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花儿努力在开放
10187000000003

第3章 校园篇(3)

郭欢欢孤独地站在那里,正在拔节的身体苗条纤长,长长的马尾绒绒的额发在秋风里在微微飘动。一双美丽的眼睛里,一种顽强的东西地闪动。体育老师走过去,亲切地询问她的家庭情况以及小学经历,她便开心起来,忘了刚才的不快,纯真的笑容浮上脸庞。

看到年轻帅气的男体育老师和郭欢欢谈得那么热烈开心。

正和一群女生疯笑的王卉突然不笑了,她呆呆地望着这边,然后对张艺说:“体育老师本来是很喜欢你的,看郭欢欢,她尽去老师跟着讨好!”

张艺脸上的笑也凝固了。

王卉突然说:“走,咱们也去找体育老师问问。”

一群女生呼拉一声,把体育老师围住,把郭欢欢挤出圈外。

放学的时候,郭欢欢一个人收拾好书包,孤独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女同学从她身边经过,犹豫了一下,然后和她打招呼:“我们一直想和你玩的,就怕王卉她们骂我们是你的走狗。”

郭欢欢有些动气:“她说我什么我都忍了,怎么能这么说你们呢,你们有自己选择朋友的自由。”

李老师从后面跟上来,接口道:“是这样。大家都有展示自己的自由,选择朋友的自由。郭欢欢没有错,你们也应该大胆。在一个小集体里拉帮结派,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必须制止。”

听了老师的话。三个女生心里都有了底,开开心心地说笑着离开了。

第二天,王卉、新月、张艺一起来到李老师办公室,每人交了一张字条。然后推拥着准备离开。李老师叫住她们,然后看字条。王卉写道:“大家要求改选班委,我想做班长。大家都肯听我的,我一定能把班级管好。”

新月写道:“我要求做学习委员,为大家服务。”

张艺要求做体育委员。

李老师的脸色严肃起来,她郑重地说:“班干部是同学们的表率,必须以身作则。新月这次数学才考了三十多分,作业都交不上来,倒不如多一些时间把自己的功课补上去。这一次,你就不要再想这事了,等你的数学补了上去,你就可以做下一届的候选人了。有这决心吗?”

新月先红了脸,然后点了点头。

李老师又让张艺演示一下领队带操,张艺憋红了脸,也发不出一句口令。

李老师站起来,拍拍王卉的肩膀:“做班干部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种责任。用自己身上的好品质和凝聚力感染和带动班里的每一个人积极向上,是班长的任务。你首先要保证能团结班里每个成员。”

王卉沉思了。

李老师说:“班委改选暂缓,今天班会,每人写一篇《假如我是班长》。一个月后,咱们选班委。”

三个女生都郑重地点头。

红玻璃

小润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乡下没有玻璃。窗户都是木格窗,冬天糊上白棉纸,既保暖又透一些光。夏天扯掉棉纸,凉风就从窗户里透进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大队部的窗户上安了玻璃,那种透明如水坚硬如冰的东西,真是神奇。小润和小伙伴们总想方设法钻进大队部屋里去,从窗玻璃看外面的世界。

城里上班的父亲带小润进城住几天,她在父亲单位的院子里玩耍,发现了一块巴掌大的红色玻璃。

城里的窗上都安着玻璃,父亲办公桌上也压着一块,却没有一块是红色的。

这块红色的玻璃拿回村里,在小朋友们中间给她换来了许多的威信、许多的好处。大家都想跟她玩。也有小朋友为了拿这块玻璃回家玩,把糖纸和沙包送给她。

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把她和她母亲、弟弟一起接到城里。在新的学校,她有一个新的同桌。同桌是一个高大的男孩,脾气特别凶,班里的男生都怕他,只要有人不听他的话,他就会举起拳头,没人能打得过他。他的学习成绩也好,其它同学要抄他的作业,所以也爱听他的话。

男同桌家里有三个哥哥,哥哥都能挣钱了,他便常有零钱花。有一天,他带到学校一个很有意思的手电筒状的东西,眼睛在它的一端看呀看,一边看,还一边转动那东西。小润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呀?有那么好看吗?”

