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究会把人唤醒的。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
◎?"勿惧失败
卡耐基经过多年的生活历练,认识到问题是生活的转机,是难求的锻炼。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躲避问题、拒绝机会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害怕失败,不敢承担风险。
人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喜爱,而成功无疑是增加个人魅力的有效饰品。因此,当一个生活得平静自在的人突然面临着问题时,他往往习惯于逃避风险。因为他害怕失败,害怕遭到挫折后失去别人对他的爱与尊敬,以及对自身信心的打击。
然而,世上不可能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上背离了事物演进的法则。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登上成功顶峰的阶梯,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在经历失败之后,才会发现不足,才能获得提高。卡耐基说:“迈向成功的路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铺起来的。”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至今仍是美国公众心中的偶像,我们不妨看看他当上总统之前的奋斗之路:出身贫寒,读书时被斥骂为“木脑袋”;长大后做生意两次输得精光;竞选州议员没有成功;两次想当选美国副总统,成功仍弃他而去;所爱的女人又过早夭折。一连串的打击使他还患上了神经衰弱,面对这一切打击,他没有因失败而裹足不前,最终他获得了胜利。而他顽强奋斗的经历更使他获得了人们衷心的尊敬与爱戴。相比之下,总是有很多人一心梦想成功,却又拼命逃避失败,这实在是很矛盾的。
事实上,害怕失败绝大程度上乃是由人本身的性格与心理需求决定的。正如很多人害怕贫困、害怕生病、害怕遭到批评,而同时又极为渴望富有、健康、受人欢迎一样,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害怕失败,这些恐惧实际上是相伴而生的。所以,害怕失败的人实际上对一切有可能打破现有的平衡、一切有负面影响的事都存有恐惧。生活中能有几件事是有利无害的呢?如果逃避成了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态度,这将使我们创造力退化、热情降低、缺乏活力。最终你就会因生活乏味而忧虑。
◎?"要敢于向人生挑战
“人类文明本来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应战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这是20世纪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人类文明研究中提出的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
在谈到古埃及文明时,汤因比这样写道:在文明的黎明时期以前,亚非草原(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一带)本来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这一片草原在长期不断加剧的干旱过程中,就对那里的居民提出了一种挑战,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必须对这个挑战采取各种不同的应战办法。
有些人留居在原地,改变了生活方式,这样就出现了游牧的生活方式。另一些人向南方迁移,为了追逐水草迁到了赤道地带去居住,这样就保留了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到今天还是这样。而还有一些人却走进了尼罗河三角洲的丛林和沼泽地区,面对着挑战,动手建设排水工程,结果他们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
汤因比认为,玛雅文明的起源,是由于热带森林的挑战;安第斯文明的起源,则是由于荒凉的高原的挑战。为什么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其原因就在于黄河流域的艰苦环境对于人类的挑战远甚于长江流域。
汤因比认为,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变革也是危机与挑战的结果。煤之所以被开发利用为新的燃料,是因为英伦三岛的木柴供不应求;而由于开采煤矿需要抽水,就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为了煤的运输,人们便想到了铺设铁路。由此可见,汤因比的观点不无道理。
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如此,那么,杰出的成功者的崛起,以及他们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大发明家爱迪生、出身于意大利农民家庭的时装设计巨匠皮尔·卡丹,还有日本著名企业家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等等,在他们创业时,都受到过贫困或战乱的困扰。正是由于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面临环境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童年时代的不安全感,才促使他们靠自己的奋斗去苦苦地获取成功的机会。因此,卡耐基告诉我们,成功者都是勇于挑战和敢于面对挑战的人。成功者要向困难的环境挑战,变不利环境为有利环境,甚至努力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的工作环境。
当年爱迪生发明出电灯泡时,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却拒绝投资,使他的发明无法生产和推广。当时,他立刻萌生了“要么自己建立工厂,要么完蛋”的念头。经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为推广他的发明提供了必需的资金。
卡耐基还说,成功者要向传统观念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所谓的“不可能”挑战。成功者们往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变革精神。他们总是提出种种不同凡响的新的设想;他们不愿墨守成规;他们对新生事物和事物的未来趋势极为敏感;他们不得不在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应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成功者还必须常常向自己挑战。因为,成功者的辉煌,不仅在于征服世界,更在于战胜他自己。在事业刚刚起步时,有时候还要向自己的“无知”挑战。
莱特兄弟是经营自行车商店的,但他们却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人类的第一架飞机送上了蓝天。詹纳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但他却在免疫医学问世100年以前,用他发明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使至少1亿人幸免于死亡。
