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
10205100000008

第8章 中国对外贸易(1)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货物及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对外贸易既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配置,也可以转换商品的实物形态和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对外贸易具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职能,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十分重要。本章首先回顾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轨迹及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探讨中国以对外贸易体制及汇率制度变革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改革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历程与回顾

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但对外贸易的重点、规模和构成不尽相同,而且影响对外贸易的因素及发展状况也各有区别。本节回顾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这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近30年,中国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为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经济发展上实施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赶超”战略,并推行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再加上,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的长期封锁和阻挠,所以在对外经济方面,基本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对外贸易上反映为“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总原则。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决定了中国不能运用关税、汇率及配额等国际通用的政策手段,而只能根据指令性计划安排进出口,价格因素从来都不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考虑因素。因而,这一时期,中国推行的是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战略,对外贸易仅仅作为工业政策的补充;外贸政策是,在有限的外汇和出口条件下发展进口,为不断获取进口所需外汇来源而组织出口(佟家栋,1994)。但总体而言,中国对外贸易仍然紧密配合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形势,基本上保持了稳步发展。“一五”到“四五”期间,在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国民生产总值从1953年的824.0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了4.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3.68亿美元增加到了206.4亿美元,增长了8.72倍。总之,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后及“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3—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支援抗美援朝,对外贸易主要用于同帝国主义开展反禁运斗争,积极大量进口和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所需的重要物资和原材料,外贸出口依存度较低,徘徊在4%~4.6%之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出口贸易也相应处于恢复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长率为22.1%,1952年的出口额占GDP的4.0%。“一五”前三年,中国基本上没有工业加工能力,为解决恢复国民经济急需大量资金的燃眉之急,只能依赖原料性产品的出口,因此,资源密集型产品几乎垄断了全部出口商品;但随着出口额的逐年上升,1956年,中国对外贸易改变了入超局面;1957年的进出口额为31.03亿美元(进口额15.06亿美元,出口额15.97亿美元)。总之,“一五”期间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2%,外贸出口依存度超过5%;“一五”完成后,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具有加工能力的工业部门,在外贸领域也打破了由资源密集型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加工品的出口,但资源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依然不断上升。

2.“二五”期间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58—1965年)

由于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及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外经贸部门不切实际地“大进大出”,超越国力,导致外贸出口的大幅下降,1960年外贸出口依存度下降为4.34%,倒退到1954年的水平。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一直起起落落,直到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进出口额才增至36.95亿美元,但整个60年代,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均低于50年代的平均水平,徘徊在2.5%~4%之间。

3.“三五”和“四五”的十年动乱期间(1966—1977年)

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1960—1970年,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降到了1.3%;1970年的出口贸易依存度由1960年的4.3%降到2.5%;1969年的进出口额只有40.29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停滞时期。直至1970年,由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先后主持党中央工作,整个经济状况好转,对外贸易才颇有上升。1975年进出口总额达147.5亿美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1976年又由于“四人帮”的破坏,致使进出口额下降到134.33亿美元(进口额65.78亿美元,出口额68.55亿美元)。

应当指出,70年代是整个世界经济贸易快速增长时期,1970—1980年间世界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20.3%,但是,中国却由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使进出口贸易几乎停滞,外贸出口依存度仅为4%,出口发展缓慢,越来越跟不上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步伐。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来,中国基本上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发展经济,对外贸易规模小,外贸出口依存度低,对外贸易只被看做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也仅局限于互通有无和调剂余缺。因而,对外贸易的增长只是对经济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并没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0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年平均不足53亿美元,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953年的1.23%下降到1978年的0.75%,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位次也由17位降至32位。这个时期,从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看,对外贸易呈现三个特点:

1.以初级产品为主

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由1953年的79.4%降为1977年的53.6%;而且在初级产品中,又以食品和非食用原料为主导,这两类商品合计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53年的64.2%降为1977年的38%。相应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53年的20.6%上升到1977年的46.4%。但重工业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仅从1953年的8.3%提高到1977年的11.2%,机械及运输设备到1977年才仅占出口总额的3.9%。这不仅反映了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也反映了其与当时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存在明显错位。

2.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

从“一五”到“四五”期间,资源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一直在不断上升,各时期分别为53.5%,55.3%,57.4%,59.6%,63.8%,到“四五”期间达到了“峰顶”,即在1975年达78.5%。此后,随着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潜力耗竭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其出口份额开始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开始不断上升,“三五”、“四五”期间分别为26.3%、31.3%;但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占绝对优势。

