力量,形成合力。在运作方法上,扬弃用发展军机的办法发展民机,坚持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方法。目前,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进展良好。在预发展阶段就签订了35架启动用户订单,已由预发展阶段转入发展阶段,通过招标方式在全球范围成功选择了供应商,结构图纸已开始发出,零件开始制造,部件已经开铆。可以说,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的研制,开创了我国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研发民机的先河,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围绕主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狠抓转包生产。将转包生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扩大转包生产规模,积极争取成为惟一转包商和风险合作伙伴。5年来,转包生产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交付额从1999年的4900万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36亿美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速达29%。二是大力发展燃气轮机产业。利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来发展燃机,我们具有天然优势,因此我们决定面向军用和民用,加速为海军和陆军装备配套,加速燃机产业化和市场开发,加速重型燃机开发。目前燃机产业化初见端倪,首台QD128和QD70燃气轮机相继点火成功、并网发电;在国家十万千瓦级大功率重型燃机开发招标中获胜,并进入全面研制阶段;QC70、QC185等军用燃机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三是从战略高度重视外贸工作,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四是拓展服务领域,包括航空维修领域,通用航空市场。五是在非航空产品中形成几个拳头产品。

第四,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为此,我们不断加深集团公司企业地位的认识,大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们把实现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传导机制,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重点;要求科技成果必须受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从体制机制入手,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我们努力推进科研工作逐步实现从“学步”式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为实现这种转变,我们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不断扩大航空基金资助范围,狠抓预先研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模式,认真做好每一代之间的衔接,以此奠定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基础。我们不断完善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了“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构架,“一个整体”是指在技术创新上要形成大集团的整体,“两个层次”是指集团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事业部(子公司)研发系统。按照这个构架,对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集团技术创新和研发体系;目前所属企业已全部建立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还共同出资设立了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2003年和2004年共批准24个项目。为进一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技进步速度,我们召开了全集团公司科技大会,讨论了并即将颁发“关于加强科技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就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高度重视经济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保持经济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必须正确认识,高度重视。

一是必须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太低,不利于集团缩短与国内外大集团的差距。中国一航采取了拉动式计划,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并且适时根据经济运行质量,调控发展速度。集团公司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1%。2003年总收入为446亿元,是1999年总收入的2.1倍,其中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是1999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我们与世界500强企业入围门槛值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1999年只相当于当年500强末位收入的27%,到2003年相当于已公布的2002年500强末位收入的53%。与世界航空航天工业企业100强的航空航天产品收入比,相应排名不断前移,从1999年相当于当年世界航空航天100强的第54位,到2003年相当于世界航空航天100强的第31位,前进了23位。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实现1000亿元,力争进入世界500强;到2020年跻身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航空主要装备达到先进水平并系列化,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知名品牌。

二是必须取得较好效益。效益是集团发展的生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加强管理,内部挖潜,开源节流,特别重视消化潜亏和处理不良资产。在消化大量潜亏和处理不良资产基础上,我们实现了减亏→扭亏持平→实现盈利→盈利稳定增长的转变。1999年我们的工业企业亏损总额高达3.2亿元,亏损企业12家,亏损面接近50%;2000年减亏至1.03亿元,2001年实现历史性扭亏,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7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为4.5亿元,亏损企业数下降到4个,亏损面下降到14.8%。科研事业单位收益稳步增长,从1999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5.3亿元,大部分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出现了明显好转。

三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必须协调。5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监控和分析,以此保持经济运行质量。我们的应收账款、存货和期间费用增长远低于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量趋向良性循环,2003年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1999年增长了1倍,而应收账款、存货、期间费用只分别增长了17%、29%和14%;在消化大量潜亏和不良资产的同时,大力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改善资产质量。

尽管中国一航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上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是低水平,不协调的,与先进国家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提升速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增加资产产出率,注重经济运行质量。

以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推进调整改革

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航空工业几届领导班子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难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国一航成立不久,我们以提升竞争能力、抓住机遇、发展生产力作为调整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决心碰这个硬,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狠抓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