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湖北有些地方,历史上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天上飞大鹏,地上走鄂人。
这样的话对湖北人而言,自然是赞誉了。把人比喻为破云而飞的大鹏,不怕风雨雷电的阻挠与挑战,振翅疾飞,一往无前,何等的神勇阿!
鄂人在大地上走,当然不是无所作为地走,其意是深刻而又令人值得玩味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走”字,把古今鄂人带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生大舞台,亮相在世人的眼前,人们不得不对大有作为的鄂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了。
对历史上的鄂人之中的精英与智者暂且不妨先放一放,先说说在晚清末年,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即将推翻满清王朝的前夕,在湖北汉口出现的许许多多的奇人奇事中的两位神秘的人物。
这两位人物都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人杰。他们是革命党人中的秘密工作者,身负旨在推翻腐朽透顶的清王朝的重任。
其中的一人名叫申先鄂,出生在汉口,他是同盟会的骨干人物,跟随孙中山先生已经多年了。
他是法国留学生,原本是学习建筑专业的,回国后却没有施展所学专业的机会,腐朽的满清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日,将中国断送在外国列强的手中,置国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何言美化中国的建筑业呢!
面对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申先鄂开始悲观失望,心灰意冷,对软弱无能的清王朝的统治十分不满。
他是个很有文化品位的饱学之士,不仅受过西方文化的教育,而且亲眼目睹了西方文明所给予人们的种种好处。
他萌生了推翻满清王朝的念头,放弃了建筑事业,决意从事拯救国人灵魂的伟大事业。
他从起初的模糊意识中逐渐转向清醒的认知,觉得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是正确而又可行,于是,他便主动地向革命党人靠近,在友人的介绍下,他参加了同盟会,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的追随者。
年近30岁的申先鄂,在革命党人的言传身教中不仅心窍大开,而且越来越变得机敏干练,聪慧过人。
革命实践的历练使申先鄂变得有胆有识,沉着老练,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深受上级领导的器重。
上级委派他到汉口从事地下党的秘密工作,营救被困的地下党人,开展有利于秘密起义工作。
为了不暴露身份,便于隐蔽,不致被满清王朝所派出的密探发觉,他化名鄂先生,将自已的姓名颠倒过来,称为鄂先(申)生。
鄂先生在汉口靠近口江码头的一条深巷的巷口,开设一家旅馆,名曰望江楼。
望江楼并不十分气派,也不十分豪华,只不过是一座木制的二层小楼。
这座与当时当地许许多多的木制小楼一样的二层小楼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样子,但它所承载的任务是非常重大的,它所存在的意义也是非常不一般的。
这只有它的主人鄂先生十分清楚,十分掌控,给它披上了神密而有光彩的外衣,其内在的机密和事态的进展除了鄂先生心知肚明外,还有与鄂先生身份一样的不少志士也深知其中的奥秘,而局外人是不明小楼存在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小楼不仅是栖身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从事秘密活动的极其重要的所在。
小楼所在的地方不仅可以让从水路往返的乘客住宿,也可以让从陆路往返的人们住进来,还可以让那些从空中“飞”来的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女老少们作为落脚之地,暂作休息,等消除了旅途的劳顿,然后再离去,另找别处或住或乐,随心所欲。
既然是神秘联络的地方,那就自然不能让一般的所谓外人知道真相,更不能让满清王朝的鹰犬们知道其中的奥妙。