3.工业优势未能转化为出口优势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其是在完全封闭和高度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发展与国际市场脱节,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大部分工业部门都缺乏国际竞争力,工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存在明显错位。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间,中国能在基本与世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发展经济,并取得相当成就是很不容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中国之所以能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里推行极度的进口替代战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其是一个地域广大的人口大国,使其在绝对意义上的要素投入约束和市场需求约束都较宽松。否则,很难想象,一个小国或地区,能在这样基本封闭的条件下,取得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但历史不能假设。我们不能假设,如果在这三十年中,中国采取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将会如何。从历史事实看,拉美国家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非但没有使他们走上经济腾飞之路,反倒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东亚“四小龙”,却创造了被世人称为“东亚奇迹”的发展成就。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程与特征

从前一节对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回顾中,我们了解到,在当时以行政手段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潜力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虽然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工业化战略而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中国面仍要面对许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投入和市场约束,富余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再加上,长期以来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使国际贸易只能拾遗补缺,难以带动经济发展。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将中国对外经济带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之后,又进一步提出要利用国内与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一重大的战略方针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外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外贸易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使中国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200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亿美元,比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5.0亿美元,其中出口167.6亿美元,进口187.4亿美元)分别增长了40倍、45.5倍及35倍;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相应地从1978年的第27位上升为2005年的第4位;外贸依存度也由1978年的9.8%(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6%和5.2%)上升到了2005年的63.8%(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4.2%和29.6%);中国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总而言之,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可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贸易成长阶段:中国外贸在管理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体制;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为12.6%,外贸依存度从10%逐步上升到20%以上。

2.20世纪90年代的对外贸易稳步发展阶段:中国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1999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80年增长8.5倍;外贸依存度也持续上升到30%以上。特别是1994年实施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年平均汇率从1993年的5.76元骤升至8.62元,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使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43.6%。

3.进入21世纪的对外贸易加速增长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十五”期间,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分别为高达7.5%,21.8%,37.1%,35.7%,23.2%;尤其是近三年的外贸依存度均在60%以上。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与现状

考察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运用两个总体性指标:一是从量方面反映的外贸依存度;二是从质方面衡量的对外贸易结构。对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外贸的成绩与不足,本文将从对外贸易规模、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外贸主体等方面展开论述。

1.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与速度

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通常可以用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对外贸易总额和外贸增长率指标加以分析。依据这四项指标显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下:

(1)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发展速度快,并保持基本平衡状态

1978—2005年,对外贸易额由206.4亿美元猛增至14219.0亿美元,期间,除了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外,其实各年份均实现了正增长,年均增幅高达14%,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率仅为5%~6%。1980—1987年,外贸年均增幅为14.6%,高于处于经济迅速成长期的“亚洲四小龙”年均12.9%的增幅;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增长速度优势更为明显,如日本在1990—1995年外贸额年均增幅约为8%。1980—1990年,中国出口年均增幅为11.4%,比美国高4个百分点;同期的进口年均增幅为11.8%,比美国高3个百分点。此外,由于中国一贯奉行贸易基本平衡、鼓励出口的原则,所以多数年份贸易差额不大,只有80年代中期出现了较大的外贸逆差,而近年来又有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2)出口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1978年,中国的外贸和出口依存度仅为9.80%和4.62%,此后,出口增长总体上快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直至2005年,外贸和出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了63.82%和34.2%。

(3)中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和位次提高

1978年,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0.75%,居世界第32位。对外开放以后,出口迅速增长,增幅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份额逐步增加,排名也不断上升。到2002年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已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5.1%,排名第5位;2003年超过了法国,成为继美国、德国和日本后的第四贸易大国;其中,商品进口额超过了日本、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球第三大进口国;而同期的商品出口额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四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8位,进口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

2.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贸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很大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是反映外贸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1)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随着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始于80年代中期的主要出口商品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及90年代后的逐步深化;工业制成品中,附加值更高的机电产品的比重尤其在90年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1996年,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换言之,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迅速超过初级产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出口商品总体结构在低层次上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制成品比重已高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77年的46.4%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92.8%,80年代末期已基本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90年代后,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保持稳步攀升。对应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接近1:5,中国在1996年已达到1:6,与发达国家水平十分相近;到2003年已基本与英、美、法等拥有较高工业技术水平的国家基本持平。但这种接近仍然是低层次的,因为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不过相对于这一比重一般在5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一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更高些(一般在70%~75%),可知,中国目前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已高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但比新加坡、韩国等少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略低一些。

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主导出口产品,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仍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轻纺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取代了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主导出口地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31.1%上升到1993年的56.8%,并在2002年降为47.4%;仅农产品和矿产品这两类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就从1978年的53.2%降到1993年的9.2%。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15.2%上升到2002年的43.9%。但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平均70%以上,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平均不到30%的主要发达国家及马来西亚、韩国、西班牙、新加坡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仍然偏低。

