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039000000021

第21章 情绪和情感 (1)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们的来源是什么?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特殊反映的内容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客观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情绪和情感的源泉。

喜怒哀乐是怎么回事?

每个人都有情绪反应,而喜怒哀乐是最基本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在反复体验着这些情绪,那么情绪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情绪的产生。一般认为,情绪是个体感受并认识到刺激事件后而产生的身心激动反应。

何谓刺激事件?此处所说的刺激事件不仅指来自外部环境的某种刺激(诸如,看见一只色彩斑斓的蜘蛛、一句滑稽的话、一声婴儿的啼哭,等等),而且还包括来自个体内部环境的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刺激。具体而言,胃痛或牙痛、饥饿干渴、气喘心跳等属于身体内部的生理刺激,而想到度假、想到考试、想到恋人、想到去世的朋友等则属于来自内心的刺激,它们都会引起你的情绪反应。

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比如,一种气味,淡淡的,你嗅到后并无异样感受,如果传来一阵水果的味道,那是你喜欢吃的水果,这种香味让你感到愉悦。但是,另一种你不喜欢吃的水果散发阵阵气味,你闻到后感到很难受,这些都是用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表达自己的情绪,“今天我高兴”,“我现在很懊恼”,“昨天那事让我感到很难过”,“吓死我了”,“真恶心”,“我喜欢你”……也会描述他人的情绪,“他太紧张了”,“这人怎么这么开心”,“我父亲对我很生气”,“昨晚圣诞节舞会上,大家都很兴奋”。情绪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情绪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的属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七情”之说,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哀(佛家称“忧”)、惧、爱、恶(佛家称“憎”)、欲。从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七情之中,属于好的情绪者较少,而令人不悦的情绪却占多数,这是否深刻反映出我们的先辈对人生“苦多乐少”的现实体验和认识呢?

一般认为,如果外部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达成人的愿望和目标,就会使人满足,从而产生好的情绪体验;相反,人的某种追求遭受挫折而告失败,或者其所拥有、所珍惜的对象(当然也包括人)一旦失去,则会产生痛苦等不良情绪。而且失去的痛苦往往比获得的喜悦对人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我们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如前文所述,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还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欲望往往容易膨胀而难以达到被满足的限度。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愿望被成全者少而受挫者多,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现实难道不使我们大多数人感觉苦多乐少吗?

但情绪的好和坏事实上与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有关,与刺激关系并不大,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看着是悲哀的,在你眼中也许就是喜乐的,看自己怎么想了。

情绪的情景性与情绪产生类型有何关系?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男孩子。因为他性格与其他男孩不同,人们把他看成傻瓜、缺心眼儿,镇上很多人常常喜欢捉弄他。人们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1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小威廉总是捡那枚5分的硬币,于是引来围观的人一阵阵嘲笑,接着会有其他人也都玩着类似的把戏,从中取乐。然而小威廉却非常高兴,在人们的嘲弄下他一直乐此不疲。一天,一位妇人觉得他可怜,就对他说:“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去捡1角的?难道你不知道1角要比5分值钱吗?”

“我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那枚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你哪里是个傻孩子,你真是个精明无比的孩子!”妇人惊奇地像发现了一件宝贝似的叫道。

小威廉聪明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以自己似乎呆傻的行动,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喜乐,这样他们就会继续扔钱,他也就有钱可捡了。说威廉傻,逗他开心,捉弄他,这是一种外部刺激,对别人来说也许应该产生痛苦的情绪,但对威廉,由于他的心态和想法与别人不一样,所以他所产生的情绪就是喜乐的。喜怒哀乐是人生中的必不可免的四大情绪,只要我们做个有心的人,善于驾驭事情的发展,任何外部的不利刺激都不会让我们太过悲观,所以人生苦多于乐只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和想法不对头而导致的悲观情绪。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由于刺激而产生情绪是正常的,但对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让自己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

