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秦淮悲歌
12945100000011

第11章 欢场牧歌(5)

李香君让他说得十分尴尬:深也不是,浅也不是。她本来是无限羞涩的,可是一见他那眼神,就猛然意识到用不着向他卖弄风情了;可是,要正色拒绝他这种热情,又十分于心不忍,这毕竟是自己的心上人呀!

在停顿了片刻之后,她想到了董小宛说的“气节”的话,就偎在了心上人的怀里,轻声细语地说道;“妾倒想完璧归‘侯’;只怕侯君只以‘尤物’视之,而不待以完璧。”

侯朝宗立即拥抱了李香君,信誓旦旦地说:“‘尤物’与‘完璧’在爱卿身上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侯方域有幸结识爱卿,实在是祖上有德呀!我一定毕生以‘完璧’待卿。”

“然则,郎君果真知道妾何以自视‘完璧’吗?”

侯朝宗茫然。

李香君站起来说:“妾不幸而流入青楼,但一直守身如玉,何也?待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正人君子罢了。假母尽可以‘爱钞’,但李香君却决不追求奢华!世人均可以仰慕权势,但李香君却把权贵视若草芥。李香君一生淡泊,只把气节当作珍爱。”

侯朝宗越发茫然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花街柳巷居然有如此奇女子。不过,此刻他为“色魔”所惑,第一次见到激动的美人,觉得格外的动人。只见那本来就黑亮如漆的秀目,此刻由于情绪激越,在无限妩媚中,又平添了几分英豪,就越发亮晶晶地放着更加动人的光彩。那红扑扑的桃腮,此刻的红晕简直就要飞腾起来一般,比平日更要生动十分。他完全被迷住了,一时竞不知如何回答李香君才好。

李香君不无幽怨地说道;“也许,一个娼妓大讲气节,在世人看来,未免滑稽——”

“不!不!”侯朝宗赶紧打断李香君的话,“我不是世人,而是名士!也许只有我才能与你心心相印,只有我才能理解你的高风亮节。”

要征服一个多情的女人实在用不着三句好话,两句半就足够了。当下李香君就一下子扑过来,用那“雪白如藕”的双臂,紧紧地搂住了侯朝宗的脖子,感情十分真挚地说:“纳我为妾吧!我是宁为名士妾,不为俗人妇的。你将成为我的第一个丈夫,也是最后一个丈夫,因而是唯一的丈夫。我将在侯家恪守妇道,侍奉公婆,决不会与大姐争风吃醋。”

李香君信誓旦旦地说。是的,一个妓女,即是她是名妓,要找到一个既温柔体贴、情投意合;又风流倜傥、文才横溢;出手大方、家境富康的青年郎君,实在是难于上青天的好事。郑妥娘和董小宛都是嫉妒,我才不会听她们的呢!

不料,一向神采飞扬的侯公子,反而突然黯然失色了。因为涉及到钱。只要涉及到钱,任何无钱的英雄豪杰都得气馁舌短。当下侯朝宗就嗫嚅地说:“我不能十分委屈了你呀!你已经名扬秦淮,妆奁嫁衣都不能过分寒酸。我想了一下,非千金不能应付局面。可惜我旅囊羞涩,一时半晌怕很难凑到千金之数。”

“老爷子曾任多年的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区区千金,何足挂齿?”

“返里取资,当不致大难。但是闯贼李自成已多次流窜河南。家父已经疲于奔命。”

侯朝宗说这话时心里直犯嘀咕:他知道老父亲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人,对他流连秦淮早已不感兴趣。让他掏钱为秦淮河上艳帜高扬的名妓赎身,简直是匪夷所思。他这只是安慰香君而已,对眼前的难题来说,无异于画饼充饥。

他比李香君更强烈地意识到在青楼里司空见惯的悲剧,就要在他们两个之间发生。李香君又是何等聪明!侯朝宗的心事她洞若观火,于是两人相拥相抱,哭在了一起。

这时,隐隐约约传来了时起时落的嘈杂声。侯朝宗闻声而去,就见夫子庙前人头攒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一个侯朝宗,一个高儿从船上蹦下来,像箭一样直奔人群。却发现是“复社”的同仁在怒斥“阮胡子”阮大铖。

原来,“复社”贴出了阮大铖的大字报,揭露阮大铖“阉党余孽”的真面目。阮大铖十分畏惧,竟借着雾色,偷偷地去,要把它揭下来,被“复社”的人发现,就将他围了起来。

“诸位明公,诸位明公!误会,误会,实在是误会!”阮大铖竭力为自己辩解,“我哪里是什么‘阉党’?我所以去找魏忠贤,完全是为了援救‘东林’诸君。这点真是天理可鉴!诸位既以‘东林余风’自许,怎么能与我相处如水火呢?”

