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常识一本通
12529600000008

第8章 领导与控制(7)

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是“人事”,领导最头疼的事情是“管人”。管理者往往只看到下属的缺点,却没有想到:下属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是受领导的影响。李嘉诚说:“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也就是管理自己。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下属。

在迪斯尼,每年的一个星期,高级经理们都要离开自己的办公室,脱下西装,换上某种奇特的装束,去售票、卖爆米花、驾驶小火车,抑或是去做任何一种能使游乐园变得活泼的工作。这其实就是在打造高级经理们以身作则的精神。

中国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鸿海集团执行官郭台铭,从生产黑白电视机配件开始起家,短短5年间征战全球各大城市,营业额从318亿新台币翻到2450亿新台币,美国《商业周刊》把他评为“亚洲之星”中的最佳企业家。郭台铭能成功的其中一个秘诀就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亲自带领下属去工作。他的性格十万火急,随身都要带着小闹钟,且不允许年轻人不上进,不允许做事没效率。为了赶出货,他可以三天三夜不休息,可以直接工作在生产线上,连续6个月在机器旁,如此盯着“磨出”技术。他曾经说:“管理哪有什么诀窍?主管带头做,底下照着做,就是如此。”

国外的知名企业更是这样。美国就有一家著名的服务公司,要求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花时间去做一些管辖范围内的底层工作,例如到医院去清洁走廊、病房甚至厕所或马桶。并且,不管职位高低,每年管理人员都要腾出一天时间去第一线为顾客服务,这天被称作“我们服务日”。这也就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领导艺术——当领导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就会成为员工模仿的榜样。

其实,儒家创始人孔子很早就重视领导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就是,领导者的行为就像风,臣下的行为如同草,风往哪里吹,草就往哪里摆,领导如何做,臣下就如何做。所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现代企业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给下属树立一个好榜样。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呢?

1.会做人

会做人,别人欣赏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做事。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好的企业管理者都应当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善良和宽容,对他人的生活、工作都表示关心。在黑金(黑金代表政治人物利用暴力和贿选等手段控制地方政治势力,进一步取得官职或民意代表的位置。)横行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依然不走后门、不走政商关系,更拒绝钻法律漏洞,赢得企业和民众的极大尊重,官员也从来不敢刁难他的企业。

2.把握决策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的经营方案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企业管理者的价值就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并且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3.相信自我

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否则将一无所成。作为领导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为下属树立榜样。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有着强烈的自信,他们相信自己,并且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成功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

4.目标明确

世界级企业管理大师班尼士对优秀的管理者下了一个定义:“创造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并完成或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企业管理者们都知道,要使员工奉献于企业共同的愿景,就必须要让目标深埋于每个员工的心中,必须与每个员工心中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否则,不可能激发出这种热情。有“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蒂诺维奇就创造了奇迹,他带领的每支队伍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打进世界杯的决赛圈。

5.充满热忱

热忱很多时候比管理者的才能更重要,若二者兼备,则天下无敌。产生持久热忱的方法就是定出一个目标,努力工作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定出另一个目标,再努力达到。这样做就可以增加挑战,就可以帮助个人维持充沛的热忱。

6.顽强坚毅

顽强精神几乎是所有成功企业管理者都拥有的。所谓顽强,并不是顽固,它是一种下决心要取得胜利的精神。在管理实践中,每个下属都希望自己的管理者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只有竞争对手才会希望你放弃这种精神。

7.看重人才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企业最好的资产也同样是人才。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在于挑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找一个合适的人比找一个优秀的人更加重要。除专业所必备的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三种素质:一是必须精力充沛,有精神、有朝气,这样的人才可以走长途,才可以感染人,才可以适应各种变动;二是要正直,在考虑个人利益的同时,还能考虑公司的利益;三是要有智慧和胆识,有思考的能力与魄力。

8.充分信任

在有限的精力中,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就必须要学会把权力授予适当的人。授权的真正目的是要能够给人以责任、赋予权力,并且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报告反馈系统。美国前总统里根是一个出名的放任主义者,他只关注最重要的事,将其他事交给得力助手去负责,自己则经常去打球、度假,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9.鼓励团队

组织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件非常艰难和重要的事情。激发他们的热情,挖掘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智慧与潜力,并且将他们协调起来,是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能激发员工动力的人。

10.不断学习

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是创新能力,而创新则来源于不断学习,不学习、不读书就没有新的思想,也将不会有新策略与正确的决策。

如果以上几点都能做到,你将会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说过:“管理者如果坐下,部下就躺下了。”如果要管理好别人,就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现在企业管理都要求领导者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员工,成为员工的榜样。因此,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自己无比坚强的意志感召下属,从而同心协力、共铸辉煌。

要点回顾

一个优秀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当然,要树立权威就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首因效应——争取第二印象吧

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海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式,从而影响以后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评价。

某位心理学家曾对大学生应聘者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大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大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出现在前15道,而让大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出现在后15道,而后让决策者对两个大学生进行比较:谁更聪明?结果表明,决策者认为大学生甲更聪明。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说的其实就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影响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管理者要学会观察,不能仅凭第一印象或他人的只言片语来判断一个员工的好坏。那么该如何观察下属呢?

