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0153000000004

第4章 传统家庭礼仪(1)

父母子女之礼

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身上,总是刻有父母影响的痕迹。专家们认为,父母的文化素质,性格爱好,对于子女的自制力、思维灵活性、思维水平、果断性、求知欲等方面发展的影响,有着相当的持久性。

人的言行,都与主观愿望有关。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首先要求父母要有做好父母的良好愿望。在这个良好愿望一时不着边际的时刻,父母不妨先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孩子在场时,父母不要吵架;

对每个孩子都给予同样的爱;

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父母之间互相谦让,互相体谅;

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父母要表示欢迎;

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给以答复;

在孩子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辄发脾气,等等。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大都是潜移默化的。热爱工作,办事公正;待人热情,容易接近;知识丰富,好学上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等等,都可以通过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对孩子产生影响。

母女游戏

孩子无权选择父母,但却有权要求好的父母。树立良好的父母长辈形象比疼爱子女要困难得多。爱护子女是动物的天性,而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会教育子女,就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了。中国宋代宣和年间,芒山有个盗贼要被处死,他母亲前来与他诀别。盗贼对他母亲说:“希望像小时候一样吃一口母亲的奶水。这样才死而无憾。”母亲答应了。万万没有想到,盗贼一口咬断了母亲的乳头,使母亲血流满地而死。盗贼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回一棵菜,一捆柴,我母亲见了总是很高兴,以致我恶习难改,才有今天的杀身之祸。所以我恨我的母亲,我要杀死她。”无独有偶,当代中国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写的《死刑犯的一记耳光》中,也记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位23岁的男青年,因抢劫罪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母亲炖了一只鸡来为他“饯别”,他却狠狠地打了母亲一记耳光。原来,他从小生活放纵,呼茶唤饭,肆意胡为,他母亲总是百依百顺。对其他方面,也是不断纵容。他在工作单位没有被评上先进,母亲就唆使他去找领导吵闹;单位领导要追究他奸污少女的罪行,他母亲不仅知情不举,还出面要单位为儿子燃放鞭炮恢复“名誉”。他终于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沦为一个遗臭万年的败类。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死刑犯,都是在将要死亡的时刻才找到死亡的原因,这不能不令天下父母触目惊心。

爱,是一种崇高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对子女的爱。然而,这种爱用的不是地方,就有可能酿成祸患。当一个孩子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成为家庭中心的时候,当父母经常为孩子的命运惴惴不安的时候,当他们仅仅是为了使孩子不受任何困难而在各方面对他进行让步的时候,即使孩子确有奇特的天赋,也不足以抵消这些有害的违反自然规律的影响。那些心理不健康的父母,绝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忙得团团转,上班经常请假、迟到、早退,连报纸都不看,知识贫乏。结果呢,只能是使父母失去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也使父母失去在孩子心目中应有的地位。

长辈对孩子怀有良好的愿望也好,树立良好的长辈形象也罢,似乎很深奥。其实,也很简单。不信你可以试试:长辈不说违背社会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德的话,不做违背社会准则和社会公德的事,孩子便会自然而然以你为榜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父母教育子女的礼仪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不排除对孩子必要的批评。在孩子对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所知不多或进行探索时,给他们订立一些明确的行为守则,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可使孩子怀有一定的生活安全感。但是,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一定要选择时机。要是一时拿不准,也不要随意说些让孩子伤心的话。因为沉默比说错话的效果要好得多。

谆谆教诲

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不要盲目地批评孩子,否则会引起孩子反感。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精神紧张,影响消化液的分泌,时间长了,孩子易得肠胃疾病。睡觉前也不要批评孩子,要是孩子带着委屈入睡,易引起噩梦、惊厥等,严重的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孩子生病时也不要批评,否则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影响孩子身体康复。不要当着客人面批评孩子,否则会使孩子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脸,容易产生没脸见人或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父母心情不好时也不要批评孩子,因为此时父母难以保持冷静,容易拿孩子出气,使批评过火。至于使用污秽语言批评、触及皮肉的批评、唠唠叨叨的重复批评以及不听孩子检讨而固执地一味批评等,都是不得法的,是应当避免的。

如果批评得法,父母会因为不专制而受到尊敬,幼辈会因为不被溺爱和娇纵而受到保护和教育。这样,两代人心灵相通,相互理解,就会充满体贴和温柔之情,孩子的智能也可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孩子和父母的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和统一,父母的想法就比较容易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

管教的份量与批评有所不同。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对问题的处理也有一定的能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和父母平等的。只要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好好做人,那么,孩子做什么,玩什么,想什么,父母就不要过多地干涉。父母要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让孩子有一部分自主权,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要是施加严格的监护,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苛刻要求,甚至剥夺孩子应该具有的个人意志,个人判断,连孩子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私事也要干预,动辄勒令孩子不许如何立即如何等等,都十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极大影响孩子获得社会需要的种种能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和良知的培养,还会使孩子形成拘谨、怯懦、遇事惊慌、缺乏自信等性格特点,从而自控力差,不知检点,任意胡为,不善于克制冲动和私欲,也不会与人和睦相处。这样的结果既不会有快乐的孩子,也不会有快乐的父母。

在管教孩子时,最容易发生的是父母之间的分歧。这个分歧一旦被孩子察觉,容易诱发和加强孩子片面的“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中哪一方倾向孩子,孩子就会表现出对这一方特别的信赖和求情,从而更加深了父母双方的分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父母紧密配合。如果父亲的态度比较严厉,做母亲的就应该用比较温和的口气给孩子讲一些道理,让孩子懂得爸爸为什么生气,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怎么做。当母亲教育孩子时,父亲也应该用可亲的口气向孩子诉说母亲的心情,让孩子知道疼母亲,知道惹母亲生气是不对的。父母配合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切不可父管母护,或母管父护,彼此拉锯,唱对台戏。否则,父母的感情受到伤害,孩子夹在中间也最难受。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孩子心灵上最严重的创伤,就是父母意见不合造成的。

