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0809600000027

第27章 三国·蜀(3)

蜀军所到之处,节节胜利。不久,就扫清外围地区,深入南中腹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收集残兵,继续对抗蜀军。孟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中间有一定威望和影响。诸葛亮决定收降孟获。孟获是有勇无谋之人,和蜀军初一交战,就被诸葛亮设计活捉,被押至大营。诸葛亮马上叫人松绑,还陪他到蜀军营中视察。诸葛亮问孟获说:“你看我这支军队怎样?”

孟获很傲慢地说:“以前我没有弄清你们的虚实,所以输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下次再战,我一定能战胜你。”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再打吧。”

孟获被放回去后,再与蜀军交锋,又失败了。诸葛亮见他不服,还是把他放了。就这样,放了又捉,捉了又放,到第七次活捉孟获,诸葛亮又准备放了他时,孟获感动地说:“丞相天威,我口服心服,南人以后再也不反叛了。”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把南中地区重新划分,派驻地方长官,教少数民族人民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派人煮盐、冶铁,使南中地区政治安定,经济也发展起来。南中地区从此得到开发。

平定后方后,诸葛亮开始积极准备,以图北出祁山,进取中原。公元227年,诸葛亮将朝政安排妥当后,准备北伐,临行前,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道表章,这就是千古流传的《出师表》。

诸葛亮北出祁山后,接连攻取天水、南安、安室三郡,天水将领维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攻占祁山的消息传到洛阳,魏国朝野上下一片恐惧,魏明帝还算镇静,他急调大军西上,抵御蜀军主力,还为了安定人心而亲自坐镇长安。

这时,诸葛亮决定派兵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

在讨论人选时,诸葛亮不顾众议,决定提拔自幼喜欢学习兵法,谈起军事来头头是道的马谡为先锋,另派王平为副将,协助马谡。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邰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大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邰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邰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邰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逃回祁山。

王平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邰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乎下的散兵。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很是恼火,那魏兵在司马懿的率领下,却穷追不舍,大兵突至城下。

当时诸葛亮把所有的精锐部队全都派出去了,身边只有一些老弱士兵和一群不能打仗的文人。但诸葛亮毕竟是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想,以现在的兵力迎战司马懿,无异予以卵击石,但如果仓皇逃跑,司马懿肯定继续追杀,说不定还要当俘虏。诸葛亮计上心来,立即命关兴、张苞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并鼓噪呐喊,虚张声势;命张翼引兵修剑阁,以备退路;命马岱、维断后,伏于山谷之间,以防不测。并命令将城中所有旌旗放下,将城门大开,不要关闭,每一城门用二十军士,脱去军装,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洒扫街道。

其他行人进进出出,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

部署完毕,诸葛亮自己身披鹤氅,头戴华阳巾,手拿鹅毛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来到城楼上凭栏而坐,然后命人焚香操琴。司马懿前锋部队追到城下,却不见城内一点动静,只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赏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前进,便暂停下来,急速报与司马懿。大将军司马懿以为这是谎报,便命令三军原地休息,自己则骑马飞驰而来,要看个究竟。

果然,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闲自在,根本没有什么恐惧和惊慌的表情,又见他左有一童手捧宝剑,右有一童手执尘尾,就像平常在自家里一样。再看城内外有二十多名百姓,正低头洒扫,不紧不慢,旁若无人,没有战斗的气氛。司马懿看后,倒吸一口凉气,觉得城内肯定埋有重兵,诸葛亮坐在城头是便于指挥,如若攻伐,说不定就会中诸葛亮的计谋了。

于是他传令退兵而去。

街亭失守,打破了诸葛亮的部署。使蜀军失去了进攻的据点。诸葛亮见取胜无望,便带兵及千余家百姓,撤回汉中。

诸葛亮对街亭失守十分痛心,追查责任,首先是马谡违背部署,造成致命的错误。诸葛亮便依法处死了马谡。马谩被处死后,诸葛亮亲自设祭,想起与马谡多年的情谊,不禁热泪盈眶,蜀军将士也被感动得个个流泪。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接着,诸葛亮又上书刘禅,自请处分。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代理丞相职务。

以后诸葛亮又曾两次率军伐魏,蜀军都取得了局部胜利。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新功,便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派使臣到成都,建议和蜀汉互尊为皇帝。刘禅同意了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主张,派使臣到东吴,向孙权祝贺,并订立了新的盟约,约定互不侵犯,在灭魏之后平分曹魏之地。

