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10463800000004

第4章 冈本常男与森田疗法

冈本常男先生是日本商界知名人士。作为日本精神卫生冈本纪念财团理事长,冈本先生总是这样发自内心地告诉人们:“我的命是森田疗法救的。”

冈本先生的胃肠毛病始于二战后,当时粮食紧缺,连续一个月食用大豆,使他出现慢性腹泻症状。病情严重时,一天只吃一餐,体重从45公斤降到36公斤。冈本先生是一位工作努力,对自己要求极严的人。22年间,他一直作为公司营业最高责任者而工作着。虚弱的身体使他不愿意给公司带来麻烦,只好暂时辞职就医。可是四家医院的检查结果,让他无法接受肠胃基本正常这一事实。后经一位朋友介绍,冈本先生读了关于森田疗法的书,他终于明白自己患的不是胃肠病而是神经症。于是他开始学习运用森田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胃肠好了,体力恢复了,性格也变得爽朗了。作为死里逃生的患者,他愿意将怎样获得新生的体验奉献给需要救助的朋友。于是他毅然拿出一生积攒的40亿日元,创建了日本精神卫生冈本纪念财团,并用切身体会撰写了《克制自我的生活态度》、《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等书。冈本先生曾30次来中国,两次来我校推广弘扬森田疗法,为森田疗法在全世界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冈本常男的神经症体验

下面是冈本先生1992年来我校时的演讲,题目是“我的神经症体验”。由此可了解冈本先生是个森田疗法理论的实践者和推行者。

1945—1949年,我在(前)苏联西伯利亚渡过四年的俘虏生活。在那段时间里,粮食非常紧张,整月整月地吃大豆,为此患了慢性痢疾,大便里全是混着血的透明的黏液。为了治好拉肚子,我开始了节食,将一日三餐改成了一日二餐。

以后,我一直认为自己胃肠不好,病后的主食一直是面包、面条,米饭是15年没入过口了。即便是节食,稍微多吃一点或吃油腻一点的食物,也会拉肚子、胃痛。由于平时吃得太少,常出现便秘。

1985年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到了常常一日只吃一顿的状态。到1986年春,这一日一顿的饮食也成了困难之事。吃的东西只有西红柿半个、菜汤一碗、鸡蛋半个、冰激凌少许,体重从45公斤减少到36公斤,体力衰退到连上自家门前的缓坡也不得不借助于妻子从身后将我推着往上走的程度了。

去医院看病(在四个医院里作了精密检查),被诊断为胃下垂、营养不良、红细胞减少等,胃肠无异常。即使是这样,但面对没有食欲这一事实,使我不能接受医生的诊断。于是,中药、健康食品、心灵疗法等,所有的方法我都去试,但全无效。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于是,我找到曾朝夕相处的老友、大西衣料株式会社的事务(现为副社长)大西辉生先生谈了我当时的情况,他提示我说:“如果胃肠没问题,会不会是神经症?”接着他给我讲了他有过的同样经历:七年前他也是没食欲,一日之中只吃香蕉一只、苹果一个的状态,体重下降了10公斤,入院两次都治不好,很是烦恼。就在此时,他的亲戚给他寄来了关于森田疗法的书,他一口气读完了。书中写的与他当时的症状完全一样。接着又叫亲戚寄来有关森田疗法的书籍50余册,读完之后对自己的神经症有了充分的了解,三个月之后就能像常人一样进食并完全恢复健康。

那天,我从他那里借回了森田疗法的书籍及录音带,如饥似渴地读、反反复复地听,从以下几点弄清了我患的不是胃肠道疾病,而是神经症。

第一,我是属于神经质性格的人。作为神经质的性格特征,不安、劣等感、执拗、内省、强烈的生的欲望等,在我的身上全都体现出了。

我从小时起,就常为将来的事担心到不能忍耐的程度,到20岁左右担心自己身材瘦小能不能活到35岁,成人后又担心有谁会嫁给像我这样的人,随后开始了独立经营生意,始终为将来没完没了地操心。

