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科特勒学营销
1009300000070

第70章 国家营销(3)

资本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国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增长,就需要确保一定总量资本投入的增加。一些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资本形成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1964年至1985年期间,美国总产值增长的70%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形成的综合效应。换言之,高速的资本形成提高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回报率。

3控制外汇兑换率

①保持收支平衡

资金在一段时期内总是在一国不断流入和流出,而记录这种资金流动的账户系统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央银行通过经济测算来保持内外经济的平衡。

②稳定汇率

无论是商品/服务市场,还是货币/资本市场,汇率是连接一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关键纽带之一。一国的投资回报取决于本国货币价值与世界价格之比。不当的汇率政策会导致机会的丧失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③选择汇率制度

外汇市场通过中央银行可以是限制性的,也可以是非限制性的。所谓限制性外汇市场是指特定的具有一定资格的交易才能换取外汇,且受款人必须以特定的价格在中央银行兑换。

外汇市场也可以是统一的或分割的。前者对所有的交易均使用一种汇率,而后者对不同的交易使用不同的汇率。

由于未经许可的交易得不到外汇,外汇黑市、走私和假发票便会应运而生。科特勒认为,国家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多恩布什和库恩泽勒教授的建议。例如,①对商业交易实行多种汇率并保持外汇配给制;②对指定的商业交易实行统一的汇率而对资本账户交易和那些不以商业汇率进行的商业交易实行另一种汇率。

这些政策选择的区别在于决策人能否管理好每一种汇率,还是管理好其中的一些而放任剩余的汇率在其他市场找到平衡。

4管理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用来干预经济运行的一系列财政措施。

财政政策中,过高的公共开支与债务水平会阻碍收入和就业的长期持续增长,可归咎于两方面的原因。

①由于没有价格竞争,政府机构,如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来提供消费者所需的产品,没有积极性进行技术创新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②债务方面的成本会挤占其他公共或私人开支。

在国家的财政政策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政策,即税收政策。

由于人们根据税收来改变其经济行为,税收过高会影响产出和收入,降低人们工作、投资以及承担风险的积极性。健康的税收制度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石。高效而富有生产力的税收体制既能确保激励机制,又能兼顾公平原则,还能杜绝通货膨胀引起的对货币的需求。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激励机制常常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手段。

一些税收政策,以增值税(VAT)为例,通过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直接影响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靠本国的成本结构和相应的外汇汇率水平,较低的增值税能使本国公司在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

在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决策者应十分谨慎地运用税收政策,因为有时会产生意料不到的负面反应。

5解决失业问题

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就业增长的速度仍然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失业成为许多政府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现在,许多政府正在寻求各种战略,旨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增长率与高就业率相结合。科特勒指出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认为的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的措施:

①加大对社会基础设施如基础教育、相关技术、工人的再培训的投资力度。

②实行私人企业自由化,增加市场准入。

③支持中小企业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主要通过改革信贷制度、采取财政鼓励政策、提供培训服务和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实现。

④通过对所需新技术的投资和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经济。

⑤鼓励劳动密集型技术发展,特别是通过降低税收。

⑥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劳动力密集型公共工程项目建立就业安全网络。6对付外部冲击

在国际竞争机制下各国家不得不专心应付来自外部的各种冲击,这冲击主要包括:

①出口收入的变化

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会相应地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冲击,尤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出口创汇收入主要依赖于一种或几种商品。这种冲击常常来自于突如其来的需求和价格变化。

②主要进口品价格的变化

以产地国为例在1973~1974以及1979~1980年的石油危机中,由于主要石油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大为改善,使石油进口国的贸易条件变得十分不利。

③外债的成本变化

国际资本市场上利率的变化对许多债台高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会造成负面的冲击。同样,借钱给一国的认知风险发生变化的话,那么该国的国际借贷成本就会增加。

④国外信贷的变化

⑤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它们会被挤出国际资本市场,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大量国际资本,而日本、法国和美国这些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使资本市场的可用资本供量下降。这种挤占现象加速了利率和债务成本的上升。许多国家获得的贷款越来越少,也因此削弱了公共开支的融资能力。

⑥国外援款水平的变化

由于国外援款和优惠贷款不复存在而引起的突然变化,会使以一度依赖外援的受援国减少开支。

调整不利的外部冲击可采取两种主要方法:自觉的或自我修正性的调整和政策性调整。

国家基础设施开发

基础设施能有效地实施国家创造财富的战略。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政府必须大力投资建设并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1发展物质基础设施

对有形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通过以下若干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①有形基础设施的改善使企业更有效、可靠地生产和经营,随之而降下来的交易成本会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②有形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在建筑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估计,每10亿美元的物质基础设施投资能转化成约4~5万个额外的公共或私营部门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建筑领域的就业仅能暂时刺激经济的发展。

③有形基础设施的投资可通过对卫生、安全、方便以及社区总体环境的间接影响来提高社会福利。

④许多有形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社区的道德风尚,创造带动其他投资的氛围。

2发展技术基础设施

技术基础设施由国家各行业所需的科学、工程和技术知识组成。这种知识可以通过人、机构和设备的形式体现出来。更确切地说,技术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原始”的方式,比如说直接传播或用统一的标准编纂起来,组织成各种“程序”,如质量保证技术等等。技术基础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投入大,周转时间长,且会慢慢贬值。

