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东乡群侠
12164500000107

第107章 片纸荐东乡(三)

贾世道心虚道:“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董海川董老师,久仰了。董老师,您可能是误会了,在下贾世道自幼习武,离开师门就进宫做了侍卫。一直孤陋寡闻,并不曾听过尊师云盘老祖的名讳,又怎么可能宣扬自己是云盘老祖的徒弟呢?那些都是官府为推卸责任给自己找的借口,与在下无关。”

董海川哈哈大笑道:“即便你没有宣称是我的同门,就凭你如今作恶多端,我也放你不过。”

贾世道朝自己身后众人看了一眼,脸色一沉道:“董老师,你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得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贾某的所作所为,与你八卦门有什么关系?我敬你是江湖上的一条好汉,并不是怕了你。你睁开眼睛看一看,我们有这么多人,难道还打不过你一个人吗?我劝你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

董海川喝道:“武林正义,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为祸一方,把一座好好的佛门圣地搞得乌烟瘴气,还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接招吧。”只见董海川步如行云,刀出如风,说话间刀锋已向那贾世道迫近。贾世道不愧是曾经的四品侍卫,虽被董海川抢得先机,却也不慌乱,他错身避过董海川劈过来的一刀,转身间已经拔出了手中的长剑。这两人一个使刀,一个用剑,你来我往,战在一处。却见这一刀一剑,时而如疾风骤雨,令人眼花缭乱;时而又如风吹麦浪,叫人神驰目眩。这两人招式变化层层叠叠,一时之间竟然也难分伯仲。贾世道那一帮手下,看得是津津有味,一叠连声的叫好,竟然都忘了上去助拳。

两人互拆了四五十招,董海川见久战不下,对方身后还有许多人,他担心再拖下去,那些人反应过来会一拥而上,到时候自己可就被动了。怕生变故,董海川故意卖了个破绽,佯装脚底打滑,身体突然往前一倾。贾世道全力游斗之际,已经稍有气力不济之感,此时心头怯意刚生,却觉察到对方似乎是一脚踩空,哪里肯放过这个可能是唯一取胜的机会?只听他大喝一声:“受死吧!”挺剑直刺董海川的胸口。

董海川一错步,右手刀点地,轻轻让过。原来这八卦门的功夫,与传统的直进直退不同,是以走圈的方式,侧进斜击为杀招。董海川身体前倾之时,左脚尖已经留足了力气,待贾世道一剑刺过来,董海川脚下一用力,身躯离开原地三尺有余,早抢近贾世道的身前。贾世道这时候发觉上了当,欲待收剑自保,无奈剑招已经用老,根本就来不及了。董海川抬起左膝,在贾世道的小腹部狠狠一顶,贾世道“啊哟”一声哀号。董海川一击得手,顺势左胳膊肘又在贾世道背部狠狠一击。这时候贾世道身后那一帮和尚才反应过来,一窝蜂地涌上前去。攻击的攻击,抢人的抢人,终于在董海川抽刀斩杀之前,将那贾世道给救了出去。

这一帮和尚,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武功跟董海川比起来相差实在太远。原来他们都是些贾世道的心腹,也算贾世道的徒弟。天台峰上虽然有众多武功好的和尚,但是贾世道对他们怀有戒心,大都被安排在各下院中驻守,很少把他们带在自己身边。贾世道身边的这些和尚,都是跟随他时间较长的原天台寺众僧中的败类,是跟随贾世道习武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此时在董海川的眼里,无异于乌合之众。董海川将一路八卦刀舞将起来,这些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不仅如此,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已经有两个和尚死在了董海川的刀下。这帮和尚见势不妙,便仗着人多,分出几个人阻挡住董海川,另几个人掩护着贾世道朝天台寺方向逃跑。董海川见那罪魁贾和尚要逃,心中自然着急,无奈自己被几个和尚缠住,一时无法追击。情急之下,董海川大喝一声,使出八卦刀法中的杀招,刀出如电,眨眼又有两个和尚死在了他的刀下。剩下的那些和尚见董海川状如疯魔,双眼猩红,吓得赶紧抽身而逃。

董海川的目标不是他们,见他们四散奔逃,也不追赶,而是紧盯着贾世道逃跑的方向,拔足狂奔,眼看就要追上那些个和尚,山道上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一队官兵,那贾和尚大声喊到:“救命啊,强盗要杀和尚啦!”

听到贾和尚的“救命”声,那一大帮官兵呼啦啦就冲了过来,将董海川和贾世道一行分开,然后放过那一群和尚,独独将董海川围在了当中。官兵们根本不听董海川的解释,喝令他放下兵器。董海川长叹一声,眼看着就能为民除害,想不到在最后关头官兵插了进来,致使功亏一篑。他不想与官兵为敌,就把刀放下了。兵勇一拥而上,将他绑了个结结实实。贾世道和那一帮恶僧,趁机逃回了天台。

这是一帮过路的官兵,觉得带着董海川行路不便,商量之后决定交由当地处置。当下那一帮官兵就将董海川押到青阳县大堂,董海川对自己杀死四名和尚之事供认不讳,只是辩解是天台寺的恶僧,青阳县令哪里容他狡辩?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我青阳县境内多年来一直民风淳朴,人心向善。九华山地藏王道场,更是佛光普照,太太平平,哪里有你说的什么恶僧?分明就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当堂认定董海川是谋财害命,故意杀人,判了死刑,待上报后处斩。当天晚上,董海川抖动双臂将镣铐崩断,从青阳县大牢轻轻松松的越狱而出。离开青阳县之前,他又回了黄乡绅家一趟,取了一些银两,并且给黄乡绅写了一封信,让他到长江北岸的东乡,找他的结义兄弟周年信周年芳,再寻机会救他女儿。此后,董海川南下苏州,探访李伯魁,遇到苏州知府强抢民女,出于义愤,一刀劈死知府之后便一直东躲西藏,过起了流亡的生活。直到觅得一个机缘,经人介绍,净身到肃王府做了总管太监,才算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