“好看,这叫万花筒。你看过吗?”

“没有,给我看看吧,我帮你抄生字。”

男同桌最讨厌抄生字了,看一遍就记住了的字,老师却让反复地抄写。于是,他宁可替小女人扫地,换小女人给他抄生字。

当他们终于谈好条件,男同桌把万花筒递给她时,上课铃响了。老师在台上讲起课来,万花筒在抽屉里伸出一万只小手,抓挠着小女人的心。再也抵御不了诱惑了,她假装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蹲下身去,把眼睛凑近了万花筒,里面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妙了,她不停地看着,转动着,观赏着那些小小碎碎的玻璃组成的奇妙绝伦的图案,和那些图案的变幻。

“啪”地一声,老师抢去了万花筒,在桌子上狠狠地一摔。筒身开裂了,男同桌的嘴也裂开了,小女人看出他的愤怒和心疼。颤颤兢兢地说:“我回家要钱,买一个赔你。”

男同桌没有吭声。下课的时候,小女人吓得缩在自己位置上,不敢从男同桌的后面过去。男同桌看了看她,出人意料地说:“不打你,真的不打你,如果是别人,我一定打死他。”

小女人惊异地瞪大眼睛,确信男同桌不打她时,脸一下子红了。从此在她的心里,对男同桌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直到一个月后,老师调动位置,他们离得远了,这件事就淡忘了。

小润没有想到经济条件良好,学习成绩也不错的男同桌会在初三时辍学。

他缀学的原因是很让人羡慕的,这是最后一批工人退休子女接班,他的哥哥都工作了,这个指标就落在他的头上。还差一个月才十五岁他,就离开学校进了工厂。

那是一座玻璃厂,做玻璃的工序不复杂,男生很快就掌握了机器的操作,但各种新玻璃的研制却是高科技。初中没毕业的男生无论如何也搞不懂。比如那样几种原料加在一起就做出了红玻璃。真是不可思议,红玻璃里竟然没有红颜料。

小润一直读书,上完高中,考上大学计算机专业。

那年暑假,她参加同学聚会,男同桌也长成了大小伙子,看到小润,很高兴,坐在她身边,想起她喜爱的红玻璃,他说:“哎哎,你知道吗,红玻璃是几种化学原料调制一起做成的,不是加了红颜料?”

小润望关他笑了笑:“当然。是……”小润轻轻说出了几种化学物质的名称,还详细讲了其中的原理。

男生听不懂,他摇摇头,知道自己被小润落下一段长长的距离。

藏在心中的秘密

那年我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一个星期天,我到同学豆豆家写作业,豆豆有个二姐宁宁,已经上了初一,看了我写的字便说:“来,我替你写。”她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我的作业写完了,很有成就感地把作业本还给我:“拿回去,给你妈妈看看,你妈肯定会表扬你。”

在豆豆家玩到中午,我满心欢喜地拿着作业,望见大门就叫:“妈,你看我做得好不好。”

妈正在剁饺子馅,扎着旧布围裙,无袖的袿子是一种很好看的黑白相间的格子,背上汗湿了一大块。

妈妈放下刀,擦干双手,接过作业看起来。渐渐地,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目光凌厉起来,一把把本子摔到我的身上:“这真是你写的吗?你拿一块肉贴到自己脸上,就是你的肉吗?撕掉,重写。”犹如兜头一瓢凉水,把我心里的一股热劲浇灭了。我委屈地哭起来,不肯重写。妈妈狠狠地打我几巴掌,把桌凳拉过来,让我坐下来写字。我一边哭一边写起来,直到写完了,妈妈才把盖在蒸笼里的饺子端给我吃。

