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1593100000003

第3章 游方和尚(1)

清康熙帝为明孝陵题写的“治隆唐宋”碑

大家知道,中国有个传统习惯,叫大排行,就是叔伯兄弟一起排序。朱元璋大伯也有四个儿子,老大是最先出生的,就叫重一,老二叫重二,老三叫重三,重三出生后,朱元璋亲哥哥出生了,就叫重四,后来朱元璋大伯又添了一个儿子,叫重五,再后来就是朱元璋亲哥哥重六、重七,直到朱元璋,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

我们上回讲了明朝人野史笔记中的一个传说故事。那当然不是真事,只是明朝人为了神化朱元璋而编造的。不过这个编造的故事中有一些是真实的,那就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元朝末年,地点是在淮西钟离县,也就是今天安徽凤阳县的一个小村子里。

一、钟离东乡

元朝天顺帝天顺元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戊辰年,也就是公元1328年。这一年旧历九月十八日丁丑那天,在今天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村,当时叫作“钟离之东乡”,一户朱姓人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重八。这个朱重八,就是后来成就了一代帝业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一年是中国传统生肖的龙年,所以朱元璋属龙。

《明史》中说:

太祖……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

(卷一《太祖本纪》)

写进正史中的文字,都是再三斟酌过的。其实朱元璋出生于贫寒人家,本来是连个正式名字也没有的,小的时候,就叫朱重八。朱元璋在叙述自己身世时曾说:

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考君娶陈氏,泗州人,长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

(徐祯卿《翦胜野闻》引朱元璋《朱氏世德之碑》)

这段文字翻成白话,就是说,我们家是老朱家,祖上是南京句容人,老家在通德乡朱家巷,祖辈以务农为生。我的父亲娶了母亲泗州人陈氏,在盱眙生下大哥朱重四,在五河生下二哥重六和三哥重七。我最小,出生于家迁钟离东乡以后的戊辰那年。

大家听到这里可能会有些疑问:为什么朱元璋的大哥不叫重一呢?大家知道,中国有个传统习惯,叫大排行,就是叔伯兄弟一起排序。朱元璋大伯也有四个儿子,老大是最先出生的,就叫重一,老二叫重二,老三叫重三,重三出生后,朱元璋亲哥哥出生了,就叫重四,后来朱元璋大伯又添了一个儿子,叫重五,再后来就是朱元璋亲哥哥重六、重七,直到朱元璋,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

要说起来,这也算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了。确实如此,朱元璋还真的有他们家祖上的这种基因,后来他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我们这里先不说后来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朱元璋的祖上,在元朝初年被定户籍为淘金户。所谓“淘金户”,就是以淘取黄金作为服役的专业户。可是那时候的南京朱家巷并不产金,怎么办呢?他们只好从别的地方买来黄金上交充役。靠买黄金上交充役,这种情况一般老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呢?不得已,朱元璋的爷爷只好抛弃田庐家业,跑到泗州盱眙谋生,最后就死在了泗州,埋葬在了那里,他的坟墓就是今天泗州的明祖陵。这座陵墓当然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才修建的,就在洪泽湖畔。这座陵墓在清朝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680年的时候,因为洪泽湖发大水,曾经被水淹没,成为水下皇陵。到1964年大旱,湖水退后,陵墓才重新露了出来。现在这座陵墓已经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祖父死后,伯父朱五一带着朱元璋父亲朱五四从盱眙迁到了凤阳,就是朱元璋在自叙《朱氏世德之碑》中说的“钟离之东乡”。朱元璋在这里生活了大约十年时间,又随父母迁到钟离西乡燃灯村,然后又迁到太平乡孤庄村。