最后,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取得重大进展,但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0年代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3.4%升至2003年的46.7%。2004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6252.8亿美元,其中出口3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3%,分别占当年进出口总额及出口总额的54.1%和54.5%,取代纺织和轻工产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而且,在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化进程加快,出口产品的加工深度、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2002年,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661.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98%,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的42%,成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载体。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出口是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均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高、精、尖”的机械设备为主,机电产品中九成以上是机械设备。以日本为例,90年代初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高达75%,其中机械设备占93%。而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只有七成是机械设备,其余三成是钢材及金属制品、日用小五金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机电小商品。

(2)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中国进口商品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其间或有一些起伏波动,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上升,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下降。1990—2003年,初级产品进口的比重由18.5%上升到20.8%,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81.5%下降到79.2%。与商品出口相仿,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机电产品也是最大类的进口品,且比重的增幅最大。“六五”、“七五”、“八五”时期,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从24.1%降到17.4%和16.0%,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则从75.9%升至82.6%和84%。初级产品中,国内短缺的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进口所占比重从“六五”时期的0.5%和0.4%,分别上升到“七五”时期的1.9%,1.1%和“八五”时期的4.2%,1.2%;而食品、饮料、非食用原料进口比重明显下降。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进口比重明显上升,而化学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进口比重趋于下降。此外,1993年后,进口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初级产品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的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增长相对较快,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有所下降,普通设备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增长显著放慢,比重下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资料。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反映了中国产业升级的重大进展,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方向不断推进。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工业并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因此,其仍面临着工业结构大调整或者再度工业化的艰巨任务,并需要通过重塑工业结构来找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位置。

3.加工贸易得到巨大发展

在中国最主要的两种对外贸易方式中,80年代,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80年代末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增至三分之一;90年代后,一般贸易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资料。

4.外贸主体实现了多元化

外贸主体指在外贸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改革开放后,中国打破了外贸的国家垄断,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外贸格局。

(1)经营多层次、多元化,对外贸易主体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只有20余家国营外贸总公司及下属分公司,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而现在从事外贸的企业包括:中央外贸、中央工贸总公司,地方外贸、工贸、农贸、技贸公司,生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初步形成了外贸经营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经营格局。

(2)外商投资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力

80年代,虽然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不断增长,可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进入90年代后,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已达4722.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5%。

(3)民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978年起,民营企业开始少量直接出口;90年代后,民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其表现为:首先,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3834.2亿美元,年均增长107.9%,大大高于同期国有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其次,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91年的7.33%提高到2002年的31.74%;进出口总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1991年的21.95%逐年提高到2002年的61.77%;其中,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从1991年的0.61%提高到2002年的8.57%。第三,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贸易差额从逆差转为顺差。出口从1991年的122.1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027.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41.8%;进口从1991年的175.8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807.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84.4%;2002年,民营对外贸易顺差已达22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贸易顺差的72.4%。其中,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外贸顺差达到123.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贸易顺差的40.6%。第四,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与中国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民营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类似,民营对外贸易也呈现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2002年,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六省的民营企业出口达1706.5亿美元,占全国民营企业总出口的84.2%。最后,以加工贸易为主。民营对外贸易是伴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而共同发展起来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为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形式发展对外贸易。

5.外贸市场多元化的拓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致力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双边贸易,在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上取得了明显进展。到1993年,中国已同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还参加了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在内的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出口方面:1991年以来,亚洲始终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但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已经1990年的70.6%下降到2002年的52.32%,其中面向日本的出口从1990年仅占全部出口的14.3%,1996年上升至高峰20.4%后下降,2002年降低到14.88%,目前仅次于香港,是中国在亚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欧洲市场的份额基本上保持14%~19%,其中对德国的出口份额已由1990年的3.2%提高到2002年的3.5%,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出口国。向北美的出口比重在1996—1997年中有较大幅度提高,由1990年的8.9%上升到2002年的22.81%,仅次于亚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地区市场。北美市场地位上升,主要是由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扩大,1990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仅为8.2%,而2002年上升为21.48%。就按2002年看,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88.7%。

进口方面:亚洲作为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始终保持其重要地位,2002年与1990年相比,从亚洲的进口比重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在亚洲各国(地区)中日本的比重上升幅度最大,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国。相对于亚洲,中国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进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这三个地区总共为中国提供了93.02%的进口商品。总之,目前,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后依次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东盟;中国除了在亚洲市场出现贸易逆差外,在其他市场都有一定规模的顺差。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继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思想后,李嘉图、约翰·穆勒及D.R.纳克斯、劳尔·普雷维什的著作和模型中都把对外贸易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其不仅能静态地使一国乃至世界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也能动态地推动一国的经济发展。刘易斯也曾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关系,对外贸易不仅可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而且可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个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无疑是整个改革开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节将从对外贸易整体与结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换言之,本节将分别从总量与结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总量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