因为这种性格,自己的健康状况稍有不适,便会担心是否是重大疾病的前兆。由于体弱、记忆力差,常把别人的容貌忘掉,所以为此常在潜意识中自我烦恼;为了不使别人看出自己的弱点而虚张声势;因为好胜,在没达到自己计划的目的时,常常会焦躁不安、生气,与人交际非常困难;为了与人打好交道常是格外留心;在工作上稍有错误、失败也会对自己责难不休。

第二,有疑病倾向。所谓疑病症,指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注意,且持难以消除的成见。对于我来说,在一日两餐中,老是为“饭是否太硬了”、“油炸的东西吃后会不会消化不好”等问题担心,稍多吃一点便拉肚子,吃了不易消化的东西后又是拉肚子,又是肚子痛,为节食养病,我绞尽脑汁,而且绝不吃零食。

这就是疑病症。以前喝了咖啡胃痛,吃了油炸的东西会拉肚子,自从神经症治好以后,无论吃喝什么,什么异常也没有,连自己也感到很奇怪。

第三,精神交互作用。这是指对焦虑的注意使感觉敏锐,更使注意集中在焦虑上,使焦虑扩大、固定,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像谁都有过的经历一样,一开始感觉到睡不着,就越想使自己睡着,可越是这样反而越是睡不着。

过去,我时常为胃肠的事担心,饮食时、睡眠时、起床时首先想到的是胃肠的情况怎样。越是这样病情越严重。现在,充分理解到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

第四,对所有的事都抱着求全主义的态度。1963年由四个小贩卖业合并成立了“里奇”(nichi)株式公司,我是其中的创立者之一,且我一直是该公司营业方面的最高责任者。“里奇”接着合并了不少的小公司,顺利地成长起来。在1979年,我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成立了分公司,并兼任了分公司的经理。然而,分公司出现了大赤字,同时我又患白内障动了手术,于是我辞去了营业方面的职务,担任了人事方面的职务。没多久,接替我营业职务的人因病倒下了,我不得不再次被任命为营业方面的最高责任者。我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尽我做营业责任者的努力了。为了公司,决心尽自己的全力做一名理想的营业者。每天从一大早开始到深夜为止,死命地加油干,无论是吃饭还是与朋友在一起时,总是只谈工作上的事,回家时也是带上几本有关营业的杂志读,几乎没有与家人一起团聚的时间。清晨,一边听有关营业的磁带,一边锻炼身体。那时是我为公司做出最大努力的时候。

我患神经症接触了森田疗法后,反思自己当时拼命工作,为公司尽力干的背后,有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即希望能听到“冈本不愧为创业者,干得真不错”等表扬话,希望能得到来自同事和部下的尊敬。其实这只不过是无意识中将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只要大家看到好的一面,背着沉重的负担,消耗自己而已。

作为理想主义的营业者,想将不可能的事当作可能的事去做,这种内心冲突,同担心胃肠功能不好的焦虑,交互作用,造成心身平衡失调,表现出食欲急速减退。

听了大西的话,学了森田疗法后,我从心里感到我的毛病不在胃肠,而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症。此时,我开始考虑一日进三餐了。

记得大西先生在与我分手时告诉我:“就是提心吊胆也得吃下去,胃肠是能消化的。”于是,从得到书的第五天起,我开始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吃早饭已是四十年没有过的事了。一开始,好不容易照设想的那样喝完了一碗汤、三分之一的面包,立即就觉得饱了。到公司后不一会儿又该吃中饭了,其实肚子一点儿也不觉得饿,一边想着胃肠决不坏,只是神经症而已,一边就勉强地吞下了三分之一碗饭、酱汤、煮鱼等,晚上也同样。总之,完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而且就这样坚持下来了。虽说并不饿,吃了后感觉也并不好,但是吃后没有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体力也渐渐地跟上来了,一个月后体重增加了2公斤。

以后,每月增重2公斤,半年后体重达到50公斤,对于身高156公分的我来说,这是最好的体重了。这样一来,完全恢复了元气的我,在学森田疗法的过程中,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去了。托森田疗法的福,不仅胃肠完全好了,而且性格也变得爽朗多了,虽说对某事某物仍然会担心,但不会再固执于此了。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意了,心也宽多了,柔和多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将自己融入“顺其自然”的境界中去了。

