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0390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二 改变心理学发展的22项研究 (1)

研究1 割裂脑的研究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你的大脑的两半球并不相同,而且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你的大脑的左半球负责身体右侧的行动,反之亦然。不仅如此,大脑的两半球在许多其他方面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功能定位。

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能力,而大脑右半球更多地介入空间关系,如艺术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成为相当普及的知识。众所周知,撞击或事故的受害者,如果大脑的左半球受到伤害,通常会使他们失去语言能力(通过训练,这种能力一般可以恢复)。许多人相信,大脑的每侧或每个“半球”确实是可以完全分离的智力系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认知世界的能力,甚至感受情绪的能力。这一普遍概念的建立是多年来认真研究割裂脑的结果。

为了理解割裂脑研究,首先需要介绍一些人类生理方面的知识。大脑的两半球通过由大约20亿根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互联系。如果胼胝体被切除,大脑两半球连接的主要途径就被切断,那么两半球的功能就彼此独立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单独研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只需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胼胝体即可。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医学界给了心理学家一个黄金般的机遇。对一些非常特殊、非常极端且无法控制的癫痫病患者来说,切除胼胝体几乎可以消除这种病症。对于这些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救治的病人,作为最后的治疗方法,这种手术那时是(并且现在也是)十分成功的。

所以,人的大脑在这种意义上而言,的确是割裂的,对割裂脑的研究是符合医学规律的。

研究2 经验对大脑影响的研究

1785年,意大利解剖学家玛拉卡尼研究了同一胎产下的几对小狗和同一窝蛋孵出的几只小鸟。他有目的地长期训练每一对中的一只,而另外一只会得到同样良好的照料,但并不接受训练。然后,通过对动物的尸体进行解剖,他发现受过训练的动物的大脑表现得更为复杂,带有更多的褶皱和沟回。然而,这一研究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没能继续下去。

直到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们具备更精确地检测大脑变化的能力,他们运用高倍技术,并对大脑内各种酶和神经递质水平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神经细胞因刺激而存在,而好奇心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始终充满好奇,这将刺激他的神经组织和大脑皮层,所以那些经常用脑的人即使年龄大了,大脑也不易老化。

研究3 视崖的研究

视崖的研究是吉布森和沃尔克通过一个关于视崖的试验进行的。

吉布森和沃尔克选择了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作为被试。同时设计了一种实验仪器——视崖。视崖为一张高为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此为“视崖”,如果被试具有深度知觉,那么他们会感觉到两边红白格子布的深度是不同的。由于有着厚玻璃的阻隔,这一仪器可以防止被试从悬崖上掉下去。

在实验中,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这里自变量为视崖的深浅,它有两个水平,一为“视崖”,另一为“浅滩”。因变量为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也有两个水平,爬或者不爬,所以两者都为离散变量,只能进行定性研究。对于小动物来说,也进行同样的实验,只不过实验时不能使用母亲召唤的方式,而是要看动物的其他行为表现,比如,在将动物放在“视崖”处,动物是否出现明显的防御行为或是全身肌肉紧张等。

在以婴儿为被试的情况下,视崖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的婴儿在母亲的召唤下,都愿意爬向“浅滩”;但是只有1/3的婴儿在极其犹豫的情况下,爬向了“视崖”,即使在母亲用手敲击玻璃,向婴儿示意玻璃的坚固性时,另外2/3的婴儿还是不愿意爬过来,这表示婴儿已经感知到了视崖的深度。

吉布森和沃尔克自圆其说地将视崖实验的结果解释为深度知觉的先天性。但是,要完全证明知觉纯粹直接性、先天性的实验看来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在婴儿或动物出生的同时,对它们进行实验,我们不可能从知觉中完全剥离经验的成分。

但对视崖的研究依然是知觉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研究领域,因为它涉及人如何将网膜上的二维投影加工成三维信息的奇特能力。曾有研究表明,深度知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后天的。

研究4 睡眠者效应的研究

睡眠者效应是在40年前的一个研究中发现的。在这个研究中,一组美国士兵观看了一个爱国主义的电影。在看完影片5天后,态度有少量改变,9周后,与未看影片的控制组士兵相比,这一组的士兵表现出更多倾向于肯定的态度。显而易见,5天和9周之间,产生了某种东西而导致了态度的改变。