其实,大胆地抓住机遇,不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束缚自己创新的勇气,在前进的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去充实自己,这二者并不矛盾,都表现出成功者向自己挑战的勇气。
在已经获得成功时,成功者又要向自满情绪或惰性挑战。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后来几乎扼杀了默克多的火车发明;发明电灯的爱迪生,阻挠特斯拉的交流电试验时毫不留情;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早年喜欢拆卸机械,而到了晚年,却对拆坏了机器的孙子大动肝火。
同时,卡耐基也指出,向自己挑战,毕竟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地拿出勇气,向自己的无知挑战,向自己的成功挑战,从而走向人生成功的峰巅。
◎?"暂时的挫折是一种幸运
卡耐基认为,人类的思想决定着人类行为的走向,凡事以积极的方式思考,容易产生积极的动力;相反,往否定的方面考虑,产生的结果往往是消极的。如果经常抱着否定想法,必然无法期望理想人生的降临,有些嘴里硬说没有这种想法的人,事实上已经受到潜在意识的不良影响了。有些人经常这样否定自己:“凡事我都做不好”,“过去屡屡失败,这次也必然失败”,“人生毫无意义可言,整个世界只是黑暗”,“没有人肯和我结婚”,“我是个不擅交际的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生活往往没有快乐可言。
当我们向这些人问及此种想法由何产生时,得到的回答多半是:“这是认清事实的结果。”尤其对于罹患忧郁症者而言,他们也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想那是出于不安与忧虑吧!我也拿自己没办法。”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身上有500元,与其你对自己说:“只有500元。”不如想:“还有500元。”因为就心态来说,“只有”是一种否定性的思考,而“还有”则是肯定的思考,两者同指一件事,却赋予了截然不同的解释。由此可见,一切事物的想法都在个人的一念之间,尤其当人身处绝境时,积极的思考对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与其呼天喊地,不如以积极的态度来直面人生。
卡耐基指出,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人都会遇到挫折。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种种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障碍和干扰,从而产生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挫折使人或轻或重地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有人称之为“心理停滞状态”。这种状态,有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甚至无可挽回的后果。而这种后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卡耐基认为,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我们向着不同的但却是更准确或者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由此可见,假如一个人能够具备正确的挫折观的话,挫折不仅不是坏事,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力。它可以增强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一个人以更好的方法或更好的途径去实现目标。
挫折可以激发起一个人向自己挑战的勇气,这种向自己挑战的内在冲动一旦化为行动,世界上任何挫折都不会使你屈服。
卡耐基认为,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遭遇挫折,正是他向自己挑战的时机。他要不断地向怯弱挑战,变怯弱为无畏。假如不能战胜怯弱,他就无法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成功者要向不幸挑战,变不幸为幸运,对于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每一个不幸中都潜藏着幸运的种子。
他要向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因为问题已经包含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要向贫困挑战,变贫困为富有。努力奋斗的人不会永远贫困,至少在精神上,他不会向贫困低头。
他要向困难挑战,因为他知道,生命中的每一个困难,都是对一个人战胜困难的能力的考验。
他要向一切不满意的事物挑战,在挑战中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自己的世界。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能使强者有所表现。只有强者,才能在磨难和挫折中继续生存,才有勇气去迎接困难的挑战,获取新的成功。
◎?"永不偏离既定目标
卡耐基曾经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农夫欲上山去砍树,却忽然想到脚上的草鞋很陈旧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搓绳打草鞋,忙完草鞋又检查斧锯,发现斧子太钝,锯子已锈,于是决定重新订购斧子和锯子,后来又嫌新斧子的材质不好……等到他万事俱备准备出发时,大雪已经封山。于是农夫就抱怨:我的运气真是不好。
其实这个农夫的问题不在于运气的好坏,而是他在确立目标时思考的方法不当。他原订的目标是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砍树的任务,鞋子的新与旧并不重要,斧子太钝、锯子已锈可以立即动手磨快,并不需要订购新的。
农夫正是由于偏离目标的思考和决定,导致了砍树计划的落空。卡耐基借此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防止偏离目标?首先,在思路上要分清轻与重、缓与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其次,在决策上要抓住目标的根本去实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造成了一事无成的局面。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他的成功正是对目标专注的最好的注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3年身体劳苦和忧心积虑,终于成为治水楷模的佳话,流芳百世。据《史记》记载:大禹的治水行动感动了鬼神,在他的带领下,修通了九湖岸边的道路,测度了九山,使得水上可行船,陆地可行车,这些功绩正是他目标专一、身体力行的结果。
为了做到目标专一,许多伟人为我们提供了榜样: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以其自然、清新和精炼而享誉世界,他那极为简洁的对话有着“电报式”的美称,当记者问他简洁风格形成的秘诀时,他说:“站着写。”这不是幽默,而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