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1054500000021

第21章 准备思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有有准备才能赢得一切;只有准备才能减少差错,提高效率。

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差错最少的人;一个善做准备的主管,是效率最高的主管;一个善做准备的企业,是前程远大的企业。

有准备赢得一切,无准备必输无疑

我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其实是一种准备哲学。工作中,我们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诺基亚在2000年3月飞利浦芯片公司遭遇火灾的情形下,能胜过爱立信,就在于诺基亚做好了精心准备,把工作做在前面。相反,爱立信则在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形下失去了市场份额,终至于败北。韩国三星原来不过是二三流的公司,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但三星会长李健熙提出了“学习”与“准备”的发展策略,三星才成为一流的受人尊敬的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三星在中国的手机研发和销售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手机行业,日本所有手机产商几乎无法与三星相提并论。而联想之所以能在2004年成功收购IBM的个人PC业务,就在于联想长期励精图治,有精心而长远的准备。

人在职场,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应当善于准备,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赢得更多的机遇。

美国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曾经任职于苹果电脑公司。一次,他和公司CEO史考利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在节目中演示他们发明的语音识别系统。这对于公司的产品宣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如果在演示的时候失败,对于企业的声誉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史考利和李开复的心里都有一点紧张。所以上节目前,史考利问李开复对于演示成功能有多大把握。李开复回答有90%。史考利想了想问能不能把这个可能性提高到99%。李开复回答可以。

节目如期进行了,一切都很顺利。这次成功演示使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两美元。史考利真诚地对李开复表示感谢,然后问他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成功,是不是没有休息一直在改程序。李开复回答说,其实系统和昨天没有任何差别。史考利吃惊地问,你该不是冒着这样大的风险上的节目吧?李开复坦然回答,成功率是99%。因为他带了两台电脑,并把它们连在了一起。如果一台出了问题,他们马上可以切换到另一台上。这样一台电脑失败的可能性是10%,两台电脑连在一起的失败可能性就是10%×10%,也就是只有1%,所以成功率就是99%。

职场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这时候,积极准备的员工就要有想他人所未想的精神,随时有补位的意识。一个能够随时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员工,一定会成为老板最需要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也就是给自己的成功架设更多梯子的人,他们自然比别的员工有更多的提升机会。

盲目的准备只是制造无用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食用油严重匮乏,因此,英国人就难得有油煎鱼和炸土豆。那时,有一位政府官员坐飞机视察了当时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坦噶尼喀,认为那是种花生最理想的地方。政府听到他的建议,便兴冲冲地投资6000万美元,要在那片非洲的灌木丛中开垦出1300万公顷的土地种花生。

可是英国人哪里知道,当地的灌木坚硬无比,大部分的开荒设备一碰就坏。花了很大工夫才开垦出了原计划十分之一的土地。英国人除掉了一种野草,后来才知道它是能保持土壤养分的,失掉它就破坏了生态平衡。花生种子若稍迟种下,光秃秃的新土就会被风刮走,或被烈日灼烤而丧失养分。

原计划在这片新垦地上一年要生产60万吨花生,可是到头来总共只收了9000吨。人们见势不妙,又改种大豆、烟叶、棉花、向日葵等。可是在那“驯化”的非洲土地上,这些作物竟无一扎得下根。英国政府于1964年终止了此项计划,损失8000多万美元,每粒花生米的成本达1美元。

由于准备工作中的疏忽,让英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学会在准备上下对工夫,是一个人达到目标的必由之路。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对有准备的罗伯特来说,遍地都是机会。看来,这准备二字,真不是说说而已。

肖恩原来只是一家500强公司的普通职员。从他大学刚毕业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当上产品开发部的经理。从那天起,“部门经理”就像一面旗帜,他没有一天不按部门经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准备工作是艰辛的,他往往要比其他人多做许多工作,休息时也要参加许多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目标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使肖恩每天都被疯狂的工作激情驱使着。虽然有些累,但劳累过后,看着自己的卓越业绩,他便体会到了更深的幸福和快乐。

一年后,肖恩成了一名主管。他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虽然为此他牺牲了许多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但因为有了目标,他感觉不到工作的劳累,相反把它当作一种享受。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不断得到了公司总裁的肯定,在当上主管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再次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成了公司里提拔最快又最年轻的经理。但他很快又给自己制定了下一个目标——产品总监。

为什么他能从普通职员岗位上,迅速升职为部门经理?这是他用目标随时鞭策自己,并不断围绕目标充分准备与积累的结果。

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但这个准备怎么做,做什么却并不一定清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没有目标,或者说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他只知道需要准备,但不知道为什么准备。结果很可能该准备的忘记了,不需要的倒是做了不少,等再想回头补救时已经没有了机会,而这也正是许多人在工作中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

记住,不能围绕目标进行的准备是毫无价值的。

思考与互动

1.上文中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对于现实中的机遇或危机,你的准备工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