高良武久博士(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将神经症定义为“不是器质性的疾病,而是因为来自心理机制的束缚,引起的精神上或身体上的,也许两者兼有的机能障碍,并使这种状态固定下来”。此外森田正马博士说“神经质疗法的本质是人生的再教育”。这就是说要解决神经症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对神经症的错误认识,向纠正错误的方向努力。同时,要规劝人们即使是担心,也要朝前看,将日常生活安排好。

然而,目前的状况是神经症者一旦出现身体症状,自己便认为是患了某种病,而去医院的内科接受治疗。经过检查,即使是没有器质疾病,也接受各种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症状解除不了,所以就四处寻医求药,在日本,这被称为Doctor Shopping.

在森田疗法中,神经症(质)被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普通神经质神经性不眠症、头痛、目眩、耳鸣、感觉异常、朦胧感、疲劳、能力减退、胃肠神经症、劣等感、性不能、震颤恐怖、书写痉挛等。

(2)强迫观念对人恐怖症、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确认恐怖症)、过失恐怖、观念恐怖、噪音恐怖、注意散漫、记忆不良、不洁恐怖、罪恶恐怖、高处恐怖等。

(3)焦虑恐怖症心悸(心肌神经症)、呼吸困难、焦虑发作、口干、逆反感、无力感、眩晕、手足冷感等。

上述三大分类表面上看是不同的疾病,但其病理和治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比如我每个月参加一次生活探讨会的集会,虽然参加集会的人都患有上述不同症状,但在一起学习、体验、交流森田理论完全没有任何异样感,而且在学习的基础上将生活朝前推进,于是不管带有什么症状的人,其被束缚的机制都在不断得到克服,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森田理论确实是能治疗神经症的。事实上,现在生活探讨会的会员(6500多人)过半数的人都是克服了神经症的体验者。

近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非同寻常的福音。医学研究中的各种专业正在朝着细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研究领域越来越细微、深入。比如我以前患了胃肠神经症,可经过内科的精密检查却只得到一个“胃肠无异常”的结论,而不能得到神经症的诊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森田疗法,我的胃肠神经症才治愈了。如果没有那位朋友,一定没有现在这么健康的我。想到世界上与我同样的人,我多么渴望森田疗法给他们带来福音。

随着近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检查仪器及高度精确的手术器械被广泛应用,但是医疗费用也在大幅度地上升。

针对医疗费用上升的现象,我想提出一个真正能控制这种现象的方案。如今,森田疗法的理论已经证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少疾病,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必要将这种关于心理与健康的理论让一般人知道、甚至在学校(中学以上和各种中专)作为课程教给学生。这样会使神经症的患者减少,四处寻医找药现象减少。

就我自身来说,学习并实践森田理论后,心身两方面完全获得了健康。对此,我亲身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古代的医道之精髓:“顺从大自然之理,人便能健康地生存。”

2.冈本常男论森田疗法与人生哲学

冈本常男先生用森田疗法治愈了自己的胃肠神经症,并深刻反省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分析了陷入神经症的原因、机制及如何克服它的体会,撰写了《克制自我的生活态度》及《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作者以自身的经历,洞察了人格、人生观、情感交流技巧与人际关系、心身健康乃至事业成败间的重要关系。该书言简意赅,非常富有哲理,读了让人豁然开朗。现将其中精华部分摘要如下:

无论性格多么坚强的人,也有不安、紧张、焦躁等精神薄弱的一面。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所谓对待,换言之,就是当人的生活态度出现偏差,容易陷入精神危机时,如何克服,即克制自我的问题。

森田疗法一点也不复杂,只在于唤起人本能的“生之欲望”,解放被束缚的心,使之恢复自然状态。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增长知识,重要的是弄清书中与自己共鸣的部分,并把书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不拘泥于某种读书法,正是森田疗法的理念所在。