那天下午,我站在大门口闲看,宁姐笑嘻嘻地过来说:“你妈打你了吧?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妈,你看俺妈从来也不打我。”

想想妈妈打我,我心里又委屈起来。宁宁姐要我和她到桃园去拾桃子,我就赌气和她一起走了。那个时候,出了城往东,就是很荒僻的地方,桃园对于6岁的我来说,不知是多远的所在。走得腿痛的时候终于到了。人们正在从树上摘下一筐一筐的桃子堆到一起,然后分到各家去。

我和宁宁姐都捡了几个掉在地上的青桃子。桃林中的小草长得很茂盛,宁宁姐的同学放着一只羊,肥壮的羊在地上悠闲地吃着草。她们两个说,要到分桃的地方搞点好桃子,让我在这里看着羊。我累了,老老实实地在那里看着羊吃草。

一群背着桃筐的人从我身边经过,一个人说,下午县高中开审判大会,结束时,人群挤倒了一个孕妇,被踩在地上……我想起前两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晚饭,坐在院里乘凉,他们笑着让我猜妈妈要给我生个弟弟还是妹妹——难道被挤倒的是妈妈?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要找宁宁姐,又怕羊丢了。就学着人家的样子,把羊绳拉在手里,要它跟我去找主人。可它看我是生人,反而越拉越后退,最后向相反的方向跑去。我拼命拉紧绳子跟着它跑,脚下一绊,摔在地上,羊拖着我还向前跑,有大人叫我快松开绳子,我抓得更紧,哭着说:“松开,羊要丢。”羊终于从我手中挣脱了,反而停下来,大大的眼睛望着我,似乎在发笑。我的胳膊和腿上全是擦伤。捡的几个小桃子也不知摔丢到哪里去了。

太阳渐渐向西沉下去,半边西天都是红红的。我朝着夕阳的方向一直走,远远望见城壕,心里一下子觉得好亲切。在桥上站着一个东张西望的人,多么熟悉的身影呀!我远远地叫了一声“妈妈”。妈妈向我迎过来,一把抱住我:“跑哪去了,怎么一身土和伤?”

我把妈妈看了又看,打量完脸又打量身上,一遍又一遍地问:“你没有去看审判大会呀?”

“看这孩子,都问了多少遍了,我没去。走,回家吃桃子。”

妈妈一边帮我洗澡,一边问我到底去了哪里。我把脸埋在她怀里,不肯告诉她。

闹榆钱

每当柳絮飘散、莺飞草长、榆树新绿的春天来临,叶童童都会跟妈妈商量到乡下奶奶家去。

妈妈总以初中正是打基础的最好时段,星期天安排许多补课任务给童童。到乡下老家去一趟成了很难实现的愿望。

童童做功课的时候总爱走神,做梦一般回味起童年吃榆钱的情景来。童童的童年,农村早已富裕起来,家家细米白面吃都吃不完,新鲜的菜蔬随着季节在饭桌上轮流登场。

一到春天,榆钱便今夜吐着绿泡,明天摇身抖出串串饱盈盈绿滋滋的榆钱来。榆钱早已不是妇女们节省米面的好食物,但那鲜美的味道是任何糕点菜肴比不了的。

采榆钱是童年一大乐事。

榆树很高,上树捋榆钱便成了村子里顽童的差事。早晨不行,因为阳光耀眼很不安全。只有傍晚,一帮小伙伴们才挎着大大小小的柳条篮子,扛着用竹竿铁丝做成的钩子去捋榆钱。看,捋榆钱的人穿着单裤褂,剃着“壶盖头”,攀枝抓叶个个像猴子。上到树上,选个合适的树权骑在上面,一只手提着篮子,一只手捏着钩子去扳远处的树枝儿。一把榆钱捋到手、便放在鼻尖上闻一下,然后再扔到篮子里。每当捋到半篮,才舍得尝一尝。最后竟一边大把大把地捋,一边大口大口地嚼。馋得树下的孩子昂首张望,跃跃欲试。直到馋得流口水,他们便一齐喳唬:“大榆树高又高,榆钱叫我吃个饱。”树上装没听见,树下的便又喊道:“谁不撩个老鸽爪,扑哒摔死他。”“老鸽爪”是榆钱的别称。听到喊声,树上的孩子便哄抢起来,连叶带梢塞进嘴里。那榆钱刚进口,便有一股清香从鼻孔喷出。上下牙齿刚一合碰,满嘴流蜜溢香,沁人心脾。连每根汗毛都酥透了……

