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039000000025

第25章 人的社会性 (1)

群集的人类与文明发展有何关系?

“我们是胆小怕事的绵羊,总是要看看畜群正在朝什么方向移动,然后才跟过去。”马克·吐温的话是对人的社会性最经典的表述,我们不喜欢单独行动,总是喜欢先看看别人怎么做,再决定,我们需要社会,需要社群生活,同样社会也需要我们。

人类是群集的动物,几乎所有的人类个体都是在与其他人的密切交往中度过其一生的,这种交往不只局限在其狭窄的家庭成员中间,人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之中的。许多事实和研究已经证明,之所以只有我们人类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并且在有了人类后,地球文明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是群集的,我们在群体中和其他人彼此相处,并相互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狼孩为何无法成人?

常常听到这句话——“喜欢孤独的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这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心理学家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能。当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就不再绝对地依靠他人才能生存,我们可以根据内在的需要变成独立自主的人。但一开始如果人就脱离群体和社会,后果是相当可怕的。即使还有人的生理特征,但心理上已经脱离人类社会了,也就是失去了人的社会性。 1920 年,一个名叫辛克莱的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这两个和狼生活在深山老林自然环境中的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辛克莱把她们救回送到孤儿院抚养,并给大女孩取名卡玛拉,给小女孩取名阿玛拉。阿玛拉入院后第二年死去。

卡玛拉习惯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害怕强光,白天喜欢蜷伏在黑暗的地方睡觉,睡觉以腰臀着地;夜间潜行,夜视敏锐,午夜号叫,闲逛游荡,企图寻找出路,逃回丛林;她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嗅觉特别灵敏,不吃素食,喜欢吃生肉,不吃人手里的,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舔流质食;她怕火,也怕水,从不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她也撕掉给她穿上的衣服,摆脱给她盖上的毯子。辛克莱为了改造卡玛拉的动物行为,对她进行了细心照料和耐心教育,而她进步却非常缓慢,2年后才学会站立,6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仍四肢并用。智力发展尤为迟钝,8 岁时只具有相当 6 个月婴儿的智力发展水平;4年后学会6个词;到 7年后才学会45个词,能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17岁时,卡玛拉死去,当时她的智力发展水平仅相当于正常的三四岁的儿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心理虽然是脑的机能,但是它又不是由人脑单独决定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一副正常的人脑,也不会形成和发展成人类的正常心理。

人在印记学习中,与世隔绝却为何不会痴呆?

狼孩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人必须要在社会中成长才能有正常人的心理。但是,在大仲马《基度山伯爵》中的唐泰斯从19岁起因为被诬陷送进了伊夫堡监狱,一直长达十几年没有与人接触、说话,但他却没有痴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的是奥地利生态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劳伦兹,他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启示后人,动物包括人类的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即要赶在生命的一个特定阶段形成,超过这一关键时期,后天的弥补就难了。

劳伦兹把这个关键期称作印记学习期,所谓的印记就是指个体出生后不久的一种本能的特殊学习方式。印记学习通常在出生后极短的时间完成,学得后,将永久保存不易消失。我们还记得冯巩曾经说过的一个相声吗?冯巩说,出生第一眼决定了孩子的长相,因为他刚出生时见到的是演员刘江。所以,长成了一副丑样子,当然这只是说笑。相貌是由生理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光看到谁,就像谁,但这里面也包括了印记学习的意义。研究表明,动物刚出生的极短的印记学习期对其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心理学家1954年以雏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实验者在雏鹅出生四天后才出现,雏鹅非但不与之亲近,反而掉头就跑,因而出生后头四天就是雏鹅与活动物体亲近的关键期。还有心理学家发现,狗与人的亲密关系,也有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狗自出生时与人隔离十周以上,以后就很难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实验研究印记现象以及印记行为发展的关键期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心理学家海斯1972年的实验研究。海斯观察发现,野鸭孵卵时,在雏鸭破壳出生前一周内,在壳内发出声音时,母鸭随即以嘎嘎声回应。海斯认为那是印记的开始。海斯以机器孵化法取代母鸡的工作,并在听到卵壳内有声音时,以“come、come、come”之声回应。结果发现,雏鸭破壳后,就会随着“come、come、come”之声吆唤,这就是印记学习。

人为什么没有主见?