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俗话说:“触景生情”、“一见钟情”,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情境的各种因素对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作用,良好的情境容易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不良的情境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和情感。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乞丐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双目失明”。一天,他向一位路经此地的诗人乞讨。诗人囊中羞涩,面露难色,他思忖片刻,说道:“我也很穷,不过,我可以帮助你。”说完,他顺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过往的行人看到这块牌子,无不感到一种酸楚的滋味在心头涌起,纷纷施舍给这位双目失明的乞丐,乞丐也因诗人写的那行字而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可见,诗人善于利用人们的“情态心理”,唤起人们的态度体验。

林黛玉看到花落就倍加伤感。每逢佳节,异乡的客人都会思念亲人都是情景性的表现。

情绪有哪些状态?心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的?

我们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应激、激情等三类。

心境是其中之一。俗话说:“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一个人的心情正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微弱的情绪状态,它往往是一种背景,这种背景带有弥散性和持久性。

有一天,卡特来到一家装潢讲究的珠宝店,走近柜台,顺手把一个手提包放在柜台上。他挑了一件挂件,觉得不理想,又挑了一件。

“请问这一挂件是哪里产的?”卡特问道。

“香港。”营业员热情地回答说。

应该说,这一挂件是很合他的心意的。但是,这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过来选珠宝。卡特礼貌地把自己的包移开,但是这人却愤怒地瞪他一眼。从他的眼神中告诉卡特,他是个正人君子,绝对无意碰卡特的手提包。他觉得他受到了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珠宝店。“哼!神经病。”

莫明其妙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卡特非常生气,再也没有心思买珠宝了,随手放下已被看中的挂件,出门开车回家。马路上的车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着,看着前后左右、密密麻麻的车,卡特愈来愈生气!心情极为烦躁,真想狠狠地破坏一些什么东西。

不久,卡特的车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他心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的。当他下意识准备减速让行时,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向卡特招招手,示意让他先过去,脸上挂着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嘟—嘟—”卡特按了两声喇叭,表示对他的谢意,然后一踩油门,迅速将车子开过路口。这时,卡特突然发现满腔的不愉快一下子全没了。

珠宝店中的男士不知从哪儿接受了愤怒,又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卡特,带上这种情绪,卡特眼中的世界都充满了敌意。每件事、每个人好像都在和他作对。直到看到卡车司机灿烂的笑容,他用好心情消除了卡特的敌意。

心境一经产生,便会扩散和蔓延到人对其他事物的态度上去,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所以说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情。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如意”之感,当你始终以快乐愉悦的心情来待人处事时,那么你将会得到更加快乐的回报。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甚至“草木皆兵”,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

什么是应激?有哪些产生因素?现实中如何积极应对?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例如,飞机在飞行中,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驾驶员紧急与地面联系着陆;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司机紧急刹车;战士排除定时炸弹时的紧张而又小心的行为,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把这种变化称为适应性综合征,并指出这种适应性综合征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动员阶段是指有机体在受到外界紧张刺激时,会通过自身的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

古时候,波斯帝国有一位年轻的太子,聪明过人。一次,他率波斯大军与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的军队交战时,不幸兵败被俘。军士们把他押送到倭马亚王的面前,国王二话没说便下令推出去杀头。太子一听,马上装出一副可怜相说:“慈悲的国王啊,我渴极了,您让我喝点水再走吧,那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国王点点头,随后命令左右给太子递了一碗水,太子接过来却不喝,而是左顾右盼起来。“你怎么不喝,看什么?”一名军士喝道。太子扑通跪在地上,说:“我担心,不到这碗水喝完你们就会举刀杀我啊!”国王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心想:堂堂的波斯国太子也不过如此。于是倭马亚王说:“笑话!我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你尽管喝好了,我向全能的真主起誓,在你喝完这碗水之前,肯定不会杀你。”太子一听,迅速把手中的这碗水泼在地上,然后对吃惊得张口结舌的国王说:“陛下,我没喝这碗水,这水已经滋润了您的土地。我肯定是无法喝到它了,请您履行您的誓言吧。”国王有言在先,此刻无话可说,只好放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