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1042800000029

第29章 中央银行——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 (4)

2.8月1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11月1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后,随着2007年投资继续过热,流动性过剩延续,通货膨胀加重的经济变化,央行加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力度。2007年央行共10次上调准备金!而在2008年,央行也一共4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在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5月12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底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新高!

如此强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8年底,国内通货膨胀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物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存款准备金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大家都知道,银行起初只是为顾客兑换货币,后来增加新业务,替有钱人保管金银,别人把金银存放在他的保险柜,它给人开张收据,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天长日久,有聪明人看出其中门道,虽然每天都有人存,有人取,但他们的保险柜里,总有些金银处于闲置状态,很少有保险柜被提空的情况。于是兑换商玩起“借鸡下蛋”的把戏,别人每存一笔钱,他们只在手中保留一部分,剩下的则悉数贷出去。被兑换商保留在手里的那部分金银,就是后来的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确切的含义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至今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二十六次调整。最底的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最高一次为2008年6月由16.5%上调至17.5%。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减少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措施,会减少信贷的资金供应量,是紧缩信号,对投资有直接联系。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控制经济增长的目标。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款利率上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用意都是为了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了“区别对待”的调控原则。同加息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似加息“一刀切”式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和百姓生活。

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之“源”

随着金融风暴在各个国家的深入,世界普遍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2009年的货币政策走势。专家预测,2009年,中国基础货币投放潜力巨大。预计2009年央票到期、贸易顺差、FDI将带来基础货币的投放潜力超过45000亿元。

首先,央票到期将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达到26300亿元。目前央行主要通过发行3个月的短期央票来调控基础货币,这只是平滑2009年各个月的央票到期的分布状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而现实操作中,1年期的央票基本停发。

为什么专家如此关注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什么?

基础货币作为流动性的源头,其发放量直接影响总体流动性。可以说,基础货币就是货币供应量这潭湖水的源头。

简单说来,基础货币就是从中央银行发行出来的货币。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将基础货币注入市场,比如,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中央银行“花钱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或者外汇,通过这些渠道,商业银行获得了大笔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放款,从而也就开始了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也可以吸收流通中的现金(即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将这些现金中的一部分用于放款,也能进行存款创造,这些流通中现金同样是来源于中央银行的。

从基础货币的“源”,到存款创造的“流”,最终形成了货币供应量这“一潭湖水”。在这个过程中,增加1元基础货币,会导致货币供应量数倍地扩张。这也就是基础货币又被称做“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的原因。

基础货币的“威猛”之处,在于它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

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3.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4.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在矛盾中选择:货币目标的冲突

日本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有人疑惑,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呢?难道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如一般人所说的那样是通货膨胀的问题,或者是国际游资的问题吗?

????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无论任何斗争或者战争,其根本原因往往都是内部矛盾的冲突,或者内部的意识形态的歪曲。货币战争也是如此。那么,在人类不断上演的货币战争中,又是源于怎样的矛盾冲突呢?

有人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最关键的就是目标货币和货币目标的概念的错误或错位,对目标货币概念混乱,对货币目标把握不准。比如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是货币的目标,只是货币的手段,对于国家而言,本国货币才是目标货币,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是人的区域性和国家地理属性决定了目标货币的本质。货币目标就是保持价值尺度,即价值的度量衡,而汇率即是保持国际货币间的价值尺度。不同货币目标之间的冲突加剧了货币战争的激烈程度,于是爆发了经济危机。

暂且不去评论这种论断的科学合理性,但是不同的货币目标之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较为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央行货币政策的五个目标并不都是能同时达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得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为复杂。当然,有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因此,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各个目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货币乘数——奇妙的“乘数效应”

央行投放了基础货币之后,货币就开始成倍地增长。这中间起到一个关键作用的就是货币乘数。

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20元,只能贷出8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