对孩子的惩罚各种各样,打骂是极端。惩罚的结果总是不愉快、压抑甚至痛苦。所以父母只需以言行向孩子表示不满,哪怕是一点点,聪明伶俐的孩子也会感觉到这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

惩罚包括间接和直接的。对孩子行动的限制,不给他所喜欢的东西,暂时限制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吃饭时减少他所喜欢的菜肴,给穿上一件旧衣服,等等。正确地使用惩罚,可以有效地改正孩子的错误,而惩罚不当也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的孩子在感情冲动时常常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所以,惩罚必须讲究艺术:

(1)惩罚的份量必须适当。太重了,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感到痛苦。孩子第一次应该受到鞭笞痛苦的时候,不完全达到目的时,惩罚不应停止。

(2)惩罚要给出路。要让孩子有一种改正错误的选择,使孩子明白他必须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3)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孩子的错误,只要情况允许就应立即惩罚。如果环境不允许迅速做出反应,也应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况中去,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让他改正。

(4)惩罚要避免奖赏。惩罚了孩子的错误以后,如果认为孩子受了委屈而又给予安慰,只能使惩罚失败。

(5)惩罚以后,还要说理教育。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惩罚也好,严格要求也好,都要避免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相信自己,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能力,否则,一味地求全责备,给孩子心灵带来的危害是很可怕的,孩子的许多创造力和天赋,可能会被扼杀在这种无形的毒雾之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礼仪

孩子听不听话,关键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密切程度。怎样才能密切与孩子的关系呢?

要挤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有位父亲问他的儿子,你对家里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那天晚上回家的路上,你停下自行车来帮我捉萤火虫。”对父亲来说这件事简直小得想不起来了,却成了儿子最美好的记忆。儿子当时知道父亲很忙,以为父亲不会停车,而父亲却做出了牺牲,这比对儿子说一百句“我爱你”的效果都要好。作为长辈,不妨把一家人都有空的时间留出来,让大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并要把这个时间看得神圣不可侵犯。

父与女

要相互了解。一家人还会相互不了解吗?不一定。父母往往忙于家庭和社会的具体事情,而忽略了对孩子们思想感情的探索。有些家庭成员之间只相互了解喜怒和生活习惯,但在感情上却陌生如路人。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坐在一起谈谈期望、理想、担忧等问题,这样有助于与孩子相互了解,密切感情。要在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开始这种对话,并且要认真听孩子的回答,不要乱作批评或嘲笑孩子。

要使问题公开。像疾病、经济损失或是家人的死亡等消息应让孩子知道。否则,效果往往不好。心理学家指出,孩子长大以后,如果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并且知道家长没有如实告诉他事情的原委,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一位丧偶的父亲说,当初他妻子患了白血病,将不久于人世,可是有好几个月他对儿子保密,想使儿子免受感情上的痛苦,可是错了。父亲有了思想准备的时间,而儿子却措手不及,过了好几年儿子才重新开始信任父亲。

要让孩子了解家长的情况。父母都工作时,孩子会感到孤独,觉得爸爸妈妈在别处做什么神秘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把孩子带到家长上班的地方看看。这样,父母不在时,孩子就会想象出父母在哪里,在干什么。还要经常跟孩子谈谈家长事业的目标、挫折和成就,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工作价值和理想,也会使家长、孩子都觉得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要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联系的距离。孩子离开父母,父母出远门或爷爷奶奶搬走了,为了保持感情联系,可经常寄信、明信片或家人的录音磁带。如果写一封周转信,让每一个人写上一些新闻后再寄给下一个人,则效果更好。

父母教育子女自理的礼仪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先要从干家务劳动做起。高尔基曾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这就是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始人之一朱德元帅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说,他四五岁就在妈妈身边学着帮忙做事,到八九岁就会挑会背,还会种地。由于从小受过生活的磨炼,在后来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不怕艰苦,勇于克服困难。他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他认为,母亲给他的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滑旱冰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第二点,就是要使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孩子的一生中,父母亲不可能自始至终地跟随在他的周围,孩子也无法指望处处事事得到父母的保护。要及早让孩子学会独立探索,经受考验,学会判断哪些是可能做到的,哪些是不可能做到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哪些是眼前要做的,哪些是将来要做的。

学骑车

第三,要让孩子有把问题化为学习机遇的能力。家庭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情,不必事先仔细地为孩子安排停当。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看到爸爸留条,说他陪妈妈上医院急诊。此时,晚饭未做,孩子就会领悟到学会自理的必要,也可能会学着做饭;孩子上学时发现自行车胎没气了,家长就应告诉他,判断漏气的原因和修理的方法。

第四,让孩子在经受挫折中学会自理。诺贝尔医学奖金获得者乔治·迈诺特是美国人,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不佳,他决心迎头赶上。为了能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他写了一封特别坦率诚恳的入学申请书“父亲,本大学医学院校友;母亲,包送学生宿舍牛奶。志愿:进入医学院读书,但付不出学费。同时,公立学校毕业时,平均成绩不佳,如准读医学则必佳。”

校方被感动,准许他试读,并兼任图书馆见习管理员。果然,他27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金,成为研究肝病的权威。

第五,要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

第六,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