当然,鄂先生除了十分谨慎外,还会采用许多为人所难以察觉的障眼法与隐蔽法来遮挡敌人的耳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引火烧身的隐患。
无论是来自水路的客人的情报,还是来自陆地天空的客人的密令,都与上海广州等地上峯的安排有关,鄂先生接受这些有关起义的指示的时候,很小心也很兴奋。
小心的原因在于作垂死挣扎的清廷像困兽犹斗似地拼命疯狂,以期活命,极力反扑,革命党人随时会有牺牲的危险。
兴奋的原因在于浓重的黑暗的雾云已经逐渐趋于稀薄,革命的烈阳即将喷薄而出照亮神州大地,给人们带来新生的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正当鄂先生面对远处的大江临窗眺望,心潮起伏的时候,不料浓黑的雾云从江心飞快地飘移而来,使鄂先生不禁心头一紧,发出不快的一声轻叹。
随着轻叹的尾音,紧接着浓云黑雾顷刻间化作了淅淅沥沥的雨丝,向洞开的窗户飘进来,洒在鄂先生的脸上身上,鄂先生顿时感到一丝寒意掠过心头。
然而鄂先生并不感到有多么冷,依然站在窗前固执地望着处于云雾笼罩之中的远处的江岸,听着逐渐放大了的雨的声音。
慢慢而飘的细雨在风的催动下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了哗哗而响地瓢泼大雨。
伴随着风声和雨声,传来了江水拍岸的声音,鄂先生感到水路上的船舶将被阻断,难以远行,心中不由一阵紧张。
紧张的原因是因为鄂先生刚才派人去接迎一位刚从上海来的从事地下党秘密工作的重要人物,此人特意到此传送总部有着配合起义的重要机密的,如果此人发生意外,不按预定的日期到达,那么将势必贻误战机,造成不利的局面。
鄂先生为此焦急思虑,诅咒大风大雨大浪的无情,心想该如何改变这不利的情况,变险境为坦途。
如果这位重要的人物被长江大浪打翻了航船而造成生命危险的活,那将等于战局失去指挥的信号,而处于盲人走夜路的境地,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这位重要的人物一旦葬身于大江,那么就等于即将起飞的大鹏失去了明锐眼睛,不知该如何飞翔,如何前行。
所以,这个重要人物关系到汉口地区整个起义的步骤与布署,关系到成功与失败的命运,不能不引起鄂先生的关注与思虑。纷纷扰扰的思绪占据了鄂先生的整个身心,令他全神贯注于窗外的风雨和长江大浪的咆哮,忘记了泼洒入窗的大雨的进犯,忘记了头脸不断滴水的苦楚,恨不得长上一双不怕风吹雨打的铁翅,飞向江岸搭救落水的人。
正当他焦急思虑而准备亲自动身前往江岸采取有效措施的时候,突然被有节奏的敲门声惊醒了。
他急忙离开窗户走近办公桌,以同样很有节奏的声音传令敲门的人进入房间。
他从敲门的声频中听出了需要见他的人是自己的亲信,也就是说他知道来人是谁。
当门外的人听出房内人的声音后,便利索地推门而进,快步走近鄂先生,轻声而又急切地说:“鄂先生,贵客病倒在床下,请您看看。”
说话的人年近30多岁,长得非常精悍,双目透出急切而又痛楚的光。
他就是奉鄂先生之命前去接迎坐船而来的那位传送十万火急密件的人。
他即是鄂先生的贴身保镖。
此时他打扮成一位旅馆的总管,从服饰穿戴到举止言谈,都酷似操劳旅馆业务的人,全然看不出他是一个高明的枪手或者身怀绝技的会武之人。
鄂先生听完他的报告,心中明白,但依然不动神色地说:“病情严重吗?”
来人说:“十分严重!”
鄂先生说:“我们要对客人负责,不能出现死人的事情,快请医生治病。”
“我去请。”
“不!我先看看。”
于是,鄂先生随同来人走出房门,穿过走廊,走向临近后院的房间。
鄂先生的保镖名叫申神,他是鄂先生的侄子,因为父亲在反清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他从小便在鄂先生的抚养教育下成长起来,鄂先生送他到佛山的反清武馆学习武功,又送他到广州军校学习军事技艺,练习枪法,使他成为身怀绝技的革命党人,特意保护鄂先生。
他们为什么在房间里说暗语?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明说呢?
因为,来这里的人很复杂也很频繁,有时住房不够住时,客人便在这间房子里住,曾住过不少不明身份的人,也住过清廷的官与兵,谁知道他们住房的目的不是侦察?
鄂先生人手有限,防范也是有限的。为了提防敌人在房间里偷放窃听器之类的东西,鄂先生只好在房间里以平时训练好的暗语与申神说话。
所谓“贵客病倒在床下”,指的就是那位重要的送情报的人受了严重的枪伤,住在秘密的地下室。
鄂先生以对客人病情负责的态度为借口去看病人,别人听了绝不会产生什么不同寻常的怀疑,这便是鄂先生的智谋的显露。
鄂先生的确机敏过人。
鄂先生不愧为革命党人的精英。
临近后院的那间大房子是申神的办公室,里间屋子是申神的寝室。白天他在外屋办公夜间他睡在里屋。
也就是说无论白天黑夜,申神都坚守在这里外两间房。
这外屋倒没有什么奥妙,而里屋却大有奥妙。
奥妙究竟在什么地方?