大家看到了,朱元璋这个大家庭在元朝几十年间,可谓是颠沛流离,不断搬迁。在中国古代,老百姓要生活稳定,就必须要有土地,没有土地就得流亡四方,以谋生计。所以我们知道,朱元璋的家世,从他爷爷那一代起,就已经贫穷而生计艰难了。后来,朱元璋的伯父家的几个儿孙,全部死光。朱元璋自己的二哥、三哥也死得早,都没有子嗣,只有他大哥死后留下一个儿子朱文正,后来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成为开国功臣。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问题,近些年有所争论。这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死后不久,便开始有一个朱元璋出生在“盱眙灵迹乡”的说法,具体地点是盱眙灵迹乡土地庙。这牵扯到了一个人们编造的“圣瑞”的故事。传说,朱元璋的母亲曾经梦见一个戴黄冠的人给了一枚药丸,她吃下去后,嘴里有一种异香,于是怀孕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出生那天,有红光烛天,照映千里。又说朱元璋出生那天,母亲取水给他洗澡,水中漂来一片红罗,于是给他做了衣服,这地名也就因此叫红罗巷了。旁边还有一座土地庙,当天夜里也有火光照耀,到第二天天明,这座庙竟然向东北方移了百余步,于是就将这座庙封为都土地庙。都土地就是土地爷的总头儿,是土地爷中的领导。后来明朝盱眙的地方官觉得这个说法不错,可以争到帝乡的地位,得到朝廷重视,于是就把这些说法编修到了地方志当中。就这样,此后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地就有了凤阳说和盱眙说两种主要说法。这些传说后来甚至被写入正史:

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

(《明史·太祖本纪》)

中国有这样一个传统,异人之出,必有异象。其实所谓的异象,不过是人们编造附会,神化帝王将相们的骗人之术,是全然不可信的。

从上面的记录可知,凤阳说是朱元璋自己说的,盱眙说传说的成分更多些。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朱元璋出生于凤阳的说法。下面,再来看看朱元璋出生后家里面的情况吧。

二、村中牧童

朱元璋的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结果连一亩田都不是自己的,全是租佃地主的田来种。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劳作,天黑还不能休息,一年到头,打下的粮食除去交租子,剩下的也只能勉强让家人糊口。好不容易把田地打理好了,田主不是要加租,就是要收佃,所以朱元璋家在一个地方待不上几年,就得搬家,而且越搬越穷。等到他们家搬到太平乡孤庄村时,从阶级成分上看,已经是真正的农村无产者贫雇农了。

朱元璋出生三天,就得了一场大病,腹胀不食,差点儿就死了。家里没钱看医生,父亲就抱着他去寺庙,想着与其病死,还不如把他送给寺庙算了。谁知到了寺里,一座大庙竟然空无一人,一个和尚也没有。朱元璋的父亲没办法,只好又把他抱了回去。回到家的时候,却看见东屋房檐下坐着一位僧人。那僧人对朱元璋父亲说了一句:抱过来受记。朱元璋的父亲不敢不听,只好抱了过去。可就是这么一来,第二天,朱元璋的病还就真的好了。

朱元璋的病是好了,可是他们家的家境却并无一点好转。他虽然在家境稍好时去村里私塾识了几个字,但是很快就因为贫困失了学,只好去帮助家人种种田,或者给大户人家放牛放羊。

在村子里面一伙穷孩子当中,朱元璋是最有主意的。据说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总是他扮演皇上,别的孩子当大臣,孩子们也都愿意听他的话。有一次,大家在山上放牛,饿得肚子咕咕叫,也不能回家,于是说起吃饭的事来,有的还提起吃肉的事来。可是饿着肚子说吃肉,越说就越馋。这时候朱元璋突然说道:“有了。”大家问:“有什么了?”朱元璋说:“有现成的肉放在面前,不去吃,才是呆子呢!”大家一听说有肉吃,当然高兴。可是哪里来的肉呀?这时候朱元璋指着牛群里面的一头小牛说:“来,大家动手吧。”于是小伙伴当中的周德兴、汤和、徐达几个过来帮着,一起用柴刀把牛宰了,捡些柴火,烤起牛肉来。几个孩子大吃一顿,一只小牛转眼间只剩下一堆骨头和一根牛尾巴。

吃完牛肉了,也该回家了,这时候孩子们才想起来回去怎么向东家刘德交代了。朱元璋说,没关系,大伙把现场收拾好。他拿着那根牛尾巴,找了个山石头缝隙把牛尾巴插了进去。回去就对东家说,小牛跑到山石缝里面,拉不出来了。大家可以想想那会是个什么结果,挨东家刘德一顿打是少不了的,而且牛也放不成了,朱元璋被赶回家去。别看朱元璋丢了饭碗,可是他在这些孩子当中的威信却越来越高了。这几个小时候的伙伴,后来都成为他打天下的助手,有的还成了大明朝的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