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叔叔他是跑进来的?且听我一一道来:做为创作了这部书《西游记》的作者来说,写作《西游记》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个中滋味只能自己来品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写完之后,给一个与自己熟识的书商来出版,书商看出来这本书有畅销的潜质,因为作为看过那么多书籍的人来说,能够遇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真是喜出望外的一件事情。于是,这本书在整个县城中火了。一下子,这个书商也是赚了不少。
这么一火,一下子这个畅销书的消息就传到了邻县的书商那里,于是,书商便开始了无耻的盗版。也就是张维所在的这么一个县城。于是就被自己的叔叔买下了一本《西游记》的前十回,看看这新出的畅销书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看?没想到的是,自己一下子就迷进去了。于是,一下子他就吧这本书送到了家里最喜欢读白话小说的老太爷面前。
但是叔叔哪里知道,老太爷看白话小说是个不不能被发现的秘密。何况现在被自己的孙子发现了,这岂不是让张维心中的爷爷的形象就彻底崩塌了吗?若是以前的张维发现了爷爷喜欢看白话小说,肯定是对爷爷会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但是,毕竟现在的张维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张维了。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小说这种事情又不是那哪个年龄段的专利。因此张维对于这件事情完全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是这让张维有点小小的惊讶。难道是因为受到了老爸的影响?所以老爷子也开始看那些出版的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是些白话小说,小部分是一些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常年印刷的固定产品,而白话小说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井喷。说起来,明朝的白话小说发展也是有点现代畅销小说的特点。
但是,其中就有一个屡禁不绝的问题,那就是盗版。书商为了经济利益,可以说是毫不遮掩的盗版,乃至于大书商余象斗在自己所写的书里就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反盗版宣言(文字部分见作品相关),余象斗作为一个书商当然也曾盗版过别人的书,但是却不许别人盗版他的书。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篇所谓的反盗版宣言。
西游记这么早就出现了?不是吴承恩都没有创作完毕吗?难道吴承恩这是打算先试水?
于是张维和老太爷就一起翻看西游记这本书了。看了那么好几页之后,老太爷这才发觉孙子张维已在和他一起看书了。
“咳咳……”老太爷感觉一下子就尴尬了,自己和孙子一起看一本白话小说,怎么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呢?
“和道啊,怎么和爷爷一起看书啊?”
太爷是感觉有点尴尬吧,毕竟作为自己的一个秘密被孙子知晓,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不用说是自己直接表现在孙子面前的。
呵呵,姑且就这样吧。老太爷自暴自弃的想到。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现代思维的对人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何必反复说来说去呢?只是不知道老太爷会不会支持自己的孙子从事与此相关的小说创作工作中去呢?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与其在这里干着急还不如立刻着手开始执行自己现在已有的规划。
想玩了这些,张维于是向老太爷投去一个我懂了的眼神。结果被老太爷误会了。
完了,曾经在孙子心里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开始崩毁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这这是让人觉得哭笑不得,啼笑皆非。无非就是爷孙两人共看一本白话小说,至于搞成这么一个尴尬的事情吗?爷孙俩个人互相理解,更应该坦诚相待嘛。
忙完了这些,爷孙两人也是完全放开了。于是,两人就多了许多相互之间交心的时间。
在与老太爷说话的时候,张维有意无意的提到了自己想要从事小说创作工作的意图。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老太爷居然表示出了一种开明而又支持的态度。在老太爷看来,白话小说在未来至少五十年内将会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因为正是像出版社商人,或者说是书坊商人对白话小说的大力推广与牟利。使得能够读得起书,或者说是白话小说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只要文章能够让只会识字的人都能读懂,让他们去做扫盲教育肯定更好,因为这等于是又扩大了自己的阅读人群。
所以说明朝的小说创作已经是非常的市场化了。基本上读者想看什么,书商们就会去印刷什么书来出版。比如说明朝各种Yellow书层出不穷,加上当时的朝廷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出版审查,所以各种低俗描写可谓是泥沙俱下,毕竟底层人民是最喜欢看的。也真是因为高度市场化的小说创作,这才终于吸引了一些文人们开始专门从事小说长创作的了。比如说创作了“三言”“二拍”的冯梦龙。
老太爷的态度显然是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毕竟有一个儿子现在就是书坊主,而从此也能看出老太爷对于小说创作的一点态度。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自己都沉迷进去了,如果没有儿子的书坊在那里支持,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话小说来看呢。
张维顿时就感觉心里痒痒的。因为作为一个遍览群书而且清晰的记得内容的人来说,这个时代必然会因为他掀起一阵新的风暴。当然,前提条件是要适当的翻译成古代的白话文。想起这件事情,张维就知道自己又要从头开始学习白话文写作了。
第一本书应该是改写哪一本书呢。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显然历史演义和英雄传说是最受欢迎的两中类型的小说。又要使这个时期的人们感觉到一种新奇,又要保持好一个不是人感觉到茫然的度。想到这里,自己想起的竟然是已经成稿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这可是一部大部头啊,几百万字的巨著级别。
想到这里,张维莫名的就有一种兴奋。毕竟佛学在中国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宗教体系了。而佛教的母体宗教印度教在中国却遭到了一种冷遇。这种白话演义的摩诃婆罗多应该会有市场吧。因为自己当时也是鬼使神差的硬是把整本摩诃婆罗多的中译本啃了下来。前前后后读了半年的时间还多。现在脑袋里光是回忆内容就已经有点头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