磨难是金。人总是这样,不吃够苦头,就不知忠言之可贵,也不会回心转意。若能早接触森田疗法,则可早学会“森田式生活态度”,终身受用,从而悠然度过自己的一生。特别是那些认真、执着心强、内省型的爱操心的人,一旦将森田疗法视为普通常识真正掌握,那么他的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要说森田疗法,它也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是像我这样仅仅通过读书、听录音就治好神经症的人,也不是个别的。我和大西先生两人多年来为消化不良所苦恼,哪家医院也治不好,于是转而钻研各种健康法。在这基础上接受森田疗法,并且付之行动,很快痊愈了。大西先生劝我接受森田疗法时曾说:“只要硬着头皮吃下去,胃一定会将它消化。”只知道保护自己的人,反而易陷入精神危机。

人存命于世,应取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它可以战胜身体某些不适和疾病。相反,绝望地认为自己“不行”,或失去生活的追求,心中烦闷、动怒、动辄苦恼时,即使小病也能致死。不要被心中的烦恼、愤怒、迷茫或执着所困扰,而是使心地得到平静,这样才能加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这里举一个森田先生指导心脏神经症患者的实例。有一位三十五岁的男性患者,五年来心悸亢进,死亡不安症反复发作。整整九个月不敢乘电车,也不敢入浴。森田先生便让患者以必死的决心乘电车,仔细观察自身死亡不安症发作时的状况,然后向他汇报结果。后来,这位患者汇报说:“当时充满恐怖和不安,但与预料的相反,未觉有任何发作的症状,顺利地坐了电车。”为什么没有发作?森田先生说:“道理很简单。患者始终为恐怖情绪所支配,总希望平时不要发作,免受发作之苦。而现在,患者准备陷入并忍受发作的痛苦,甚至自己希望它发作,这时恐怖就变成了勇气。情况就是这样。”

立场不同必然引起感情上的对立。只要平时注意培育这种纵然失败也不辩解,并能立即意识到责任在自己的“纯洁的心”,人际关系将十分和谐,工作也能顺利进行。

人际交流的层次,瑞典医生保罗·托乌罗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与技术的交流。这是指上级对下属下达指示,或企业向消费者进行商品宣传等一般性的信息交流。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可谓毫无人际感情交流的真正的“信息”。

第二阶段是深入个人感情的交流。如父母询问子女的烦恼,或朋友间推心置腹地交谈,或恋人们相爱的时候,便构成这一层次的交流,也是心心相印的交流。

第三阶段为最深层的交流。托乌罗涅称其为“祈求的交流”。这是较第二阶段更为深刻的、灵魂与灵魂相触及的交流。我觉得虔诚的信徒们向神佛祈祷应属于这一范畴。托乌罗涅说:“只要理解了这种‘祈求的交流’,人们便能真正懂得‘生’之喜悦。”

人的味觉纯属主观感觉而已。而属主观感觉的,岂止味觉?人的幸福与否,也纯属人的主观感觉。所谓感到幸福,完全出于主观判断,而无客观的价值标准。因而,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和境遇,只要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定能感到身在幸福之中。做工作亦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即遇事需随机应变,时刻准备顺应任何厄运的挑战。

一味思考自己的不足,则一生不会感到任何幸福。正如卡耐基所说:“人的最大的悲剧,是很少考虑自己所拥有的,而一味思考自己的不足。”一个麻风病患者于二十年代写道:“病身治愈虽无望,今犹存命亦可喜。”表达了他泪水干涸后所悟出的心境,深感今天存命于世实属万幸,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满足之情。

无论个人和组织,只要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努力工作,则定能积极而灵活地处理当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经常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就能把握时机,对工作产生信心。

我在大阪千林开的商店逐渐扩大,店员约增加到二十人。此时,领班突然问我:“经理打算如何经营这家商店?”这一提问,使我迎来了生意上的大转机。领班想知道的是这样一件事,即我想把商店作为家业来经营,还是作为企业来经营?要是作为家业,必然准备稳稳当当地经营,日后让儿子来继承,那他就辞职不干了;若是作为企业来经营,为了今后的发展,他愿意齐心协力一起干……

一个从业人员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起初我以为他似乎在说假话。于是便回答说:“你让我考虑一下。”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作为企业来经营,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