请看这样一个故事:

很多同事都很兴奋,因为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被专门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进办公室以后便在里面不出来。那些紧张的“坏分子”现在更加猖獗,认为他哪里是能人,根本就是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对付。4个月以后,新主管却发威了,“坏分子”一律被清除,能者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4个月前的他相比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酒后致辞:“相信大家对我新上任后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十分不解。现在我说个故事,各位就会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院子的房子,他刚搬进去,就对院子做了全面整顿,把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来的房主回来,进门吃惊地问,那株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杂乱,但是他却不予理会。果真在冬天以为是杂草的植物,春天里繁花似锦;在春天以为是野草的植物,夏天却花团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子;直到暮秋,他才发现哪些是无用植物从而大力铲除,使所有珍贵的草木都得以保存下来。”说到这理,主管举起杯说:“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这个办公室是花园,那你们就是其中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都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能认得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员工的价值高低绝不能仅凭管理者一时的观察或只看表面的现象得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观察。只有通过细致、彻底的观察后,才能正确评估出一个人的价值并给予适合他的工作。

首因效应在职场上随处可见,“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等都是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因此,在管理学中首因效应有着其负面作用,很容易使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评价有失偏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人容易有良好的印象,而其缺点则很容易被忽视。②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的人往往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管理者应当避免首因效应的负面作用。例如选拔人才时,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取舍,而应该既听其言、观其貌又察其行、考其绩,进行综合评价。

领导者要想成为真正的测人专家,达到“观人于微而知其著”的处世境界,就必须对周围员工的言行进行观察,对员工内心和言行进行剖析。

周亚夫是汉景帝时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后又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也算忠心耿耿。可汉景帝在挑选辅佐少主的辅政大臣时却把他抛弃了,原因为何?

在古代,每个皇帝年老以后,皇位继承问题就复杂起来,每个皇帝都会费一番心血,汉景帝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当时太子刚刚成年,需要辅政大臣的辅佐,汉景帝以此试探过一次周亚夫。某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看了以后,很不高兴,就回头向主管宴席的官员要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给你如此大的一块肉你还不满足?还要筷子,真是讲究啊!”周亚夫一听,立即摘下帽子,向皇帝跪下谢罪。汉景帝说:“起来吧,既然丞相不习惯这样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为止。”周亚夫听了以后,就向皇帝告退,快步走出宫门。汉景帝目送其离开,并说:“看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确实不是辅佐少主的能臣啊!”

所谓见微知著,汉景帝试探周亚夫的方法可以说很巧妙,一定要稳重平和、任劳任怨,才能辅佐少主,不能有骄气。因为少主年轻气盛,如果有什么做得过分的地方,只有具备长者风范的人才能容忍这些过失,一心一意忠贞尽责。而从周亚夫的表现来看,连老皇帝对他不礼貌的举动,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兴的模样,往后又如何能包容少主的过失?赏赐他的肉,虽然不方便食用,但在汉景帝看来,他应该立即把它吃下去,这才能表现出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他要筷子的举动,在汉景帝看来就是非分的想法,等到辅佐少主时,会不会有更多的非分要求呢?这是汉景帝不能不防的,故而汉景帝果断地放弃了周亚夫。

与见微知著相联系的是一种传统的观人法——相处观察法。相处观察是常用的识人方法。20世纪20年代,英国首相艾登曾与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同在牛津大学读书。经过相处,艾登深知班达拉奈克的德才,他曾对朋友说,班达拉奈克将来一定能成为他的国家未来的总理。35年后,艾登的预言成为现实,班达拉奈克成了他的国家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

相处观察法要求知人者善于见微知著,拥有卓越的眼力,从行为现象看到人的本质特征。据说法国一位银行家,年轻时曾因没有工作多次去找银行董事长,去过51次,均被拒绝。在第52次又被拒绝时,他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大门,见地上有一枚大头针,他觉得若有人因它而受伤就不好了,于是俯身拾起来。这事刚好被董事长看见。董事长认为,如此小心的人很适合做银行职员,于是决定雇佣他。通过相处观察知人,要善于从具体情境中发现人的才干,看到其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