众人当然不听他的诡辩,就吵吵了起来。

恰在这时,侯朝宗赶来了。他大喝一声“闭上你的鸟嘴!你们这帮专以‘告密’为能事的下作小人,吞噬了多少正人君子的热血?双手沾满了‘东林党人’的鲜血。却要在这里撇清,真是痴心妄想!”

“喔,原来是侯公子!幸会,幸会!正想去拜访,却在这里相见,缘分,缘分呀!”

阮大铖厚颜无耻,倒弄得侯朝宗一时语塞。

阮大铖抓住战机,扩大战果:“我与公子,素昧平生。往日无冤,今日无仇。何必相煎太急?都是文人,大家诗酒相从,岂不更好?”

侯朝宗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厉声斥道:“死了你那颗心吧!你以为跑到了‘陪都’金陵,就可以把斑斑劣迹掩饰得干干净净了吗?妄想!我们的‘揭贴’就是要戳穿你的假面具。天下的正直之士,决不会与你同流合污。”

“不,不,不!侯兄,侯兄!你听我说,就一句,一句!”

侯朝宗不再理睬他,只是对着在场的人大声地说:“这样的败类还值得理喻吗?伸出拳头来!为天下蒙冤的人解气呀!”

说完,他就一拳朝着阮大铖打去。众人受到了启发,也都挥起了拳头。阮大铖一看大事不好,抱头就要鼠窜,但因民愤实在太大,早已结结实实饱尝了几记老拳。

他在众人的喊打声里狼狈逃窜了。

李香君在一旁拍着小手高喊:“痛快!”

郑妥娘问董小宛:“人家都找了主儿了;你的归宿在哪里?也不赶紧找一个‘恩客’!”

“恩客”也是青楼里的行话,是指妓女情投意合的客人。谈论“恩客”,也许是“手帕姊妹”私下聚会最甜蜜的事情了。特别是李香君、陈圆圆这样的秦淮名妓,似乎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之后,大家都有了紧迫感。董小宛尤其为甚。

是的,“好花不常开,青春不常在”。名妓的岁月毕竟太短暂。早早地选中了意中人,趁着走红的时候早早从良,是名妓最为紧迫的大事。董小宛尽管靠着自己的才艺双绝,“忝列”“秦淮八艳”,但却有“自知之明”。她来自远方,无根无稍,不比他人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佳丽。她既没有“孤老”,也没有“恩客”,她的“走红期”将更短。

但是,她决不肯随便拉一个“伧夫”来充当情人,对“恩客”之类也就不以为然。

当下董小宛就凄然一笑:“‘露水夫妻’的情投意合恰似‘露水’,昙花一现耳!”

“那你就一辈子不嫁人了?人老珠黄,想嫁也嫁不成了!”郑妥娘急急地反问。

“我嘛,未等人老珠黄,就去皈依佛祖。眼前六根未净,佛祖不会要我。”

果然,用不了多久,佛祖的使者——和尚,就与他‘邂逅’了,这是一个‘挂单’的和尚,就是在听她弹琵琶时,大泪滂沱的那一个。甭说,他的一生与董小宛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休戚相关的人。

按照惯例,每月的初一、十五董小宛都要去庙里上香。她不喜欢热闹,就早早地离开了秦淮河,找了附近的一座小庙,却在上香之后瞥见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

这张面孔唤醒了那早已深深埋藏在心底的记忆。那些记忆实在太美好了,与她后来的经历形成巨大的反差,因而也就格外的残酷。她实在不愿去舔那些“伤口”,一触动就揪心的痛。她把这些记忆用麻木深深地埋葬了。

不料,庙里的一个和尚使她蓦然心悸魄动。

“能是他吗?不,不!不可能。他怎么能这样?又黑又瘦,满脸沧桑。可是那双眼睛却毫无变化,炯炯有神,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别看他故作深沉,似乎木然面对她的注视,其实却是在掩饰着什么。那么该是他了!”

董小宛几乎下了决心要向前相认,但蓦的又打住了:“不!不会是他。他顶多不过30岁,怎么能苍老到这种地步?这与当年把手巾举过头让她跳着拿的大哥哥,相去实在太远了。天下模样相似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万一认错了人,形成了‘名妓拉客’,而且拉的还是一个和尚。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然而,她不想离开。那一线希望强烈地诱惑着她:一旦真的是他呢?