心理学上把受他人影响、有意无意地跟着做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因为大家都在坚持一种意见,我们不得不跟随,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主见了,这就是社会服从,社会服从是由从众心理决定的。

即使所从之众是不对的,受心理的影响也要跟随。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比如,当你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没有非去不可的路线,这时你看到前面的人都在一个特别的交叉路口向右转弯,你很可能会被引诱着也向右转弯。再比如,一天你正在走自己的路,忽然看到有一些人停在马路上并都抬头向天上望着什么,你往往也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像他们那样望向天空。如果有人对你说,一瓶某某牌子的啤酒比原先的瓶子大20倍是一项了不起的艺术,你也许真的会同意他的看法,并自愿地拿出上千元买了一瓶,自豪地摆放在客厅展示给客人看。生活中我们之所以有这些行为,常常是因为看到他人如此行为,即使明显地感受到他人的判断与自己的感觉不一致时,我们也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感觉,而跟随社会或团体中的大多数人的行为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社会服从现象。可以说,遵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人告诉我们非得这样做不可,但我们还是这样做了。

对社会服从的研究当属米尔格拉姆先生最为深入,他曾经做过一个电击的实验,此实验被称为心理学关于服从研究的经典实验。首先,他与一个被试串通好,故意回答错他的问题,按照规则,回答错问题要遭受电击,其他的被试要跟着串通好的这个被试一起被惩罚,当电击已达到很严重时(串通好的被试佯装遭受电击),因为串通好的被试还在坚持,其他的被试居然没有悟出要走,他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也就是社会服从。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服从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如果一名医生和一群教师讨论教育问题,他往往不会反对教师们的意见,因为他对此问题不甚了解;而如果是讨论营养问题,他往往会反对教师们的一致意见,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多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信心,他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群体中的专家而不愿从众。

除此外,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智力高的人,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自信心较强,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智力低的人则容易从众。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特别重视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誉,较易从众。性格软弱,暗示性强的人也容易表现出从众倾向。

2群体因素

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从众压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从众的程度。另外,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有人曾经特意设计了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是以小组式的方式,使五个实验小组相互竞赛。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的小组,其成员将得到两张戏票。结果表明,个体在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更容易从众,因为不如此就可能达不到目标。

如何掌控好个人空间的大小?

个人空间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距离,一旦距离受到侵犯,必然引起个人的恐慌和不安,个人空间会随着个体的移动而移动,比如,两个人不可能挨得太近的坐着,总要保持一定距离,挨得太近,就会感到局促和不安,而两个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个人空间,是每个人的身体缓冲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选择既能给人留有一定空间,又不会对人家造成无形伤害的位子。心理学把这一现象称为“尊重个人空间的适当疏远原则”。

心理学家在一个小型电影院里做实验,在房间里依次排列好10个座位,并在第6和第10号位子上安排两个被试且他们互不相识先坐好。被试来到了实验室,研究人员对他说:“对不起,我还没有准备好,已经有被试先到了,坐在隔壁房间,你也先到隔壁房间等一下吧。”其实,实验已经开始了,但被试不知道。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被试进入实验场地时,通常选择的是第8号位子,第二个被试进入实验场地后,一般会坐在第3或第4号位子上。不同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得到了同样的上述结果。为此,心理学家们坚信,陌生人之间在自由选择位子时通常会遵循这样的法则,一方面既不会紧紧地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而任由其他许多空位子空着;但同时,也不会坐得离那个陌生人太远。如果紧紧地挨着陌生人坐下,人家就会变得十分不安,有可能把身子移向另一边,甚至很有可能索性换一个位子坐;而你也极有可能会觉得很不自在。反过来,如果你选择了离那个陌生人很远的位子坐下来,你又有可能会无声地伤害了人家,给人以是否我什么地方不对,遭到了嫌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