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麒麟血竭
12759800000026

第26章

“不是你?那是谁找到的?”

“那条狗。”白起再也不能装逼了,“从巴州一路跟着我们到洛阳的那条狗。”

“就那条脏兮兮的杂毛大狗?”老头嫌弃地说。

白起点点头,“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普通的狗怎么会跟着我们一路,恰好到了洛阳,它就不见了。又在我无处可逃的时候,它从暗道出来。我跟着它进了暗道,走到一个岔口就看不见它了。这个岔口就是你被围攻的正下方。所有的一切都刚刚好,那个岔口恰好又是一个出口。所以我才能够救得了你。”

老头沉吟半刻,“尉婉君的那件衣服……”

白起睁大眼睛,“盘瓠!”

说完两人就相视大笑,怎么可能呢,千年之前的传说罢了。

白起叹口气,“唉,该你命大!狗都帮你。”

短时间内发生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两人都自欺欺人地自动忽略那些想不通的细节。

老头心一横说,“我们随便找个出口出去,这样瞎转悠下去,不是办法。”仰头望着头顶上的石头,说“这里就行。”

“这里不行,不是每一个岔口都是出口,这里没有出口的机关设置。而且,出去就是找死,刺杀天皇,灭九族的大罪!我们就算死在这里面,也不能出去被抓,到时不是你我的生死问题,你的狐朋狗友,整个王家全部都会被牵连。”

“不对啊,我TM蒙着面呢?谁也不知道我是谁,灭谁九族啊。”

“月娥知道,假白起也知道。”

“对了,假白起到底是谁?”

白起才不关心假白起是谁,他焦急地继续探寻着附近的环境,“我怎么会知道,不过易容也得找相似的人,整个洛阳要身段、模样和我相媲美的可不好找。”

老头想起来,“切~~就是那整日在飘香阁叫嚣要见月娥的李公子,就与你有七八分相似。”

白起想想也是,点点头,他与月娥相识,说不定还真是。

白起继续观察,反反复复抚摸自己的记号,最后大叹一口气,往地上一坐。

“我们转了一个大圈。”

“可我们一直是直走的,一路往南。”

“蚂蚁在绕圈的时候,也以为自己是在直走。当圆圈足够大,走在其中的人就会以为自己走的是直线。按照我们行走的速度和时间来算,刚好是围绕乾元殿走一圈的距离。我们绕不出去了。”

“直走不行,我们就一路向左,或者向右,总不能坐在这里等死。”老头也跟着他坐于地上,一不小心,那瓶提高嗅觉的药也滚了出来。

白起眼前一亮,赶紧捡起那瓶药,一把搂过老头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老头睁大眼睛莫名其妙地看着白起,迅速擦拭自己的额头。

“老头,这个药服下之后,多久生效。”

“很快。”

“太好了。”白起随即服下一颗药丸。

白起立马起身,将岔口的火把取下。每个岔口都有八只火把插在石壁上。白起之前拿的那只已经快熄灭了。

白起将药递给老头。

“你也服一颗。”

“服这药干嘛,找罪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老头还是照做了,因为白起不会无缘无故吃这个药的。

“我们在下面转了这么久,也快天亮了。卯时一到,端门外就会有大量的粪车运出,让收粪的运出城外。”白起讲完,不禁龇了龇嘴。“端门往南一百步就是洛水,洛水之上就是天津桥,找到端门的方向,我们就可以找到天津桥的那个出口。”

老头听完,盯住走在自己前面的白起,几乎想伸腿给他的屁股一脚。

“那么恶心的味道,我跟着你走就是了,为什么让我也吃药!!!!!!!”

“有福同享。”白起在前面暗自窃笑,火把下的身影一下轻松许多。

李尚书从宫内回家,已经快天亮了,不过月亮还在。对于天皇的突然驾崩,他一路摇头叹息。而且刺客也没抓到,天后如此小心翼翼,想方设法地阻止彻查。其实大臣们心里都明白,天皇被刺杀大有隐情,不过也只有你盯着我,我看着你,所有的决定权都在天后手中,他们只好唯唯诺诺,听任安排,各自回家。

李尚书走进自己的大院,他抬头望了望依旧挂在天上的月亮,又沉沉地叹了口气,罢罢手打发下人回去休息。李尚书独自一人来来回回地在院中踱步,自从武则天慢慢把持朝政,当年那些反对他的大小臣士,一个个都被武则天迫害了。

