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心理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成也心理效应,败也心理效应,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利用它。
“鬼苹果”土豆的推广—禁果效应
生活中,越是禁止的东西,人越感兴趣,越想得到,这是人的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来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这一现象被称做“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接受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人人皆知:上帝为亚当和夏娃建了一个乐园,上帝让他俩住在园中,让他们修葺并看管这个乐园。但是上帝吩咐他们:“园内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都能吃,唯独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能吃,因为吃了它你们就会死。”亚当和夏娃谨记着上帝的教诲。
但是有一天,夏娃经不起蛇的诱惑,摘下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吃了下去;她又给了亚当,亚当也吃了。上帝得知后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惩罚了罪魁祸首—蛇,让它用肚子走路;责罚夏娃,增加她怀胎的痛苦;让亚当终身劳作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
在现实生活中,禁果似乎分外香、格外甜,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禁止做的事,人们越是想做。因为它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圣经》中这个关于人类远祖的故事,暗示了人类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应”倾向。
你也许不知道吧,今天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土豆,在刚刚被发现时,就曾因为被当做禁果,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土豆从美洲引进到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队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卫队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想要知道个究竟。他们于是商量好,到晚上就到那块土地上偷挖土豆,然后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
不用说,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它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越是禁止、不让做的事,人们越是想了解个明白,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而后快。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
生活中“禁果效应”是很常见的。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再比如,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等。但是如果一味地严厉禁止,却不讲明利害,就容易产生“禁果效应”,增加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这反而使教育走向了反面。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教育方式,避免进入“禁果效应”的误区。
被书商利用了的总统—名人效应
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一栋看起来不起眼的二层楼住宅,下面有个毫不起眼的阳台,一扇毫不起眼的木门,旁边一个毫不起眼的钟亭,却常常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每个人都要在阳台上摄影留念,年轻的恋人们还不忘在门上写下海誓山盟,因为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经典爱情故事女主角朱丽叶的家。
这则故事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社会效应,一种能使原本的默默无闻变成众所周知,使不起眼变成全球闻名的神奇效应—名人效应。
所谓名人效应,是指名人对大众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范围和效果。名人的类型与所带来的名人效应有着莫大的关联。譬如,让一位歌星去办学,可能起初会有不少人慕名而去,但时间一长,名人效应就会慢慢淡去。但是如果由一位在教育界非常有名气的学者来办学,那些来学校读书的人求的是孩子的成长,效果自然会比一位歌星办学好得多,而且带来的名人效应也会长久存在。名人所具有的名人效应是一项无形资产,这是因为名人效应具备无形资产的大部分特征。
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
一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便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仍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心而争相购买,书很快又卖完了。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出版商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商人利用总统的声望,大肆宣扬其书是经过总统评论的。购书者出于好奇,想知道为什么总统会觉得那本书不错、讨厌和难以下结论,所以争相购买,其中也存在名人效应。由于总统属于众所周知的人物,又被世人尊敬,所以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人关注。商人就利用了这一点,发了横财。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得到吗?
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有很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追随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把名人神化了。
南唐李后主十分欣赏女人的小脚,他宠爱的妃子为了拥有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给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在心情悲观的时候模仿主人公而导致的。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种强烈的模仿效应,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述事例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而且可以看出对名人的追捧古已有之。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就是因为人们更容易买名人的账。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无非是想假借名人之名为自己带来好处。
名人效应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助力。但物极必反,由于名人所带来的效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那么如何适当利用这无形的资产来获取利益就非常重要了。倘若过度依赖名人效应所带来的利益,那么得到的必然会是反效果。
在我国明朝年间,江西吉州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机长综合征”的心理学解释—权威效应
一次,著名空军将领乌托尔·恩特要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但他的副驾驶员却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总部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飞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起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就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上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例子。
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敬,那么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这就是说,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对常人的信任。
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士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假如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
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这些都说明,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的典故更是说明了人们对权威的迷信。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女子,于是后宫妃嫔为了讨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纷纷减肥瘦身,有人甚至因过度节食而丧命。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权威效应”的副作用,有人因一味地迷信权威,最终丧失了自我,甚至搭上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