政府在创造适当条件和培养支持性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些条件与环境下,各行各业才能成功地选择并应用商业技术。这样的例子包括:

建立科技社区;建立信息基地;确定并监督不同行业的技术竞争力;提高私人企业努力创新的财务吸引力,如减少实现预期创新收益的风险;增加有创新前途的机会;吸收外国科学家并允许他们留下;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受忽视的产业部门;确保科技信息交流不受出口管理法规影响;加强政府对技术进步需要与发展的评估能力;支持高校努力开展研究;鼓励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对职工的培训与再培训。

各国发展技术基础设施的方法不同。美国与英国政策侧重培育一个有利于私人企业投资和创新的环境。而在日本和法国,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反映出政府在“指令性计划”下的政府干预和行业目标。

与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相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关系;②支持产业研究与开发的税收和补贴计划;③知识产权保护。

3人力资本基础设施

建立人力资本的主要组织机制是正规教育体制。正如乔治·帕莎查普洛斯和莫林·伍德豪指出的,正规教育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类对知识的基本需求,并提供帮助实现其他基本需求的途径。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贡献普遍而深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世界银行研究表明,与有形资产相比较,教育的匮乏是工业化进程中更大的桎梏。此外,教育还是传播现代价值与追求的转换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韩国制造业11%的年增长率是建立在1975年体制的教育基础上的,其中48%的工人完成了中等教育,而另外36%的工人至少接受了一些初等教育。

虽然教育投资本身并不使不同人群的收入和就业机会趋于均衡,但是,如果把重点放在平均教育投资的社会和地区分配上,就会有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而且,教育能产生一些间接的经济回报,如提高健康水平、人口出口率和寿命,提高来自其他形式的社会和物质投资效益。

任何欲使教育与经济发展更加密切相关的政策必须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外部有效性和内部效率与公平。

教育投资的外部有效性通常有一个评价标准:教育与培训机构在多大程度上,能提供经济顺利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毕业生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他们期望的回报得到聘用,并能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技术;依据受过教育工人的较高劳动生产力来衡量的教育投资回报。

决策者可以通过提高学校投入的质量(如课程内容与教师质量),调整公私融资结构,改变录用和提拔方式等措施来培育教育的内部效率与公平。

协调企业战略,使之与国家战略一致

国家财富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经营活动和范围的影响。企业的角色是为国家寻求创造财富的机会。

企业应注意国家创造财富的战略,尤其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组合、贸易与投资战略以及基础设施和体制结构,将会因行业部门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响。国家的战略给某些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而对另一些产业则带来威胁。因此,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并与国家创造财富的战略相一致。

科特勒将这一挑战分成三个步骤:评估公司的业务组合;确定公司目标;重新界定公司的业务范围。

1评估公司的业务组合

政府政策对公司业务组合的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取决于公司业务是否属于政府支持产业。

①当公司现有的业务属于政府支持的产业时,投资决策取决于公司的相对实力以及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削弱还是促进竞争。

②当公司经营的业务涉及政府促进竞争的产业(如减少贸易壁垒,采取开放政策,鼓励取代旧技术的新技术开发),这些政策将对公司现有业务构成威胁。如果政府政策是加强保护或鼓励协作(如限制厂商数量,制造贸易壁垒,补贴研究与开发),这些政策肯定会给公司发展创造机会。

政府支持性的政策措施,再结合公司的相对实力就可以决定公司的投资决策。如果公司的业务很强,不管其产业是否得到政府支持,投资决策应继续扩大对现有产业的投资,可以扩大业务范围或对相关产业实行多元化投资。

③如果公司的业务实力相对较弱而政府又实施削弱竞争的政策,投资决策的任务就应重新考虑目前的业务。管理层应该对焦点产业、支持性产业或相关产业进行选择性投资。

④如果公司业务能力相对较弱而政府又鼓励竞争,公司管理层应采取扩大成果或缩短战线的战略,考虑多元化战略,在其他潜在行业寻找新的业务。

2确定公司目标

确定公司整体及每个业务部门明确的目标是协调企业战略的第二个步骤。从业务部门层次上讲,大多数公司有一系列的目标,包括投资回报、股东收益、市场份额、产品创新、经营效益、企业形象和工作条件等。各部门确立这些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进行管理。为使系统运作,各部门的目标应该分级、定量、务实和连贯,而且这些目标必须与公司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3重新确定公司的业务范围

公司的业务量与国家创建财富战略及确立公司目标相关,因此在评估公司的业务量后,第三步就是通过以下举措重新确定公司的业务范围。

①加强公司现有的价值链,确保公司业务处于核心产业。

②固定公司剩余价值链,以便进入支持性产业。

③跻身公司的补充链,进入相关产业。

④实行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

选择单一的还是综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取决于产业的吸引力,企业的内部能力以及特定产业的扩展潜力。这种出现在制定战略过程中的战略性组合会使企业得以生存,并在国际竞技场上与国际国内的同行进行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