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利嘴皇后和亲
994900000311

第311章

只有唐天博微微垂着脑袋,掩饰住眼中的嘲讽之意。这夏晋广纳宫女,大兴土木,这几个所谓的官员在这里一唱一和,想尽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还有脸在这里说为民着想,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威国公,你可以有什么好主意?”夏晋见他一直没说话,便出口问道。

唐天博抬起那张皱巴巴的脸,严肃地说道:“各位大人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老臣也无以为报,唯有把自己今年所有的俸禄捐赠出来,以资军费,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老臣的一份心意!”

“好!威国公果真是我大夏忠臣的典范!”夏晋大赞道。

其余的臣子见状也立即跟了上来:“皇上,臣也愿一年不领俸禄,以资军用!”

“老臣也愿意!”

夏晋满意地点了点头,再在后宫省点银子,应该够这军队们吃个十天半月了,其余的再想办法吧!不行,得吩咐水东升与庞攸快速打败雷五。

恰在这时,忽然门口一个衣着破烂,浑身是伤的将士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皇上,不好了,不好了,不好了……”话还没说完,人却晕了过去。

在场的人仔细一看,兵部尚书恰好认得,此人是陈关副将王崖!他的心跳猛地快了几拍!

“皇上,此人乃陈关副将王崖!”

夏晋也是吃了一惊,连声喊道:“快,快,快去请御医来!”

身旁的小太监连忙跑了出去,唐天博撩起长袍,走了过去,蹲下身子,慢慢地察看了一下王崖的状况,然后轻声说道:“给我一杯水!”

一旁的小太监连忙走了过去,唐天博挽起袖子,左手抬着他的脑袋,右手把温热的水轻轻地灌进他的嘴里。

众人这才看清,他的嘴唇已经干裂开了。

太医很快就过来了,摸了一下脉搏之后便叹息道:“此人身受重伤,又连夜赶路,身心疲乏,所以晕过去了!”

“那能不能把他先把他给弄醒一下呢?”唐天博低声问道,“我们有重要的军情要问他。”

“对,太医,先把他给弄醒!”夏晋也大声命令道。

“好吧,我马上就试试!”太医点了点头,拿出了银针,在他的后脖子上扎了几下。

不一会儿,王崖便悠悠转醒,他刚张开嘴便结结巴巴地说道:“启奏,皇上……上饶大军,突袭我陈关,由于兵力相差太远,他们又出其不意,我……我们基本上全军覆没,陈关,陈关是受不住了,将军,将军让属下拼死,杀出重围,前来报信……”

王崖的话刚说了一大半便晕了过去,在场的人无不脸色大变,惊惧地望向上座的夏晋。

夏晋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仰天长啸:“莫非是天要亡我大夏?”

站在下方的唐天博也是一脸的凝重神色,不过心里却惊诧不已,没料到原来上饶和明岚是做给大夏看的,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声东击西,想想也是,一国太子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这大夏,无论是谁也不能咽下这口气,更何况两国之间加起来的实力比大夏强多了,真不明白这夏晋在想些什么,怎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

大夏的陈关是跟上饶接壤的一座城池,目前只有驻军一万五千人,平时是有四万人的。一开始,因为明岚和上饶两国屯兵二十万在安宁城,两国边境的局势一触即发,为防范未然,大夏把自己大部分的兵力都调到了与安宁隔河相望的阳山。造成了陈关一代兵力空虚,所以才给了上饶可趁之机。

唐天博站了出来,大声说道:“皇上,现在不是垂头丧气的时候,还是快快想出良策吧,不然离陈关最近的几座城池恐也危矣!”陈关附近的千山、雪岭、松脂的驻军都在两万人左右,加起来都抵不上五王爷的十万人,再说还分散在三个地方,只要上饶各个击破,要不了两天,这三座城池也一样会落入对方的手里!

夏晋深呼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在场的低头不语的大臣们:“众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现在这时候,两国夹击,大夏肯定不会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大部分都是文官,不懂的行军布阵,还能有什么主意。因此这些大臣们生怕皇帝叫到他们,纷纷缩着身子,垂下头,恨不得能找个地洞让自己钻进去,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而那些站在最后面的大臣们,则无比庆幸,自己官低位后,站在这大殿中最不起眼的角落。

夏晋站在龙椅前面,把这些大臣的熊样一览无余,气得愤怒地骂了起来:“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平时荣华富贵养着你们,你们倒好,一遇到事情就跟个缩头乌龟一般,个个都不吭声了,你们不平不是挺能说的吗?时常在朕面前吹得天花乱坠,现在也接着吹啊!”

底下的这些大臣们的头垂得更低了,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撞到了夏晋的枪口上,到时候降职丢官事小,一个不小心还脑袋不保。

唐天博看了下,现在该是他出场的时候了。

于是他站出列,用不高不低的缓慢声音说道:“皇上,老臣请缨,去抵抗这上饶贼子,守护我大夏的万里河山!”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在这寂静的大厅却格外响亮,尤其是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候,更如冬天里的一抹阳光,霎时点燃了夏晋心中的希望之火。

夏晋大为感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威国公,这话诚不欺朕也!您简直就是满朝文武的典范,但是,国公年事已高,这行军打仗,刀枪无眼,实在是太危险了,还是算了吧!”虽然夏晋很想让唐天博去征战。但是,他毕竟是太子的亲外公,又是以前的兵马大元帅,要是让这么一个年迈的老人出去统领,出了什么事,到时候更麻烦。

唐天博往中间一站,一股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散发出来,慷慨激昂地喊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大夏,哪里来我唐天博,作为大夏国的一员,食君之禄,当解君之忧,这一切都是做臣子,做子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皇上,您不必多言,老臣我是名武将,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活着的意义,否则,我就是这么活到百岁,又有什么意思呢?”