日薄西山,听着喜鹊、黄鹂的鸣叫。孩子们便举着满盛着榆钱的篮子回家去。等待第二天早上蒸着吃。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榆钱”,是春节过后,孩子们最大的乐趣。

蒸榆钱,是豫西农村的一种风味。有经验的妇女,往往把淘净的绿花花的湿漉漉的榆钱拌上玉米面,垫起馏布子,盛在竹箅上放进锅用火烧。蒸熟后,捏着馏布子角合盘出锅,倒在小盆里。滴几滴香油,浇两勺蒜汁,撒一撮葱花或芫荽。顿时,热腾腾黄澄澄的蒸榆钱做成了。开饭时,你盛一盘,他盛一盘,他盛一碗就着绿豆稀饭吃。一口稀一口稠,稀的像水,稠的像油。三天不改样,保证吃不烦。

家乡有句农谚:二月清明早,榆钱吃个饱。要是哪年逢着二月清明,大小榆钱树上结的榆钱成嘟噜成串了,一枝枝就像谷穗饱实实圆墩墩,又像翡翠片子编的辫子。春风微吹,满天满地飘清香。

榆钱结得多,孩子们便捋得多,用榆钱做的花样也多。有榆钱窝窝、榆钱糕、榆钱饼、榆钱粥等。上午和面时,掺上两捧榆钱儿,浇水搅拌三遍揉三下砸三下放在案板上使劲。那面才开花一般成大片,绿丝丝的棆钱像玛瑙珍珠一样点缀在上面,大刀一切成了片,下锅沸水一滚便成了有名的榆钱面条。

那天,奶奶进城来了,她提着满满一筐榆钱。

童童欢呼着扑到奶奶怀里,大叫:“奶奶真亲,奶奶咱们做榆钱饭。”

妈妈嗔怪童童:“这孩子真不懂事,奶奶大老远坐车来了,也不问累不累,就知道吃。”

奶奶慈爱地抚摸着童童的头发,说:“见了我的小孙女,就不觉得累了。”

津津有味地吃着榆钱饭,喝着榆钱汤,奶奶又讲起地方戏曲的典故来,说某某做了达官贵人也不忘吃糠咽菜等。有时也学《秦香莲》中的唱腔:“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

妈妈一边听着,也呆呆地发愣了。童童推推她,她才醒过神来:“我也想起了童年在乡下吃的榆钱饭,听的地方戏了。”

奶奶惦记家里的猪和鸡,住了三天,就离开了。

临走时,她叮嘱我好好学习,一定要做个女状元。等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回村子里吃榆钱饭。

童童鼻子酸酸的。

奶奶回去后不久,就病重了。那年冬天去世了。

童童和父母回到家乡送奶奶上路,看看村子里的老榆树,都光秃秃地,挺着枝杆,在寒风里发抖。

第二年春天,榆钱一串串一嘟噜地结满树时,童童想起奶奶,想起童年闹榆钱的快乐时光。但是,她已经不想回去了,她怕看到那座没有奶奶后空空的老院。 榆钱和奶奶只在梦里了。 童童读书时,总有奶奶最后的话在耳边响,考个女状元,回来吃榆钱! 童童想:我什么时候再回乡下老家美美地吃上一次飘香的榆钱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