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0745700000008

第8章 破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真相(2)

2.向往成功

“成功”这一字眼是每个人都备受关注的,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从一踏进校门,抑或从刚刚懂事,孩子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歌星、影星们的知名度和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孩子逼真地看到了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认为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的,必定不是平庸之辈。于是很多的孩子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3.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

人有两个自我: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真实的我不断地设计理想的我,并为将理想的我变为真实的我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孩子时代正是开始勾画理想自我形象的时代,在反复地创作,反复地勾画自我理想形象的季节里,他们蓦然发现:那位歌星,那位影星,那位体坛明星抑或文坛新秀似曾相识,亲切而又温暖——噢,原来“他(她)”就是我心目中反反复复勾画的理想的我。

4.追求时髦

这是众多追星的孩子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周围的同学个个都侃“星”聊“星”,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一块神侃海侃,便觉得自个儿土得掉渣,怯得要命,于是便收集阅读“星”们的传闻报道、收藏“星”们种种歌带,甚至去购买贵得吓人的“个人专辑”,然后还得理一个“星”式的发型,穿一身“星”式服装,讲一口“星”味言语,自我感觉倍儿精神、倍儿威风、倍儿浪漫、倍儿时髦。男孩感觉自己成了所有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女孩感觉所有的男孩都在对自己行注目礼。于是,仿佛自己也成了自己崇拜的星。

5.寻求刺激

持这种心态纳入“追星族”的孩子也为数不少。这类追星族成员的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行为是一种刺激,是平淡学生生活的盐。

面对孩子的“追星”行为,父母该怎么做呢?

“追星”有两种,有些孩子崇拜的是偶像的外表、动作,如果这种模仿过多,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一种是崇拜偶像人格中的内涵,尽管偶像遇到很多压力、困难,他的偶像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

这样的坚持、毅力、努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信念,如果这些是孩子崇拜的对象,那么,偶像身上的内涵对孩子是具有积极的影响。

老师、父母对待孩子“偶像崇拜”的时候,首先要看成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压制。即使这些孩子已经在“偶像崇拜”的外表上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压制,否则会适得其反,即使父母、老师再好心,也不会被孩子所接受。

孩子偶像崇拜的对象,通常是那些更能接近于他们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人物。而在父母和教师眼里,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并非孩子理想的学习榜样。从一定程度上说,孩子的偶像选择与教育者所期望的榜样有较大的分离。

事实上,孩子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的过程中,成人的说教效应相当有限,孩子往往是通过种种自我体验、甚至冒险而达成的,期间也不乏同伴学习和对榜样的观察学习。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的概念,认为孩子需要有时间去梳理、整合所有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一些孩子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他们心理社会适应的表现。成人对这些心理行为现象过于忧虑、责备和压制都不利于他们“迷途知返”,而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借助于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来整合自我,发展自我。

就父母而言,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由于偶像崇拜而影响了学业。孩子已经慢慢长大,说教和压制并不有助于解决诸如此类的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把平等和尊重放在首位,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经验角度思考问题: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真诚地和孩子交换看法,充分肯定孩子的合理行为,然后再提出你的好建议。父母更应该关注如何在日常的亲子交往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偶像崇拜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灿烂记忆,而不是极端行为的导火线。

针对孩子的“追星”现象,应该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孩子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父母可以由对“追星”现象的分析开始进行“偶像教育”,对孩子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和适当地介入,通过对一些具有成就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从中有一定选择。通过孩子主动、亲身参与活动和思考,来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

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他开始说话很早。他去幼儿园三个月了,前两个月去几天就生病,基本上就没在幼儿园好好待过。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如果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脾气就特别大。

作为父母,你要知道现在最能影响孩子心理的是你。他的这个反应,用心理学的语言讲,就是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你。他并不一定很自觉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病似的情节,孩子自己的理智并不知道。

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母亲进入幼儿园,因此,就会有一系列心理上的反应。他这个反应实际上是对你把他送进幼儿园的一种对抗行为,是在表示不满。

另外,他从小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对你的依赖心理成了他的一种软弱性,有可能当他面对陌生的生活和新鲜的环境时,确实有不适应和感到压力的地方。

你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说你现在因为孩子的这种反应(生病),从此就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自己带他,那么你就把孩子一直害到底了。他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不会有勇气走到社会中去。

所以,首先应该使他逐渐克服第一个情绪。你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满?

