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039000000033

第33章 附录四 11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2)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催眠治疗在精神科及其他科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主要适应于神经症,以及胃溃疡、结肠炎、高血压、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等。此外,还可作为镇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

通过催眠后的求治者,认知判断能力降低,防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这时,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凭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却大大降低了感受性。求治者在催眠状态下呈现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秘密和隐私。心理医生对求治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像、年龄倒退、临摹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催眠疗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1775年奥地利医生麦斯默首次使用催眠术并运用于医疗。在催眠状态下,由于人的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过去的经验被封锁,对新刺激的鉴别判断力大大降低,从而使当作刺激物而被应用的暗示,具有几乎不可克服的巨大力量。

认知领悟疗法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病例:

一个癔病患者,打开伞举在头上,称自己变成了“蘑菇”,整天蹲在角落里,不吃、不喝、不动。一位有经验的精神病科大夫也打着一把伞,一声不响地蹲在病人的身边。过了一会,病人问:“你是谁?”医生说:“我是蘑菇。”又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收了伞。病人忙问:“蘑菇能站起来吗?”医生回答说:“怎么不能,我不是站起来了吗?”于是病人也收了伞,站了起来。医生去喝水,病人也去喝水;医生不停地做着日常活动,病人也跟着学。几天之后,病人完全正常了,忘记自己曾经是蘑菇了。

从这则病例可以看出,医生对这种患者的治疗,不动刀,不开药,通过言语,再借助一些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治疗就叫做认知领悟治疗。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

但如何领悟(方式)、领悟什么(内容)则有所不同。正统的心理分析疗法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由联想,了解症状的象征性意义,除去精神防御机制的伪装,让求治者领悟到幼年期未得以满足的性心理症结;认知领悟疗法可以看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求治者自我教育,是对幼稚心理的改造。求治者在接受治疗前,对他们病态行为的幼稚性和幼年儿童的行为模式概不自知,通过医生的解释、分析、互相讨论,并联系自己深入思考后,才真正认识到病态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它是儿童期留下的痕迹,是成年人不应再保持的幼年心理行为模式。最后随情感和行为的改变,症状也就自然消失。

认知领悟疗法从始至终强调求治者的主动性,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次治疗后,都要求求治者写出自己的体会。还有一种作业是要求求治者暗中调查一下其他成年人对自己恐惧的事物、认为有意义事物的看法,以消除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放弃其病态行为,达到治疗目的。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一种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暗示,治疗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于心理疗法范畴。暗示疗法古已有之,如文挚激怒齐闵王治病,乐广将军的“杯弓蛇影”,张从正的“击本定惊”,等等。现在常用的暗示方法更多,有感情暗示、环境暗示、声音暗示、药物暗示、治疗经验暗示,等等,皆可起“谎”到病除的效果。

已故的著名儿童故事专家孙敬修少年患吐血病,每到夜间钟敲三点,他就吐血。一天夜里,他被突然惊醒,他的妈妈拿起闹钟说:“都四点钟了,你今天没有吐血,你的病好了。”当时他心里一阵兴奋,害怕和恐惧感顿时无影无踪,以后也就没有再吐血,实际上,那天夜里并没有到四点钟,是他的妈妈为了减轻孩子的恐惧感,提前把钟拨到了四点。没想到这一着真灵。儿子不但摆脱了恐惧感,还治好了吐血病。

孙敬修害怕夜间钟敲三点时吐血是一种自我暗示,这种暗示对疾病的好转是一种障碍,因为害怕和恐惧心理影响到身体功能,使病情加重或复发。而他妈妈的做法虽同属暗示,是积极的,对疾病的恢复有利,这种暗示可以帮助他清除心理压力,恢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机能。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暗示对人的心理、生理都会起很大作用。如让部分癌症患者所用药物说成向癌细胞发动强而有力的攻击,就像一排排炮弹射中敌人那样。患者接受医生的暗示后,想像敌人被炸得人仰马翻,如同进入人体内的药物确实杀死了一个个癌细胞。实验表明,受暗示的癌症患者,增强了战胜癌症的信心,比未接受暗示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暗示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暗示的消极作用,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要忽视暗示疗法对疾病作顽强斗争的奇妙功效。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40年代,临床医师使用了厌恶疗法治疗酒精依赖。先让病人服吐酒药,或注射阿扑吗啡,在即将出现恶心、呕吐时,即让病人饮酒。如此每天1次,重复7~10次,直到病人单独饮酒也出现恶心、呕吐,对酒产生了厌恶情绪,而自动停止酗酒。以后每月仍可作1~2次巩固性治疗。据莱默等对4096例此种方法戒酒治疗疗效统计,一个疗程治疗后,维持戒酒5年以上者占38%,维持10年以上者占23%,其余的人以后又继续饮酒。

随后,厌恶治疗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使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恋物癖、异性装扮癖及各种性欲倒错者。

反向心理调节法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沮丧,怎么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方法,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常常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心理学上把这种运用心理调节的过程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它常常能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有这么一位干部,利用假日骑摩托车外出兜风,本来精神头蛮好,情绪很高。不成想走出200余里路程车子出了毛病,把他扔在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偏僻山沟里。这一下他着急了,没有办法,只好推着车慢慢往前走,等找到修车部时天色已黑,修好车已经半夜时分,只得骑着车行驶在夜幕中。这时他越想越气,觉得太倒霉,情绪坏到了极点。走着走着,感到何苦如此折磨自己。车虽然坏了,但修好了,人没有受伤,这不是不幸中的万幸吗?运用反向心理调节法,他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心情完全变了样:望着寂静的山道,闪烁的灯光,他感到夜间行车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这样在黑夜行车,一生能有几次,不是车坏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哩。

这就是利用了反向心理调节法的事例。

反向心理调节法可以使拥有沮丧心理的病人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变内心的消极为积极,在具有心理治疗时可以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