这时,她想起了该去问问庙里的主持。

“施主有何见教?”

“宝刹有几位仙长?”

“仅只老衲一人而已。”

“不!”董小宛简直是喊了出来,“还有一个!”

“那是来小庙‘挂单’的。”

“他叫什么?”

“不知道。只知道他来自很远的北方。”

这就够了!何须知道其他?

在这一刻,董小宛心里突然翻腾起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滔天波涛。她感到了一阵眩晕,几乎要倒在地上。

是的,是的!她经历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她遇到的熟人又太少太少,憋闷的时间又太长太长。江南的一只孤雁,终于逢上了青梅竹马的伙伴,该是多么振奋!

她眼前立即浮现出当年的一幕幕生活的情景:在北方的一个与现在相似的庙里,穿着破旧袈裟的老和尚接待着经常造访的两个书生,那是她的生父与养父。生父与养父在高谈阔论,佛门里充满了书生意气,每到这种时候,她就跟庙里的小沙弥玩耍在一起。那是她的亲哥哥,不!比亲哥哥还要亲。她自小缺乏母爱,父爱浓郁也有更多的威严。只有这个不同姓的大哥哥,让她有了“家”的感觉。她在哥哥的身边活的是多么自在。

可惜,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消失了。她在无穷无尽的磨难中,有多少次想到了大哥哥,多么想扑在他的怀里,哭个昏天黑地;她多么想哥哥的胸膛能够成为她的靠山,可哥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日邂逅,真不知有多少话要像倾盆大雨一样向大哥哥瓢泼,仿佛蓄水很久的湖泊一旦决堤,就浩浩荡荡一泻千里;须知她在江南已经孤独了太久太久,这是她遇到的唯一熟人。她要把滔滔苦水都浇注在这个亲人面前,把滚滚泪水倾倒在这个男人面前。然而,干言万语真要说了,却不知从何说起,仅仅化着了裂帛似的两个字:“慧清!”

太出乎意料了!慧清异乎寻常的冷静,只说了一句:“在劫难逃。”

见董小宛惊诧,他又平静地补充说:“该来的终于来了。”

“你怎么到了这里?”董小宛恢复了平静,说出了心中的疑团。

“有缘千里来相会。”慧清仍然不失平静地说。

然而,这句话的含量也许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为了寻找“义妹”,他千里迢迢,从江北找到江南,磨坏了多少双草鞋?脚上的泡,连成了串,结成了痂;心上的泪,流成了河,结成了冰。他也有无穷无尽的话要向“义妹”倾诉呀!但是他一句都没有说,他告戒自己:“我是个和尚!情海孽障,千万不能涉足。”

然而,他不说也不会挡住董小宛的热泪。善解人意的“义妹”早已与他“心有灵犀一点通”,看看他的外形变化,一切不都明明白白了吗?她噙着热泪说道:“你,你这又是何必呢?”

“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你皈依佛祖。你应该是佛门弟子。”

听了这话,董小宛先是一愣,继而,豁然开朗,立即异常坚定地说:“我明天就削发为尼!”

“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慧清揶揄地说,“可见你六根未净,皈依佛门尚早。”

“我早已礼佛了,恨不能马上出家!”

“凡事无不缘分。劫数未尽,着急也是白搭。”慧清循循善诱地说,“你有夙根,早晚都要侍奉佛祖的;只是现在不行。尘世的酒囊饭袋过分看中了你的皮囊,尽管在佛家看来,所谓的慧中秀外都只不过是色空,但世人都追逐这个;你也被这种追逐弄得起了空。脚不沾地是要被色空所惑的,所以你劫数未尽,一时半刻还得在尘世经受磨难。”

董小宛感到毛骨悚然。

慧清又说道:“我知道你受了不少苦,你一定也想向我倒苦水;但是,你一定也记住了清菡居士,铭记着他的许多教导。小宛呀小宛,为了让你不陷进万劫不复的境界,你一定要把清菡居士的教诲与苦难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你就会明白许多事务。在秦淮河上,别看名士如过江之鲫,文人也自诩荟萃,其实都没有经历过苦难,所以明白人很少。你一定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朝野里随波逐流的人居多,慎之慎之,阿弥陀佛!”

一看慧清要告别,董小宛急了,忙问:“你住在哪里?”

慧清一边挪步,一边答道;“我会再找你的。咱俩缘分未尽,我也在劫难逃。阿弥陀佛!”

慧清消失了,把董小宛“塑”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