外人是不知道的。
也难以发现有什么秘密。
然而申神是心中有数的。
申神的睡床很一般,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外人看见这样的床也不会产生什么惊讶或者质疑。
然而,在这张并不起眼的床下却大有奥秘,这奥秘只有申神和他的叔父鄂先生知道。
他们是这种奥秘的创造者。
只有创造才会享用这样保命的奥秘。
当你拉开铺向床下的地毯便会看到地板,床下的地板和房间的地板连成一片,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如果当你用脚使劲踩踏床下的地板,你会看到四尺见方的一块木板的边缘会出现桐油剥落的痕迹,顺着痕迹用刀去撬,就会撬起木板而看到一个漆黑的洞口。
从洞口下去,便是木制的梯子,顺梯而下,左拐延伸,有道木门,打开门即是一间很大的地下室。地下室也有暗道,暗道向右拐,就可以走出后院进入长满竹子的山间,越过山坡就可以走向通往机场的山路。
所以,这间神秘的地下室既可进又可出,既是藏身的地方,又是活命的出口。
这是鄂先生的杰作。
更是鄂先生的战地。
他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鄂先生和他的保镖申神进入地下室,看到受伤的人躺在床上闭着两眼,处于昏迷之中。在鄂先生发出接头暗语后,昏迷的人慢慢睁开两眼,也轻轻地说出了暗语。
鄂先生的暗语使昏迷者神心一振:“夜来风雨声。”
昏迷者望望鄂先生,翕动着嘴巴,露出几分光彩,缓慢而又费力地说出:“花落知多少?”
鄂先生抓住昏迷者的手,使劲捏了三下,昏迷者点了三下头,便示意在他的胸前内衣中夹有密件,让鄂先生伸手取出。
按照昏迷者的暗示,鄂先生很快从他的内衣布层中取了出了暗语写就的机密。
鄂先生看过机密恍然大悟。
他不由看看怀表,露出十分焦急的神情。
他当即指示惊疑的申神按照密件的计划和时间,通知所有准备起义的各武装分部,立即做好临战的准备,等待起义时间的到来。
申神按照鄂先生的紧急指示,走出地下室很快消失在风雨飘摇的夜色中。
昏迷的人是孙中山先生起义总部的情报机构所属上海分站的机要人员,代号为海鸟。
他不仅要将起义的机密送达到汉口武装起义的分部,也要将汉口分部的机密反馈给上海指挥部,再由上海情报站转送总指挥部呈送孙中山先生,以便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一举掀起全国统一武装起义的高潮,推翻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
如果此人死了,那么反馈的大事就会陷入困境,更换人必然要费很大的周折,必然会造成种种接头的困惑,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昏迷者的生还至关重要。
此人必须活下来而不能被死神掠走。
鄂先生有责任检查他的枪伤。
经过仔细而又费力的检查,鄂先生发现在他的体内距离肺叶仅有几毫米的血管外壁上有一颗英国毛瑟式长枪子弹,堵塞了血管的正常循环,导致心脏衰弱达于极点。
难怪昏迷者大口喘气而出语困难。
他的生命处于快要结束的危险境地。
他的生死关系到整个的战局。
必须挽救即将被死神带走的革命者的宝贵生命,让他焕发出新生的活力与战斗的勇气,是鄂先生应尽的职责。
昏迷者是革命党人的骄傲。
也是临危不惧甘愿献身的勇士。
当长江大浪掀翻了轮船而即将造成船沉人亡的时刻,昏迷者想到了身负的重任,想到了机密的重要,决心必须活着死里逃生而将机密传送到目的地。
代号海鸟的昏迷者万万没有想到当他携带机密从上海出发时,已被清廷的密探机关所发觉,当即派出两位身手不凡的所谓神探暗中跟踪了。
他们的目的是从代号海鸟的行踪中了解并掌握汉口起义分部的动向,找出武装起义总指挥部的秘密所在,企图趁机将起义者的上层机关及其首要人物一网打尽,来个斩草除根,一举消灭起义的武装部队。
当风浪打翻轮船即将沉没时,代号海鸟悄无声息的义无反顾地跳船入水了。他想与风浪搏斗游上江岸,凭他的水上功夫完全可以从怒吼的水浪中求生上岸。
革命的信念鼓舞着他非冒死不可,有关起义的机密文件比他的生命更重要,更伟大,他绝不能轻易的死去而导致汉口武装起义的失败。
关系着成千上万的革命党人的生命的文件给他以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在江中不停地游斗,时而被浪头打入水底,时而憋足了底气游上水浪,拼命向长江石岸游去。
在他用尽浑身力量战胜了大风大浪的袭击,游上江岸的时候,不幸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当他刚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崎岖而又奇滑的江岸后,还未来得及站起身子,两支乌黑而又冷森的枪口便对准了他的脑袋。
紧接着从长江水浪中游来两名浑身淋着水的彪形大汉,费力的爬上江岸,向海鸟偷偷地靠拢。
游上江岸的那两位大汉便是从上海暗中跟踪他的清廷神探。
用枪口对准他的便是在汉口堵截他的清廷的密探。他们是接到跟踪神探事先发出的情报而来江边捕获海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