之所以下这样大的决心,是因为我心中已经有了底数。这就是西端先生带我去参加的零售业学习会上所受到的巨大的启发。本来,我对以经商维持生计这点,怀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在小学读的历史教科书中写着:商人是“士农工商”等级序列中地位最低的一个。那时我对将一百日元的商品以一百二十日元卖出,有一种罪恶感。但是,当我看把定价三百日元的宽罩衫让价十日元,以二百九十日元卖给老主顾时,看到他非常高兴的样子,我心里就感到欣慰。

1953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位于天神桥一带的日本劝业银行的二楼学习商业哲学,之后改变了对经商的看法。在学习会上,我懂得了零售业在日本产业界的作用。与制造业相比,尚不发达的流通业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使我深受感动的,是今已作古的公开经营指导会的喜多村实先生一席诚恳而热情的讲话。他说:在全国生意最为兴隆的商店中,有热海的“八百半”、上野的“赤札堂”、东北的“约克红丸”和西端先生开的衣料店“自选鸠屋”等。这些生意兴隆的商店经理都是人格高尚的人。因为这些店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若非人格高尚者,就不能成为生意兴隆的商店经理。我听了这席话,经商的自卑心理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从那时起,对自己的工作也产生一种自豪和信心,并从这种使命感出发,一点一滴地学习起来。

结交三种类型的朋友:前辈、同事和后辈。主动积极地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是对自己的“投资”。然而作为一个现实问题,人们只愿意同那些与自己投缘(能愉快地接受自己意见)的人交往,往往避免同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合或爱发牢骚的人接触。

尤其是年轻人,当他陷入某种异常困难的境遇时,很容易视野变窄,忘记事物的两面性。

是否拥有能毫无顾忌地对自己的缺点提出意见的诤友,乃人生旅途中的一大关键。

因此我认为,不妨同属于“前辈”、“同事”、“后辈”等三种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这三种类型人与年龄大小无太大关系。他们应是:对自己的处世与生活给予启示和指导的、值得尊敬的人,与你自己有着大体相同的人生经验的人,能弥补因自己的年龄而带来不足的年轻人。

身处逆境时只要“再坚持一下”,做出最大努力,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头绪。

事物因人的心态和行动而发生变化。在我最欣赏的格言中,有一句是瑞士的医生特尔尼埃所说的:“人生没有无意义之事。”

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经验,总是在后来显示出某种意义的。因此,我想:应认真地度过每一个“现在”的时刻。因为纵然当时得不到报答,日后定将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有道是,“有大疑而有大悟”。人的不安越是强烈,在渡过人生的独木桥后,展现在对岸的世界才越发清丽、美好。这就是完全肯定人生一切的立场。被扣押在西伯利亚时是如此,患神经症时也是如此。我完全肯定我在人生独木桥上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失败的经验。

主观的自我评价和客观的评价存在着差距,而人们往往偏偏没有看到这一点,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由此便产生了受害者意识。事实上,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

最理想的态度是客观地看到这两个方面,更加努力地发扬好的地方,改正差的地方。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点的。总是夸大自己缺点的人固然很不好办,但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更加难办。不顾一切地工作以为就是“一切为了公司”,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潜藏着这样一种思想意识,即“渴望别人对我这个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做出肯定的评价”。不顾一切地拼命工作,甚至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这种有悖于客观条件的努力,其后果必然会在某处表现出来。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并非易事。但是,唯有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予以改正,才能最终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如果只是单纯的喜欢,那成功是很难的。日本围棋名人升田幸三说过这样一句话:若你是天才,可到二段。即便你是凡人,只要做出非凡的努力,也能到四段。但你要成为名人,就是天才也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否则也难成事。这的确堪称为名言。此理也适用于薪俸阶层者的世界。若仅仅是喜欢、擅长某项工作,那充其量也只能算你起了半个人的作用。再说,不论从事哪项工作,只要你踏踏实实地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那升得也会比别人快吧。比如说,倘若你的目标是要成为比大企业董事更高的职务,或独立经营者的话,即便是自己喜爱的工作,也需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何事,若光提出目标固然无法实现,但若无目标,则百分之百地不可能实现。

