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1044200000035

第35章 经营战略—福布斯富人榜上的经营智慧(2)

其次,无论怎么说,相对畅销品而言,“长尾”是非热销产品,属遗留产品或滞销品,无论在企业里还是在市场上,都属处理品,所以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有意或着力生产这些产品,更不可能把这些滞销品和处理品作为企业的利润来源甚至是利润支撑,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舍近期大利去追逐远期小利。

再次,在传统商业现有的游戏规则下“长尾”理论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传统商业目前仍然是以“销售量带来的收益持平或者超过成本”这一商业常识作为指导,如果在自己的零售网络中最终聚集的用户数量还是非常少,依然无法通过这种产品赢利的话,那么这时要在“长尾市场”中做生意,不是为时已晚,就是让企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

要使“长尾”理论更有效,应该尽量增大“尾巴”,也就是降低门槛,制造小额消费者。不同于传统商业的拿大单、传统互联网企业的会员费,互联网营销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把蛋糕做大上。通过鼓励用户尝试,将众多可以忽略不计的零散流量汇集成巨大的商业价值。

“长尾”理论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认识它,正确运用它,才能为自己创造财富。因此,要慎重对待“长尾”理论要因产品制宜,一般情况下,单一企业不宜使用。

二八法则——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

【经济学故事】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

在调查中,他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同时,还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某一个族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他们所享有的总收入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见过这种现象。不论是早期的英国,还是其他国家,他都发现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说,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这就是应用很广的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二八法则。

【经济学课堂】

二八法则可引申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由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

虽然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为世界上20%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财富的80%,为20%的人所拥有;

——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应用到车辆中,而这20%的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经济学茶座】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应更多地注意二八原则对企业的实际作用,在企业经营中,二八法则是企业提高效率、实现科学系统管理的制胜法宝。二八法则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

1.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应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员工带动80%的多数员工,就能提高企业效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二八法则实际侧重的是榜样的力量。企业80%的效益是由20%的核心员工完成的,这20%的骨干员工在企业中是顶梁柱,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与活动来带动整个团队的活力,从而为整个企业创造价值。

2.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从企业决策的角度来讲,二八法则主要侧重于抓典型、抓关键问题以进行有效、正确的决策。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很多问题需要决策,但是能够左右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成败关键的问题只有关键的几个,善于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正确的关键决策,无疑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3.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八法则在企业资金运作中主要体现在: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到关键的项目,也就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利用率。现代化企业拼的是速度,“以速度冲击规模”是现代企业倡导的全新理念。作为企业管理者,当你在一味抱怨自己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早已有很多企业家把眼光放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上。可见,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速度冲击规模”,是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

4.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重点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八法则在营销环节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产品,二是重点客户。即企业80%的销售是由20%的重点商品完成的;企业80%的销量是由20%的核心客户完成的。无论是厂家或者商家,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在对冰箱产品线进行规划时,几十款冰箱产品的产品线很长、很丰富,但是丰富的产品线是为了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经过每个月的销售结构统计,你会发现,一定是有20%的产品占到总体销量的80%。而我们的客户也是一样,展台上摆放20多款冰箱产品,其实每个月主要销售的也就是那么几款。

二八法则在营销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经销商,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找准核心产品进行主推;作为厂家和代理商,一定要将自己的客户进行分类,认清哪些是完成你80%销售任务的核心客户,然后对核心客户进行重点的支持和关注。

集聚效应——麦当劳和肯德基总是比邻而居

【经济学故事】

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世界餐饮行业中的两大巨头,其中,麦当劳有30000多家门店,肯德基有11000多家门店。原本是针锋相对的对手,在经营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的西式快餐,同样的薯条汉堡,同样吸引人气。

经常光顾麦当劳或肯德基的人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麦当劳与肯德基这两家店一般在同一条街上选址,或在相隔不到100米的对面,或在同街相邻门面。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麦当劳和肯德基比邻而居,难道只是为了挤压对手或者争口气?其实麦当劳和肯德基比邻而居的原因就在于“集聚效应”。

【经济学课堂】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某种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产业集聚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必须是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集聚效应形成的基础。其次,产业集聚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聚是创新因素集聚和竞争动力放大的结果。竞争战略之父麦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集聚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集聚为什么有助于产生竞争优势呢?

1.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厂商更有效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招聘到符合自己意愿的员工,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效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同时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来说,它们也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集聚对创新的影响。由于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所以投资者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工作,企业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其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他地区容易得多。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企业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具备。另外,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

3.集聚对竞争的影响。集聚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集聚带来了竞争,同时也加剧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同行业相互比较后便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这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获得成功,而绩效差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不断改进自己以提高效率。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导致剧烈的竞争,而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

【经济学茶座】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硅谷。在那里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国内的例子也不少,在浙江,如小家电、制鞋、制衣、制扣、打火机等行业都各自聚集在特定的地区,形成一种地区集中化的制造业布局。集聚效应还出现在其他领域,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具有多种集聚效应。在北京,只要一提起建材,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西部。从西南三环丽泽桥附近的丽泽建材城、碧溪家居广场等建材城说起,然后往西的圣火暖气城七里庄瓷砖集散地,或是岳各庄桥附近的红星美凯龙再到玉泉营附近的居然之家玉泉营店、玉泉营灯具城、恋日家居等,都形成了一定规模。而四季青桥附近的爱家家居、绿馨家园建材城也为这个区域的火爆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再加上定慧桥集美家具城的助力,这些就成就了北京西边建材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西面的这些建材城因占地广阔、商品丰富、种类齐全、涵盖面广、方便比较等特点而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区域。

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注意到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优势,从而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总体来说,集聚区的企业可能获得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临近,或者同时处于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等;由于有共同的交易市场与采购中心所以原材料成本与销售成本降低;集群企业的临近使得信息的搜寻与获得更加迅速,降低了信息成本;由于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搜寻成本,等等。

2.促进分工与合作。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能够更好地发现各个企业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协作,促进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由于一个区域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知名度,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所以商品需求者会慕名前来购买商品。同时由于集聚地区的诸多便利条件,投资商也会前来投资,如中关村、北京CBD等。

品牌——看不见的“附加值”

【经济学故事】

午夜,两个窃贼偷偷摸摸地进了一家商场,他们想趁深夜无人之时大捞一笔。好不容易进入一家大专卖店,却发现收银台里没有现金,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对着满室的衣服大发牢骚。

突然,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说:“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另一个人问:“为什么?”

第一个人大叫说:“都说我们是抢劫犯,太冤枉了,这套衣服才是抢劫犯呢,还是光明正大地抢,你看这标签。”

另一个窃贼看了一眼衣服的标价,也傻眼了,那上面写的是:2万人民币。

让这两个窃贼产生强烈不满的那套衣服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标价?原因就是两个字:品牌。

【经济学课堂】

在经济学中,品牌是给拥有者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等,其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