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9962000000008

第8章 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7)

而“固态性第一需求内容”是固态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患者的“固态性第一需求内容”出了问题,则说明患者的自我固态思想出了问题。

患者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必要对此类事情去过分关注和过分反应,更没有必要去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这就足以证明,患者的意识是很正常的。

于是得出结论:洁癖患者的自我固态思想出了问题,而意识思想很正常。

第三病例:担心门没有锁好,担心汽车没有锁好(过分担心强迫症)

前面讲过,精神对于任何的安全和危险都可以形成需求内容,只要是“我想×××和我不想×××”都是精神的需求内容,患者由于对×××的长期过分关注,形成了畸形的、异常强烈的、固态性的、单处恶性膨胀的“第一需求内容”:

我想将门锁好我不想财物被盗我不想出差错

我从“固态性第一需求内容”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过分担心患者最常见的两种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一:我总是控制不住地产生异常强烈的担心出差错的想法(固态需求冲动)。

根据固态需求的天性:遇到×××,就会产生控制不住的“我不想×××”或“我想×××”。

就像酗酒者,看到酒就控制不住地产生“我想喝几口”的固态需求冲动一样,患者遇到离家、锁门、离开汽车之类的事情,就会控制不住地产生“我不想财物被盗、我不想出差错”的强烈固态需求反应,这与饿了控制不住产生“我想吃饭”的固态需求一样,遇到相关的事情,这种想法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一种固态需求反应现象,是不受控制的固态思想活动。

症状表现二:遇到锁门、锁车等相关事情(甚至想到×××),我会控制不住地去想、去做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根据精神的另一天性:只要有强烈的第一需求内容,必然有相关的精神活动(生理反应、思维活动和行为)。

强烈的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财物被盗”,必然引发相关的“思维活动”,如:

我的车子锁好了吗?电视上经常看到汽车被盗,我会不会走的匆忙忘记锁了;家里的锁是否牢固,是不是该换了,记得有一次,门看似锁好,结果回去一看,并没有锁牢,这次不会像上一次吧——

精神为满足强烈的“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财物被盗”会产生相关的“行为活动”,如:

我会一次次回到家看看锁是不是真的锁好了,并用力推几下门,看是否能推得开;我会一次次地回到汽车那里,检查每个门窗是否真的关闭,并用力拉一拉每个车门,看是否能拉得开——

以上两种症状表现,皆因患者形成了固态的、异常强烈的“畸形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财物被盗”而引起。由此推断,该患者是固态思想中的“固态性第一需求内容”出了问题,简单地讲,就是患者的自我固态思想出了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精神异常。

患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必要去过分关注和过分担心,更没有必要去做这些不必要的事情,这就足以证明,患者的意识是很正常的。

于是得出结论:过分担心强迫症患者的自我固态思想出了问题,而意识思想很正常。

(二)实际病例解释

强迫症畸形固态思想的三个问题表现病例:对人恐怖。

某男,26岁,与某些人接触时感到高度紧张、心跳加快、出汗等,难以控制,且与对方交谈时目光不敢对视,总感到与对方对视时自己的目光不自然;平时大脑总是胡思乱想,几乎一秒不停,总是思考与人接触时自己的表现、自己说过的话、别人对自己讲过的话,自己给他人留的印象如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或想其他一些此类的事情,就像演电影一样,不能控制。

我们已经知道,固态思想的三个主要内容是:

固态的“第一需求内容”。

对应各种事物的固态情绪反应。

固态的注意力基本指向趋势。

下面用“固态思想的3个主要内容”和“精神天性”来实际分析一下该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现象(症状)的原理。

1.畸形的“第一需求内容”。

该患者的固态思想中形成了异常强烈的、固态性的、单处内容恶性膨胀的“第一需求内容”:

我想给人留下好印象

我不想见人紧张

我想消除这些不正常现象

具体分析如下:

①精神固态需求的天性:遇到×××,就会产生控制不住的我想×××。

精神天性:精神优先关注处理与“第一需求内容”相关的事物。

根据以上精神的两个天性,患者会出现以下精神活动异常现象(症状):

遇到感觉重要的×××人,我就会控制不住地产生一种想法“我想给×××留下好印象”。于是会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格外关注×××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谈及关于自己的内容,当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好,我就会沾沾自喜;当感觉×××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就会忐忑不安。

②精神天性:精神优先关注与“第一需求内容”相关的事物。

于是,患者会出现以下精神活动异常现象(症状):

当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主观性关注“第一需求内容——我想给人好印象”相关的事情,当无事可做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我总是回忆自己曾经参加过的社交场合,分析回忆自己给别人留的印象如何,一言一行,像演电影一样,几乎一秒不停,如:

我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曾经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给别人留的印象如何,甚至幻想自己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是多么的出色,给×××留下了多么好的印象。

我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总是控制不住。原因是精神形成了固态性的畸形“第一需求内容”,而畸形的“第一需求内容”支配精神活动的内容。

③精神同一天性:精神优先关注与“第一需求内容”相关的事物。

根据此天性,患者会出现以下“意识思想”活动现象:

患者意识思想正常,意识会产生另一个“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精神不正常”。

我知道自己精神上存在某些不正常,因此,我想改变我自己。

为满足新“第一需求内容”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思考如何改掉我这些毛病,改变目前这种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我在思考,我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

2.对应×××事物(或×××人)形成的畸形固态情绪反应。

由于长期性对主观性事物的大量过分关注,该患者的情绪出现固态化异常。

具体表现是:

我一见到×××人,就产生控制不住地固态情绪反应——高度紧张、心慌、出汗等。

我一遇到“目光与×××对视”,就出现控制不住的固态情绪反应——感觉目光不自然。

明知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

3.畸形的注意力固态指向趋势——主观方向。

所有的重度强迫症患者,都称自己大脑一秒不停地胡思乱想,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形成了错误的注意力固态指向趋势,正常人的注意力是固态性地指向客观事实方向,而强迫症患者正好相反,他们形成了主观方向的固态注意力指向趋势,这就像水往低处流的趋势一样,非常强大,不能控制。

同时,这也是很多强迫症患者称自己症状泛化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强迫症患者的意识很正常,知道该注意什么,不该注意什么,但是固态注意力是不受控制的,人只能控制注意力,绝对控制不了注意力的固态指向趋势。由此,该患者除了思考“我想给人好印象”和“我想消除症状”之外,还会不停地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千注意,万思考,就是不能长期地关注眼前事实,总是去思考大量的非事实性事物,这正是注意力错误固态指向趋势造成的精神活动异常现象。

(三)以“第一需求内容”解释实际病例

本部分内容以非正常思维角度,用“第一需求内容”解释实际病例。

病例:我总是看到某些人,目光很不自然,不知道该怎样对视,总是和对方目光对视的时候,感觉很尴尬,让人感觉自己看人家的目光很不纯洁,我想改变这种情况,可越想改变,越不知道如何改变,看人家的目光更加的不自然,甚至有时不敢看人家,甚至和有的人不想再见面了,我的内心一切都清楚,可就是见人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

对于这种强迫症症状,如果从“目光的不自然是怎么回事?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着手研究,会越走越复杂,越走越扑朔迷离,因为强迫症是在主观中大量地处理信息,即患者是在不断地处理非事实性信息。患者想得越多,离事实越远,症状表现会越复杂,且会不断地纵深发展,症状表现会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从“第一需求内容”角度来分析一下。

假设强迫症患者叫张三,他最怕见到的人叫李四,张三见到李四总是目光不自然,非常痛苦,难以控制,总想将这个状态改变。

再假设一下,有一天张三和李四划船去玩,谈话中目光对视,张三仍然感到目光极不自然,且难以控制,突然,二人不小心将船划入一个非常危险的急流,波涛汹涌,水流异常湍急,随时有可能翻船,随时有可能被急流卷走,船随着急流快速地漂流着,且前面不远处就是悬崖,再走下去会连船带人一起坠入深渊,二人大声尖叫起来,本能地开始用力划桨,相互配合,相互提醒对方后面是什么,要注意什么,要朝哪个方向划,哪个手要用力,折腾了足足有二十分钟,才将小船靠到岸边,脱离险境,二人惊魂未定,大口地喘着粗气——

在这里,我作一个纯属主观的判断,在刚才的惊魂二十分钟时间里,张三的“目光不自然心理现象”几乎接近于零!

虽然这是个纯属主观的判断,但我相信每个正常人都不会否定这个判断。

张三之所以在这二十分钟内,精神活动没有关注“我的目光不自然”,原因很简单,因为张三的精神,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更强烈的“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淹死,我不想摔死”,从而,本能地出现了跟随新“第一需求内容”的精神活动——努力将船划向安全处,努力逃生。

由此,足以证明,只要精神出现鲜明的、强烈的“第一需求内容”,就必然有大量的相关精神活动,反过来讲,只要有大量的精神活动,就必然存在鲜明的“第一需求内容”,依此推断——

①张三的“第一需求内容”是“我不想淹死”的时候,产生的精神活动是,张三大量关注努力划船和如何逃生的事情,即张三大量关注眼前的实际事物。

②张三日常生活中,大量关注“我的目光不自然”相关的事物,说明他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异常强大的“畸形第一需求内容——我不想目光不自然”。

③张三日常生活中,缺乏强烈的、必须关注的实际事情。

④强烈的、鲜明的“第一需求内容”与强迫症治疗有密切关系。

⑤强烈的、必须关注的事实性事物,与强迫症治疗有密切关系。

本章结语

强迫症现象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异常复杂,本章不可能将强迫症所有的“症状表现”全部列举出来;同时,为便于理解,本章也没有将强迫症所有的问题尽数表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阅读本书的第三部分。

但是,在本章你必须了解,无论你的症状何等古怪,无论你的精神现象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都是因为自己的固态思想出了问题,只是具体表现的形式不同,所关注的内容不同罢了。

精神认识事物有一个重要的自然特性,那就是精神会将许多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固态化存储,形成不受控制的、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固态性精神组合。这些“固态性存储内容”综合在一起,就是精神的固态思想。

本章说明的问题只有一个重点——强迫症是自我的固态思想出了问题。(请注意,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