为解释睡眠者效应,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消息来源的可信度。由于士兵们认为最初观看的信息是值得怀疑的,他们不信任美国军队,对美军的信息持有偏见。这些信息最初只有很低的可信度。因而,他们倾向于对电影的信息打了折扣,然而,几个星期过去了,这个消息的来源已被忘记而消息的内容还被保存着,这个解释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折扣心理假设”,这个假说建立在这样一种说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储存信息内容的方式与信息源的方式不同,而且我们在回忆这些信息时,成功的程度也会有区别。

年复一年,睡眠者效应被证明得难以琢磨起来,有些时候研究者能够证明它的存在,有些时候又不能,失败在70年代达到了高峰,态度研究者认为时间并没有让睡眠者效应存在。但实际上,近年来的研究不仅仅证实了睡眠者效应的存在,而且准确地描述了该效应发生的条件。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所有被试接受一个反对4天工作制(一周)的说服信息,这个信息暗示了4天工作制会使雇员们不满意而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某些条件下,被试还要接受一些额外资料信息以引起他们的折扣心理,很明显的是,折扣心理产生了对信息内容严重的反对,显示了与4天工作制这一结论相矛盾的新依据。而且,对于不同组的被试,引起折扣心理内容的时间安排也不同:一些被试要在阅读4天工作制信息之前接受折扣心理信息,一些则要在阅读之后,另外一些则根本不接受折扣心理信息,另外,还安排了一个不接受任何信息的控制组。

实验结果显示,只接受说服信息的一组被试(没有接受折扣心理信息),在接受信息的最初发生了态度改变,而几周后在他们身上说服效果却不那么明显了。那些在接受说服信息之前接受折扣信息的被试在几周后仅发生了少量态度改变,不过,在那些接受说服信息之后又接受了折扣信息的被试身上发现了睡眠者效应:在几周后这些最初接受信息的被试明显比刚接受信息的人态度改变明显得多。

这些结果表明了睡眠者效应是存在而且合理的,不过它只在某种条件下存在,那就是折扣暗示,即反驳先前信息的信息,必须要在接受说服信息之后。

研究5 梦的研究

古人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但是在我们的梦中,却发现有很多我们白天从未去想过的东西,甚至很多陌生的梦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是荒诞、奇异而不可理解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认为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在睡眠中,很多器官“退化”了。正如原始人没有太多的词语来准确的描绘和表达一样,梦缺少准确的思想术语来进行连贯,只能够用大量的象征手法来表现某种目的和过程。这些语言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是清楚的,但是对于别人呢?那个自己,便是睡眠中的你。那个别人,便是醒来后的你。醒来后的你便会觉得是些荒诞怪异而无法理解的梦。它仅仅是一种没有能够用准确术语来表达的满足冲动的一种形式。

其次,构成梦的各个思想和思想价值、思想重要性不等。每个思想附着着不同的、不同程度的情调。在梦的工作过程中,无数思想和无数“思想的情调、地位”相互调换,重新搭配,错乱组合。这使得一些应该附着在重要因素上的重要情调,转移到了其他不重要的因素上。一些重要思想(回忆)却和不重要的情调进行了再组合,甚至一些重要的思想(回忆)和情调在组合过程中消失!这种错乱的搭配产生了错乱的梦。人们回想起这种梦,会惊奇:我没对这件事抱这种态度啊?我怎么会那么看重这件不重要的事情啊?这件事我白天没想过,晚上怎么梦得如此深刻?我白天天天想的怎么不出现在我的梦中?

梦是一种愿望满足的尝试(冲动满足的幻想),这就是梦的功能:满足未能得到的满足与冲动。梦和睡眠,还有太多需要探究的地方,为此美国专门成立了睡眠与梦的研究所。但至今对梦的研究还处于模糊阶段。

研究6 攻击行为的研究

攻击行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它包括言语伤害、身体伤害和权利侵犯等种种行为。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涉及它与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暴力的相关性等问题的研究,在这里我们仅以性别差异为例来说明攻击行为。

一般而言,女性以反社会行为方式出现的攻击行为比男性晚,而且这些行为中很多是没有攻击性早期表现的,主要是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来。另外,是否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随年龄增长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男孩不仅易挑起更多事端,而且也更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也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至于异性间的冲突,则随着年龄增长,攻击行为逐渐减少。这种结果的差异或是被试样本的差异所致,或是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致,或许兼而有之。

但后来人们发现,人类和动物中,攻击性与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如睾丸激素)的分泌有关。与人类种系最近的动物狒狒、黑猩猩等,雄性比雌性更富有攻击性。不过,除了我们所研究的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外,年龄差异等其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最近人们证实,造成攻击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同,这一发现为心理学的攻击行为认识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神经心理学依据。

研究7 期望效应的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

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一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