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1039000000012

第12章 记 忆 (2)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但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在我们读书时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多内容非常熟悉,但就是回忆不起来,我们读了大量的书,觉得底蕴很深,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发觉见了熟悉,但让自己默写下来,却有些困难。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在患有失忆的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对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患有失忆的人连自己的亲人是谁都认不得了。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对于这一点,考试怯场最能说明问题,本来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考试时却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结果考砸了,考完后可能又重新回忆起来了。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永久遗忘在生命里更是经常发生了,比如,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记得,但大了也许记不得了,也没有心情去记了,便会永久的遗忘了。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什么样的遗忘规律?它有什么借鉴意义?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滨浩斯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遗忘规律。首先,艾滨浩斯拿自己做了一个实验,他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并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滨浩斯又根据了这些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滨浩斯遗忘曲线,他用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个规律就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而且,艾滨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滨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上述的艾滨浩斯记忆曲线是艾滨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滨浩斯记忆曲线。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滨浩斯记忆曲线。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记忆?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对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

2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通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低度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对待过度学习材料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这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与时间上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人们对于26个英文字母的记忆,一般以开头的字母如ABC较好,最后的几个字母XYZ效果也很好,但对字母表的中间部分则容易遗忘。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种系列位置效应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所以识记材料的位置对遗忘也有重要影响。

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被首先遗忘;而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具有情绪作用的事物,则遗忘得较慢。另外,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以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

记忆有什么科学方法吗?联想如何帮助记忆的?

1联想记忆。任何记忆都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所谓记忆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而所谓“条件反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的,换成心理学的述评,那就是“联想”。巴甫洛夫提出,联想就是暂时神经联系(亦即条件反射)。他说:“暂时神经联系乃是动物界和我们人类的心理现象,不论它是由结合各种各样行动和印象而成的,抑或结合字母、词和思想而成的。”

记忆是有技巧的,如果你记忆一些很枯燥的东西,记到头疼也记不住多少,但如果你运用一些技巧,如联想记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等方法记忆的效果就会好一些。

在记忆的过程中,联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处在复杂的关系和联系之中的。人们在回忆某个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按照它们彼此的关系和联系去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这充分说明了记忆与联想之间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联想是记忆的基础,同时又是记忆的重要方法。在记忆时我们一定要认真理解信息的内容和实质,令头脑中浮现出清晰的表象,再用联想法去记忆。

印度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喇曼努江(1888~1970年)和英国数学家哈代(1877~1947年)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切磋数学问题。

有一次,哈代去看望喇曼努江,哈代打电话告诉喇曼努江他所乘的一辆出租汽车的牌号是1729。

“1729真是个毫无趣味的数。”哈代对喇曼努江说。

“不,不,哈代!”喇曼努江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它是任何一个可以用两个不同方法来表示两个立方之和的最小数:93+103=13+123=1729,我记住了。”

这里哈代用的就是联想记忆法。

其实我们一生中要不断地记住很多事物,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通用的记忆术,我们已不自觉地使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理解的比不理解的好记,有意义的比无意义的好记,通过联想可以达到纲举目张的记忆目的,能多记住更多的内容,只要我们善于联想,记忆会变得更加有效。

形象记忆如何帮助我们有效记忆?

所谓形象记忆法,就是将一切需要记忆的事物,特别是那些抽象难记的信息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的方法。

人脑接受的信息一般分为两种:即形象信息和语言文字信息。

人自降生就能接受形象信息,而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是在后天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多而逐渐学会的。

众所周知,形象事物的形象信息转化为表象就能被记住。非形象事物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编码变成语言文字的表象后才能被记住,而且,形象信息比较具体直观、鲜明,容易形成表象。而语言文字信息比较笼统,不太容易形成表象。因此,人们的大脑比较容易接受形象信息,而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相对困难些。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脑的记忆中,形象信息大大多于语言信息,它们的比例是1000∶1。难怪科学家们说形象信息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

首先看一个形象记忆的试验。准备一根长25~30厘米的细线,下端栓一枚大纽扣或小螺母,当成一个吊摆。再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通过圆心在圆内画一个十字。然后按下列步骤开始实验:

第一,平稳地坐在椅子上,两肩放松,胳膊放在桌上,心情平静,呼吸平缓,排除杂念。

第二,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细线,使下面的纽扣垂悬在圆心,高度距纸3~5厘米。

第三,眼睛紧紧盯住纽扣,头脑中浮现纽扣左右摆动的形象,如果一时想像不出纽扣摆动的形象,可以左右移动自己的视线(不要摇头),并暗示自己:“纽扣开始摆动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纽扣就真的会摆动起来。这时再进一步暗示自己:“纽扣摆动的越来越大了。”

第四,如果你想像停止纽扣摆动的形象,那纽扣就真的会慢慢停止摆动。

第五,熟练以上方法后,还可以用想像随意让纽扣做前后摆动、对角线摆动或者绕圆周旋转。也可以把纽扣悬在玻璃杯里,通过想像使其碰杯子内壁,碰几下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原来这是大脑中的手或手指活动的形象记忆在暗暗地起作用。因为任何人的手或手指都有过前后、左右晃动的经历,这就是晃动的形象,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都已经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了。同时,这种形象记忆还同当时的身体动作(运动记忆)结合在一起。因此,当你回忆和想像时,身体就会自发地重现当时的表现。形象记忆是非常有效的记忆方法,如果记忆很枯燥的东西,我们不妨把它转化为形象之后,再来记忆,比如,哈代所记的数字,他是用联想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形象的方法,把数字联想成某个形象,一般的形象记忆是和联想记忆分不开的,所以有种科学的记忆方法称之为形象联想记忆法。

情景记忆有哪些特点?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它与我们个人的亲身经历是分不开的。情景能使人更快、更形象、更牢固地记忆想要记忆的事物。

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夫人去见卓别林,他们相聚在一个小客厅里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他们开始说起相对论。“相对论是怎么在博士的头脑里产生的?你怎么想起发现相对论的呢?”卓别林饶有兴趣的问道,他很想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发现了相对论。“还是让我来说说发现相对论那天早晨的情况吧。”爱因斯坦的夫人答道,她显然很高兴别人关心自己丈夫的成就。

“那天他和往日一样,穿着他的睡衣从楼上走下来用早餐,但是那天他几乎什么东西也没吃。我以为他不太舒服,就问他哪儿不痛快,他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他喝完了咖啡,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钢琴。他时而弹几下,时而停一会儿,又记下了一些什么东西,然后,他又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想法!’我说:‘你究竟有什么想法呀?你就讲出来吧,别叫人闷在葫芦里啦。’

他说:‘这很难说,我得把它推导出来。’他又继续弹钢琴,有时停下来用笔写些什么。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然后回到楼上的书房里,并告诉我,别让人来打扰他。从此,他在楼上一待就是两个星期,每天叫人把饭菜送上楼去,黄昏的时候,他出去散一会步,活动活动,然后又回到楼上去工作了。一天,他终于从他的书房里走下来了,他面色苍白。‘就是这个。’他一面对我说,一面把两张纸放在桌上,那就是他的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卓别林听后,肃然起敬,说道:“爱因斯坦先生,你的确是位艺术家,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从今天起,就从今天起,你将成为我艺术生涯的朋友!”

在记忆过程中,表象占重要的地位,是记忆的主要内容,爱因斯坦夫人以高度概括的表象记忆,将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的过程,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自然深深地打动了卓别林。爱因斯坦夫人就运用情景描述让卓别林深刻地记住了,不觉间,卓别林已用情景记忆法,记忆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