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窗边的孩子
10214100000001

第1章 序一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兼《少年儿童研究》总编辑

毫无疑问,孩子沉迷网络是父母和教师特别头痛的难题,因为他们会有一种空有爱心却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实际上,父母和教师并非无能为力,只是太多的失误才导致了教育的困境。2008年11月29日,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我与六位教授一起参加赵春梅的博士论文答辩时,这是我最深的感悟之一。

赵春梅很不简单,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编辑,她在职读博士用了6年多的时间。因为10岁的儿子迷恋电子游戏,使她选择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即《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一直鼓励赵春梅把自己的博士论文正式出版,并且自告奋勇写序推荐,是因为赵春梅的博士论文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值得广大中小学生的父母与教师借鉴。

竟究是什么让沉迷网络的孩子魂牵梦绕?为了解开网瘾之谜,赵春梅博士向我们介绍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正如施拉姆等在其著作《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中指出的,在儿童和电视二者的关系中,儿童是非常主动的,是他们使用了电视,而不是电视使用了他们。儿童不是被电视袭击的束手无策的受害者,而是像在一个巨大的食物丰盛的自助餐厅里就餐一样根据他们当时的需要选择他们想吃的食物。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孩子直接参与的互动娱乐媒体,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形式的满足,因此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更大。

赵春梅博士经过分析,概括出了孩子们从玩电子游戏中得到的满足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电子玩伴、放松/逃避学习压力(逃避)、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补偿)、获得攻击满足(攻击)和社会交往,而这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赵春梅博士最后总结了四个家庭环境因素,即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影响。

我对赵春梅博士关于家庭结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分析,是存有一些疑问的,但我认为,她关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两个家庭环境因素的分析建议尤为深刻,例如关于亲子关系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的观点,值得格外重视。

在赵春梅博士看来,家庭关系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破坏性的父母冲突使孩子感到应对能力差、自责、夹在父母中间左右为难并感到父母婚姻关系不稳定,无法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更有可能选择玩电子游戏来逃避烦恼并重新获得情绪安全,而且更倾向于玩暴力程度高的游戏。父母冲突还会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亲子关系冷漠或冲突激烈的孩子往往自我价值感很低,以消极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缺乏成就动机,因此往往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差,攻击性也比较强。亲子关系不和谐还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监管的意愿,也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监管的接受程度,从而削弱父母教育的效果。这些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出现成瘾和成瘾倾向,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较高,而且更看重游戏中的暴力内容。而家庭关系和谐的孩子则情绪稳定,进取心强,而且对人友善,发展情况良好,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我之所以如此肯定赵春梅博士的论断,并非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依据科学研究的发现。2009年,我所供职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了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入到27家网瘾矫治机构对网瘾青少年及其父母、矫治工作人员等进行立体式的访谈,小组访谈和深度个案访谈近千人以上。研究中最重要的结论告诉我们,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比如,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不良的现象都较多,较非网瘾者更孤独,与人初次交谈更困难;尤其是与父亲关系不良的问题突出,父母与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动相对较少。显然,这些发现与赵春梅博士的结论是一致的。

更加欣慰的是,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上,团中央把预防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提案提交大会,而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已经将此提案列为11个重点协办的提案之一。赵春梅博士作为先行者,带着她的研究成果参与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她是做出了独特贡献的。

我相信,当读者朋友看过赵春梅博士的这本书之后,完全可能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有许多新的了解,并且会对这位富有责任感的研究者的艰辛劳动备感珍惜。我虽然从事青少年研究多年,也很少见到有人专门对初中生网瘾进行如此深入的探索,她十分专业的深刻分析和多项建议都是值得重视的。

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只是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之一,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引发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赵春梅博士的研究对预防其他类型的青少年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