无论树立多大的目标,假如只是憧憬、向往而无实际行动,那当然不会有任何成就。当然,我们还要制订一个为一步步地接近大目标所需的现实目标,换言之,即短期目标。

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是否得当,往往直接表现在工作的成果上。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本在于:首先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将积极的言行用于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首先就需养成“打招呼”的习惯。早晨上班时,彼此见面时精神饱满地说声“早上好”,这意味着今天人际交流的开始。但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始终会遇到诸如情绪不佳,或同夫人吵嘴而郁郁不快的事情。为此,连打招呼致意的情绪都没有。即便在这种时候,也暂时将心绪和感情置于一旁,主动地向别人打招呼:“早晨好。”这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而当天的工作却因此进展得很顺利。来公司前就有的种种不快的情绪,也不知不觉地烟消云散了。

与“打招呼”一样,虽很简单,但却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面带笑容。恐怕没有人因对他示以笑脸而生气的吧。岂止如此,面带笑容地打招呼致意还会有相当了不起的魔力。

即使遭到他人的嫌恶和愚弄也不必在意。那么此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公司,笑也好,不笑也好,则完全听凭自己。这样便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自然的人情味也会随之而生。

唯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秘诀吧。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只要能给周围人带来愉快和幸福,那就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

森田先生把搞好人际关系的精髓归结为不即不离,即为既不纠缠,也不远离的状态。

纵然不顾一切地到处追寻对方,恋爱也不会取得成功。行动是必要的,但要是掌握不好人与人之间相距的尺度,反而会丧失重要的东西。正因为自己存在着抗衡的心理,所以才懂得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取得平衡。

若努力要求自己贯彻“不即不离”的原则,那就能把握周围的各种事物。

人在遇到困难,为之十分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因其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所遇困难和为之烦恼的心绪上,从而无法客观地看待他人和事物。这种状态恰如钻进隧洞,只看到出口处的那点光亮似的。若用术语,则称其为“精神性的视野狭窄”。

无须多言的是:回归原点并不是忘却现在的苦境,沉浸在回忆之中以求逃避。倘若真那样做,那就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现在之所以遇到困难,其原因必定藏在以前你所走过的路途的某处。重要的是:不要紧盯着眼前的困难而感到绝望,而是开阔视野,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上重新考虑,这样才能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身经困难和挫折,将有助于人的成长。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熔炉”,意即逆境和辛劳对于锻炼人、造就人来讲,犹如一个大熔炉。这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普遍真理。

应把困难和挫折等危机视为上天赐给自己的有利于成长的良机,并采取积极的态度逐一地加以解决。只有这样做,才不会重犯同样的错误。万一再遇到同样的困难,也完全具有克服的能力。

森田正马博士说:“只有经历过各种迷惘、烦恼和困苦的人,才会在思想上产生转机。那些对生死问题、人生问题未曾作过深入思考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心机一转的。当你深入思考到这一步,虽说与人的素质有关,然而即便素质再好,若没有深刻地感受过痛苦,也仍然体验不到心机一转的心境。”

不被严重的状况所束缚,而是努力地从中寻找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付诸实现,将挫折、人生的危机看作是促进自己奋发的动力,这就是关键所在。

事实上为达到这种心境,光凭意志的决断力是做不到的,需要多次反复,直至心灵上的凝结和阻力全都消除、全被瓦解。

世上一切,倘若凭借知识就能认识,凭借意志必能实现的话,那就再容易不过了。人若消除私欲,则欲望本身就不复存在了。这绝不是仅凭意志力所能抑制的,更不是凭借必死即生的这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英雄气概的高昂所能得到的。事实上,当你走投无路时,其通途自然而然地就会打开。当然,在你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时是非常痛苦的。但倘若没有走上这条路,是不会打开通途、绝处逢生的。因此,无论是哪条路,必然有痛苦相伴。如对思想上的变化感到停滞不前,以及一切苦恼、痛苦、矛盾、冲突等皆属不尽如人意之事。但心的回转正是从这种不随人意的事情中产生的。

