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1038800000005

第5章 人为什么能被催眠:有关催眠的传统理论阐释 (2)

6想像力

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想像力并非理智逻辑所能了解的,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小说、电影、戏剧等,虽然阅读者或观众并非亲身接触,仍然能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另一种催眠形态。

潜意识作用说指出,催眠现象的原理在于催眠师设法减弱了被催眠者的意识作用,使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部分显现出“开天窗”的状态,并使被催眠者的潜意识由此“天窗”接纳暗示。也就是说,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被动地接受暗示,主要是其潜意识对催眠师的暗示进行感应,所以没有自觉性与自主性,完全听从于催眠师的命令。若在清醒状态,意识作用占主导地位,潜意识被压抑下去,则不再感应暗示。

潜意识作用说还指出,加强潜意识作用,减弱意识的作用,使被催眠者处于易接受暗示状态的一种最好办法是“节奏刺激”。所谓“节奏刺激”就是指对被催眠者的眼睛、耳朵或皮肤反复做单调的刺激。这样,会使大脑的思考力减弱,从而被催眠者产生精神倦怠、昏昏入睡的状态。并且, 这种单调枯燥的“节奏刺激”,仅仅集中于大脑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抑制住了,使大脑的一部分产生兴奋状态,形成“天窗”状态,这样就容易导入催眠状态。

催眠是通过联想发生作用的吗?

在英格兰,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次有许多人参加的午餐上,聘请一个有名的厨师,这厨师做出的饭菜不说是十里飘香,也可谓有滋有味。但实验者别出心裁地对做好的饭菜进行了“颜色加工”。他将牛排制成乳白色,色拉(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染成发黑的蓝色,把咖啡泡成混浊的土黄色,芹菜变成了并不高雅的淡红色,牛奶弄成血红,而豌豆则染成了黏糊糊的漆黑色。满怀喜悦的人们本来都想大饱口福,但当这些菜肴被端上桌子时,都面对这美餐的模样发起呆来。有的人迟疑不前,有的人怎么也不肯就座,有的人狠狠心勉强吃了几口,恶心得直想呕吐。而另一桌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是这样一桌颜色奇特的午餐,却遇到了一些被蒙住眼睛的就餐者,这桌菜肴很快就被人们吃了个精光,而且人们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实验者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联想具有很强的心理作用。看见食物的人们,由于食物那异常的颜色而产生了种种奇特的联想:牛排形似肥肉,喝牛奶联想到喝猪血,吃豌豆则联想到吞食腐臭了的鱼子酱……是联想妨碍了他们的食欲。另一桌被蒙住眼睛的客人没有这种异样的联想而仍然食欲大增。那么,什么是联想呢?

联想作用说认为,人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必定会由此联想起与此相关的其他事情,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反映在人脑中。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的联想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接近联想就是指人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所形成的联想,如一提起星星,人就容易想起月亮;谈起蓝天,就极易想起白云等,都属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是指从某些事物的特性联想起它可以运用于别的事物的现象。盲文的创造就是类似联想的结果。

对比联想是指将两种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或一事物由正面想到反面,或由反面想到正面的现象。比如,由黑容易想到白,在寒冷的冬天总想到暖融融的火。

因果联想则是指将在现实中有因果联系的事物联想在一起的心理现象。比如,我们总是说“瑞雪兆丰年”,就是由冬天的大雪联想到明年的丰收的因果联想。

联想作用说认为,催眠的机制在于联想作用。当催眠师向被催眠者暗示说,你的后背上有一只大蟑螂,被催眠者因为联想作用而感应这个暗示,表现出非常惊恐的表情。对于身患疾病的被催眠者,催眠师可先让他产生愉悦的感觉,忘记痛苦,而后暗示他:“你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不要担心,你现在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果不其然,被催眠者会因此心情愉悦,很快就痊愈了。催眠的效果取决于联想作用的性质与强烈程度。

催眠完全是心理作用吗?

心理作用说由法国人里波首先提出,曾在催眠学界风靡一时,是影响较大的催眠理论之一。心理作用说认为,被催眠者之所以能够在催眠状态中感应到催眠者的种种暗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理感受性。

心理作用学说将人的心理感受性分为两种:外显感受性与内潜感受性。外显感受性是一种表面性、显而易见的心理感受性,这种感受性发挥作用的速度较快,但较微弱,易受个人意志的控制。例如,若对一个女孩子说:“你的脸怎么红了?”那女孩子听到此话,本来如雪的皮肤就会泛出红晕。这就是外显感受性在暗示的驱动下发生作用。在清醒状态下,外显感受性对暗示的感应比较少,因为在清醒状态下的人听到暗示后,先把暗示的内容进行一番思索,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判断之后,才决定是不是接受暗示,这一番思索就是个人意志的作用。

内潜感受性是一种不受个人意志所干扰的、深层的心理感受性,这种感受性发挥作用的速度相对较慢,却相当强烈,其感应的范围与作用的效能也较大而且奇妙。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通过催眠术来减弱个人意志的作用,从而驱动起被催眠者的内潜感受性,这时的被催眠者心无杂念,没有自主活动的机能,完全由内潜感受性发挥作用,此时给予暗示指令,肯定会得到被催眠者的感应,被催眠者会毫不犹豫地按照催眠师的暗示去执行,结果便出现了种种神奇的催眠现象。

因此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的身体内部都有一种被称为“自然倾向”的机能,但这种机能缺乏自主的力量,很容易被他人的观念、意志、教训、暗示等外部刺激所支配,而且只有在这种外部力量的驱动下,“自然倾向”机能才能发挥作用。这种机能就是人的心理感受性。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的暗示就是导引这种感受性使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

催眠的成功与否完全在于预期的作用吗?

预期作用是指预先定下一个观念、希望和意识,使其后来一一实现。如预期受术者必定能陷入催眠状态,受催眠治疗疾病,疾病必定会痊愈,果然收到预期作用的结果。“预期作用说”是由德国学者麦尔首先倡导的,他认为催眠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某种预期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他先在小学生中进行了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出这批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别。随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然后对老师说,这部分学生是可塑之材,几个月后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到了期末,他们再一次对全体小学生进行了测验,发现那些被随机抽取出来,贴上了“可塑之材”标签的孩子,果真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

这一发现后来以一个欧洲的传说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一个美丽的王子,有一天爱上了一尊美丽姑娘的雕像,从此以后他常常深情地注视着这尊雕像,忘记了时间和其他事情。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雕像复活了,姑娘走下了基座,投入了王子的怀抱。

为什么会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呢?心理学家发现,预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形成自我激励或他人激励,对激发与调动潜在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生们被研究者贴上标签后,老师们就会对他们形成比较高的期望,例如,当众表扬、夸奖。在他们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由于认定他们很有潜力,所以不理想的成绩都被看成是暂时的,而不会归因于这些孩子天生愚钝,这样又会对他们的失误比较宽容,从而始终对他们抱有信心。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会对他们做出鼓励、帮助的举动。

如果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必然会心态积极,并将自己的心智力量指向工作,就可以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

预期作用说认为,催眠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催眠师与被催眠者的预期作用。如果催眠师有信心并抱着必能成功的心态去给他人催眠,结果会很容易成功;如果被催眠者心中有能被催眠的信念,结果他也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如果催眠师或被催眠者没有信心成功,那么,成功的可靠性就不大。

预期作用说的理论极为浅显易懂,因此,许多催眠学者都十分赞许,尤其是该学说若被催眠师与被催眠者所共同接受时,将大大有利于催眠的圆满完成,可见该学说对催眠的实际应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该学说对催眠机制的解释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些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