要设法理解孩子,在送他去幼儿园时,不要让他觉得你在排斥他,不再像过去那么爱他、管他了,不要让他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第二,你要和幼儿园的老师配合。请老师用一定的方式,把他对母亲的感情和依恋转移到幼儿园的生活中。这需要幼儿园老师比较好地配合。

如果老师对这件事持比较冷漠、不太注意的态度,有可能使矛盾更加尖锐。你现在应该和老师配合起来,商量一下,使孩子在情绪上逐步转化。

你只要认识到他是这样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对离开你的潜在的不满,一个原因是他离开你以后,走进新的环境产生的不适应和压力感。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要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好奇、喜欢;产生对幼儿园老师的亲切感,这是你要做的工作。这些要你去慢慢寻找具体的方法,原则上是这样。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脾气特别大,其实是对母亲不满的进一步反应。做母亲的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儿子产生恋母情结,这种恋母情结是很容易产生的。恋母情结在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母亲要爱孩子,孩子没有爱,未来的生活也是不健全的,但是这个爱不可过分,过分了会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使他今后不能正常地对待生活。

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孩子长大以后,不仅会对母亲产生依恋,还会有控制母亲的情结。对这个问题要有审视,逐步把关系调整正确。

具体的方法:第一,希望你能够处理好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就是说,你不要把照顾孩子的任务大包大揽;第二,应该增加孩子和其他人的友情。

培养孩子与他人友情的方法是,只要有了比较新的小朋友,你就要非常明确地鼓励他。逢人就讲,我的小孩喜欢和谁在一起玩,而且一下就玩熟了。经常以表扬鼓励来引导他,哪怕只有一点点迹象就要鼓励他。千万不要指责他这个缺陷,而是用引导的方法使孩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游戏的原则,奖励的原则,这一点父母们要清楚。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从家庭原因来讲,有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两种。

特殊情况有这样三种,一种是有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说父母中有一个人去世,家庭的变故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创伤,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病变。另一种情况,比如个别父母对孩子施暴、虐待,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创伤和心理疾病。还有一种,就是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有流氓骚扰他,甚至对她有过性迫害,同学中有小霸王欺负他,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当然,这三种原因还属于数量比较少的,除了这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外,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使孩子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把孩子放在温箱里,一味地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对待。对孩子的溺爱是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心理上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二,对孩子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孩子有了种种的戒律,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

溺爱的结果是把一切都管到,把一切都管到往往就会变成专制,缺乏民主的精神。让孩子在溺爱中,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这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健康。要知道,孩子尤其需要一种自在状态。

第三,就因为溺爱,父母们往往偏重智力教育。在偏重智力教育的时候,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的溺爱,再加上对智力的高追求、高开发,这种偏向也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第四,父母关心孩子,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对孩子常常期望值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变成行为,就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和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上的扭曲、不健康是必然的。

第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关系非常之紧密,由此会产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按照大家还都能接受的心理学理论,一般来说,女孩子容易恋父,男孩子容易恋母。在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男孩子恋母的情结是比较普遍的,因为我们的母亲成天带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就可能变得很畸形。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来呵斥去,就好像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个孩子从小得不到父爱和母爱,他们是不会健康的。任何一种爱的缺乏,都可能使孩子无法在心理上健全地发展。反过来,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也要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有些父母很骄傲地对别人讲,他的儿子都七八岁、十来岁了,晚上睡不着觉时还要她搂一搂才能睡着觉,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当父母这么讲话的时候,她好像很骄傲、很幸福,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这是葬送孩子未来的一种家庭教育呀!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父母怎么能不知道这一点呢?

你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呢?是往疾病这个方向上培养,还是往健康这个方向上培养?往一个强者方向培养,还是往一个弱者的方向上培养?这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时,要思考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搞小团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作为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来说,他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两个地方:

学校和家庭。他在社会上的活动往往不是单个的,要么和家人一起活动,要么和学校的同学一起活动,这在孩子看来,都是学校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孩子都是被动地参与,这种“被动”就是孩子没有独立去实施这些活动。这种实践的缺乏使孩子很难清楚地认识这个社会,更谈不上他们能把握社会上的一些事;再一个就是孩子更多的是感性的思维,他们缺少对一些事情理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孩子本能的特征。这样,孩子身处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安全感的系数就远远低于成人,因此,在生活中就会表现出胆小,极易恐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