陷于走投无路的绝境也是一个得以飞跃的良机。假如还抱着与过去同样的想法,一成不变地干,那必将一蹶不振。反之,在不断深入反复的思考中,便会出现心的回转、流动,对眼前的新事物顿觉豁然开朗,并涌现出正视现实、不畏艰险的勇气。

这与因走投无路而采取的自暴自弃和撞大运的态度相比较,看去虽很相似,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那种自暴自弃的态度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方法而已。

关键在于:身处痛苦的状态之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客观冷静地把握事实。在遭到惊涛骇浪的袭击时,越是拼命挣扎,越易被巨浪所吞没,以至溺海而亡。因而首先要做出判断:是乘浪,还是钻过去。一旦确定下来,必须以最大的勇气去拼搏。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难得的考验。越是抱有宏大理想的人,越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失败。只有遇上困难和挫折,才会认识自己,战胜它们,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将挫折和失败视为今后必将毫无前途、令人绝望的危机呢,还是认为不管现在有多么苦,都是促进自己成长的良机。

人存命于世,不会总遇上好事,也不会总碰上坏事。有句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即世上既有好事,也有坏事,二者总是不断地反复出现。

不过,除周期性与不顺的波动外,还有连任何征兆也没有,忽然从天而降的祸害、灾难。在这种时候,由于没有精神上的准备,往往容易不知所措,心慌意乱,致使失去判断能力。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总会有出路的。不要灰心,也无须逃避,只要奋力坚持,令人意想不到的通途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转祸为福。”

俗语说:“唯有舍身,才得成功。”这正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所作的最后的努力。

是让灾祸任其毁灭自己,还是以此为动力,实现再飞跃,两者仅隔着一层薄纸,需慎重地做出决断。

自然是人类伟大的教师,也是力量的源泉。

命运这种强大的力量,当然不会从外部来操纵你,而是由你本人决定你自己的命运。不得志的命运,不过是自己把它加在身上的。

自己规定某一课题是抓住机遇的最重要的条件。

若要争当一流,首先需结识在这一方面的一流人物。不管什么领域,凡达到一流水平的人都有识别他人的洞察力。所以,应事先做好思想准备。若不以坦诚的态度虚心求教,则将一无所得。

人们常说,机遇之神前发浓密,后脑勺则是光秃秃的。你从正面看的时候并不清楚,只有看它后面时才知道是机遇之神。然而此时已抓不到头发了。

这句话说得很妙,意谓把握机遇的时机是很难掌握的。

把握机遇的时机是非常难的。其实,抓住机遇的人和错过机遇的人二者之间仅隔一纸之差。但这不是运气,而在于反应方式的不同而已。因此,唯有平时对某事寄予关心,抱有问题意识,并对此做好准备,才能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也就是说,若把机遇比作球,就要准确地判断球飞来的方向,迅速赶到球的落点,然后牢牢地将它抓住。

并不是命运这种无形的强有力的东西束缚着你,而是你本人将自己束缚住的。能否解开束缚自己的绳索,解放自己的思想,是能否自我主宰命运的关键。

所谓解放自己的思想,就是改变对自身的看法。

人,不论是谁都兼备长处和短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有短处;反之,多么不好的人也会有长处。惟其如此,方始为人。纵然从道理上理解这个问题,若一旦涉及自身,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甚至为之忧心忡忡。

森田疗法不仅仅为治疗神经症所需,而且对于那些本性认真、性格内向,具有杞人忧天型性格,并且生活欲望极其强烈的人来讲,也是一门卓越的人生哲学。

若依森田式的生活态度来理解,我们的心绪和感情都属于本能的一部分,不是凭借意志可以使其任意改变的。但是,行动可以凭借意志自由地去支配。因此,人的心绪和感情可以听其自然,紧紧扣住目的去做你应做的事情。

无须赘言,这样的生活原则无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家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而且,这也并不限于日本人。只要是人,不论是谁都可以适用。事实上也是如此,有效地利用森田疗法和森田式生活态度的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扩大它的影响。

当你读了森田疗法的书籍后,对其内容不能全信也亦无不可。然而,即便你抱着怀疑的态度也需先付之实践。只要这样做,定会为其出色的效果而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