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率十万大军发动了他生平中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东西配合,使魏国两面受敌。四月,诸葛亮出斜谷口,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之南。为了作长期打算,他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准备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夹杂在一起耕种。蜀军纪律严明,百姓和兵士相处得很好。

在获胜数阵之后,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下埋伏,“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地雷。”用奇计将司马懿的军马诱入谷中,一声炮响,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一起着火,火势冲天。魏兵死伤无数,司马氏三父子奔突无路,以为此番定死无疑,抱头痛哭。后来因火势过大,加上当地地势有利于局部天气的形成,突然天降骤雨,司马懿才免于一死。见此情景,诸葛亮不禁长叹一声:“天不佑蜀!”至此,司马懿挂出免战牌,坚守不出。

这时东吴军队传来消息,原来东吴军队因久攻合肥不下,损兵折将,于是撤退回国,只留下蜀汉孤军作战。

诸葛亮心中焦急,百般挑战,司马懿只是不理。于是诸葛亮派人送了妇人衣服给司马懿,并附信一封说:“你身为大将,统领曹魏大军,却不敢率军出战,一决雌雄,这与女人有何区别?我现在送来巾帼素衣,你如果知羞耻,还有点男子汉气概,就在我给你的信上批上字,约定时间决战;如果胆怯不敢出战,就把女人的头巾和素服收下。”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脸上仍然露着笑容说:“孔明把我当作女人了。”说完让收下所送之物,而且款待来使,表现得若无其事。

魏军大将见诸葛亮以巾帼女衣羞辱司马懿,不由大怒,纷纷要求与蜀兵决一雌雄。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

诸葛亮料到司马懿的心理,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挺有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

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他起得早,睡得很晚。只是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见司马懿深沟高垒不出战,自己进不能战,退不甘心,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禁郁闷致病,积劳成疾。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他看到诸葛亮病势渐重,哭了起来。

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讳接替。”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几天后,诸葛亮终于去世,享年54岁。蜀汉各路人马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有秩序地撤退。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蜀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率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就遭到蜀军的埋伏。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拔转马头,下令撤退。后来民间有笑话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司马懿的字)!”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北伐大军回到成都后,刘禅为了表彰和纪念诸葛亮生前的品德和功绩,追谥他为忠武侯,又依照诸葛亮的遗愿,将他葬在定军山。

邓艾偷渡剑阁灭蜀汉

诸葛亮死后,继任的蒋琬等人已无法约束刘禅,因而蜀汉朝政日益腐败。尤其是公元246年蒋琬病死后,刘禅更是肆无忌惮,贪图享乐的性格如脱缰野马般自由发展起来。

蒋琬死后,费讳继任大将军,辅佐刘禅,此时的蜀汉已无能力再图北伐,因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蜀汉与曹魏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两国相安无事。如果费讳继续做大将军的话,蜀汉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可偏偏在公元253年春天发生的一件大事,彻底断送了蜀汉的前途。维俘虏带回成都的魏国降将郭修,被刘禅封为左将军。但这郭修并不领刘禅的情,几次想刺杀刘禅,都被刘禅的卫士阻拦而没有成功,郭修只得在宴会上将大将军费讳刺杀。

费讳一死,维继任大将军。维纯粹是那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他掌握军权之后所进行的每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维心思都放在北伐上面,而朝中又。再无正直有才的大臣,宦官黄皓就乘机钻了这个空子,掌握了内政大权。北伐劳民伤财,加上朝政日益腐败,刘禅的蜀汉已经走上了黄泉路。

公元263年,魏军分三路进兵蜀汉,很快攻下汉中。

维得知汉中失守,急忙集中力量,坚守剑阁,挡住了钟会大军。

不料,邓艾突出奇兵,越过剑阁天险,向成都进军。

一路上,蜀将纷纷不战而降,魏军很快就直抵成都城下。

成都无险可守,无将可战,刘禅左思右想,实无两全之策,只得难备投降邓艾。

刘禅的儿子刘湛,听说父亲准备投降邓艾,勃然大怒,对刘禅说道:“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应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社稷国家一起灭亡,我们一同去见先帝。为什么要投降?”刘禅贪生怕死,拒不采纳刘湛的建议,还是投降了。司马昭对刘禅十分优待,封他为安乐县公。

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受辱敌国,却怡然自得,乐不思归。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九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亡国之君乐不思蜀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谷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大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

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谷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想起谷正的话,就把谷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遭。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谷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谷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公元271年,刘掸在魏国过了将近十年寄人篱下、形同囚徒的屈辱生活之后,死于洛阳,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