如今天皇驾崩,朝中局势不稳,太子李显庸弱无能,一旦即位,朝中大权就由天后全权掌控,皇子之中再无能与武后抗衡的人。当年被朝中大臣们看好的太子李贤,德才兼备,心系百姓,有勇有谋,可是三年前却因一则莫须有的罪名,被武后认为其心怀谋逆,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数年后流放巴州。太子的近臣也遭到贬职流放,连坐者十多人。现在天皇一死,恐怕李贤的下场……朝廷的局势……自己家族的命运……李尚书思考得头疼,这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儿子的卧室外,房内悄无声息。

儿子李若今年才十七岁,整日流连在烟花之地,不知上进。李尚书也不想管教了,只想让他多看看书,多明白些道理。他从来不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官职,如今的局势,在朝中混就是朝不保夕,提着脑袋行走。还是任由他吧,想怎么样就怎样,没出息就没出息,好好地活下去,平平安安就好。

李尚书从儿子卧室的窗外走到书房,他不想打搅夫人的睡眠。

推开书房门,墙壁上的女子还是那般温柔地对自己笑,颖儿似乎已经原谅自己了,可是李尚书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十八年了,没有找到她,也没有找到他们的孩子。

儿子李若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如果还活着,应该是二十一岁了。

十八年前,颖儿带着他跋山涉水地找到李尚书家,那时自己恰好被家里逼婚,娶户部侍郎家的千金,也就是现在的夫人。

颖儿是李尚书在江南的青楼结识的,她性格桀骜,多才多艺。在年轻的李尚书眼里就是世间最独特的女子,她敢爱敢恨,不拘一格,从不为自己的出身自卑。她们私定终身,李尚书约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回江南娶她,她相信了。

四年之后,她带着他们三岁的儿子千里迢迢,一个人走到洛阳找到李尚书给他的地址。眼神还是那么坚定,纵使看见李家张灯结彩,喜气连连,也丝毫没有怀疑李尚书对她的心。

李家正为儿子不答应婚事而焦虑,李母心生一计,答应儿子如果同意迎娶侍郎千金,就不计较他与青楼口女子颖儿的结合,并会答应儿子纳颖儿为妾。李尚书欣然答应,将颖儿安置在客栈,打算待到正式迎娶之时再光明正大接回家。

可是,就在李尚书与侍郎千金成亲的第二天,颖儿母子就消失了。李母说颖儿毕竟是青楼女子,登不得家门,颖儿有自知之明,拿了自己的钱财回家乡了。李尚书找了八年无果,他其实一直怀疑李母的说辞,因为按照自己对颖儿性格的理解,她不可能因为自己的身份卑微不告而别,况且他们已经有了儿子。

因为颖儿的事情,李尚书与母亲一直有隔阂。在李母离世前,她告诉李尚书,事情的确不是自己当年所讲。李母承认自己当初为了李家的声誉和地位,派人在李尚书成亲后杀掉颖儿母子,但是聪明的颖儿提前察觉到了,带着儿子一路往北逃走,李母的人追到洛河,就找不到了,有可能是投河了吧,颖儿那么刚烈的性格,可还带着孩子啊,李母也不知颖儿母子的下落和死活。

李尚书与母亲冷战八年,听了母亲的这番告白,不知该不该信,依旧不发一言。

“我将死之身,不会骗你。”

李尚书沉默。

李母剧烈的喘息。

“八年,八年,一个女子,一个青楼女子,你与我八年不言语,你……你……”

又是一阵剧烈的喘息。李尚书张张嘴,想等母亲喘完,自己说一句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犹豫之际,母亲一个气急,就闭了眼,死了。

李尚书看着床上闭了眼没气儿的母亲,总不能再继续恨她了罢,闷在内心的那份仇恨,现在无处安放。

于是,他只好恨自己。颖儿母子的生死,在他心里搅成一团迷,永远不可能解开。

李若三岁时候的样子,和当年颖儿带来的那个孩子长得极像,李尚书一直就认为那个孩子长大就是李若的样子,他把双份的父爱放在李若身上,甚至李若爱逛青楼,爱上青楼女子月娥,他都是认可的,儿子和自己一样,他认为这是冥冥之中天注定。如果有朝一日堂堂礼部尚书的儿子迎娶青楼女子,他也是不会阻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