一、外贸对中国国内经济总量增长的拉动效应分析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GDP增长的推动作用。

1.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所谓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指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间的比率。

(1)从需求角度看

出口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的数倍扩张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根据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计算而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进口与出口分别对总供给与总需求扩张的贡献率及各自的变化趋势。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首先,外贸净出口对GDP扩张的贡献率波动幅度较大,但始终具有扩张作用。20年间,货物出口对总需求扩张的平均贡献率为15.5%,虽然不是拉动GDP扩张的主导因素,但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其中,1982、1987、1990、1997和2002年外贸净出口对GDP扩张的贡献率都超过10%,1990年最高达40%。在这些年度,由于宏观调控而使投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国内需求不足,而国外需求的扩张对平衡国内供需及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从总体上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其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净出口由进口和出口的综合作用形成,是供需平衡的结果,受国内经济发展和供需变动的影响较大。因而,净出口一般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如资本形成增长缓慢或消费增长幅度下滑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增强,如在经济增长都不是处于峰顶阶段的1990、1994和1997年,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相对较高;而在资本形成高速增长的景气时期常会由于大幅度的进口而对经济增长出现负贡献率。

(2)从供给角度看

进口增加意味着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增加国内市场的投资品供应,有效弥补国内投资品的不足,有助于缓解严重资源短缺所造成的经济增长瓶颈,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得以延伸;合理的消费品进口也会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和储蓄,提高社会积累能力,促进产出效率的提高。90年代进口总额迅速增长对丰富国内投资品和消费品供应起到了一定作用。

(3)从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角度看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虽然要承担外部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冲击的风险,但由于世界经济贸易的相互依存性,对外贸易的广泛开展,使得一国经济发展回旋空间拓展,抗御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增强,从而总体上有利于保障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对外贸易并不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外贸易通过平衡国内供需,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

2.进口与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文已从整体角度就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进口与出口两个方面讨论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于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往多侧重从出口角度进行分析,更关注出口带动的增长;但事实上,作为外贸有机组成部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对经济增长的加速作用也相当重要。

1978年以来,中国进口总体规模扩大了166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从进口依存度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贸的迅速发展,进口占GDP的比重日益扩大,并在1994年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但仍保持在14%以上。这种变化表明,在中国经济发展初期,对国外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加,进口成为GDP增长的稳定推动力。此外,进口基本与出口同步发展,年均增长速度非常接近,发展平衡状况有明显改观。1990年前,进口依存度高于出口依存度,而之后,却刚好相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进口对中国出口贸易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换言之,从1990年起,中国出口贸易之所以能保持近20%的年均增幅,一方面与中国的出口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之前较高的进口规模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口商品大多为国内紧缺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生产的瓶颈,为90年代后出口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保证。

上述分析表明:首先,中国经济发展与进口增长成正比。改革开放初,进口增长弥补了国内投入的不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90年代中期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对进口的需求减少,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这也说明进口受国内政策的影响较大。其次,进口对GDP的推动具有长期效应。这种效应在四年内都比较显著,但其是逐步递减的。最后,进口对GDP的增长效应,是改革开放后贸易与经济发展潜力得到释放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对国外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使中国在投入方面的约束得到了很大缓解,特别是在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以及许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上,进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的发挥与进口商品结构密切相关。

(2)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加强了对出口的鼓励;贸易改革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出口积极性,使出口迅速增长,商品出口额从1978年居世界各国(地区)的第32位,到2005年已居世界第4位。在出口迅速扩大的同时,出口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从“六五”时期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30%以上。出口的扩大不仅促进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首先,出口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性较强,而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较弱。这说明改革开放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依靠它自身的迅速扩张,即提高它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的,出口部门本身的发展与国内非出口部门的发展是相脱离的。其次,由于出口增长仅在当年带动GDP增长,而且弹性系数很低,因而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贡献,主要是依靠增加要素的投入,而不是依靠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实现的。最后,出口作为国外需求,它的增长对当年GDP增长有即期的拉动效应,至于,它对后期GDP总量的增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出口所得外汇收入支持了进口,而进口的资源、技术等则对后期GDP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从而也就体现了出口的间接作用。

以上通过进口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可知:进口对国内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显著推动作用,而出口对经济增长并不具备长期的明显推动作用。进口比出口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常常作为产业政策的补充,是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目标,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口,因此,这种对外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主要表现在进口上,而对出口本身则重量而轻质,这也是工业化前期各国都会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